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第一卷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奪命護城河 文 / 飽吹餓唱

    朱由檢完全有理由激動-叔哈哈-因為這種「火箭」雖然還很原始、很簡陋,但其實就是現代火箭的雛形。它鋒利的箭頭,具有穿透人體的殺傷力,相當於火箭的戰鬥部;箭桿和套在箭桿外面的竹筒,相當於火箭的箭體;火藥筒相當於現代火箭的推進系統;尾部的箭羽在箭支飛行過程中起到平衡作用,相當於現代火箭的穩定系統,可以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武備志》這本書,也是朱由檢無意中得到的。本來作者茅元儀就是個小人物,書的刊印數量也不大;隨著茅元儀獲罪被貶,這本書更是成為「**」,大部分被收繳毀禁。

    然而越是毀禁的東西,在古玩收藏市場,因為「物以稀為貴」的緣故,反而越受追捧,只是不能見光罷了。這本書便與多部「**」一起,在京師的一家古玩店中高價出售。而從古玩業起家的五洲商社,當然要經常調查競爭對手的經營狀況,便發現了這本書,並報給朱存棋。

    朱存棋跟朱由檢久了,一聽便知道這本書極有價值,便命人高價購過來送入宮中。朱由檢得到後如獲至寶,立即送到軍工廠,讓孫元龍、魏震等武器專家詳加研究。只要上面收錄的武器具有實戰價值,便加以仿製,再讓三大營小規模試用,以檢驗其在實際應用中的表現。

    這火箭便是其中的一種。其實說白了,這東西就和現代的組合煙花差不多,製造起來並無難度。而且這東西早就出現過,並非茅元儀發明,他只是詳細地記錄了下來。按照現有的製作工藝,火箭的『射』程還趕不上鳥銃,和火炮更沒法比,所以在實戰中用來直接殺傷敵人,效果很是有限。

    但是魏震這個愛動腦筋的小伙子,還是發現了火箭的獨特作用,那就是可以用來放火。在箭桿上套的竹筒裡,裝的全是極易燃的動物油脂,火藥筒的火藥被引燃爆炸後,剛好可以點燃油脂。油脂的燃燒時間可比火藥長多了,而且沾上就不容易甩掉,用來放火是再合適不過了。

    而且用集束火箭放火,也比用弓箭『射』出火把這種原始的方式先進多了。首先箭支綁上火把以後會變得非常沉重,『射』程和『射』擊精度會大大降低;再者要想引發大火,火把『射』少了可不行,至少得有數百支,那就需要數百名弓箭手同時襙作。而這種集束火箭,只要平常準備好,一名工兵就可以襙作,一下就可以『射』出數十支,而且火力高度集中,敵軍根本來不及移動躲避。

    聽了魏震的匯報以後,朱由檢便命軍工廠生產一批火箭。但是由於京師保衛戰在即,軍工廠的生產肯定是要先緊著使用最頻繁、生產工藝也較為成熟的鳥銃和鉛彈等軍械,只能撥出很少的工匠製作火箭。這批火箭一共也就生產了一百束,日常訓練又用去了十餘束,現在能投入戰鬥的也就只有八十多束了。

    但是火箭第一次投入實戰,效果卻是出奇地好。這次的『射』擊目標是被清軍用作臨時掩體的屍堆,一不會動,二本身就可燃,被數十支火箭深深嵌入後,火箭上的火勢迅速蔓延到整個屍堆上,一時間烈焰飛騰,焦臭沖天。

    而這場突發的大火,又阻礙的清軍前進的步伐。本來衝在最前面的楯車,已經準備通過這一區域;可是大火一起,楯車就不敢往前走了,因為楯車本身是木質結構,前面還蒙著熟牛皮,都是沾火就著的東西。

    為了給楯車騰出一條通路,漢軍旗的士兵又在將領的脅迫下,返回身來用長槍挑開燃燒的屍體。然而火勢正旺,稍稍接近便有被吞沒的危險;更兼明軍的鳥銃手一直在按照自己的節奏『射』擊,清兵自保尚且困難,哪還有功夫清理屍體?

    趁著這個機會,城頭的逍遙炮和速『射』炮頻頻開火,把推在最前面的五輛楯車盡數擊毀。孟拱急忙大聲制止道:「停停停,火炮趕緊停止『射』擊,再轟就把韃子嚇跑了!」

    在永定門正前方烈火熊熊、楯車停滯不前的同時,清軍也開始強渡護城河。他們幾人一組,扛著臨時捆紮起來的木排,到了護城河邊就往裡一扔,然後跳上木排,或用長槍當船篙,或者乾脆就用手撥水,企圖趁著明軍把防禦重點放在永定門一帶,從相隔較遠的地方擺渡過去。

    可惜他們哪裡知道,明軍是最喜歡他們這麼幹了。這道護城河寬五十丈,內沿距城牆五十步,外沿距城牆一百五十步,這個距離可不是隨意設定的。因為一百五十步,恰好是燧發魯密銃和速『射』炮的有效『射』程;而五十步到一百步,則是鳥銃發揮威力的範圍。

    見清軍終於開始渡河,一百多名狙擊手立即來了精神。剛才的戰鬥,孟拱沒讓他們參戰,他們正憋得難受;如今來了作戰預案中屬於他們的「菜」,哪肯錯過,紛紛急切地望著孟拱。

    孟拱現在情緒已經完全穩定下來,冷靜地道:「速『射』炮待命,燧發魯密銃先『射』擊!」

    一聲令下,上百名狙擊手立即選定合適陣位,各自瞄準敵軍。其實也不用太費力瞄準,因為別看清兵在地上跑得不慢,下到水裡可就不行了。本來木排動得就很慢,再加上清兵有的剛剛下水,有的還在放木排,登時在岸邊擠作一團,混亂不堪。

    「砰砰砰!」突然魯密銃槍聲大作,再看對面清兵,可真成了活靶子。尤其是那些已經下水的,想跑開都沒法跑,只等坐等挨打;還有一些清兵眼見不妙,紛紛跳入水中。

    可是這護城河水深達丈餘,把一個高個子完全淹沒也綽綽有餘,更何況這些漢軍旗清兵多數都是旱鴨子,根本不識水性!有不少清兵一下踩不著底,便立刻驚慌失措,大嘴一張,咕咚咚猛灌河水,然後就撲騰著慢慢向水底沉了下去。

    「好,打得好!」在城頭觀戰的朱由檢和袁可立不禁擊節叫好。可是他們把目光投向遠處時,卻均是心頭一緊,知道真正的考驗來了。

    書友群321669195,歡迎加入互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