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從小農民到市委書記:艷色官途

龍騰世紀 第12節 第14章:大學生村主任 文 / 鳳凌苑

    第12節第14章:大學生村主任

    楊新華再次到村裡來,除了小李之外,還跟著一個臉嫩嫩的年輕人。讓人把村干都通知到村部開會,一開始大家還以為這個年輕人跟小李一樣,是鄉政府新來的幹部。誰曾想,楊新華卻宣佈了,這個叫寧路遠的年輕人是縣裡派下來的村官,到大坡村來當村主任的。

    村主任是村長的另一種叫法。

    大坡村的村幹成員,這一次也都定下來。金德望是村支書,寧路遠是村主任,張青詰是副主任具體工作和他之前的沒有變,還是做會計工作,龍桃玲依然是計生專幹,這項工作在村裡很重要,也只有她這樣熟悉的人適合擔起這工作。

    金旺是綜治專幹,也是之前就有眉目的事。倒是金保先前奄時有了名分,這時上面安排村官下來,他的名額給擠掉。鄉政府自然要做補救工作,讓金保在村裡先負責團干。村裡其實哪有團員,這個團干名不副實,可以參與村干的工作,但在補貼上有村裡表示一點。

    金保倒是沒有多少情緒,對給選上村干後,既是激動又是擔心,這幾天真沒有安生。楊新華傳達了鄉政府的決定後,他倒是平靜一些,楊新華再要他協助抓好村裡民兵日常工作,也就沒有多少打擊。

    宣佈之後,楊新華說,「大坡村一直是長溝鄉先進村,特別是近兩年來在德望支書的帶領下,成績顯著。年前村村通工程,大坡村是全鄉第一先通車的,在全縣相比都在前三,很了不得的成績啊。今年,大坡村五大主幹更是精兵強將,有德望支書把握全面,主領全局,又有年前博學多大學生村主任和金旺這樣的衝勁十足的年輕人。我堅信,這一個班子是最有戰鬥力的班子,一定會在淡淡的時間裡,使得大坡村在經濟建設工作中取得矚目的成績,再次成為全鄉第一。下面我們先請德望支書說兩句。」

    村主任寧路遠帶頭拍手,其他人稍遲疑也都跟著拍手。

    「首先感謝鄉里領導對我的信任,感謝全村老少對我的信任,先表一個態:不管我能力怎麼樣,今後村裡的工作,會盡全力去努力,處理村裡事務一定秉公辦理,絕不謀私偏私。這幾點請鄉里領導、各村干和全村老少監督,我說到做到。有違這些保證我自動辭職。」

    金旺見德望叔說得堅決,這是跟張富貴截然不同的做法,當下搶先鼓掌叫好起來。村裡只有這樣的支書,才可能把村裡的工作推動起來,讓其他人服。

    「楊主任說過鄉里的工作精神,今年要狠抓經濟建設。經濟建設是我們大坡村目前最弱的,要怎麼樣才能帶著全村走上致富脫貧路,我們既要相信鄉里會指導我們進行工作,大搞經濟開發,也要有我們村裡的特色,不能完全等靠要。經濟建設對我說來是白瞎,好在今年鄉里給我們派來了強大助力,寧主任是大學生,視野開闊、見識廣、理論知識多,他到我們村來一定會找到適合我們村進行經濟建設的項目。當然,青詰、桃玲都是老字輩,在村裡威望高、經驗足,對村裡的情況熟悉,肯定能夠協助寧主任把經濟建設工作這個大難關琢磨透,找出一條致富路來。」

    金德望說過後,論到寧路遠講話。楊新華倒是要頂他,知道村裡對鄉政府安排這樣一個年輕的村官,不一定就接受的。當下先拍手鼓掌,金旺也跟著拍,知道這種情況下不是給你留言面子,而是給楊新華甚至是楊立志的面子。

    掌聲之後,寧路遠臉紅著,對金融村裡當村官還是不熟悉,但來之前肯定也做了不少的準備。吸一口氣後,說,「首先感謝長溝鄉政府領導對我的信任,給我這樣一個鍛煉的機會。我也是一個農村的孩子,在農村長大,只是,從小在學校裡讀書一直到畢業。對農村的很多事情,聽說過不少,實際沒有過手做過。到大坡村後,不僅要向德望支書請教,也一定向村裡所有的群眾請教。我明白,書本上的東西不一定都是和大坡村,多看、多問、多聽、多想、多做,是我到大坡村來必須要做的事,我已經做好了思想準備,再苦再累都會咬牙挺過去。只有適應了村裡的生活、熟悉了村裡的生活,才有可能把我的工作做出效果來。德望支書,你可要多費心啊。」

    說著也請金旺等人今後一定要多關照他,倒是沒有提到他這個村主任要怎麼做,對未來村裡怎麼發展也沒提及。金旺覺得這個新來的大學生還真不錯,很有點那種味道。完全打破對才走出校門的大學生的印象,今後他真要這樣子辦事,還能夠好好地交往共事的。

    金旺不肯說自己要怎麼做工作,他的職責是綜治專幹對村裡治安方面的工作,而身邊又有金保幫襯,村裡年輕人已經服氣,最頭痛的或許就是調解村裡的矛盾。

    楊新華和小李走了,村主任寧路遠留下來,金德望把他安排在村部裡住。吃飯問題先在各家輪流議論,之後,寧路遠自己也可做,也可在哪家搭伙。

    長溝鄉其他村也都陸續完成了修路工程,鄉里雖將經濟建設工作作為全鄉的工作重點,但還沒有做統一的部署,也沒找到適合長溝鄉的開發項目。

    寧路遠是村官,到村裡後是全職。一開始,主要是跟全村的人先熟悉,慢慢才會接觸到村裡的具體工作。

    金旺也是開頭兩天新鮮下,接下來也沒有實際的事務要做。家裡的農活還沒有到真正要忙的時節。老爸已經將秧田做好了,金旺本來想幫忙,金德寶卻不要他下田,此時,田里的水很冰不捨得讓金旺受這樣的苦。

    春天的腳步很快,樹梢頭看著一天一天綠了,金德望和寧路遠心裡都急。春耕之前,要是找不到什麼項目,春耕之後,村裡的主要勞力會出村找短工,村裡勞力一少,即使有什麼項目可做都難以推動。

    金德望跟寧路遠合計,把村干叫齊,在村部開會商討。寧路遠到村裡不足十天,每一家也都上門摸過情況,很努力地進入自己的角色。但村裡的事情往往想起來容易,真要做什麼才發現實際情況跟想像差距很大。

    幾個人在村部討論,寧路遠提出了栽果樹、種藥材、大棚蔬菜等項目,但這些項目在大坡村未必能做好。金德望在村長位子上幾年了,這些也都想過。栽果樹該選栽樹木果樹才適合這裡的土質,而銷路問題又怎麼解決?一個村的產量有限,即使家家戶戶都栽種,收成也不足以讓水果商專程來運貨,銷路將是大問題。沒有銷路,這樣的項目不是幫農而是害農。

    藥材相對說來銷路問題好做一些,時間上寬裕,不像水果的季節性太強。但藥材除了銷路問題之外,更主要的患有幾大關卡:信息、土質、技術、資金等。大坡村無一優勢。

    大棚蔬菜也是農村開發常見項目,技術和資金相對而言要求不算太強。但大坡村地理位置有些偏,從鎮上到縣裡的路程不近,產量高了縣城消化不了,到市裡更遠,菜販子不一定肯過來收購。相對而言,大棚蔬菜對大坡村說來難度要小些,也容易操作,更現實一些。

    村裡適合不適合做這樣的項目,還沒有經過詳細論證,金德望等人都沒有十足的信心。金旺之前在市裡讀書時,曾到過附近村裡看過大棚蔬菜。當時沒覺得有多難,這時想起來,要落實下來不讓村裡人看到有可觀的利潤收益,誰肯去做這樣的事?

    金旺覺得回家要說服老爸都難做到,何況說服其他人來做大棚蔬菜。

    在村裡,沒有工廠之類的,真要做經濟開發的項目也就這些,很難再跳出想到其他的。當然,養殖也是一大方向。無論是漁業、餵豬、雞鴨、牛羊,對大坡村而言都找不到更好的優勢。

    討論過兩回,寧路遠也很有挫折感,不像一開始那樣肯發言出主意了。金旺在村裡長大,瞭解更深,一時間也想不到從哪一處找到突破口。

    寧路遠決心到縣城去,花些時間到縣裡農、林、畜牧等局跑一跑,看能不能找到可行的項目來做。

    金旺知道,村裡做得好不好其實跟寧路遠關係不是最緊要的。村裡發展起來,大家都富裕了,日子才好過。如今,德望叔肩上的壓力才叫大,他的心性不會甘於這樣拖著一天天過下去。

    金旺心裡也悶,便邀金保一起到鎮上去玩,鎮上有網吧,也可在網吧查找一些資料,說不定會有發現。兩人到鎮上,還沒有到網吧去,卻遇到了楊立志,坐著車要到縣裡去。見金旺後,停下車跟他說話。

    得知金旺只是到鎮上玩,楊立志約他到縣城去走走。

    金旺覺得去一趟也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