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穎新城擴建計劃,在鄧睿幾人的商議給敲定了下來。沮授在鄧睿將相關計劃給佈置完成,其他人都離開以後。留下來對鄧睿道:「主公,對穎川各縣進行救援我能力理解,畢竟穎川的百姓也是我大漢百姓,可如此大力度,大規模的對江穎城擴建,屬下覺得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鄧睿見沮授對自己的江穎擴建計劃產生質疑,便開口對其說道:「恭宇啊,你放心我已經給皇上去了奏折,而且也給張讓也寫了書信希望他可以幫忙暗中周旋。再說全國都剛剛經歷了大漢,而且穎川卻不僅僅是經歷了旱災,還被黃巾餘黨給禍害數月,如果不出我所料,是沒有哪個官員來到這個地方的。畢竟這裡對於哪些想從百姓身上有所獲得的官員來說,是完全無油水可言的。」
沮授聽了鄧睿的話,仍然心存疑惑,問道:「主公,明知道無油水可撈,你怎麼還這麼熱衷呢!」
鄧睿知道沮授的性格,如果自己不給他解釋清楚,就算自己強行壓下去也未必能夠讓他心腹,便再次開口道:「恭宇啊,你掌握瞳影,應該對目前可的的情況十分瞭解,各地有勢力的官員都在私蓄兵士,如果不出我所料,這天下打亂已經不遠了。而穎川作為進駐中原的必經之路,將來一定是兵家必爭之地,恰恰江穎又是這個兵家必爭之地的中心,所以它對我們的重要將是不可同日而語啊!」
沮授聽完鄧睿的分析,再結合這幾個月瞳影各地分隊傳回的信息,也認為這大漢的天下必將打亂。沉默片刻以後對鄧睿道:「主公,既然江穎作為兵家必爭之地的中心地帶,屬下認為我們不經要將其擴建,還必須要將其建設為駐兵的重鎮才行!」
「嗯,所以說我才會要求盡快對江穎進行擴建。也只有完成城鎮的擴建,可以駐紮更多的軍隊,才能讓江穎、常山乃至全國的老百姓有一個安居之地啊,只是我不知道這短暫的和平還能夠持續多久啊?」鄧睿心情沉重的對沮授道。
……
在金碧輝煌的大殿裡,一個面黃如蠟、雙眼深深的突出的漢子正坐在桌邊,看著桌上的兩封奏折陷入了沉思。從遠處看過來,一眼便能看出男子是由於長期的過渡淫魚,才導致面黃枯瘦的,當然這個男子就是大漢的天子劉宏。
正在男子為桌上兩封奏折而絞盡腦汁的時候,就見到一個小太監匆匆的跑了進來。在下首對劉宏行了一個跪拜禮後,對其道:「啟奏皇上,亞父張大人來了,正在殿外等候。」
劉宏一定是張讓來了,頓時喜笑顏開,對小太監道:「去,快快有請!」
小太監轉身出去片刻,便帶著一身華麗服飾的男子走了進來。只見男子走到劉宏前面,微微的低了下頭對其道:「皇上吉祥!」
劉宏跨國面前的桌子,兩步便走到了張讓身旁,雙手扶起張讓道:「亞父,你下次直接進來就好,無語讓人通傳的。對了亞父,不知你今日來找朕,是不是有什麼事情啊?」
張讓卻一副正色的對劉宏說道:「回陛下,您是君奴才是辰,這君臣之禮是萬萬不可省的。而且老奴今日前來是提皇上的遠親鄧睿前來送奏折的?」
「奏折!」劉宏聽說張讓是提鄧睿前來給自己送奏折的,當下大怒道:「這個鄧睿,這種事情為什麼不直接走正常的遞送流程,還勞煩亞父親自走一趟,真是不像話。」
劉宏看著下首的張讓,接過其手中的奏折對其說道:「亞父,說道鄧睿。朕這有兩封奏折你先看看,朕真為此事趕到煩惱!」
張讓一聽劉宏說有兩封關於鄧睿的奏折,就想到了鄧睿寫給自己的心中提到的,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還好自己在接到鄧睿的信以後,便直接來見劉宏了,要不還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接過劉宏讓自己看的奏折,只見一封奏折是楊賜等人彈劾鄧睿沒有經過朝廷的任命就私自在江穎城大肆進行土木建設。另一封是曹操,曹孟德奏請皇上關於任命鄧睿為兩郡最高長官的奏請。
張讓看過兩封奏折以後,對上首看完鄧睿奏折後沉思的劉宏道:「皇上,鄧睿在穎川各縣的情況老奴也略知一二。而且他在給皇上的奏折總也詳細的敘述了,擴建江穎城的重要。黃巾賊匪雖然別打敗了,可賊首張寶卻帶人逃往進入了祁山,而江穎又是進出祁山的必經之路,如果我們對江穎城的防守不夠嚴密,就有可能背其偷襲,再次導致百姓遭受戰亂之苦」
「嗯,朕也看了他寫的奏折,也贊同他的做法,可我大漢各地由於連年受到旱災的影響,目前國力已逐漸羸弱,哪裡有錢擔負江穎的擴建啊!」劉宏故作為難道,其實他更多的是覺得,要擴建江穎就必須需要用到錢,而且這筆開支也將不菲,一旦自己答應了,那麼自己口袋裡面的銀子就又得流出去一大筆啊。
張讓看著上首,一副肉痛的劉宏,心中十分無賴,這個皇帝還真是貪財啊?不過想了想自己的情況,如果不是他這麼貪財,那麼自己的腰包也肯定不可能這麼鼓的。再想到鄧睿給自己送的禮物,以及信上托付自己的事情,只得再次開口道:「皇上,以老奴之間,我們應該順應名義來成人之美,然後再下令說,由於連年災害,朝廷已無力支付大額的財務支出,關於江穎城擴建的費用就由他這個兩郡最高長官自行處理!」
劉宏一聽可以不用自己出錢,頓時便認為。自己答應與否都沒有什麼太多的影響,便對張讓道:「阿父,既然如此,朕就勉為其難的答應吧,不過這個成人之美的差事就由你來提朕擬旨吧。」
想了想有接著說道:「就說朕擔心江穎百姓的疾苦,加之兵部侍郎曹孟德的推薦,以及鄧睿在收復穎川各縣上所立功勳,朕特賜其為兩郡最高長官,賜封為常穎侯,分管常山、穎川二郡一切軍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