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官道天驕

龍騰世紀 第173章 政詒會議 文 / 西樓月

    沙縣的治安居然如此惡劣!

    朗朗乾坤,昭昭日月,居然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搶劫,是可忍孰不可忍!

    車上的乘客,聽說那位年輕人是縣長,很多人就圍過來,七嘴八舌地反應各種方面的問題。還有幾個老點的同志,拉著張一凡的手,「張縣長啊,你是我們的大恩人,但是我們還是不得不說兩句,這條路上的扒手特別多。只要在車上稍有不留情,不是衣服就是被子,總被割幾個洞。而且他們這些人都很凶,帶著刀子。沒發現他們就是偷,發現了他們就是搶,太猖狂了,你們政府要做主啊!」

    張一凡憤然轉身,對王博道:「一定要加強對犯罪分子的嚴厲打擊,保證春運暢通,保證旅客的人身財產安全,王局長,只得還辛苦你們公安局的幹警,多加強各條幹線上的巡邏。」

    王博臉上閃過一絲不陰不陽的神色,不怎麼痛快地道:「張縣長,我們盡力的,只不過,警力怕有些不足,年關了,到處都在防範,絲毫不能疏忽。這樣吧,我回去跟鄭書記請示一下,看看能不能在這條線上,增派幾名幹警巡邏。」

    聽到王博的話,張一凡就來氣,你堂堂一個公安局局長,派幾個人巡邏的事也要匯報鄭書記?這分明就是拿鄭書記來壓自己。表面上是順著自己的意思,實際上就是不給自己這個縣長的面子,難得鳥你的味道。

    王博話題透露另一個信息,只要鄭書記吩咐了,什麼事都好辦,沒有鄭書記吩咐,你也別來指揮我。張一凡看了王博一眼,冷冷地道:「這點小事也要請示鄭書記,我看你這公安局長不要當了。」

    哼——張一凡憤然離去,王博臉閃過一絲不屑地冷笑。

    「你一個黃毛小子,也來指揮我,還嫩了點。」王博點了支煙,朝身後的幾名警揮了下手,「把這幾個雜碎都帶回去,媽的,盡給老子惹事。」

    看著張一凡的車子越走越遠,王博在心裡道:我可不是李慶松,沒那麼容易被你逮到小辮子。其實,王博也不是故意針對張一凡,只是看到他才多大點?居然就爬到了自己頭上,心裡多少有些不服氣。

    王博在沙縣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偏偏干了二十多年幹警,才一步步爬到今天局長的寶座。而他張一凡呢?屁大的孩子,可以說是乳臭未乾,二十多歲人,一下子爬到了縣長的位置。

    居縣委二把手,縣政府一把手,這種實質性的飛躍,多少讓人心裡有些不服。而在沙縣,對張一凡太年輕,不肯服軟的人大把大把的存在。偏偏這些人又有些實力和背景,他們深信,憑張一凡是捍不動他們的。

    張一凡瞭解王博這個人,本質上不是什麼狂妄的人,他只不過在暗中跟自己較勁。因此他也只能暫時不放在心上,遲早有一天,我讓你求我的時候。

    回到縣政府後,張一凡就打了個電話給李慶松,告訴他百畝鄉中學的款子,到帳之後馬上撥下去。

    李慶松暗暗心驚,因為他也知道張一凡和鄭書記提過這事,但是被鄭書記故意攔下了。沒想到張一凡居然在市裡搞到了款子,這就不得不令李慶松感到張一凡的深不可測。

    做了鄭書記這麼多年的下屬,他哪能不明白?鄭書記不是不想給百畝鄉中學撥款子,只是這事讓張一凡去做,人家就聽記他的好了,沒自己這個書記什麼事。

    為什麼要拿國家的錢,讓你去做好呢?

    別看官場上這些人表面上冠冕堂皇,其實很小肚雞腸的。

    既然是張一凡從市裡弄下來的錢,李慶松自然就立刻照辦了。上次李智的事,張一凡放了他一馬,李慶松也在心裡記著恩,他的心正慢慢地偏向張一凡那邊。

    進辦公室沒多久,秦川就走進來請示道:「張縣長,下午三點有個會議,稿子我已經為您準備好了。」

    怎麼就忘記了今天還有個會議呢?張一凡看看表,還有十分鐘就要開會了,他匆匆收拾了一下,拿著稿子看了起來。

    今天的會議,是一個政治性會議,主要是加強各級幹部政治思想工作和自身素質的會議。也算是一個年終的總結會,由張一凡主持。

    三點鐘準時來到會議室,張一凡坐在那裡看著表,目視著陸陸續續走進來的人。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政府辦的人基本上到齊了。

    這些人一笑笑,走進會議室的時候,突然發現氣氛有些不對。會議室裡嚴肅得很,壓根本沒有一點聲音,有人回頭看去,只見張一凡沉著臉,一言不發地坐在那裡。

    這些遲到的人,突然感到渾身一陣莫名其妙的寒意。於是低著頭,紛紛走向自己的位置。以前開會的時候,都是鄭書記主持,這次鄭書記故意不在,似乎在有意試探,看看這個新來的張一凡能不能壓得住場面。

    三點過一分,張一凡就叫秦川把會議室的門給關了,既然是遲到,那就不要來了!你不想參加老子主持的會議,老了也不稀罕你!

    門被關上後,一些本來有點傲慢的元老幹部,像辦公室主任,等人暗自皺皺眉頭,發現張一凡臉色不好,也有種會槍打出頭鳥的擔憂。

    張一凡抬起頭,看了眾人一眼,挺嚴肅地說道:「今天那些遲到的人,既然不想來參加這個會議,我看以後就不要來了!搞什麼名堂嘛?拖拖拉拉,沒有一點組織紀律性。」說完,他就狠狠地拍著桌子,「做幹部的,更加應該以身作則,連這點覺悟都沒有,還怎麼為群眾辦事?好了!我也懶得多說,現在正式開會!」

    然後他就拿起稿子,朗聲道:「我們既然身為國家幹部,人們公樸,首先就應該端正態度,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素質與工作水平。結合工作實踐,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增強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加強對中央政策的學習與研究,深刻領會精神實質,使中央政策更好地與我縣實際相結合,更好地發揮政策效應。尤其是像我們這些年輕的幹部,更應該虛心向老同志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與水平,更好地履行好職責。」

    說完這點,他喝了口茶,緩緩地看著在坐的幾十個機關幹部一眼,繼續說第二點,「做為一個幹部要增強公僕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時刻牢記黨的宗旨,時刻牢記自己是人民的公僕,時刻牢記自己的權力是人民給的,堅持走群眾路線,認真傾聽群眾呼聲,虛心接受群眾監督,切實做到一切工作以「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為基本衡量尺度。把人民利益擺在第一位,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關心群眾疾苦,努力為群眾多辦實事。」

    讀到這裡,張一凡就放下稿子,發表了幾句感想,「說到努力為群眾多辦實事,我看公安一線的同志們就要注意了,今天我從市委回來的路上,就碰到了攔路打劫,有計劃有組織的犯罪行為。雖然這些人已經落網,但是影響極大,給社會帶來了許多不安定的因素。我希望公安一線的同志加強之方面的治安管理工作。」

    王博也在會議,明顯就感到兩道犀利的目光,像利劍一樣刷刷地朝自己殺過來。他就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參加會議的人,還有很多不是鄭書記一派的,他們是沈系或方系的人,因此那些人也希望看到王博難看,尤其是聽到張一凡說出那段例子,許多人都開始議論起來,很懷疑王博的工作能力。

    王博的臉色很難看,甚至連張一凡的眼神,他都不敢再正面交鋒。這個縣長太恐怖了,看來鄭書記這步棋又走錯了。今天他不但鎮住了場面,還有效地打擊了自己。

    張一凡沒有在治安問題上繼續下去,接著道:「貫徹好民主集中制原則。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職責,加強同班子其他成員間的溝通與協調,加強相互間的瞭解,增進感情,努力形成團結)融洽、生動活潑的氣氛。充分發揮各分管職能部門的作用,做到既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統一協調、形成合力。」

    張一凡在會議上強調這一點,大家心裡都明白,現在的沙縣官場一盤散沙,各自為政,拉幫結派的現象特別嚴重。

    第四點:增強廉潔自律自覺性,廉潔勤政。以《廉政準則》和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十條規定及中組部對掛職幹部的要求,嚴格要求自己,堅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做到以身作則、廉潔行政。正確運用手中的權力,管好自己身邊的工作人員,在反腐倡廉中起表率作用。

    第五點:轉變作風,真抓實幹。認真貫徹黨的「**」精神,忠實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大力改變工作作風,落實好「八個堅持、八個反對」。把沙縣作為自己的第二故鄉,沉下身子,紮實工作,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聽真話、查實情、求真知,作好招商引資工作,造福於沙縣人民,為沙縣的大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積極向領導諫言獻策,以優異的工作業績向組織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順利完成自己的掛職任務。

    「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對你們所有人的要求!從今天起,我決定正式設立縣長熱線,隨時聽取群眾意見,同時將展開幹部問責制度,凡是在本職工作崗位上,被投訴,被發現,被舉報的幹部,要進行組織審查。」

    聽說要開通縣長熱線,許多人心裡就開始打起鼓來。尤其是鄭書記那派的人,鬱悶得要死。平時開會都是鄭書記主持,張一凡基本上沒有話語要,偏偏鄭書記想試試他的能力,看看人家能不能壓得住場面,沒想到張一凡就在這次會議上,徹底鎮住了所有的人。

    而且接二連三的提出一些新的觀點和改革制度,縣長熱線和幹部問職責制度,嚴重的約束了幹部的行為,一旦有什麼不好的地方,馬上就能反應到縣長辦公室。一些人心裡就惶惶起來。

    也有個別人在心裡暗叫,這一步棋走得妙,等鄭書記反應過來,一切已經成定局。看來這幹部問責制度,只怕張一凡已經準備多時了。

    等秦秘書將幹部問責制度的條條框框發到大家手裡時,下面又開始議論紛紛。

    縣長熱線和幹部問責制度的成立,如同一顆重磅炸彈一樣,在沙縣的官場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鄭書記在自己家裡,聽取了下面的人給他的匯報,他就暗暗跺起了腳,真沒想到,讓張一凡鑽空子了。自己只是一個臨時的決定,讓他主持這會議,沒想到他早就等這一天好久了吧?

    要不各方面的資料,就這麼巧準備得這麼齊全?這是一個城府極深的傢伙,自己以後得小心點,不要方系的人還沒有斗翻,自己就被人家抄了老底。

    既然張一凡在會議上已經正試推出這兩項制度,自己當然不可能再事後反對了。而且也找不出適當的理由去反駁,他到現在才發現,張一凡以前那大大咧咧,沉默安份原來都是裝的。這是一條潛伏的狼,隨時都準備伺機而起!

    令鄭書記後悔的還不在於此,當他聽到李慶松匯報,張一凡已經從市財政局取得了支持,成功的申請了八十萬款項時,他就在心裡左右不是滋味。自己做了回丑,還是沒能阻止這事情的發生,他張一凡就成了關心體貼群眾的好縣長。這樣一來,百畝鄉勢必對他感恩戴德,而自己卻成了阻止這件事情的惡人……

    這個張一凡到底有什麼背景?鄭書記開始考慮這個問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