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胎都是已經燒好了的,上柚的程序也不複雜,褚鐵眼讓集辰也一起上手,前前後的兩個人也就用了不到半個鐘頭,十件瓷器就已經入窯了。
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了專門用來燒製陶器的窯口,叫做「xue窯」:到了商周以後,隨著瓷器的出現,又發明了升焰式的窯爐。但是在當時都是把陶器和瓷器放在同一個窯口裡來燒製的,並沒有專門燒製瓷器的窯口:到了東漢時期左右,才出現了專業的燒瓷窯口。
一般來說,瓷窯的形式有餿頭窯、龍窯、階級窯、葫蘆窯、蛋形窯這幾種,其中最常見的是餿頭窯,又叫做圓窯,是最古老的瓷器燒製窯爐,在北方平原和高原地區使用最多:南方因為山區和半山區多一些,就出現了依山而建的龍窯,也就是長窯。
階級窯和葫蘆窯都是由龍窯演變而來的,階級窯是福建德化窯的主流窯口形式,現在日本的不少窯口也是借鑒了這種形式:葫蘆窯得名於其形狀,就像一隻倒在地上的葫蘆,發展到後來就演變為蛋窯。
蛋窯是由景德鎮的工匠研究出來的,因此又叫做景德鎮窯,蛋窯結合了南北不同窯口的優點,高產低耗易於操作,可以說是燒製瓷器的最佳傳統窯爐形式,歐洲有很多的窯口就是仿蛋窯設計的。
張辰管褚鐵眼設計的窯爐叫做「褚氏窯」今後就要把這個稱呼延續下去,無論到了何年何月,都要讓人們知道,褚鐵眼在瓷器方面的成就和功勞。還有褚鐵眼燒出來的瓷器,他也要想個漂亮的名稱來冠上去,把褚鐵眼的名字讓每一個喜歡瓷器的人都知道。
祜氏窯的形式不同於所有的傳統窯爐,按照上擴下窄的形式修建,採用現代的澆築方式,配合加厚的耐火保溫材料層,以保證窯內的溫度在高壓之下能夠達到恆定,不至於因為爐壁散熱的原因而導致窯內溫度不穩定。
保溫層表面每隔三十公分就有一條走水的凹槽,以保證窯內的濕度達到平衡,在超過千度高溫的時候,也能夠產生足夠的濕氣,但又不會沾染到燒製的瓷器上,破壞柚面的效果。
窯內不燒炭,也不燒柴,完個依靠環繞著的大型金屬電路設施,利用電阻和遠紅外光波發熱的原理進行加溫,溫度的高低可隨意調節,配合相應的降溫系統在規定的時間內達到所需要的各種高低溫度。
褚鐵眼經過三十多年的研究,更改了上百次的方案,結合各種窯爐的長處,又加入了不少的新科技元素,才完成了這種窯爐的設計。
褚氏窯的最大特點就是成品率高,且不造成污染,可以在任何氣候和地理環境中建造,每出一窯的速度要比傳統窯爐節約二分之一以上的時間,唯一所受到限制的就是電能的供應。
他原來的小窯爐就是因為受用電的限制,而不得不進行縮小,每窯最多才能夠燒十件左右的瓷器,如果要燒造大型瓷器,就只有四到六件了。
唐韻的業務是受到軍機處支持的,一紙紅頂子文件批下來,任何部門都要開綠燈,大部鼻還要積極製造便利條件,不求能夠落什麼好,但求別得罪了這個不知道是何方神聖的大人物就燒高香了。
宋武也是個極其會利用有利條件的傢伙,拿著批文去電網公司直接給實驗中心批下了一條二十萬千瓦的專用線,足夠實驗中心的所有電力用量還有富餘。二十萬千瓦是多少啊,這樣的供電負荷可以同時點亮兩百萬盞老式的一百瓦燈泡,差不多可以夠一個縣城的所有家庭照明用電了。
實驗中心所有的設備全部依靠電力運轉,冶煉鑄造廠的兩座熔爐等設備佔用了五萬千瓦,瓷器燒造廠的三座窯爐等設備佔用了九萬千瓦,剩下的六萬千瓦分給雕刻車間、建築結構試驗車間等部門,以及備用電力。
這樣做有好處也有弊端,如果實驗中心的所有設備都全力運轉的話,唐韻每天就要負擔至少四十萬以上的電費,這得是一張多麼可怕的電費單啊。
燒造廠的三座窯爐外邊,就各掛著一台兩萬五千千瓦的變壓器,這東西的負荷足夠帶動一個大型住宅小區的用電了。這三座窯爐只要正式開干,一窯下來就要燒掉好幾萬的電費,如果不是唐韻這樣的單位,還真沒幾個能燒得起的。
這也就注定了燒造廠只能燒製精品瓷器,或者作為實驗室來用,燒一窯普通的民用餐具出來,賺的錢還不夠那點電費呢。
但是這三座窯爐的容量也相當大,一窯最少也能出幾百件中等大小
的瓷器,按照唐韻所走的精品路線來看,成本還是能夠控制在一個相對比較低的範圍。
褚鐵眼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隱形億萬富豪,但是他在面對這三座窯爐的時候,也有點覺得燒錢燒的心疼了。前期試驗的時候,為了摸出寶石柚的成色規律,只能每窯燒一件,而今有了相當的把握,就不捨得那麼浪費了。
十件瓷器進入一座窯嬉燒製,不但少操了很多的心,也把電費的消耗降低在兩萬塊以內,即便是這樣也要讓那些燒柴、燒炭的窯口鄙視了。
一些小的窯口,一個月都用不了兩萬鼻的燃料錢,你一天就要燒掉這麼多,就沒見過這麼敗家的。
不過張辰和褚鐵眼不會在乎這些,即使有人當著他們的面說出這種話來,他們也會不以為然,甚至還會鄙視出言的人。這裡邊燒製的都是頂級的瓷器,當然不能等閒視之,你見過用大鐵鍋盹燕窩的嗎?
通過專用的無塵通道,把十件瓷器都放進窯爐內的支架上,擺好了位置就要開始加溫燒製了。張辰每次進到窯爐內的時候,都會有一種進入科學怪人實驗室的感覺,地下是厚厚的真空隔溫層和耐火隔溫材料,踩上去會發出「咚咚,…的聲音,四周全部都是盤旋著的鴉制電阻管路和紅外發光管,彰顯著暴力科學家的彪悍。
待燒的瓷器擺放好之後窯爐就要關閉了,厚孕的鬧門被推進去,把窯爐內隔絕成為一個完全封閉的空間,兩邊互不干擾相安無事。
內部通電加溫的時候,鴿因為被電流充斥產生物理變化,會發出巨大的熱量,整體變得如同正在燃燒一樣:紅外發光管在加熱的時候,會有強烈的光波出現,更加的刺眼。
這兩種現象都是肉眼無法直視的,否則就會出現不戴防具進行電焊作業那樣的打眼,這個打眼可不是買了假貨而是真正的傷到了眼睛,那種刺痛和灼熱感極其難受,非哺乳期fu女的ru汁不能緩解這個東西在關鍵時候很難找到的。
不進行封閉就難以保證窯內溫度和濕度的恆定,而窯爐內超過一千度的高溫也會對外界的大多數物體造成灼傷:如果是用柴或者炭來燒的話,就能夠看到近乎白色的火苗,用電燒是看不到火焰的,反而危險更大一些。在這樣的高溫下,黃金都很容易被熔化,何況是血肉之軀的人呢,只要稍微靠近一些很可能就掛了。
雖然是經過褚鐵眼改造和全新設計的窯爐,內部加裝了很厚的保溫和隔溫層,窯內溫度剛剛到六百多度,窯爐的外壁溫度就已經不低了,張辰站在幾米以外的地方都能夠感覺到一陣陣的熱浪翻滾而來,如果不是他經過意念力改造後的體制,怕是早已經大汗淋漓了。
可想而知在沒有良好散熱條件的古代,窯工們要在這樣的環境下給窯內添加燃料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情,很多的窯工隔一段時間就會全身xing地蛻一次皮,被灼傷或者燒傷更是家常便飯。
就是在那樣的條件下中國古代的制瓷藝術達到了世界的頂峰,燒出了舉世矚目,被全世界人民喜愛受到無數貴族追捧的精美瓷器。
但是因為滿清政府的**和無能,中國的制瓷工藝在十八世紀後期開始止步不前逐漸走向衰敗,瓷器的品質越來越差,居然連彈丸之地的日本都能夠超過當時的「大」清朝。
這是一個十分慘痛,但卻不得不面對的事實,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在政府的重視和扶持下,中國的制瓷工藝才慢慢恢復,隨著藝術品收藏的興盛,再次出現了繁榮的局面。
褚鐵眼幾十年來經常接觸這種環境,倒也已經習慣了偶爾的高溫,寧琳琅和張沐細皮嫩肉的哪受得了這種罪,早就躲在成品車間裡去乘涼去了。
張辰在窯爐附近待著,倒不是他感覺不到蒸烤的難受,更不是他喜歡這種被虐待一樣的感覺,他巴不得現在能去室內涼快一會兒呢。
可是賴在窯爐內的意念力,卻是好像不受他控制一樣揪著他不放,就那麼站在原地難以挪動半步,任憑意念力在老君爐一般的窯內肆意歡騰著。
褚鐵眼再次設定了加溫程序,爐內的溫度已經開始從六百六十度再次加熱,直到一千三百度才會停下來保持恆定,現在沒必要在外邊守著,就叫張辰和他一起進屋裡去。
可是張辰卻好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樣,對褚鐵眼的聲音完全聽而不聞,拿手在他眼前晃,也不見他有任何的反應,就那麼呆呆地傻站著。
屋裡的寧琳琅和張沐看到也急忙跑出來,繞著張辰叫了好幾聲,還是沒有反應,寧琳琅急得都快哭了,可是又不敢去生拉硬拽,就怕有個什麼閃失。
褚鐵眼畢竟是活了八十多年,經見的事物也多了,讓兩個丫頭先冷靜下來,又是把脈又是聽心跳的,仔細分析了張辰的情況和表現,認為張辰不應該有任何的問題,估計是進入冥想之類的狀態了。
關於高效低耗和環保的說法:電費雖然昂貴,但是燒電的能耗卻相對低很多,也更加的環保,一點二三噸標準電煤的價格(因為是相比較於燒煤,所以不包含各類其他費用)應該在一千塊以內,有時候會更低一些,可以發電一萬千瓦時,也可以理解為,兩千塊的煤炭就足夠產出兩萬塊的商業用電了,其中還包括損耗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