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在冀州,收到密報,說烏桓大王蹋頓聚集了十幾萬騎兵,準備南下入侵幽州,給被袁軍斬殺的數千烏桓騎兵報仇。
消息傳來,整個冀州都為之震動,烏桓人若果真驅兵十餘萬南下,那幽州將面臨滅頂之災,不光如此,就連袁紹的根基也會隨之動搖。
袁紹有雄兵三十萬,多數都是步兵,騎兵不過三萬餘騎,要面對十餘萬烏桓人的大軍,還都是騎兵,未免會感到有一些吃力。
不過,正在春風得意的袁紹,絲毫沒有畏懼,反而揚言要與烏桓人決一死戰。
幸虧被田豐勸住,然後獻出妙計,派人送去大批金銀珠寶,暫時化解了這場危機。
蹋頓得到了大量的金銀珠寶,索性也不南下幽州了,畢竟要去搶掠,也是要付出代價的,烏桓人口本來就不多,萬一在搶掠中損失了眾多人口,那就得不償失了。
袁紹虎踞河北,實力雄厚,蹋頓也是心知肚明,只是礙於上谷、漁陽、右北平三郡烏桓的部落首領的面子,不得不出兵。如今得到巨額的賠償,蹋頓也心滿意足,將其中一部分分給了三郡烏桓首領,權當那些戰死的烏桓人是在搶掠中犧牲了。
不過,在袁紹的內心裡,卻對烏桓人痛恨非常,他初得幽州,就面臨如此考驗,在權衡利弊之後,當即命令他的次子袁熙,率領五萬雄兵,駐紮在薊城,防備烏桓人。
河北初定,并州、幽州都需要時間去進行恢復,尤其是幽州。更需要時間去經營,袁紹即便再怎麼雄心壯志,再怎麼想南渡黃河與張彥逐鹿中原,卻也得放緩步伐,先穩定河北局勢才行。
於是。在田豐、沮授、審配等人的建議下,袁紹在河北境內進行了一系列穩定局勢的措施。
正所謂兵馬未行,糧草先動,首先是要解決人的吃飯問題,冀州沃野千里,幽州、并州也有不少地方可以進行耕種的良田。一場屯田運動正式在河北的大地上拉開了帷幕。
不過,袁紹所進行的屯田,大部分以軍屯為主,畢竟他手握三十萬雄兵,這些士兵都是青壯年,是很好的勞動力。如果不利用,那就浪費了。
除了開闢軍屯之外,還鼓勵民屯,區別就是,軍屯的糧食收入,全部上繳給軍隊,由軍隊自給自足。而民屯則以收取賦稅為主。為了刺激民屯,田豐更是建議袁紹降低賦稅,以吸引大批百姓在田間裡進行勞動。
冀州在經歷過黃巾之亂後,經過很長時間的發展,早已經恢復了昔日的穩定,治安的穩定,自然會吸引來大批的百姓,所以,冀州的百姓尚有三十多萬戶,約有一百八十多萬的百姓。
除此之外。并州則有六十多萬百姓,幽州也有八十多萬百姓,再加上青州平原郡的二十多萬百姓,袁紹的勢力範圍內,大約有三百多萬人口。這麼龐大的人口基礎,都成為了袁紹的雄厚資本,有人、有地,就不會缺糧,只要大肆鼓勵屯田,不出三年,河北便可糧秣滿倉,錢幣四溢。
所以,袁紹也適時的停止了擴張的步伐,而是靜下心來,潛心經營河北,以此為根基,準備休養個幾年,然後再逐鹿中原。
於是,一道屯田的命令,便由袁紹親自下達到各個州郡,黃河以北的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屯田的浪潮。
河北的消息,迅速的傳到了彭城,張彥得知袁紹致力於屯田,並沒有什麼南下的準備時,這才稍稍鬆了一口氣。
只要袁紹安生了,張彥也就不必再擔心了,可以放心大膽的進行屯田了。
張彥進行屯田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初步見到了成效,也大肆開始實行軍屯和民屯相間的屯田方式。
不過,張彥所統轄的地區雖廣,總人口卻比河北的袁紹少幾十萬人,經過去年最新的一次人口普查,張彥所管轄的區域內,總人口只有兩百六十多萬人。
雖然人口不及袁紹的多,但張彥卻也不擔心,因為他所管轄的地區內,水網密佈,只要加以合理的利用,便可以引水入田,加以灌溉,從而有效的抵制乾旱。
隨後的時間內,張彥只是大致上過問一些政事,他則把權力全部下放,讓自己信得過的人來全權負責。
比如,張彥讓大司農陳群全權負責屯田事宜,就給予陳群特別大的權力,只有如此,陳群才能放手去幹,不受絲毫的影響。
事實證明,陳群非常的稱職,肩膀上挑著這麼重的擔子,愣是給扛了下來,經過兩年的時間,修建水渠三百八十六條,足以灌溉十萬頃良田。除此之外,還主持開墾了三十萬畝荒田,成功的實行了軍屯。
這些功勞,都是陳群的,當秋收之時,糧倉第一次被堆滿了。
為此,張彥特意奏請天子劉協,敕封陳群為忠義伯,食邑千戶。
秋去夏來,轉眼間又渡過了三個年頭,時間一下子來到了建安三年的七月。
自屯田以來,三年間糧食的產量一年比一年高,原有的糧倉已經不夠儲存了,也為了避免陳芝麻爛谷子的事情出現,免得糧食遭到破壞,張彥在所管轄的地方,分別設立了三個大倉。
其中一個大倉設立在雍州的新豐縣,成為關中軍隊和百姓的糧食保證,第二個大倉則設立在滎陽的敖倉。
敖倉古來有之,是古代的一個重要糧倉,是秦朝設置的。
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地區戰事頻繁,位於附近的滎陽更是如此。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敖山置倉積穀,以應對隨時可能的戰爭。除此之外,敖倉還是古代漕運的中轉站,將從黃河而來的山東漕糧轉運長安、洛陽(水運而來的山東漕糧往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往因為黃河中上游弱小的水運能力而滯留,在敖倉卸糧後,可存儲,也可經陸路直到兩京)。西漢時期,政府又對其重修,並設置敖倉官治理倉務,直屬中央。當時的敖倉當關中與山東之沖,且儲糧豐富,故戰略價值極其重要。
所以,張彥在此處設立敖倉,將糧食全部囤積在此地,用作輻射洛陽一帶的戰略要地。
第三個糧倉,則設立在金陵郡的秣陵城,用作輻射江東,以應對戰爭時的需要。
這三年的時間來,孫策在江東逐漸擴張地盤,在擊敗焦已後,又連敗祖郎、嚴白虎,並且佔據了丹陽郡、吳郡,更是收服了祖郎、嚴白虎的部眾,勢力大增。
不過,看似孫策佔據了江東,實則上卻只有其形而已,畢竟江東的山越眾多,加上孫策手段強硬,遭到了山越百姓的反感,山越造反不斷,與孫策鬥爭不休,基本上形成了對峙階段。
河北的袁紹在這三年之中也頗為老實,潛心發展屯田事業,糧秣充足,兵強馬壯,常常有南下之意。
相較之下,荊州的劉表倒是和張彥一直保持著友好的關係,不過,一則消息傳來,倒讓劉表和張彥的友好關係頓時跌入到了谷底!
錦衣衛來報,劉表治下的江夏郡發生了叛亂,為首者是張武、陳孫,江夏太守黃祖率兵前去鎮壓,張武、陳孫率眾與其激戰月餘,終於抵擋不住,只好沿著長江東下。
黃祖派遣兒子黃射,率領甘寧、蘇飛二將,前去追擊張武、陳孫,兩軍在蘄春、下雉先後激烈的戰鬥,張武、陳孫接二連三的戰敗,便乘船帶著千餘殘兵沿江東下,直接進入了張彥所統治的廬江郡的潯陽縣。
按理說,黃射應該停住腳步,不再追擊才是,至少也要先通知潯陽守將,獲得准許後,再去追擊。
但黃射卻沒有那麼做,而是率眾順流之下,追著張武、陳孫等人到了在潯陽上了岸。
守江的軍隊不明所以,忽然見到劉表大軍到來,以為是黃射要攻擊潯陽,遂與之交戰,結果反被甘寧驅兵殺敗,全營五百將士竟然全軍覆沒。
陳武、陳孫見勢不妙,情急之下,率眾向駐守潯陽的守將投降,並說劉表大軍入境。
一時間,潯陽縣令、潯陽縣尉在一名校尉的帶領下,聚集千餘兵馬,前去抵擋劉表大軍。
兩軍沒有多說,隨即展開了交戰,黃射的部將甘寧身先士卒,一馬當先,率領數百精兵,殺的張彥軍一敗塗地,並且斬殺校尉一名,潯陽縣令、潯陽縣尉也盡皆死在了亂軍之中。
事情瞬間傳開,廬江太守魯肅以為劉表意圖攻取廬江,當即修書兩封,一封派人送到芍陂,請虎牙將軍張遼率軍前來抵擋,另一封則派人送往彭城,請張彥做出定奪。
消息傳來,張彥也十分氣憤,但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當即命令張遼前去擊退黃射軍隊,並派遣高順率軍去捉拿張武、陳孫,然後又派遣伏完為使者,前往荊州興師問罪!
命令下達之後,幾個錦衣衛分別以最快的速度前去傳遞消息。
與此同時,張遼已經率軍一萬抵達了廬江郡的郡城舒城,在和魯肅簡單的會晤之後,這才知道,黃射的大軍由於沒能抓到張武、陳孫,而被迫退兵回江夏了。
張遼認為這是劉表故意找茬,必須給予反擊才行,否則的話,死去的將士們如何能夠瞑目。
魯肅也支持張遼的意見,便與張遼一道,前去潯陽,準備進攻江夏復仇。(。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