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章 節目錄 第八百五十三章 醫巫閭子 文 / 飽吹餓唱

    那身患楊梅瘡的醉漢,果然是杏林館的少當家陳司成故意派來醫院搗亂的。

    在這個時代,各行各業都有類似「行業協會」的組織,醫藥業也不例外。京師的醫藥業「行業協會」名為岐黃社,本屆社長正是杏林館館主陳萬林。通過岐黃社,各醫館和藥鋪相互通氣,組成「價格同盟」,聯手壟斷市場,賺取高額利潤,上百年來均是如此。

    可最近包玉憐連開八家醫院,雖然並無什麼名醫坐堂,仍極大地震撼了岐黃社的成員。免收診費、極低的藥價、廣招學徒…醫院的每一項新措施,都讓這些人感到如坐針氈。

    尤其是藥鋪,醫院的藥材價格極低,讓他們的暴利徹底曝光,生意登時冷清不少。這些藥鋪老闆惱羞成怒,便一齊來找社長陳萬林,要他代表岐黃社教訓教訓這些不懂規矩的醫院。

    陳萬林雖然並非官員,但因為醫術高明,經常為達官貴人診治,在京師也是個手眼通天的人物。他當然對新開的醫院也非常不滿,但他也知道,這些醫院是太醫院出錢出人開的,現在德妃協理太醫院,背後是皇帝撐腰。如果像以前那樣,憑借自己社長的身份直接施壓,搞不好會惹火上身。

    但若置之不理,陳萬林又實在嚥不下這口氣。他聚集岐黃社成員商議多次,終於想出一條計策,那就是找一些疑難雜症患者去醫院砸場子。只要那裡的郎中治不了,就可大肆宣揚醫院是欺騙百姓,讓百姓不再相信醫院。而且太醫院還說不出什麼來,誰讓他找的郎中醫術不精。

    少當家陳司成年輕氣盛,又自恃醫術高明,便親自來醫院砸場子。此時他正得意洋洋,忽聽有人敢質疑他的醫術,而且竟然還是個半大孩子,不禁連聲冷笑道:「你個乳臭未乾的臭小子懂得什麼!各位父老,你們誰敢讓一個孩子看病?」

    在百姓的哄笑中,小趙又羞又氣,小臉漲得通紅,卻並不退縮,朗聲應道:「這位公子,楊梅瘡是邪毒侵體不假,但侵入肌體之後,毒即遍行全身,漸漸壓倒正氣,患處只是表徵而已。似你這等醫法,只能去邪,不能扶正,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罷了。」

    「你胡說!」陳司成沒想到這孩子竟然說得頭頭是道,將自己引以為傲的醫術說得如此不堪,不禁怒道,「我又不是沒醫好病人,你憑什麼說我治標不治本?」

    「那只是看著醫好了。」小趙道,「楊梅瘡病程分為三期,一期因為患者體內正氣尚存,可不治自愈,但疫毒仍滯留體內,漸漸將正氣消磨殆盡。數月乃至數年之後,二期、三期復發,毒入肺腑,無法救治。你醫好的,大概只是第一期吧?」

    話音剛落,那身患梅毒的醉漢蹭地一下立了起來,揪住陳司成的脖領子吼道:「你不是說用點砒霜很快就好麼,怎麼還有二期、三期?這小子說的是不是真的?」

    「這…」陳司成登時大為窘迫,張口結舌答不上來了。

    其實梅毒這種病是舶來品,在中國出現還不到百年,傳統中醫對其瞭解不深,並不奇怪。尤其是梅毒分為三期,每期症狀各不相同,第一期又和後面兩期往往相隔很長時間,所以當後期症狀出現時,經常被誤診為不明惡疾。所以陳司成誤以為治好了梅毒,倒也有情可原。

    朱由檢不禁心中大奇,暗想自己做為一個穿越者,自是知道這些常識;可眼前這個半大孩子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果然,陳司成當眾丟臉,也覺得下不來台,一邊狼狽地應付著醉漢的推搡,一邊厲聲問道:「你到底是何人?說得倒是天花亂墜,你能治麼?」

    包玉憐等人也正在詫異,卻見小趙從懷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本有些發皺的書籍,展開念道:「此症為濕熱邪火化毒,正氣不虛,則邪毒不入。故須標本兼治,去邪與扶正並重…」接下來便連念了二十多味藥材,並有詳細用法。

    所謂「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沒有」,包玉憐與陳司成都是這方面的行家,一聽便知小趙說的方子深通醫理,精妙絕倫。包玉憐不禁問道:「小趙,你怎麼會知道這些?」

    小趙這才有些不好意思地將那本書遞給包玉憐道:「恩師,實不相瞞,這本醫書是先父所著,上面正好有關於楊梅瘡的論述和方子。小人其實是不懂的,只是照著念罷了。到底是否可行,還得恩師定奪。這本書小人早想獻給恩師,只是恩師太忙,小人不敢造次…」

    包玉憐忙擺手推辭道:「既是令尊遺物,我怎能收?沒想到令尊也是郎中,不知尊諱如何稱呼?」

    「先父名叫趙獻可。」小趙神情黯然地道。

    「什麼?!」這次輪到陳司成難以置信地叫道,「難道你父親就是人稱『醫巫閭子』的趙獻可?」

    「正是。」小趙坦然答道,「除了這本《醫貫》外,先父還留有《內經鈔》、《素問鈔》、《經絡考》等幾本著述,一會兒小人取出來,也一併獻給恩師。」

    「這如何使得?」陳司成訝道,「這些醫書是你父親的畢生心血,你若鑽研透了,肯定也是當世神醫,怎能輕易送人?」

    小趙卻搖了搖頭,眼含熱淚道:「先父雲遊天下懸壺濟世,為窮人治病常常分文不取,因此家中也是一貧如洗,最後自己生了病卻抓不起藥,才四十歲就去世了!

    「他老人家臨終時一再叮囑小人,說自己沒來得及教授徒弟,要小人一定要將他的醫術發揚光大,千萬不能失傳了。可小人資質魯鈍,又是個小孩子,哪有這個能力?

    「恩師醫術既高,又開辦醫院造福百姓,正是和先父一樣的人。先父的書在小人手裡沒什麼用,但到了恩師手裡,必能救助成千上萬的窮苦百姓,小人也就不負先父的囑托了!」

    書友群321669195,歡迎加入互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