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牧府的議事大廳裡,大都督、軍師將軍司馬懿坐在上首位置,下面坐滿了人,整個大廳裡可謂是座無空席。
司馬懿環視了一圈在座的諸位官員,朗聲說道:「今夜之所以這麼急著召喚大家前來,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商量。鄧羲連同五十多個官員,聚眾謀反,聲稱要為死去的蒯良、蒯越兄弟報仇,趁著州牧府空虛之際,帶著人衝進了州牧府,把主公給殺了。如今主公已死,荊州群龍無首,而且又正處在內憂外患之際,敢問諸位大人,可有什麼好的建議,可以讓荊州渡過這次難關嗎?」
眾人都是一番面面相覷,劉琦意外被殺,他們都感到很詫異,尤其是劉琦的親兵衛隊的軍司馬,更是難受至極,把劉琦意外被殺的事情全部攬在了自己的身上,如果自己多留一點兵力守住州牧府的話,也不至於會出現這種狀況。
軍司馬內疚非常,竟然在得到劉琦身亡的消息後不久,便畏罪自殺了。
這是真實的事情,並非是司馬懿故意派人將其暗殺的,因為他沒有必要去暗殺一個軍司馬。這個軍司馬是劉琦身邊的心腹,一直負責保護著劉琦,劉琦意外被殺,他難辭其咎,即便是別人不追究他的責任,他自己都原諒不了自己,所以選擇了以死來追隨劉琦,也算得上是一位忠烈之士。
司馬懿知道這個事情後,便派人好好的安葬這位忠勇之士。還發給了他的家人一些撫恤金。
在座的人也都聽說了這個消息,都對那麼軍司馬的所作所為感到敬佩。但敬佩歸敬佩。他們沒有那種愚忠,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他們都是明眼人,也都看的出來,劉琦一死,荊州就群龍無首了,司馬懿掌握著整個荊州的大權,即便有人選擇擁立劉琦的兒子來繼承父業。但是劉琦的兒子今年剛滿半歲,能夠知道個什麼東西?
大權,還不是要握在司馬懿的手中的嗎?
不僅如此,這些人裡大部分都是司馬懿一手提拔的年輕才俊,如果沒有司馬懿,他們現在還不知道在什麼地方混日子呢。所以,司馬懿對他們當中大部分人都有知遇之恩。
司馬懿的話落下後的一段時間裡。大廳內都鴉雀無聲,靜悄悄的,但是大家的眼神卻都在互相交流,緊緊一個眼神,他們便能看出別人的想法,並且加以回應。可以說這些人的眉目傳情已經練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了。
片刻之後,桂陽太守劉先率先說道:「這兩個多月來,荊州連遭噩耗,屬下們也都是憂心忡忡。主公雖然死了,但也說不上是群龍無首。畢竟主公膝下還有一個剛剛半歲的公子,父死子繼。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由於小公子還很年幼,尚且不具備處理政事的能力,依我看,小公子還是正常繼位,成為新的荊州之主,但是在政務上,還是要多多仰仗軍師才是。」
「是啊是啊,主公生前就很信任軍師,雖然臨終時一句話也沒有留下,但屬下以為,即便是主公要留下什麼遺言,也必然會讓軍師輔佐小公子的。」其餘人開始隨聲附和著說道。
由劉琦的兒子繼承劉琦的位置,再由司馬懿進行輔佐,這些都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也是順理成章的。
但是,司馬懿卻一口回絕了大家的推舉,朗聲對大家說道:「這兩三個月來,荊州發生了很多事情,這些事情都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荊州的實力。即便是由小公子繼承了主公的位置,我也竭盡全力的在一旁輔佐,可是荊州的大勢已去,再想恢復往日的強盛,已經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再說,一旦燕王張彥以及孫權聽說了主公身亡的消息,必然會率領大軍,趁虛而入,到時候荊州就會陷入重重危機當中,小公子即便是當上了荊州牧,也不會做的長久,反而也會因此受到牽連,敵人未必會留下活口。」
此話一出,眾人都是一臉的愁容,心情也都糟糕透頂了,都覺得司馬懿說的也極有道理。
劉先問道:「軍師,你一向足智多謀,難道就沒有什麼可以化解荊州這場危機的策略嗎?」
「有倒是有,只是不知道大家是否會同意。」司馬懿道。
劉先道:「若軍師真有一個良策,可以化解荊州所面臨的危機,那麼便可以免去荊州數以萬計的百姓的戰禍之苦,我相信,在座的人,也一定會大力支持軍師的。軍師,你要是有什麼良策的話,就趕緊說出來,讓大傢伙都聽聽吧。」
「是啊軍師。」其餘人也都隨聲附和著。
司馬懿點了點頭,沉默了片刻,這才說道:「其實,要想化解荊州所要面臨的危機,一點都不難。如今張彥也好,孫權也罷,都對荊州虎視眈眈的,不管我們怎麼抵抗,都絕對不會消除他們奪取荊州的**,反而還會讓荊州徹底的陷入到戰爭的泥潭當中,到時候不知道要有多少百姓流離失所,遠走他鄉,荊州也會變得生靈塗炭的。既然知道這是一場打不勝的仗,為什麼我們還要堅持著要打呢,為什麼我們就不可以考慮考慮其他的因素,把荊州獻出去呢?」
「獻荊州?」眾人聽後,都是一臉的錯愕,沒想到司馬懿的想法居然和死去的蒯良、蒯越兄弟相同。
司馬懿見到了眾人的表情,便急忙解釋了一番,並列羅列出獻出荊州的好處,而且還說,要想保全荊州,這是唯一的出路。
在座的大多都是智謀之士,對司馬懿提出這樣的問題,一點都不覺得奇怪,只是他們沒有想到,這樣的話會從司馬懿的嘴裡面說出來。
劉先道:「軍師的計策是好計策。獻出荊州之後,不管獻給哪一方。他們兩家都要進行交戰,會為了爭奪荊州而一決高下。這樣一來,等於間接挑起了張彥和孫權之間的戰爭,那麼荊州的危機自然就解除了。到時候是投降張彥也好,投降孫權也罷,總之荊州會依舊安然無恙的矗立在這裡,坐山觀虎鬥。」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這番話說完之後,其餘人也都細細品味了一番。都覺得司馬懿這樣的計策很妙。但至於把荊州到底要獻給誰,大家的心裡卻都不太明瞭。
還是劉先比較大膽,反應也比較快,立刻向著司馬懿問道:「軍師,那我們是應該把荊州獻給張彥嗯,還是獻給孫權?」
「張彥!燕王張彥勢力龐大,兵強馬壯。手底下更是人才濟濟,但是南船北馬,我們把荊州獻給張彥後,張彥勢必會得隴望蜀,進一步以荊州作為跳板,想征服江東。這樣一來。我們荊州的軍隊就可以派上用場了,可以為張彥訓練水軍,諸位官員的官職,也肯定會保持不變的,畢竟張彥要借用我們的力量來對付孫權。他們有求於我們,就不會虧待我們。但是。如果我們把荊州獻給了孫權,孫權與主公有世仇,當年孫權的父親孫堅便是死在了荊州,孫氏一直把荊州當作仇敵來對待,而且,孫權有自己的水軍,如果孫權得到了荊州,我們這些人勢必會遭到驅逐,到時候也只能在山中碌碌無為的過一輩子了。」司馬懿斬釘截鐵的說道。
話音一落,眾人都是一番面面相覷,然後都微微點首,都覺得司馬懿說的極有道理。
這時,劉先問道:「軍師,那麼主公的家人將會怎麼樣安置?」
「你們大可以放心,我聽說燕王一向寬厚仁慈,絕對不會脅迫主公的家人的。如果他敢這麼幹,我就敢讓他在命喪襄陽城裡!」司馬懿斬釘截鐵的說道。
眾人的疑慮都消除了,都紛紛表示同意司馬懿的建議,而且似乎他們也沒有別的路可以走了。
在眾人商議過後,司馬懿便讓人開始在一封聯名的奏疏上簽字畫押,一共有一百四十六位官員在這上面簽字畫押了。緊接著,司馬懿派遣劉先當了使者,帶著那封由荊州在職的大大小小的官員一百四十六人聯名的奏疏前往南陽,去覲見燕王張彥。
除此之外,司馬懿還派人帶著他的書信,分別去了黃忠、魏延、聘、李通等將軍的駐地,通知他們劉琦被殺的消息,讓他們暫時放下手頭中的事情,秘密潛回襄陽,把軍隊暫時交給部下管理。
其實,司馬懿這也是一石二鳥之計,他利用劉琦的死,把黃忠、魏延、聘、李通這四位握有軍權的將軍給召回來,一方面是讓他們來祭拜劉琦,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司馬懿對他們的不信任。
畢竟荊州要易主了,黃忠、魏延、聘、李通雖然是他一手提拔上來的,但畢竟不是心腹之人,而且他們手中握有軍權,萬一他們不願意易主,帶著軍隊鬧起事來,那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司馬懿讓他們四個人把軍隊都交給副將來暫時代為管理,他們四個人的副將,都是司馬懿安插的眼線,是司馬懿的心腹,所以把軍隊交給他們,司馬懿是最放心不過的了。
當初為了這個計劃,司馬懿在得知周雲聰的身份後,便果斷的讓周雲聰向張彥要了一百名錦衣衛,潛伏在荊州的各個角落,經過司馬懿一段時間的精密安排,這一百名錦衣衛幾乎充斥到了荊州各級官員之內,許多也身兼要職,所以,司馬懿才能對一切都能掌控的瞭然於胸,這與周雲聰等一百零一名錦衣衛的努力有著密切的關係。
司馬懿的計劃堪稱完美,越是到最後關頭,他越是不敢有絲毫鬆懈,不到成功的把荊州易主之時,他就不能鬆懈。
黃忠、魏延、聘、李通四人若是願意跟隨司馬懿一起投降張彥,司馬懿自然不會說什麼,但若是不同意的話,那唯有將他們強行關起來了,省的給他惹出了什麼亂子來。
司馬懿把人全部派出去後,他的神經一直緊繃著,因為距離荊州易主,還差最後一步了,而這一步,卻也是最為凶險的,成敗,就看此一舉了。
不過,司馬懿的信心是滿滿的,他對這次荊州易主也是胸有成竹,但不知道為什麼,他的心裡還有一點不安,這一絲的不安,卻足以牽動他的整根神經,讓他對整個計劃都格外的小心小心再小心。
散會之後,司馬懿來到了劉琦的靈堂前面,王夫人哭的傷心欲絕,已經被丫鬟抬進屋內休息去了,兒子還小,根本什麼都不懂,還在奶媽的懷抱裡吃奶。
靈堂裡,只是站著一些家丁和婢女,但司馬懿從他們的臉上看不出半點的悲傷。人走茶涼,劉琦死了,這一切都是司馬懿謀劃的,為此,司馬懿的內心裡也極為難受,但是為了成就一番大業,他也只能這樣做的。
司馬懿屏退了靈堂內的所有人,獨自一人,靜靜的跪在一個蒲團上面,一言不發,只是在心裡默念了許多遍「對不起」,僅此而已。(。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