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大唐遠征軍

《》第一卷 長安居 第393章 .獻俘天皇,朝拜華夏 文 / 好大一隻烏

    此時已經將近宵禁了,送長孫無忌的車駕出了門,一路上馬車走在黃昏的夜幕中,長孫福昏花的老眼忍不住浮現出了擔憂-叔哈哈-

    讓長孫無忌這麼晚急急匆匆出去,除了二十年前那段血腥緊張的皇位爭奪戰,也就突厥入侵那一段時間讓長孫無忌有過如此緊張忙碌,這,又不知道什麼大事即將發生啊!

    即便是司徒,首席宰相,這個時候要進宮,也是麻煩非常,宮門衛延緩關門,一層一層向內部問詢,長孫無忌足足在門口等了半個時辰,這才得以進宮。

    貞觀二十年以後,從高句麗歸來的李世民明顯對政務怠惰了許多,長孫無忌進宮時,李世民正與徐貴妃在御花園的荷花池觀賞著日落美景,不過,對這個最寵愛的小舅子打擾自己休閒,李世民也並無不悅,反而頗有些笑意的為他端起了一杯葡萄酒責備道。

    「輔機,多大個人了,都是一國宰相還這般冒冒失失的,來,先喝杯酒順順氣吧。」

    「陛下,酒一會再喝也來得及,現在的事情十萬火急。」順手從袖子裡抽出沒收來的宣傳畫,在李世民與徐賢妃驚異的眼神中,長孫無忌推開了桌子上菜餚把宣傳畫平鋪了開,指著上面就急切說道:「倭國之上,閩王與齊王絕對有動作,貞觀十七年朝廷驅逐倭國使節,如今兩王竟然能用兵船護送大唐士子去倭國旅遊泡溫泉,此事非同小可啊!」

    「沒什麼大不了的嘛?」大眼瞪小眼看了半天,李世民倒是毫不在意擺了擺手:「老九這小子搞什麼旅遊業又不是一次兩次了,五原,閩國,登州,高句麗,到現在不還有他的旅行社經營嗎?」

    「朕倒是有點羨慕著小子了。」笑意盎然拿著宣傳畫看了看,又翻到對面,李世民明顯也是愣了下,這才不做痕跡的舉高了點,避開徐賢妃目光,嘖嘖有聲的搖頭感歎道:「朕這大好的河山,許多地方朕自己還沒去過,老九倒是跑了個遍,有時候朕就想,趕緊把皇位這個擔子丟給太子,朕也能像那閒雲野鶴般四處遊覽,也看看倭國這飄雪溫泉有多麼美,該多好。」

    「陛下不可如此作想,陛下乃天降聖人,當勇挑天下萬民,怎麼消極怠惰?」心頭猛第一抽,長孫無忌趕忙拱手拜下,弄得李世民不得不好笑的擺了擺手:「行了行了,朕就是想一想,再說,現在讓太子繼位,朕也不放心呢。」

    「陛下為太子做想,臣甚為感動,可如今陛下有想過,倭國百萬人口之國,兵甲不輸於高句麗,如今閩王與齊王勾結與倭國,將來未必不會成尾大不掉之勢,往陛下深思!」

    真是打蛇隨棍上,拱著拳沒起來,長孫無忌再一次勸諫道,這一回,捏著下巴李世民倒是歎息搖了搖頭。

    「這時輔機你恐怕說晚了。」

    「哦?陛下何出此言?」長孫無忌驚奇的抬頭問道,李世民卻是隨手向身後太監擺了擺手命令道:「去,把倭國進奏的國書拿來。」

    也顧不得禮節了,太監一拿來國書,長孫無忌就趕忙搶過翻開,看了兩眼後,昏花的老眼卻瞪得更圓,不可置信的艱難搖了搖頭驚歎道:「這怎麼可能?」

    「不論可不可能,老五那小子已經當上了倭國征夷大將軍,如今倭王能去天皇號,年年進貢,歲歲來朝也是一件好事。」

    「再過兩天,倭國獻俘的隊伍就該到了,朕執政二十一載,晚年之時還能有四海來朝,倒也是一大幸事。」

    昂著頭看著日落西山,李世民倒是頗為看得開頗有興致,拿著國書低著頭,長孫無忌心裡卻始終翻江倒海翻滾個不停。

    這時候,大唐的君臣上下可沒有後世大清那樣沉迷於天朝上國迷夢的,對於周邊情況還是瞭解很清楚的,又是是要攻打高句麗,倭國作為有可能的大敵之一更是調查了許久,長孫無忌的資料上,倭國是能動用二十萬大軍以上,堪比高句麗的大國。

    滿打滿算,李佑所有招募的壯漢地痞水手混混在內,不過五千多出頭,就算李捷幫他,閩國還處處打仗呢,能抽出兩萬人撐死了,他倆是怎麼啃下了倭國這樣一個大國,到現在長孫無忌都百思不得其解。

    「行了,輔機,木已成舟,多想無益,還不如好好準備一下,怎麼把過幾天的獻俘朝見大典準備好呢,今夜已晚,你就留在皇宮吧,仉公公,帶輔機去勤政殿休息!」

    眼看長孫無忌低著頭半天無語,李世民終於是無奈笑著吩咐了下去,儘管一肚子的事兒,長孫無忌還是不得不拱了拱拳頭答道:「臣領命!」

    轉眼間,三天過去了,萬眾矚目的倭國使團在城門外留宿了一夜外,也終於是得以進入長安城,一路上風餐露宿加想不開,東國朝廷的公卿們死了十多個,剩餘的則在唐軍看護下穿著囚服,披枷帶鐐徒步走向了太極宮,一路上圍觀的長安百姓簇擁左右水洩不通。

    一來倭國太遙遠,不少人只聽過徐福東渡的傳說,活生生的倭國人還真沒見過,而來大唐打的戰爭不少,甚至雄霸一方的突厥頡利可汗都曾被鎖拿,讓唐軍牽著進了長安,但沒打打仗,就有外國君主被俘獻上也是真夠稀奇。

    哪怕是曾經的天智天皇,中大兄都是拖著腳鐐麻木的在前面走著,後面跟著他的妃嬪同樣個個神情萎靡,衣冠不整,一大群人中,精神好的唯有中臣鐮足一個了,曾經來過大唐求學,中臣鐮足卻最終沒有獲得進入長安的許可,不想如今已這樣一個身份進入到長安,倒也是造化弄人。

    大唐的富庶,到真不是做假的,一路中臣鐮足走來,滿街百姓盡穿著棉衣,連一件單衣都沒有,鱗次櫛比的華美建築,遠遠眺望高聳莊嚴的太極宮,遠遠還能眺望到大慈恩寺與大慈恩觀的雙大雁塔交相輝映,一切都彷彿夢幻般深深令人神往。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帶著朝聖般的心情,拖著鎖鏈,中臣鐮足大步流星向前而行。

    經過叢叢疊疊的樓閣,哪怕麻木的中大兄都忍不住跟著驚歎,這才是皇宮!

    一路走來,在金瓜武士的押送下,一行人終於到了紫宸殿,為了他們,李世民還把大朝會提前了一天,京中官員千多人幾乎全來了,倒也算給面子,如此宏大的政事堂,哪怕中大兄都有種腳軟的感覺,一路低著頭跟著使節入內百多步,旋即就撲通跪伏在地上。

    「下臣小野臣連青,代倭國主,臣輕叩拜天可汗陛下,願陛下洪福齊天,恩澤四方。」

    還真是諷刺,小野家老頭子為天智天皇效力,沒等東國朝廷投降,飢寒交迫的駿河小野家率先一步西遷,舉族投靠飛鳥朝廷,如今,小野家當代家督又做為飛鳥朝廷使節前來拜見天可汗。

    「罪臣中大兄叩見天可汗陛下。」一旁,中大兄等人同樣哆嗦著叩拜下去,這一幕,看的滿朝文武都是面露笑容,而李世民更是大笑的擺了擺衣袖朗聲說道:「倭使請起。」

    從漢代封倭奴國王開始,幾百年不斷膨脹的是倭人野心,前隋小野妹子兩次來朝,國書抬頭不是日出之天子致書日末處天子無恙呼,就是東天皇敬白西皇帝,傲慢的隋煬帝都氣的直跺腳大罵,卻不得不因為征討高句麗不宜多樹敵而忍了下來。

    如今,這樣一個海外荒蠻兩代天皇,一個乖乖的自稱國主,臣,另一個更是卑躬屈膝在大唐的大殿中叩拜下自稱罪臣,更證明了大唐是超越前朝的盛世,這可太提氣了!

    規規矩矩行完禮後,小野臣連青又是重新重重叩拜下,言辭謙卑的陳訴起來:「我日出之國不幸,出逆臣擾亂社稷,使得朝綱倒轉,天下大亂,幸天賜聖人之子,國主之女西逃登州,得遇陛下之子齊王。」

    「齊王大義凜然,孤身入倭國,憑起前所未有的氣度折服叛逆,又奮起勇武之軀,率領幾百大唐勇士殺入中大兄叛賊十萬軍中,萬馬軍前責備中大兄罪狀,使之慚愧而退,我主與日出之國上下具是感激五內,今獻上偽天皇,逆賊中大兄,中臣鐮足一黨與陛下處置,吾主欲拜齊王為征夷大將軍,總覽日出之國朝政,還望陛下割愛,吾主臣輕百拜!」

    小野臣連青顫聲叩拜中,又是在群臣中引起了軒然大波,之前什麼孤身入倭完全是屁話,孤身後來咋又出來幾百大唐勇士,但曠古以來,請華夏皇子去他國總覽朝政卻是前所未有的。

    「陛下,倭國偏遠荒蠻,齊王乃陛下血脈,高貴無比,這樣會不會太委屈齊王了?」說著違心話,長孫無忌不甘心的站出了朝班,不想小野臣連青又是重重把腦袋磕在了地板上光光作響,居然是哭著大吼著:「齊王與我主公主兩情相悅,日出之國上下全賴齊王一人才得以維繫,往天可汗開恩!」

    有你這樣嗎?求著別人給你當爺?一肚子鬱悶,長孫無忌還要再辯駁些什麼時候,一旁卻又是一員重臣出列了。

    「陛下,倭國主一片赤誠之心,況且我朝天子聖人臨世就應該普渡眾生,請陛下恩准吧!」

    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孔子的後代,當代大儒孔穎達也是內牛滿面拜在地上,跟著一大群禮部官員,史官,御史全都跟著跪拜在地下,齊聲懇求道:「往陛下割愛,成全倭國!」

    「唉,小兒頑劣,卻不想有今日之成就。」御座上,李世民終於是無奈的搖了搖頭。

    「既然如此,那就依倭國主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