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章 節目錄 第八百七十四章 成立內閣(三更求花求訂閱) 文 / 飽吹餓唱

    對於朱由檢突然提出的這個方案,所有大臣都感到匪夷所思。因為自從內閣制度建立以來,一般也就是三四個閣臣,最多不過六七人。如今皇帝一句話,就增加到十五人,這變化也未免太大了點!

    可是細細一想,皇帝如此安排似乎又很有道理。對於東林系大臣來說,因為此次大典,內部早已吵翻了天,好不容易才弄出這份名單。如果因為枚卜的偶然性,導致名望更高的人落選,他必心有不甘,如此則不利於東林黨內部的團結。

    雖然他們對皇帝讓六部尚書同時入閣感到很不滿意,但卻苦於無法說出口。按照慣例,六部真正的尚書是不能兼任閣臣的,這也是出於權力制衡的考慮。但是閣臣的正式名稱是「大學士」,品級只是正五品,這是太祖朱元璋定下的「祖制」。為了保證內閣的權威,自宣宗朱瞻基時起,變通為內閣成員領六部尚書銜。尚書是正二品,這樣一來就不至於有朝臣不服內閣了。

    但是這就給了朱由檢一個絕好的理由:你兼任尚書尚且可以入閣,真正的尚書為何不能入閣?這樣,做為中間派的孫承宗、王在晉、來宗道、袁可立等人,就都可以進入內閣,防止了東林黨一家獨大。

    東林黨人權衡利弊,還是錢龍錫率先奏道:「陛下既有聖斷,臣等自當遵從。」

    其餘東林系大臣也明白了錢龍錫之意,那就是雖然枚卜泡湯,但東林系還是保住了八個內閣席位,已經佔到了多數。如果一味反對皇帝的方案,將皇帝惹惱,那就連這個成果都保不住了,因此也只好紛紛附議。

    至於溫體仁,則連稱皇帝聖明,並且慷慨激昂地道:「臣叨九列之末,不忍見陛下焦勞於上,參錢謙益完全是出於公心,不意竟遭朝臣詆毀,說臣是為了自己入閣才如此。臣孑身孤立,百口莫辯,一身豈能當眾怒!萬乞陛下將臣罷歸故里,以避凶鋒,臣亦以此明志矣!」

    這一手又玩得極其巧妙,因為溫體仁知道得罪了東林系大臣,就是再推也推不到他頭上了,便故意做個姿態,反而能從皇帝那裡拿到印象分。

    朱由檢當然不會在這個時候將溫體仁罷官,那不等於否定自己麼。因此對溫體仁溫言勸慰道:「卿既是為國劾奸,何必求去,所請不允。」

    接下來就是確定內閣成員了。按照枚卜名單上人望高低的順序,依次選出八位大臣。

    排在首位的是錢龍錫,他也是眾望所歸。溫體仁今天幾乎將東林黨人罵了個遍,惟獨不敢對錢龍錫發難,可見錢龍錫威望之高。

    第二位是韓爌。這位不但是東林元老,也是三朝老臣,萬曆年間就曾出任過閣臣。前兩年因為得罪的閹黨而遭罷黜,如今又被朱由檢起復,因此對朱由檢是感恩戴德。

    第三位是李標。此人性情耿直,處事公允,並不像其他東林黨人那樣有那麼強的門第之見,因此也得到了很多中間派大臣的推選。

    第四位是周道登。此人為北宋理學泰斗周敦頤之後,自然受到很多大臣的尊重。

    第五位是劉鴻訓。此人出身名門望族,曾在萬曆末年出使朝鮮,正趕上後金攻陷遼陽,陸路斷絕,劉鴻訓千里跋涉而歸,途中還收容了大量難民,可見其膽色過人。而且他也是個典型的東林黨人,嫉惡如仇,特別能戰鬥,閹黨中的狡猾分子楊所修、陳爾翼正是被他參倒。

    第六位是何如寵,安徽桐城人。桐城多望族,有明一代名人文士層出不窮,這何如寵亦是如此。他既有文名,為人又謙和大度,讓人有如沐春風之感。他與左光斗既是同鄉,又是好友,此次名列枚卜之列,正是受到了左光斗的大力推薦。

    第七位是吳宗達,亦是萬曆年間的老臣。其人正直而又寬嚴適度,並以詩詞著稱於世,也是東林黨人極為推崇的人物。

    第八位是鄭以偉,又是一位當世大儒,為官清廉,僅有的一點俸祿全都用來買書,家中的書塞滿了幾大屋子,甚至為買書還挨過餓,一時傳為美談。

    另外六個名額,則分屬六部尚書。依次是吏部尚書孫承宗、戶部尚書王在晉、禮部尚書來宗道、兵部尚書袁可立、刑部尚書喬允升。因為工部尚書尚在空缺之中,以後誰被推舉為工部尚書,也就自然進入了內閣。這個本來位列六部之末的位子,從今天起,突然變得炙手可熱起來。

    剩下的一個名額,則需要朝臣當廷推選。結果是周延儒以微弱優勢擊敗了成基命,幸運地搭上了末班車。本來以成基命的威望,周延儒是很難與其競爭的。可一是成基命吃了沒在京師的虧,二是東林系大臣覺得溫體仁和周延儒都在皇帝那裡得了綵頭,若不選周延儒,就更容易落下「結黨」的口實。周延儒雖不理想,但無論如何也比溫體仁強吧。

    至此,崇禎朝的第一屆內閣成員終於產生(雖然還差一個)。按照以年齡排序的慣例,年齡最長的韓爌成為首輔。

    接下來,就是十四位內閣成員對皇帝行參拜大禮。禮成之後,眾臣以為可以散朝了,朱由檢卻又笑道:「過去閣臣只有三四人,朝政繁多時便要手忙腳亂。如今閣臣多了,又多有緊急邊情,朕想請各位大人不辭辛苦,輪流值夜班處理朝政,不知各位大人覺得可行否?」

    眾人聽了先是一愣,因為過去就算再忙,內閣及六部晚上也從不辦公。

    這次卻是周延儒先反應過來,當即跪倒奏道:「臣聽說陛下為朝政襙勞,常常批閱奏章至四更還不安歇。陛下尚且如此,我等為人臣者豈敢倦怠?臣願值夜班!」

    眾閣臣見周延儒又討了綵頭,而且皇帝所說亦有道理,也只得紛紛附和。

    朱由檢大喜,又接著道:「朕也知道閣臣中多有高齡者,值夜辛苦,恐怕忙不過來。這樣吧,每夜三名閣臣輪值,並輔以三名中書舍人。這次恩科不是選了很多進士麼?從中挑選些幹練的任中書舍人,朕看狀元黃宗羲就不錯嘛!」

    書友群321669195,歡迎加入互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