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室之中,眼見得頭戴帕頭,身穿白色圓領衫的李隆基朝自己大步迎了過來,旋即竟是深深彎腰施禮,豆盧貴妃頓時眼圈通紅。
她事睿宗李旦很早,當年李旦第一次登基時,四妃之中便以她為首,名分尚在那時還是竇德妃的昭成皇后之前,而後李旦身邊的妻妾頻遭毒手,只是一介宮人的岐王生母柳氏亦是死於非命,唯有她最終活了下來。只不過,在那種含屈忍辱活著的期間,她和同樣苟活的李旦生出隔閡漸行漸遠,因而當中宗李顯登基的時候,她便授意伯父上表,接了她出內,從此別宅另居,只空有一個貴妃封號而已。
丈夫是早就沒有了,可終究她養育過的孩子,還記著那時候的情分。
「三郎,微服出內是何等大事,若有萬一如何是好?」
見豆盧貴妃口中如此說,雙手卻緊緊握著自己的手不肯放,李隆基自是笑道:「如今太平盛世,外頭尚有王毛仲和力士思勖二人在,沒什麼可以擔心的。貴妃阿娘去歲年底病了的時候,我還不是來看過,更何況今年壽辰?只可惜不能當面拜壽,就連吹笛也只能隱身幕後不得現身。」
「阿兄還說,宋哥和薛哥一個吹簫,一個奏琵琶,大家早已心照不宣,這和當面拜壽又有什麼區別?」玉真公主在旁邊湊趣地說了一句,見豆盧貴妃也不禁莞爾,隨即有些嗔怪地在李隆基攙扶下回座,她方才又笑道,「所以正是杜十九郎那兩句詩形容最是絕妙。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這等妙曲,除卻天上宮闕有,民間哪裡聽得著?」
「元元你這張嘴越來越不饒人了。」李隆基面色一板,見玉真公主一笑便悄悄退了出去,他方才在豆盧貴妃身側坐下,輕聲說道,「薛弟亦是有意將王賢妃接出,私宅贍養,倘若貴妃阿娘願意,不妨讓岐弟……」
「不用,我在這兒一住就是十餘年,豆盧家的晚輩時常探視,精心奉養,我若是搬出去,他們這十幾年孝順豈不是要被外人說三道四?」豆盧貴妃心中清楚,伯父豆盧欽望過世之後,豆盧家沒有什麼出挑的人才,儘管自己和豆盧家的子侄並非住在一塊,可看情分,天子總會照拂豆盧家一二,因此說完又搖了搖頭,「四郎已經年長,家中妻妾齊全,原日子過得和和美美,我搬過去給他們多個長輩,豈不是讓人不安?你們都記得我,我就很高興了。」
豆盧貴妃既然這麼說,李隆基自然不會再強求,陪著這位當年在最艱辛的時刻護著他們這些母親被殺的兒女,度過了那最苦難時光的養母說了許久的話。眼見人漸漸有些倦意,他便勸說其暫且在別室歇息片刻,直到人已經沉沉睡去,他方才放輕了腳步出了屋子,卻見玉真公主正在廊下出神。
「元元。」
「阿兄?」
玉真公主見李隆基做了個噤聲的手勢,便知道豆盧貴妃已經睡著了。示意外頭守著的兩個婢女入內服侍,她便陪伴兄長一路往外走。此時此刻,因知道天子微服親臨,豆盧宅中的家奴侍婢早已都得了吩咐不許擅自外出,這一路之上半個人都沒有,只有霍清和高力士楊思勖不遠不近地跟隨這兄妹二人。走了好一陣子,李隆基方才彷彿閒話家常似的開口說道:「九郎方故不久,十五郎尚在襁褓,幼而豐秀,朕打算晉封武婕妤為惠妃。」
知道李隆基如此說便是心意已決,玉真公主便微微笑道:「宮中的事情,阿兄自做主便是,想來阿嫂素來雍容大度,必然不至於駁了。」
「阿王如今不比從前。」李隆基彷彿是字斟句酌地說出了這麼一句話,旋即淡淡地說道,「她太要強了。」
知道兄長後宮寵妃眾多,而王皇后卻共過患難,在這種問題上,玉真公主不便多言,正打算岔開這話題,卻突然只見王毛仲腳下匆匆跑了過來。
「陛下。」王毛仲罕有地用了這個極其正式的稱呼,隨即頓了一頓整理了一下心情,這才低聲說道,「開府儀同三司祁國公……薨了!」
在豆盧貴妃壽辰的這一天,自己的岳父卻突然薨逝,李隆基頓時滿面震驚。岳父王仁皎雖非出自太原王琅琊王這樣的著姓,然則當年卻與他同甘苦共患難,最落魄的時候,是其傾家相助方才得以渡過難關,誅韋後時,又是其暗中資助甲冑兵器。儘管如今他和王皇后情分漸漸疏薄,可對於這位老岳父卻一直尊崇優容。此時此刻,他幾乎想都不想便回頭對玉真公主說道:「你與貴妃阿娘說一聲,我有急事先去了。祁國公之事先不要提,以免她徒生哀傷。」
「我知道了,阿兄快去吧!」
倘若沒有這個突如其來的噩耗,王毛仲不免要思量如何解釋此前長子劍舞失手,可此刻天子根不會顧得上這個,他也就樂得略過此節。然而,待到陪侍李隆基匆匆趕到了永寧坊東門之北那座廊院萬千滿是富貴氣象的的祁國公宅時,就只聽內中已經哭聲一片。陪侍馬側的他以為天子會入內,誰知道李隆基駐馬許久,最終只是垂下眼瞼說道:「毛仲,你去看看,然後進宮報我。力士,思勖,回宮!」
當年他冊封次子李瑛為太子時,王皇后便和他鬧過一場,這些年更每每道是父兄未有實職,然後便把昔年情分拿出來哭訴!他如今貴為天子,那些落魄情狀早已經過去了!一死萬事空,服孝的她想來也該消停一陣子了!
眼看高力士楊思勖率一眾內侍及萬騎護持天子撥馬折返,王毛仲不禁蹙眉思量了好一會兒,心中大是費解。直到長子王守貞撥馬來到他身側喚了一聲阿爺,他這才驚覺了過來,卻是冷冷問道:「今日你是怎麼回事?」
王守貞不想父親不急著去辦天子交待的事情,反而質問起了自己,而且還是當著三個弟弟的面,他頓時有幾分狼狽。他想虛詞搪塞過去,可看到父親就這麼直直盯著自己的眼睛,他猶豫了片刻,最終方才咬咬牙答道:「之前在東都安國寺時,我正巧和公孫大娘毗鄰而居jing捨,入夜寺中小沙彌和我的從者發生了衝突,硬是誣我從者圖謀不軌,最終人被安國寺崇照法師逐出,事情不了了之。我一從者拾得他遺落的菩提子手串,後來查知是崔氏家廟之物。後來再找那小和尚,人早已不知道上哪兒去了,我只聽說杜十九郎與其有些關聯,而且和公孫大娘過從甚密,所以想給他一個教訓……」
啪——
當那個突如其來的耳光打斷了自己的解釋時,王守貞頓時垂下頭再不敢做聲。這時候,王毛仲方才冷冷說道:「他一介白身人,你要教訓他有的是其他辦法,今日那等場合不能抑制一時之氣,險些觸怒豆盧貴妃不算,更何況聖人在場,莽夫!回去之後給我閉門思過,公廨的事情我自會給你請假!」
「阿爺!」
「以大欺小,也不怕丟了王家的臉!」王毛仲冷冷丟下一句話,這才招手示意剩餘三子過來。待吩咐他們隨同王守貞一塊回去,眼見人漸漸遠了,他方才叫來了隨行的一個軍官,「肖樂,去打聽打聽那杜十九郎,身世來歷交往的人,都給我查清楚!」
既然有了過節,便得先探清底細,免得麻煩更大!
儘管王同皎的死訊,李隆基授意瞞著豆盧貴妃,但各家消息渠道即便速度不一樣,可都先後將訊息送到了今日前來參加壽宴的主人們耳中。就連杜士儀,也從匆匆趕來的崔氏從者那裡得到了這個消息。豆盧家的人卻也知趣,只道是豆盧貴妃已經疲乏,今日飲宴到此為止,一時賓客自然漸漸散去。而杜士儀出正堂時,卻只見崔小胖子正在那焦急地站在階梯下,赫然是在等自己,一旁則是王戎霆。
「王兄。」
「杜十九郎今日可是風頭出得不小啊!」
杜士儀才和王戎霆打了個招呼,聽其如此說,他還來不及回答,就只見崔小胖子一個箭步竄上前來拉住了自己的袖子。胖墩墩的小傢伙很是沒好氣地橫了表兄一眼,隨即便壓低了聲音說道:「杜十九,剛剛那王大郎分明是衝著你去的,不會是桃林那一頭事發了吧?」
「別一丁點大的事情就心虛。」杜士儀掰開他的手,解放了自己那袖子,隨手一理,這才淡淡地低聲說道,「須知又不是單單咱們做下的事情,牽動上下那麼多人,要出事,首當其衝的也是那位劉少府,他必定會想方設法把一切事情抹平。回你舅舅家裡去,記著你之前答應過的,事情爛在肚子裡!」
崔小胖子呆呆地看著杜士儀對王戎霆拱手行禮又隨意交談了幾句,隨即就頭也不回地往外行去,他忍不住焦躁地一跺腳。
王家人這麼霸道,真要出事可是非同小可!
可眼看王戎霆狐疑地打量自己,他連忙故作囂張地嚷嚷道:「逞什麼能,四伯母只讓我路上聽你的,我如今可不用聽你的了!」
事到如今,他還是聽杜十九郎的準沒錯!
當杜士儀一路回到平康坊崔宅的時候,一進正門就看到了那馮家三姊妹正滿臉不安地垂手而立,一旁那個熟悉的樂師康老滿臉無可奈何,一見他便連忙迎了上來。康老深深施禮後便開口說道:「杜郎君,公孫大家如今留梨園為樂營將,說我等乃從者,請得御命賜金遣散。行前公孫大家特意囑咐過,若不想回鄉,可自請托庇於杜郎君。」
這康老技藝精湛,和宮中梨園那些樂師相比也不差多少,卻不想在宮中沉浮掙命。至於那年輕的一個則是公孫大娘才剛收錄的,有心要留在梨園,卻真的是力有未逮。如此安排,杜士儀自然知道是公孫大娘一片苦心。
「康老只管先住下來。」
掃了一眼馮家三姊妹,發現長姊面色沉靜,二娘則是輕輕咬著嘴唇,三娘則是乾脆泫然yu涕,他一時弄不清她們是因為不能留在公孫大娘身邊的傷心難過,還是前途未卜的擔憂,登時頗覺棘手。然而,等到拜託崔家家丁暫且把人都安置之後,回到了自己和杜十三娘那客居小院,看到小丫頭跪坐在坐席上,雙手托腮趴在憑幾上不理會自己,他一時就更頭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