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官道天驕

龍騰世紀 第2437章 國際風雲 文 / 西樓月

    第2437章國際風雲

    非常感謝睿君兄弟隆重打賞親臨助陣,謝謝!

    正文:進入九月,很多話題便集中在馬上就要來臨的國慶上,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也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每年此時,舉國上下一片忙碌。

    因為這天是祖國的生日,誰也不敢絲毫大意。

    具體的事情由下面的工作人員在弄,上面的領導只要過目就行了。

    其實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還是穩定,和諧,不管是地方還是京城方面,把穩定工作抓好就是最大的功勞。

    不過每逢這一節日,南來北往的人特別多,很多人都利用這個長假來做一些平時難以決定的問題。所以國慶,也是一個旅遊日。

    交通運輸,成了全國最重要的大事。

    我國人口眾多,南來北往,東奔西走的人流,絡繹不絕。

    交通部門在這方面的擔子,一年比一年重,各種運輸線路,經受一次又一次的考驗。好在張一凡不用擔心這個問題,這是其他副首長分工範圍內的事。

    柳海進京了,正在張一凡家裡吃飯。

    張敬軒到是知道柳海這小伙,轉眼間,當年的小伙已成大叔。時光的流失,不得不讓張敬軒有些感歎。

    在湘省那會,他還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人,這會已經成了老頭子了。

    人生,這一輩子追求的到底是什麼?

    享受生活?

    還是等待死亡?

    在這個世界上,倒是真沒多少人,能把人生這兩個字的含義詮釋出來。

    很多人一輩子,碌碌無為,傍徨度日。

    很多人一輩子,渾渾噩噩,不知所謂。

    也有很多人,說自己在奮鬥,在追求,可一旦他登到高處,驀然回首,卻發現自己的人生,也不過是粗淺的幾個腳印,歷史,再次淹沒了所有的一切。

    人生,便也在這時光流失中,變得渺小,微不足道。

    縱觀上下五千年,真正能流芳百世,名垂青史又有幾人?

    張敬軒感歎的是,自己這輩人,天天喊著為人民服務,此番回首,卻又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麼?

    等到了古稀之年,留下的只有蒼桑和遺憾。

    張敬軒也偶然發發感慨,跟這些晚輩們聊聊。

    柳海倒是一個踏實的,只干實事,不搞那些歪門邪道的事。

    做他們這一行的,聽了張敬軒的感慨,他更有同感。

    警察與壞人,永遠都是對方的。

    他覺得張敬軒說得有道理,這種大徹大悟的話,他說不出來。

    不過他倒是覺得,經他手裡辦過的那些人,那些事,倒是很應景。平時接觸的人中間,形形色色,五花八門,有人為自己的小小成就而驕傲自滿,也有人為自己的背景沾沾自喜,更有人覺得自己這輩子賺了多少錢,睡了幾個女人而無比榮耀的時候,柳海更是覺得,人生更是如張敬軒說的那樣。

    所以人生,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柳海說這句話的時候,張敬軒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他,這伢子有長進啊。

    可真正說起來,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嗎?

    跟張敬軒聊天之後,張敬軒居然對柳海極具好感,而且他聽說柳海的身手不錯,多次救過張一凡的命,張敬軒倒是一時興起,叫了兩名警衛跟他切磋了一番。

    柳海經過進修,也是大學文憑,所以說,他不再是那個只懂用拳頭征服世界的莽夫,在我國目前這階段,有大學文憑的人,應該也算是個知識分子了吧!

    柳海自己都沒提,張敬軒倒是說了,像柳海這樣的人,應該調到京城來。張一凡卻不這麼認為,他應該屬於那種坐鎮一方的大將。在西部這地方,能有所作為。

    如果回京,倒是失去了用武之地。

    張一凡一直就把他當一員大將來用的,這才把柳海放在西部鎮場子。

    真正的大將,應該放在地方上。像唐武,柳海之流,一旦進京,混在這樣的大軍隊伍中,很快就會被淹沒。

    張一凡也看出了老爸對柳海的欣賞,他只是笑笑,覺得時候不到。

    其實張一凡早有打算,如果自己能夠成功上位,柳海便用得上。要是自己無法上位,柳海進京倒是沒什麼實際意義,反而招惹更多關注的目光。

    就在張一凡和柳海談話的時候,一陣電話鈴聲響起。

    柳紅接過電話,臉色一陣蒼白,馬上跑過來,「首長,電話!台灣出事了。」

    張一凡渾身一震,台灣出什麼事了?

    最近他正極力準備掇合台灣與大陸之間的很多事情,突然聽到這消息,不由有些緊張起來。

    這些年,兩岸人民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祖國統一。張一凡接過電話,對方就急促地道:「地震了,還引起海嘯,情況非常的不樂觀。」

    張一凡震驚了,這是怎麼回事?

    二話不說,得趕快想辦法救援。

    抗震救災,本來就是張一凡份內之事。雖然事發地點在台灣,這事也刻不容緩。張一凡對著電話喊道:「馬上召開會議,拿出一個具體的方案。」

    秘書處立刻通知各方單位,連夜召開抗震救災會議。

    不管外交也好,抗震救災也好,都是他張一凡內份之事。

    因此,這個緊急會議,讓那些原本準備躲進被窩裡睡覺的人不得不爬起來。

    柳海見自己幫不上忙,只好去陪張敬軒聊天。

    張一凡剛剛來到辦公室,就接到李天柱親自打來的電話,要重視這件事情,要把台灣同胞的問題當成自己的事情來辦。

    最近這些,兩岸關係迅速發展,李天柱也把這個問題當成一件重大事件來抓。如果在他的任期內,能夠成功解決這個遺留問題,那也是大功一件。

    實現祖國統一,可以名垂青史。

    不過有些事情急不得,得慢慢讓彼此雙方接受。張一凡曾經開玩笑說,跟台灣關係就像兩個人談戀愛,得你情我願。

    的確如此,只有雙方經過長期接觸,相互之間已經能夠完接受,這才有實現一統的可能。張一凡也說過,對待自己的同胞,不贊成使用武力。

    當年我們用小米加步槍,幹掉了小鬼子,今天我們要以德服人,讓台灣同胞自動回歸。所以他聽到台灣發生地震的時候,張一凡就急了,要想盡辦法把這個問題解決好。

    他們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組織醫療隊進入台灣援助救人。在最關鍵的時候,還得依靠祖國這個強大的後援。

    會議上拿出了好幾個方案,隨後有人聯繫了台灣當局,那邊倒是同意大陸立刻派出醫療隊參與救治傷員。至於其他的暫後再說,因為事故還沒有平息,最需要的是醫務人員。

    抗震救災,十萬火急。

    張一凡直接給閩省打電話,讓他們馬上組織醫務人員,連夜出發。

    災情,刻不容緩。

    閩省接到國務部指令,在不到二小時的時間內,已經確定了人員名單,組織第一批醫護人員進入台灣,從閩省出發,是最快,最直接的方案之一。

    第一批四十人的救援人員,很快就佈局到位,參與緊張的救助工作。

    隨後,張一凡讓工作人員準備救災物質,以防萬一。

    目前台灣的具體情況尚不清楚,當局政府忙於救人,什麼也顧不上了。

    一場地震,引發了可怕的海嘯。

    在會議結束後,李天柱的秘書又打電話過來,讓張一凡趕到他家裡去。張一凡稍做安排,匆匆趕往李天柱家裡,聽取了李書記對此事的指示。

    李天柱道:「等明天一早數據出來,我們要不遺餘力幫助台灣同胞,度過這次難關。」

    :晚上搞多了,睡到一點多被吵醒,起來碼了這一章。碼完的時候,三點半,先到這裡吧,明天再寫!祝大家光棍節快樂!

    我早上起來努力吧!

    【****網由書友高品質手打更新速度超快(天才一秒鐘記住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