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乘勝追擊 文 / 飽吹餓唱

    在拋下三千多具屍體以後,清軍終於敗下去了。阿敏率領著大部分兵力在遷安城南五里處下寨,以規避明軍的遠程火炮打擊;其餘一小部分兵力則駐紮在城北四里處,踞守通往白羊峪的小路。

    阿敏還派大將喀珠率領一千騎兵緊急趕往永平,準備裹挾著那裡的百姓撤出關外。金銀細軟等物自然是要全部運走,至於糧食,就只能拉多少算多少了。遷安距離永平三十餘里,來回就是七十里。現在天色已晚,清軍只能在城下再候一宿,明晨會合後再一起撤退。

    但是明軍顯然不打算給清軍喘息的機會。首先是遷安的北城門轟然開啟,曹文詔和曹變蛟叔侄率領著五百關寧鐵騎再度殺出。他們的戰術也非常簡單,就是直衝敵陣,利用重裝的絕對優勢沖跨清軍。

    而城北的清軍只有千人左右,經過剛才的一戰,還有不少負了傷,如何能抵敵關寧鐵騎的強突。他們剛剛紮下營盤,關寧鐵騎就到了。這股清軍倒是「光棍不吃眼前虧」,知道正面作戰絕對沒有好果子吃,立即向北遠遁而去。

    txt小說下載80txtt

    曹文詔也不多追趕,因為若論長途奔襲,重騎兵是不可能追上輕騎兵的。但是清軍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那些軍帳剛剛紮下,根本來不及拆,這下全都歸了明軍。關寧鐵騎的將士們把這些東西拆吧拆吧,能帶走的統統帶走,不能帶走的就點了把火,頃刻之間火光沖天。清軍遠遠地望著卻不敢過來,不禁叫苦連天,埋怨阿敏不該讓他們來這找倒霉。這下可好,今晚連過夜都成問題了。

    而城南就更加熱鬧。在元戎炮、逍遙炮的火力掩護下,郝永忠率領著三百騎兵也從城門殺了出來。但是這次他可不是要與清軍近距離野戰,也不是弓箭對射,這三百騎兵全部使用孟拱提供的鳥銃。

    本來鳥銃的射程和弓箭的射程差不太多,如果正常對戰,鳥銃擊發一次後填裝的時間太長,弓箭卻可以連續發射,所以騎兵基本不可能用火器對付清軍,還是得依靠傳統方式作戰。

    但今天卻是個例外。大雪過後,北風勁吹,清軍在南,明軍在北,清軍處於下風口。

    電子書完結下載75txt/

    大風對箭支的飛行軌跡影響是非常大的,剛才的戰鬥中就有不少細心的明軍發現,清軍的箭射得不但沒什麼準頭,而且射程也縮短了不少,本來能射八十步,現在能射五十步就不錯了。

    相對而言,鳥銃的鉛彈受到空氣阻力的影響就小得多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郝永忠靈機一動,親率三百精騎端著鳥銃進行這場戰鬥。

    由於深受朱由檢「火器至上」的影響,即使是三千營的騎兵,日常訓練中也包括使用鳥銃這一項。這些騎兵在行進的過程中就完成了填裝,待突到距離清軍大營百步左右時,郝永忠謹慎地命令部隊停下,進行第一輪齊射。

    「砰砰砰!」一時間原野上槍聲大作,三百名騎兵排成長長的一排,瞄準清軍完成射擊。清軍雖然有所準備,盡量尋找可以躲避子彈之處,但是營寨可不比城池,外面只是一圈木柵欄,子彈是可以從柵欄之間的空隙穿過去的。雖然明軍距離比較遠,已經出了鳥銃的有效射程,但一輪齊射過後,還是有七八名清軍中彈倒在了血泊之中。

    阿敏剛剛大敗而回,正在窩火,見明軍區區三百騎兵也敢來挑釁,而且還全是輕騎兵,不由得勃然大怒,立即命令手下反擊。這時他最得力的幹將喀珠已經去永平了,另一員悍將尼雅哈主動請纓出戰。他組織自己手下的五個牛錄,大約一千騎兵立即上馬,先是對明軍猛烈放箭,然後吶喊著殺出營來。

    但是正如郝永忠所料到的,由於大風的作用,這輪箭雨最遠的也就射到六十步,連明軍的邊都沾不著。不但不能給明軍任何殺傷,反而等於給明軍發了訊號。郝永忠立即下令:「撤退!」

    三百輕騎兵立即向回奔馳,清軍也心有不甘地跟了上來,雙方的距離約有百步。突然遷安城頭兩聲巨大的炮響,兩門元戎炮再度發話。由於製作精良,炮彈的落點誤差很小,也就是在數丈之內,而郝永忠與追兵的距離在四五十丈以上,根本不用擔心被誤傷。這兩枚炮彈準確地落入正在追擊的清軍陣中,登時有數名騎兵被砸成了一灘血水。

    雖然只是轟死數人,但大炮的心理震懾力是巨大的。清軍本來在剛才的大戰中已經被打成了驚弓之鳥,這時又聽到炮響,無不心驚膽寒。人還好說,他們還有軍紀約束;可是他們的戰馬過去可從來沒經過這種陣仗。剛才一戰,它們的同伴也被炸死百匹以上,這時旁邊又落下炮彈,有不少戰馬一下子就驚了,又是撒歡又是尥蹶子,把相伴多年的主人掀下馬背,然後頭也不回地奔入黃昏的雪原,不多時就跑得無影無蹤。

    如此一來,尼雅哈也就追不下去了,因為他也知道,再追可就不光是兩門元戎炮了,明軍城頭的大炮全要開火,別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再加上清軍陣形大亂,也根本沒法再追了,只得悻悻地勒馬回營。

    可是清軍一走,郝永忠的三百騎兵又折了回來。剛才在撤退的過程中,鳥銃已經完成了裝填,明軍兜著清軍的屁股邊追邊射擊,又打死不少敵人。

    當然,這一戰術能夠成立,完全得益於明軍已經大量換裝燧發鳥銃,最起碼孟拱帶來的鳥銃全是燧發槍,無需點火便可擊發。否則在馬上一跑,大風早把火繩吹滅了。

    如此反覆幾次,清軍簡直讓這三百明軍折騰得欲哭無淚,只好再次後退五里紮營。一萬多人讓三百人迫退,這種場面在明清戰爭中並非沒有出現過,但過去幾十年一直是清軍追著明軍打,現在終於反了過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