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章 節目錄 第四百二十四章 朱由崧 文 / 飽吹餓唱

    既然福王朱常洵不在宴會廳,朱由檢的第一反應就是趕快走人,繼續去別處尋找紅娘子,萬勿使她遭受凌辱。

    但他望了望廳口處的李貞妍,只見她微微搖頭,示意其他特戰隊員還未找到目標。朱由檢不禁心中發急,但也無可奈何,暗想福王府的房屋不下千間,想要找個人出來就如大海撈針一般。如果就這麼漫無目的地找,恐怕找到天明也未必能找到紅娘子,那可就真的來不及了。

    跟隨他一同進來的戚美鳳貼近他悄聲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不如抓個舌頭問問?」

    朱由檢卻搖了搖頭,心想恐怕不行。王府的侍從都是各管一段,他們未必知道朱常洵或是紅娘子在哪,須得身份較高、或是直接經辦者才行。

    念及此處,朱由檢突然想起了代朱常洵主持宴會的那個年輕人。他既自稱「小王」,想是朱常洵的子嗣,在王府之中肯定地位甚高。現在他就在眼前,不如偷聽一番,看看能不能從他的言談中找到些蛛絲馬跡。萬一還是沒有線索,如能把這傢伙抓住,肯定也比抓普通的僕役有用多了。

    於是朱由檢便小聲吩咐戚美鳳去給李貞妍傳話,讓她仍率領特戰隊員繼續暗中搜尋,自己和戚美鳳則留在宴會廳中。反正王府的防衛極為鬆懈,就在這多待一會也沒什麼危險。

    接下來他就一邊繼續假扮僕役,慇勤地挨桌布菜倒酒,一邊有意往那年輕人的主桌上湊。

    能坐在這一桌上的,自然皆是洛陽城中身份最高的人物。除了那年輕人之外,洛陽知府朱大典也在其中,其餘也都非官即宦,個個大腹便便腦滿腸肥,一看便是吸盡民脂民膏之輩。

    只聽那朱大典端起酒杯恭敬地道:「下官聽說王爺剛剛被立為世子,又獲封德昌郡王,真是可喜可賀!這杯酒下官敬王爺,祝王爺福如東海!」

    那年輕人倒沒端王爺架子,也舉杯淡淡一笑道:「怎敢勞朱大人相敬。父王和由崧已來洛陽十餘年,其間多承在座諸位大人照顧。今日父王不能出席,由崧就帶他老人家謝謝諸位,我先乾為敬。」

    說著他便一仰脖,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桌上的其他人也趕緊陪著喝酒,又慇勤地為朱由崧重新滿上。

    朱由檢聽到朱由崧這個名字,心中卻是一動。他暗想在原來的那段歷史中,崇禎皇帝、也就是自己上吊煤山後,京師先是被李自成的大順軍佔領,後又被滿清竊據,但大明朝廷並未就此滅亡。

    本來明代就有南北二京,一部分大臣便在南京擁立福王朱由崧登基,年號「弘光」,在歷史上稱為「南明」。

    不過這南明王朝實在是短命得可以。大敵當前,朝中重臣還忙著玩黨爭,而所謂的「江北四鎮」高傑、劉良佐、劉澤清、黃得功擁兵數十萬,卻不思抵禦外侮,反而頻頻自相殘殺。

    據說朱由崧本人幸運得到帝位之後,也是不思進取,只將精力放在花天酒地、玩弄美女之上。甚至清軍就要兵臨城下了,他還在找人捕捉蟾蜍配製春藥,南京百姓因此譏諷他為「蛤蟆天子」。

    如此內耗不斷、得過且過,南明焉有不亡之理。不到一年時間,南下的滿清鐵蹄就攻破南京,弘光帝朱由崧也被俘獲,押送到京師凌遲處死。說起來,中國歷史上的皇帝死狀最慘的,恐怕也就數得著這位了。

    不過眼前這位朱由崧,倒看著不像是個昏聵之人,最起碼比他那三百多斤的爹強多了。他身材修長,精神飽滿,雙目炯炯有神;當朱由檢偷著觀察他時,朱由崧還似乎有所察覺,目光如電般地向這邊掃『射』過來。嚇得朱由檢一縮脖子,趕緊垂首忙活端菜。

    幸好朱由崧也未在意,仍與同桌的官員飲酒敘談。酒過三巡,朱大典便從懷中摸出幾張銀票,滿臉堆笑地遞給朱由崧道:「王爺,您獲封世子是大喜事,下官無以為賀,這區區一萬兩銀票不成敬意,還望王爺笑納。如王爺能在福王千歲面前美言幾句,老千歲再向朝廷吹吹風,下官就感激不盡了!」

    他這一掏錢,同桌的其他官員也都紛紛獻上早已準備好的銀票。這也是福王宴會的「法定程序」,眾人早已心知肚明了。

    朱由檢看了卻恨得牙根癢癢,暗想如此公然行賄,而且已經「蔚然成風」,可見朝廷已經**到了何等地步!而這些官員在這裡下了本錢,想必會變本加厲地撈錢,把損失轉嫁到老百姓的頭上。難怪流賊如此痛恨福王,不知餓死多少百姓,才能換來他那一身肥膘!

    正思索間,卻見朱由崧擺擺手笑道:「諸位大人,由崧也知道父王那一套,說實話並不贊成。今日正好父王不在,這些就免了吧。日後父王問起,由崧一力承擔便是。至於諸位大人所求,由崧已銘記在心,請勿擔憂。由崧已是弱冠之年,今後仰仗諸位大人的地方還多者呢!」

    他這麼一說,眾人皆感到錯愕。還是朱大典腦筋轉得快,當即收起銀票,感激涕零地道:「王爺如此賢明,下官萬分敬服!以後如有用得著下官之處,下官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朱由檢這時也恍然大悟,原來朱由崧這是在收買人心!看來史書的記載也未可盡信,這朱由崧心機深重,絕非酒色之徒。日後洛陽城破,朱常洵死於非命,朱由崧卻能逃出生天,登基為帝,看來也絕非偶然。

    不過現在朱由檢沒心思琢磨朱由崧有什麼野心,他最關心的還是朱常洵或是紅娘子的位置。恰好一名官員討好地問道:「王爺,不知老千歲身子哪裡不爽,要不要下官尋個名醫來診治一下?」

    朱由崧眉頭微蹙,含糊地道:「父王沒什麼大病,只是老毛病犯了,正在未央宮中休息。」

    眾官當即恍然。這未央宮的「未央」二字,出自《詩經?小雅》裡的一句:「夜如何其?夜未央。」西漢年間皇帝的後宮即命名為未央宮,所謂夜未央,也就是通宵尋歡作樂的代名詞。後世的宮殿凡起這名字的,肯定是用作交歡場所;老千歲既然在那裡,得了什麼病也就不言自明瞭。

    朱由檢當然不如眾官員那樣博古通今,但「未央宮」這三個字已經夠了!他忙混出宴會廳,對守候在外面的李貞妍低聲道:「人在未央宮,快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