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門大開,城頭混戰之後,烏承恩烏承珧兄弟連帶自己長子史朝義帶領兵馬倒戈敵軍,這樣的噩耗對於史思明來說,不啻是一個天大的打擊.他並沒有認識到這是自己一直以來的高壓政策產生的惡果,除了痛恨烏家兄弟外,更是把史朝義這個長子恨到了骨子裡.如果不是史朝義和杜士儀勾結虛報消息,如果不是他一時心軟沒有早點把人殺了,如果不是他因為長安使節的抵達而放鬆了警惕,又怎會落得如今倉皇棄城而逃的地步?
即便逃出了幽州城,一路上是否會遇到阻截,是否能夠平安逃出生天,史思明心裡並沒有太大的把握.如果他要去的地方仍然守不住,下一步該去往何處就更加頭疼了.要是契丹松漠都督府和奚人饒樂都督府並沒有被戰亂波及,他還能逃到那裡,想辦法招兵買馬以求東山再起,可都播懷義可汗被杜士儀說動倒戈一擊,直接往這兩個幽燕大軍最大的兵員補給地上狠狠捅了一刀,卻也斷絕了他一條最大的後路.難不成逃到新羅去?
"唐軍追上來了"
雖說後軍傳來了嚷嚷,但史思明把心一橫,沒有理會這些聲音.幽燕馬匹比起漠北各族的馬要更加高大剽悍,爆力極強,但耐力卻要稍遜.此時此刻,他只能寄希望於能夠第一時間甩脫追兵.這條往東的官道再走十里就是分叉口,東北往密雲,西面則是往漁陽郡.相形之下,正被平盧軍牽制的漁陽雖說兵員更多,但也危險更大,所以突圍前一刻,史思明就已經打定主意先去密雲,伺機再動.
當一口氣跑了一個多時辰,追兵彷彿已經力竭,那些喊殺聲已經漸漸遠了,史思明方才鬆了一口氣.在他想來,杜士儀為了今日這圍城,想來已經傾盡全力,否則也不會有這圍三缺一的局面眼下隨他突圍的兵馬不過三千餘人,這三千餘人即便屬於倉促之間集合起來的,可都是史思明最信得過的嫡系.如今經過一場銜尾追殺,他不確定還剩下多少人,但卻知道這是自己東山再起的最後一丁點本錢.
"大帥,馬上就能看到岔道口了,是去密雲還是漁陽?"
面對部將的問話,史思明毫不遲疑地下令道:"去密雲郡,橫山城"
那裡是他打造的一座備用堅城,沒有烏家兄弟和史朝義這樣的叛徒,他應該能休整堅持一下子一想到之前的背叛,史思明便咬碎了牙,畢竟,他只是被打了個措不及防,如果不是北門那邊出了岔子,他把平民驅趕出去守城,說不定能夠拖到長安使節的到來
史思明的軍令很快傳遍全軍,然而,當遠處那官路岔道口的歇馬亭終於映入眼簾時,同時躍入視野的,還有那彷彿倏忽間幾面高高掣起的大旗,除卻朔方的軍旗之外,更加顯眼的便是那斗大一個渾字在經歷了一場猶如和生命賽跑的逃命經歷之後,眼看能夠喘口氣,前方卻是突然出現這樣的攔路虎,突圍的叛軍頓時起了老大一陣騷動.當史思明得到這一訊息,臉色亦是黑得如同鍋底.
杜士儀竟然把朔方大將渾釋之安置在此,而且這個位置恰是他從幽州城突圍之後精疲力竭的時候,好陰險的算計
而對於渾釋之來說,他本以為在此駐守的目的,是為了遏制密雲和漁陽兩方面的援軍,可沒想到援軍倒沒有等來,斥候卻先一步現了幽州方面的這一支兵馬.儘管他並不知道史思明已然突圍,但還是興高采烈地下令道:"我還當是又要枯等幾天才能利市,沒想到這麼快就有仗打了兒郎們,別丟了咱們朔方勇士的臉元帥和郭大帥全都看著咱們建功"
狹路相逢,勇者勝.然則一方是以逸待勞養精蓄銳的精銳大軍,一方是離城突圍精疲力竭的疲憊之師,更不要說渾釋之兵力幾乎多出了一倍,甫一交戰,叛軍便是人仰馬翻.渾家身為世代鎮守朔方的鐵勒王族之家,渾釋之身邊的部將一多半都是同姓同族,此刻人人想著建功立業,十分本事能揮到十二分,渾釋之自己亦是衝殺在前,刀下也不知道添了多少亡魂.
勢如破竹的他正殺得酣暢,直到眼前一空,他週遭這一大片竟是再也不剩一個敵人,他頓時覺得不夠躊.他正要命人去打探其他各處戰局如何,身邊卻有親兵上來報說,道是有敵軍小股兵馬奮力突破不成,被圍堵了下來,他頓時眉頭一挑道:"大戰之時,這點小事用得著報我?"
"將軍,如若小事自然不至於特地來報,可裡頭似有大人物,有人聽到叛軍之中有人叫嚷說什麼保護大帥"
大帥
渾釋之心頭一跳.要知道,如今安祿山已死,屍骨遺落戰場,根本沒法找,安慶緒被擒,幽州城中能夠被稱之為大帥的,就只有史思明瞭難不成自己在這兒不是守株待兔,而是抓到了一條更大的魚?那一瞬間,他立刻丟開了剛剛這一丁點惱火,立刻高聲叫道:"你指路,我倒要看看這位大帥究竟是何方神聖"
前有阻攔,後有追兵,史思明終於再也無力維持軍中最後一丁點士氣,如今拚死護他突圍的,也只剩下了五百餘牙兵,其他的在渾釋之大軍那犀利的打擊之下,已經四分五裂.他原本就並非以勇武馳名的悍將,治軍用兵獨樹一幟,靠的卻是苛嚴,如今大勢已去,他這個主帥再也無法靠著一貫.的威信整合部屬.當終於從一支兵馬之中殺將出來,他甚至還沒顧得上歇口氣,面前那好容易爭取來的一丁點空擋就再次被一隊人馬填得嚴嚴實實.
"我乃朔方都知兵馬使渾釋之,史思明,有膽量便撥馬出來,咱玲一會"
被牙兵們死死護衛在後的史思明聽到渾釋之這叫囂,登時牙關緊咬,怒不可遏.他當年起家靠的就是心計,對於鬥將這樣的邀約素來不屑一顧,在他看來,兵力不夠的時候就避其鋒芒又或者坑蒙拐騙,兵力佔優勢就平推過去,哪裡需要領兵大將去逞匹夫之勇?現如今渾釋之如此叫囂,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當即對左右說道:"誰與我去斬殺此獠
"大帥不必焦心,我這就去斬了這渾釋之,為大帥開路"
史思明見這答話者是牙兵之中論武藝的佼佼者,為之大喜,立刻將當年李隆基賞賜給自己的一口寶刀遞了過去.那牙兵肅然接過,隨即將頭盔拉低,就這麼徑直衝陣而出,往渾釋之的
的方向直撞了上去.面對這樣的來敵,渾釋之哈哈大笑,可他竟是不進反退,大刀一指,厲聲喝道:"給我放箭"
這短短四個字差點沒把史思明給氣瘋過去.然而,此時此刻他只能大吼了一聲衝出去,隨即只顧得上自己,再也沒辦法分心去顧及那個替自己去應戰渾釋之的牙兵.他看不到,在那一陣密集的箭雨之下,那個只憑一腔血氣之勇衝上去的牙兵被亂箭射成了刺蝟,不但如此,更多的箭朝著史思明這最後一小股兵馬的前陣傾瀉而下,不時有人格擋不住摔落馬背.而渾釋之完全料到了史思明的下一步動作,一聲喝令之下,竟是順著敵軍前衝的方向讓開了路.
儘管隱隱覺得渾釋之此番戰術詭異難測,可史思明只知道對方乃是朔方大將,雙方從未交過手,這會兒根本來不及想那麼多.剛剛那一輪齊射並沒有造成太多的死傷,可對於突圍兵馬的心理壓力卻是非同小可,史思明自己亦然.為了防範敵軍再次亂箭偷襲,他於脆把身子伏低,整個人幾乎就此貼在了馬背上,所以,當現前方度突然減慢,緊跟著就是一陣人仰馬翻,他登時腦際一片空白.
"哈哈哈哈,本來準備攔截東邊密雲和漁陽兵馬挖出來的壕溝,沒想到如今卻給史思明用上了"渾釋之這才得意洋洋地大笑了起來,他高高舉起了手中的刀,這才不緊不慢地吩咐道:"傳令陌刀軍,上前殺敵"
他又不是沒腦子,困獸猶斗,史思明已經輸得連眼睛都紅了,不得不拼,可他於嘛非得要去硬著干?
"將軍今天這一戰,回頭傳到杜元帥和郭大帥耳中,一定會得到褒獎讚歎"身邊一個裨將湊趣拍了個馬屁,卻被渾釋之調轉大刀,腦袋上挨了一刀柄.
"讚歎什麼,讚歎我狡黠更勝史思明麼?"渾釋之沒好氣地啐了一口,隨即便意興闌珊地說道,"我只不過是想著我們在前頭浴血奮戰,後頭卻還有人拖後腿,與其多造死傷,到時候這撫恤的錢糧官職夠不夠都不知道,還不如弄個巧計.給我傳令下去,就說史思明已經擒獲,招降叛軍還是那句話,降者不殺,否則格殺勿論"
"可史思明還沒抓著……"那裨將一開口就知道自己問了一句傻話,立刻不敢再呆在原地挨刀柄了,趕緊撥馬便去傳令.
而渾釋之則是隨手垂下了手中大刀,意味難明地歎息了一聲.
河北戰局至此算是定了,即便密雲和漁陽也許還會負隅頑抗一陣子,可再也不可能有什麼大氣候.可是,接下來那看不見刀光劍影的仗,方才更難打
問題在於,杜士儀到底是怎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