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第一卷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顯忠祠 文 / 飽吹餓唱

    皇太極被明軍氣得鼻血狂噴,本來在將近一天的時間裡,血就一直沒有止住,這下更是雪上加霜,竟然因為失血過多而暈了過去。

    眾人都著了慌,忙七手八腳把皇太極抬回大帳,又是摸前胸又是捶打後背。在這一刻,有人已經產生了不祥的預感:皇太極是不是要「駕崩」了?

    過了好半天,皇太極才悠悠醒轉。雖然他臉色蠟黃,看起來情況仍然很差,但為了穩定軍心,他還是勉強坐起來,在太監楊春的攙扶下重新走出大帳,指揮清軍攻擊那五名明軍狙擊手。

    狙擊手們則是故技重施,你來我就跑,你停我就打,你跑我就追。無奈之下,數十名清軍只得與這五個人玩起了折返跑的遊戲,雖然趕得明軍無暇瞄準射擊,但自己也一刻不得安生。至於清軍主力,則根本不敢輕舉妄動。

    這時濟爾哈朗、多爾袞等滿清貴族也聞訊趕來。濟爾哈朗本來就主張撤軍,此時又勸道:「我軍以騎射為長,這樣與明軍對峙,未必能有多大進展。拖得時間久了,未免師老城下,反而被動。況且皇上龍體欠安,當以聖體為重,先行班師,待養好病後,再揮師南下不遲。」

    本來濟爾哈朗之策稱得上是持重穩妥,但皇太極剛剛派出兩路偏師,還想著取得更大的戰果,如今明軍剛往城外一打,自己就撤軍,也顯得太窩囊了點,以後如何服眾?

    因此皇太極搖搖頭道:「朕沒什麼大事。現在也不能撤圍,我們在通州繳獲了幾十萬石糧食,足夠十幾萬大軍吃半年的,何來師老城下之說?倒是京師坐擁百萬人口,如果被圍半年,城中百姓定會餓死大半。朕哪也不去,就在這裡坐鎮。要撤軍,也得等兩路偏師誘出明軍的援軍,痛痛快快打個打勝仗才行!」

    皇太極說這番話的時候,由正紅旗和鑲紅旗組成的、兵力約為兩萬的偏師,正行進在京師去往宣府的官道上。但是兩旗並未合兵一處,而是正紅旗在前,鑲紅旗墮後。過了昌平以後,逐漸進入山區,道路越來越難行走,隊伍也越拉越長,前後相距竟有二十餘里。

    正紅旗旗主是禮親王代善,鑲紅旗旗主是多羅郡王岳托,岳托是代善的長子。然而由於代善早年寵幸側福晉,已經喪母的岳托成了他的眼中釘、肉中刺,父子二人早已鬧翻。後來岳托憑著軍功當上了鑲紅旗旗主,代善又欲借兒子手中的兵權,增加自己爭奪汗位的砝碼,被岳托斷然拒絕,從此二人形同陌路。

    這次出征,皇太極卻偏讓他們兩個搭伙,其實對兩旗都是一種牽制和監督。岳托當然不願意看他爹那副可憎的嘴臉,便以道路狹窄、兩軍無法齊進為托辭,故意拖在後面,實則是希望代善去與明軍硬拚,他好坐收漁翁之利。

    另外一方面,岳托前幾天就率鑲紅旗在這一帶掃蕩過,雖然也搶了不少錢糧物資,但有幾百手下莫名其妙地被不知從哪鑽出來的明軍攻擊,等他率大軍趕到時,已經只剩一具具無頭屍體。這不禁讓岳托感到心有餘悸。他不禁想起在涿鹿鎮碰到過的那支殺氣騰騰的明軍騎兵,很懷疑就是那支騎兵幹的好事。

    在京師和宣府之間,有昌平、延慶、懷來三座縣城,但這三座縣城已經被鑲紅旗搶掠之後縱火焚燬了。代善便把目標轉向了鄉鎮,他的正紅旗這一路上也沒打過什麼硬仗,自是對明軍不屑一顧,仍以牛錄為單位,分成數十股到處流竄。

    第一天平安無事,代善的親軍直抵八達嶺長城,並把附近的烽火台盡數搗毀。而從昌平到八達嶺這一路上的所有村莊,正紅旗都像過篩子一樣搶了個遍,沙河、馬池口、南口等較大的村鎮被洗劫一空。當然,這些村鎮的老百姓早跑光了,清軍不過是搶到些存糧和牲畜家禽而已。

    第二天,正紅旗的行進速度明顯慢了下來。一方面是因為山路越來越不好走,另一方面,按照八旗制度,在戰爭中繳獲的戰利品,除了一部分要上交旗主以外,剩下的則歸自己所得。旗主也不給手下準備軍糧,出發時自帶乾糧,後面就看你能搶多少了。所以清軍對搶掠有一種「多勞多得」的極大熱情,第一天搶了那麼多東西,第二天自然走不快了。

    這一天正紅旗仍是四處搶掠,康莊、火燒營等村鎮又被搶掠後縱火焚燬。代善本人則只前進了不到四十里,夜宿於一個名叫東花園的小村子裡。明天,他準備跨過永定河,向西抵達懷來,然後繼續進迫宣府。這一夜他睡得很踏實,因為整整兩天,連一個明軍的影子都沒看到,看來明軍真的是龜縮於宣府城中,不敢越雷池一步了。

    可是就在這個清冷的秋夜裡,西邊離此三十里的一座破敗的土堡中,卻有五千明軍騎兵已經三更造飯,此時正準備開拔。

    土堡正中心有一組氣勢恢宏的殿宇,乃是前中後三座大殿、四進院落,如今卻也破敗不堪,門窗上的油漆都斑駁不全了。正殿上高懸一塊匾額,上面的字跡已經變得黯淡,依稀可辨是「顯忠祠」三個大字。

    此時此刻,一名頭纏孝帶的中年男子正眼含熱淚,默不作聲地為殿內二十餘座泥塑雕像一一上香、叩拜。每座雕像之前均豎有一塊牌位,依次上書「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恭順侯吳克忠、永順伯薛綬、兵部尚書鄺野、戶部尚書王佐」等等名字。

    叩拜完畢後,中年男子又面向東南,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失聲痛哭道:「父親!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兒蒙聖上重用,肩負抗虜重任,不能回籍為您守靈了!」

    突然一名中軍官匆匆上前稟道:「巡撫大人,全軍已經準備完畢,是否開拔?」

    中年男子擦乾眼淚,堅毅地點頭道:「開拔!」

    書友群321669195,歡迎加入互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