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大唐遠征軍

《》第一卷 長安居 第297章 .無奈,諷刺 文 / 好大一隻烏

    天漸漸明亮起來,可惜,太陽初升帶來的不光是明亮,還有煩惱。

    最起碼奴達就很煩惱,在接應點找到馬匹,狂奔了一夜,他這才捂著傷口癱倒在了新城遼王行在前,被奴人拖了進去。

    迎接他的,可不是什麼英雄式的歡呼,而是李泰一張漲的鐵青的臉,捂著傷口,奴達跪伏在地上哆哆嗦嗦,頭都不敢抬,李泰則是噴壺一般狂暴的怒吼著。

    「沒殺掉李捷那廝也就罷了,還把孤的精銳全都折損在了安市城下,廢物,你還有臉回來,你怎麼也不死在李捷營地裡?」

    「回,回稟遼王,不怪小的啊!」

    被斬斷的右手手臂,已經黑了的布條還往下滲著血,奴達跪伏在地上卻連頭都不敢抬,顫抖著解釋著:「下臣去的時候朔王李捷早有了準備,大軍伏擊下,為了向王爺通報這一消息,小的是誓死這才殺出一條血路,有人把王爺動手的消息提前透露給了朔王,真不怪小的啊!」

    「那為什麼不提前發現,那你也是廢物,沒有用的突厥奴,現在給孤滾!」

    一個茶杯摔在身邊,茶水噴濺到傷口上鑽心的疼,卻一句話都不敢說,捂著胳膊踉蹌的出了門,門後,李泰還彷彿困獸般不斷的轉著圈恐懼嘟囔著:「怎麼辦?怎麼辦?那個混蛋他知道了,他,他會不會也用殺手來殺孤?誰透露出去的?」

    「那天只有孫伐音這個外人在,一定是他,這個該死的高麗奴!」

    聽著聲音,似乎又一個人要開始倒霉,不過奴達卻全然不在乎了,迎著冰冷的陽光走在道路上,他全部心神都迴盪在一件事中。

    還是被叛軍圍困在漢故城時候,他也是帶著小隊出去偵查,那一夜,中了埋伏,也是傷痕纍纍一個人好不容易才殺回去的,原本沮喪的他,在漢故城內迎來的卻是李捷的笑臉與英雄般的歡呼。

    「老子幹嘛要背叛啊?」搖搖晃晃中,奴達喃喃的自問著……

    陽光同樣照耀在安市城下,不過這兒的人心情也不好,唐軍營中,一千多具屍體橫七豎八碼放在營地內,傷兵營中,紅葫蘆隊都忙碌的滿頭臭汗,哪怕次慘烈的攻城,唐軍傷亡都沒有這麼慘重。

    「全軍出陣!」舉著劍,李世民天神般狂怒的吼叫著,代表天可汗的意志,滾滾鐵流就像地獄中猙獰死騎那般,殺沖天的出了大營,烈烈唐軍列陣城下,凝聚的殺氣在天空中,甚至都形成了白金色的雲氣。

    城下,數千具屍體還僵臥在雪地中,城上安市守軍瑟瑟發抖的看著城下憤怒的唐軍,尤其是楊萬春,悔恨無比的靠在門樓上。

    他完全低估了唐軍戰力,也完全高估了自己軍隊在黑夜中的行軍能力,缺乏組織的高句麗軍隊夜色中完全抵擋不了唐軍鐵騎的反覆衝擊,陣型混亂中踩踏枕藉死的兵士竟然能比被執失思力騎兵斬殺的都多,更有萬餘人散亂在了野地中。

    等待他們的,估計是凶多吉少了,等待安市城的同樣也是凶多吉少,靠在門樓上,楊萬春滿臉茫然。

    咚咚咚咚~唐軍大鼓雷鳴般的震得人心胸嗡嗡作響,成群的投石巨弩後,李世民帶領諸將面容冷峻站在指揮台上,每個人都是臉色鐵青,仇恨的盯著安市城,唯有李捷滿臉悲催,一雙眼睛不住的往下擔憂打量著。

    昨晚李泰的刺殺是他故意鬧得這麼大的,不然的話,一隊刺客輕兵,用騎兵完全可以半路上埋伏幹掉他們,原本想把李泰拖下水,卻因為高句麗偷襲這一更大事件,完全給掩埋了。

    而且,令他更不願意看到的事兒還發生了。

    李捷憂慮的目光中,唐軍陣前臨時搭建的一大排木頭檯子上,數百渾身是血的高句麗人被綁的結實推搡上了那裡,痛叫哭喊聲亂成一團。

    這些是昨日偷襲的高句麗精銳僅剩一點,大部分人直接被憤怒的唐軍撕成了碎片,經歷了昨夜恐懼的一幕,這些人也是精神徹底崩潰了,被按在地上拚命的哭嚎著,在寒風中瑟瑟發抖,聽的城上守軍更是心神搖曳。

    可惜,大唐不是懦弱的大宋乃至昏庸的大明,一向講究以牙還牙,以血還血,隆隆的鼓聲中,百彪悍的劊子手不斷晃著手中大刀,等候著身後唐皇怒吼。

    「傳令下去,祭旗!」絲毫不帶感情,李世民輕輕抬了抬手,身邊紅色的大纛立刻倒伏,多米諾骨牌一般一連串的旗幟也跟著倒伏下來。

    「小的對大唐有功啊,不要殺我,饒命啊!」眼看著刀斧手掄圓了大刀,跪在地上的伏鹿還在驚恐呼喊著,一句話沒喊完,整齊的刀鋒已經成片砍了下來。

    卡嚓~

    頭顱被堆成了小山,遼東的嚴寒更是把血都凍成了坨,不過比天氣更冷的估計就是安市城守軍的心了,一番血腥氣過後,唐軍的殺氣更加凌厲,眾目睽睽下,一個踉蹌的女人又被推上了更高的木台上,繩索毒蛇一般陷入她藕斷般的胳膊中,把一雙小手綁的發紫,死死吊在身後,被剝除的棉衣下,猙獰的傷口已經發黑。

    安市城上,楊萬春的身影明顯踉蹌了兩步,指揮台上,李捷的目光也露出了濃郁的不忍,這個背影,太像了!

    李世民再次冷酷點頭,數以萬計前軍將士當即怒吼起來,聲浪震天,就連城牆都是瑟瑟作響。

    「安市城主聽著,速速下來與此女同死,吾皇尚可網開一面,寬恕城中百姓,否則的話,破城之日,雞犬不留!」

    李捷的眼神立刻銳利的看到了城上,不過片刻後,安市城頭卻發出了爽朗的大笑聲:「呵,想我楊萬春一介化外蠻人,能值天可汗如此記恨,也是榮幸啊,哈哈哈~」

    「我楊萬春老朽,命不值一錢,可我楊萬春作為安市城主,就要為高句麗守好這個大門,唐皇要老朽性命,盡可以自取,要小女性命,現在也可以動手,但要老夫開城投降,沒門!」

    「順便奉勸唐皇一句,可忘了《無向遼東浪死歌》?大國勿侵,小國無懦!莫要重蹈了前朝的覆轍!」

    言罷,楊萬春竟然轉頭下了城樓,被拋棄了,楊心怡瑟瑟發抖的跪伏在高台上,也不知道想些什麼,隨著楊萬春離去,城牆上悠悠然的,竟然唱起了唐文一首哀傷的歌。

    長白山前知世朗,純作紅羅錦背襠。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

    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反覆的韻律竟然唱得唐軍陣應凝聚的殺氣都散去了分,隊列中將士也是禁不住互相對視著小聲議論了句,指揮台上,李世民則是臉色鐵青。

    這首歌太有名了,反隋第一刀王薄說寫,僅憑著一首歌,就拉動齊州,黃河兩岸苦於隋煬帝征遼的三十多萬民眾大起義,直接勾起了其他蠢蠢欲動的天下豪傑,甚至可以說一曲唱響了隋王朝的悼歌也不為過,就是因為征討高句麗,強盛一時的大隋灰飛煙滅,群雄並起割據了十多年,最後才由大唐重新統一天下。

    楊萬春這是在諷刺李世民,不要學隋煬帝,白白丟了花花江山,還是滾回長安當你的太平皇帝吧。

    如何不令李世民氣得渾身發抖?

    誰讓他與隋煬帝太像了?同樣軍功起家,同樣才華橫溢,甚至同樣的二子,同樣的殺兄奪位,弱冠繼位,文治武功,所不同的是李世民比隋煬帝多了不少歷史教訓,他不像隋煬一樣聽不進人言,虛懷納谷這才創造了貞觀之治。

    但楊萬春可是罵道李世民心坎中了,畢竟得位不正,攻破高句麗超越前朝可是這位明君皇帝一直以來的夙願,擺脫與隋煬帝對列的強烈意願,眼看著自己老爹氣的臉都青了,李捷趕忙籌到他身前勸道:「陛下,楊某人墳中枯骨,這是故意在激您啊!不能上當!」

    「哼,朕豈會於那個老匹夫一般見識?」怒吼一聲,李世民憤憤然一甩袖子,扭頭大聲命令道:「擂鼓,助威,告訴將士們朕不是隋煬,朕不會好大喜功,朕帶領他們也是自願來到遼東,建功立業,封妻蔭子,光宗耀祖來的,朕還要帶領他們打到平壤,踏平高句麗蠻匪巢!」

    「喏!」響亮的回答著,十來個將領立刻士氣飽滿分散下去,不一會,隆隆的鼓聲中唐軍士氣再一次高漲起來,封妻蔭子,光宗耀祖所帶來的狂熱的是席捲全軍,臉上露出了笑意,李世民得意的捋著鬍子哈哈大笑起來。

    「陛下,今天殺那個丫頭,就顯得有些小家子氣了,不如再等等?」斜著眼睛小心翼翼打量著寒風中瑟瑟發抖的楊心怡,李捷自己也是小心翼翼建議著,聽的李世民當即斜了他一眼,弄得李捷心頭咯登一下。

    「好,就依九郎所言,讓那個丫頭再多活天,待攻破安市城,與那楊萬春老賊一同斬首,來人,把那丫頭收監了,看管好了,不能讓她死了!」

    李世民傲然的命令中,楊心怡瑟瑟發抖的身軀上終於是被蓋上一件衣服,被帶了下去,看的李捷也是鬆了口氣,殊不知李世民正饒有深意的看著他。

    定了定後,天可汗的戰旗大纛再次飛揚起來,隨著攻城命令的下達,數不清的強弩拋石落在了安市城頭,滿是建功立業狂熱的唐軍將士怒吼著從雲梯殺了上去,與屠城威脅下勉強提起一些士氣的安市城守軍在城頭廝殺成了一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