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從小農民到市委書記:艷色官途

龍騰世紀 第130章:市局的結論 文 / 鳳凌苑

    第130章:市局的結論

    好在王俞在位時間不多,而他又想在臨走之前讓市裡在經濟建設上有新的突破,好為他到省裡有一個更好的位子,臨退下來之前,用這樣的成績換取一個副省級。市裡用兩年或更短的時間在經濟工作上飛躍起來,王俞的想法有可能變成現實。

    左見遠之前也是這樣判斷的,才在市裡漸漸表面自己的站位立場。之前,左見遠並沒有給王俞看好,如今自己有這樣的選擇也不算對王俞有多少不恭。左見遠將材料交還給楊金保,心裡也是忐忑,要是張建國當真走錯這一步,今後自己的政治生命再難走遠。自己名字裡有「見遠」,但面對錯綜複雜的官場局勢,哪有見遠的可能性?總覺得步步危機,步步陷阱。

    轉念又想,自己一個貧家子弟,能夠走到今天這樣的位子,相對其他人說來又算得是「見遠」了。從貧家子弟裡走到副廳級,算起來有多少人?如此一想,左見遠心裡輕鬆不少,即使真看錯了張建國,自己不過是停在副廳級、到更閒散的位子去過日子,那又怎麼樣?

    想通這些,只不過讓自己輕鬆一些,但並不等於可以胡作非為,也不能破壞組織上的規矩。不會跟謝誠海通氣,更不可能將情況跟張建國、趙黎商議或責問。

    開發區的局勢可能會有短暫的波動,自己得多盯住開發區。然而,在開發區裡除了張建國和他的親信之外,確實找不到其他人來做事,他總不能親自到開發區去主事。又讓左見遠頭痛起來。

    等左見遠離開,楊金保也不急著走,將那些照片再看一次,還選出一兩張來仔細辨識,想找出破綻來,卻沒有什麼收穫。舉報信裡的材料不翔實,不具體,也可見到舉報者並沒有什麼真憑實據,說得最具體的不過是一句照片來說張建國、趙黎生活墮落等,其他貪腐、弄虛作假、在招商引資上玩弄手段為自己謀利等,沒有實據,文字裡聲討遠過於事實。

    當然,市裡在處理這樣的舉報信時,用不同的態度和做法,引發的波動也會有完全不同的結局。這樣的舉報信不是市委一家收到,市裡主要領導基本人手一份,在舉報信傳遞到領導手裡的過程,肯定也會給一些工作人員接觸到,要是控制好不散發幾乎不可能。市裡要是對舉報信不聞不問也是不可能的。

    市裡領導幾乎每天都會受到舉報信,如果不是署名的舉報信,紀委或相應部門會將大多數舉報信都壓下來,不做調查落實工作。當真要每一封舉報信都要核查,市紀委、縣紀委的幹部再多十倍也忙不過來。對一些舉報信,列出的事實比較清楚,確實有可查性,涉及到的人或事,在一定範圍裡影響較大、破壞性較強,這種案子自然會重點進行查實。

    張建國這舉報信本來算不上什麼,只是,領導中有人提到了。市委這邊也要對內部進行平衡,紀委便為此立案調查。

    楊金保對市裡的複雜鬥爭也是有著體會的,市裡的總體走向如今漸漸明朗,也因此,鬥爭會更激烈。石湘文才五十過,從年齡上他還是有機會的。雖說已他所代表的本土勢力在市裡勢大,放到省裡去完全沒有可比性,但要是省裡有人看中這一力量,要利用這一力量來平衡謝家在省裡和乾城市的擴張,那情況就會複雜得多。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要將規劃好的工作進行阻力,比起要推動一項工作的進行,花費的成本要低得多。體制裡不乏那些自己不肯做,也不容許別人做的人。其他人做好了、做出成績來,不僅讓對方壯大、同時也顯示出自己的不行,這是雙虧,攪黃所有的事,不讓對手成功自然分不出高下,那就是自己的勝利。

    這種邏輯在不少人心裡埋藏著,也是這樣支撐著自己處事待人的信念。

    目前局勢令人擔心,楊金保也知道王俞在乾城市最多再呆兩年,他迫切需要工作上的數據來支撐往省裡去。也因此,在市裡的大局上更多地站在謝誠海背後,甚至有些看起來明顯是支持謝誠海,會引起省裡一些領導不高興,也無顧忌。而楊金保自己,如今雖說是市委常委之一,但他在兩年後路又將往哪裡走?

    這也是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

    跟王俞的秘書不同的是,楊金保是王俞最信得過的人之一,但他對楊金保今後的去向卻無力安排,最多是提出推薦,至於省裡會不會採納,確實不能左右的。楊金保目前即使看到兩年後自己的尷尬,也不能在此時就另做打算,謀求出路。

    各人都有自己的難處,楊金保收了舉報信,鎖上。突然覺得自己和左見遠比,自己的處境未必有他這樣瀟灑。左見遠完全可選擇站在謝誠海的陣營,自己能夠嗎?

    出辦公室,楊金保甩甩頭,將這個要命的煩惱藏到心底去。楊金保在市裡是有名的笑臉,不少人背後叫他笑面虎,他自己也知道,但在他這樣的位子上辦事,用什麼臉譜來對人?王俞也是見人都笑容可掬的樣子,自己總不能比老闆更扳著臉,否則,別人在背後說的話會更難聽。

    敲門進書記辦公室,王俞見楊金保到了,說,「坐下說。」兩人到沙發上坐下,也不急著就說主題。王俞說,「開發區最近有哪些動作?」

    王俞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信息來至楊金保,楊金保說,「開發區最近這幾天動作確實不少。張建國前一段時間將君平縣的金旺請到開發區,將康達旺集團項目下游的一些小企業引導開發區落戶,隨即鬧出警方對峙的案子來。當時,張建國在案發之後,跟金旺一起到市局外等那名女警出來。最近兩天,金旺到市裡來,張建國、趙黎一起跟金旺吃飯。左見遠、謝誠海和市政府的一些人也在開發區裡跟金旺見過面,具體討論的實情不詳,但從目前情況分析,應該是跟康達旺集團項目二期工程有關。」

    「康達旺集團項目二期工程?」王俞重複一句,「會在多久啟動這一工程?」

    「現在說不好,集團透露的信息表示他們要先將一期項目做牢實,市場也穩固下來,才會啟動二期工程。不過,實際怎麼運作,謝誠海心裡應該有更明確的時間表。或許謝誠海也有意在開發區裡發展,才會這樣密集地跟張建國、左見遠等人碰面。」

    「這個不難看出他們的意思,那邊呢。」

    「那邊沒有什麼表示,不支持也不反對。」

    「這也是一個明顯的態度嘛,張建國身上這事也是一個信號。左見遠是什麼態度?」

    「左見遠對張建國和趙黎都很信任,看過舉報信後,還表示相信兩人,但也表示尊重市委的意見與決策。對開發區那邊,左見遠用心不輕,擔心張建國和趙黎的事情會攪亂那邊的工作進展,提議要立即選派人接手張建國的工作。」

    「他也在表明立場嘛,」王俞說,「這也不錯,開發區確實面臨機會,這樣的機會錯過,損失最大的還是乾城市,不是某一些人。」

    「書記,對這一方水土、對乾城市人民情感最深啊。」王俞有這樣的情懷,讓楊金保也受到鼓舞。「市局那邊還沒有結論?」

    「市局一旦有結論後,肯定要匯報。是不是他們無法辨識,送到省廳請求技術支援?」楊金保說,市局這點時間聲譽確實不好,特別是警方對峙案裡,市裡雖進行了封口令,但市局的打擊並沒有因此而減少。市局做了一系列的整頓,清查隊伍,嚴肅處理了一些人,在工作上也有很大變化,但要恢復以往的威信還需要時間。

    「確實棘手啊,」王俞沉思起來,「張建國和趙黎要說不知舉報信的事實不可能的,他們會有怎麼樣的反應?這讓人擔心啊。開發區工作推進會不會受挫,我們也沒有人可派去頂替,就算有人選這時候也不能派。」

    「書記,這事從另一角度看,不也是對這兩人的一次考驗?清者自清。能夠經受考驗,以後可擔更重的擔子。」

    「這樣的考驗最好是不要啊。」

    「書記,你那是理想狀態,有句話在網絡上流傳,叫什麼『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楊金保說著兩人都笑起來,笑裡有著苦味。

    楊金保回到自己辦公室,有消息傳過來,得知市開發區那邊不平靜,也是擔心,好在左見遠親自過去,按說不會鬧出什麼事。這樣也好,鬧一鬧對今後的工作未必沒有好處。市委這邊還要等市局的結論,只有對那些照片進行技術鑒定之後,才能做出決策。

    局長王永平打來電話,說副局長在省廳那邊傳會照片技術鑒定結論的傳真:有些照片是真實的,但凡是裸著的照片都是技術合成。

    楊金保長舒一口氣,往書記辦公室走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