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血魂1937

第九卷:武漢大會戰 第一百七十六-一百七十七章: 文 / 負凌雲

    第一百七十六-一百七十七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空降作戰在歐洲戰場上異軍突起,世界各軍事強國都緊隨軍事發展大勢先後組建了各自的空降兵。納粹德國是當時世界上最早將空降兵投入實戰並取得輝煌戰果的國家,在戰爭初期就組建有2個空降兵師,不久又發展到8個師,在戰爭中無論是大規模突擊,還是對局部目標的清除佔領,都將空降作戰理論和戰鬥力發揮到了極致。1940年4—5月,德軍在以136個師的強大兵力向西歐發動「閃擊」進攻的同時,又先後在各戰役縱深廣泛使用空降兵進行夾擊,打得墨守成規的盟軍茫然失措,一潰千里。在突襲比利時埃馬爾要塞、荷蘭瓦爾哈芬機場,攻佔克里特島時,德軍空降兵的「點穴戰」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看到強悍的德國空降兵不菲的戰績,法西斯小夥伴日本也不甘落後,從1940年11月便開始從德國「引進」組建了傘兵部隊,妄圖以此扭轉其在中國戰場陷入泥潭的頹勢,並為下一步橫掃太平洋戰場作準備。1941年1月至4月,日本陸海軍先後在濱松飛行學校和相關海軍基地成立了空降訓練隊,同時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一方面從中國戰場的精銳部隊和海軍陸戰隊中選調「精英」人員去德國傘兵學校學習,另一方面又專門從德國聘請空降兵專家來日「言傳身教」培訓骨幹,並先後將傘兵訓練隊擴編為傘兵旅團和海軍特種陸戰隊。

    日本空降兵組建後立馬受到了日軍大本營的青睞,妄圖依靠這支後起之秀在即將發動的「大東亞聖戰」中一舉擊敗美英等國在東南亞的軍事力量,在太平洋戰場創造出比納粹「老大哥」更「輝煌」的戰績。然而這支被日軍大本營寄以厚望的空降兵成軍後因受傳統落後軍事思想的束縛,加之又受到德國技術裝備的制約,空降訓練一直停留在原始的跳塔訓練上,傘兵訓練的重點竟還是沿用步兵傳統的射擊刺殺和「武士道」精神的灌輸,基本沒有像樣的空降專業訓練,更甭說空降兵戰術運用和實兵演練了。由於希特勒從骨子裡就瞧不起這個彈丸之國的小盟弟,因此,德國一直拒絕為日本提供先進的空降裝備。無奈之下,日本只得多次派大使和武官請求驕狂的希特勒看在共同利益的份上「拉兄弟一把」。經過再三要求和討價還價,直到1941年9月,徒有其名的日軍空降兵才獲得德國「恩賜」的空降裝備,開始真正意義上的空降訓練。

    然而令人頭疼的事卻接蹱而來,這些從步兵中挑選出來的「精英」卻有不少人患恐高症等心理障礙,一進入高空跳傘就心裡發楚,有些從前線來的兵油子甚至裝病逃避訓練,後來儘管高空訓練在軍官的高壓下勉強維持,但卻因訓練事故頻發而經常被迫停訓。在隨後的實兵演練中更是事故頻頻,創造了許多空降史上的「奇跡」。其中在一次夜間跳傘訓練中,兩架滿載傘兵的運輸機起飛不久就撞在一起「親嘴」,機上的傘兵還未參加一次實戰就為天皇「盡了忠」。更為荒唐的是在隨後實兵空降演練中,領航飛機因誤判了空降場,將空降分隊全部投到了大海裡,而緊跟其後的其它飛機竟也鬼使神差地將各自裝載的傘兵統統「卸」到了大海,結果造成數十名士兵因不能及時打開降落傘而溺海死亡,有不少屍體打撈上來後全身還被傘繩死死纏著。這次事故導致後面的實兵實裝演習被緊急叫停,指揮這次演練的指揮官也受到撤職處分。由於日軍空降兵被頻頻發生的事故纏身,加之訓練質量和整體協同低下,一直無法形成戰鬥力。

    這樣一直折騰到1941年底,日軍空降兵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悟出了些門道,取得可用於實戰的訓練成果。在此期間,日軍陸軍空降兵曾在中國戰場進行過幾次小規模戰術使用,雖然取得一定實戰經驗,但對作戰全局並沒有產生大的影響,更談不上有值得誇耀的戰績可言。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為加快作戰進程,曾在萬雅老和帝汶島登陸戰以及攻佔蘇門答臘島的作戰中進行了數次空降作戰,但均以事故高發和損失慘重而告結束,被大本營「高看一眼」的空降兵非但沒有「露臉」,反而因諸多作戰「奇觀」而被日軍最高當局罵得狗血噴頭,被當時的德**事專家尖刻地評價為「戰術技術最糟糕的空降部隊」。不久,這支顏面掃地的空降部隊又在中緬戰場的緬甸臘戌上演了一場世界空降作戰史上最為「奇特」和失敗的「鬧劇」演出。

    緬甸位於中南半島西部,其東北部與中國接壤,西北和印度相鄰,東南部與泰國、印支交界,西南瀕臨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是中南半島面積最大的國家。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緬甸是東南亞地區唯一未被日軍佔領的國家,由此成為反法西斯盟國在東南亞的南翼屏障,而從仰光到昆明的中緬公路又是抗戰中的中國從海外運輸戰爭物資的唯一陸上通道。

    1942年初,日軍以4個師團6.5萬人和650多架飛機對緬甸發起進攻,其主要戰略目標是建立所謂「大東亞共榮圈」的大陸屏障,保障進攻南洋軍隊的右翼安全,並截斷中國從國際上獲得戰爭物資補給的陸上交通線,使中國的抗戰成為「無米之炊」,爾後再由緬甸入侵中國雲南,逼迫中國go-vern-ment妥協投降,以便扭轉其在中國戰場陷入泥潭的窘境,早日結束在中國的軍事行動,移兵太平洋戰場;同時進逼印度,迫使其脫離英國的殖民圈。為達成這一戰略目的,日軍大本營和南方軍司令部決心集中兵力首先奪占緬甸南部的航空兵基地,爾後在航空兵和空降兵的支援下繼續發展進攻。

    早在1941年12月8日,日軍南方軍主力第15軍就在飯田祥二郎中將指揮下在曼谷登陸,很快控制了整個泰國作為後方基地。當月19日,日軍進入緬甸南端的丹那沙林地區,一舉奪佔了英軍守備的3個機場,切斷了英軍的空中交通線。毫無防備的英軍被日軍的進攻打得目瞪口呆,此時這個老朽的殖民帝國在緬甸的防禦兵力僅有老弱病殘的2個步兵旅,裝備訓練不足,戰鬥力極為低下,支援航空兵僅有2個飛行中隊不足30架飛機,整個印緬戰區處於無兵可調的燃眉境地。於是英國首相丘吉爾便急忙拉上「鐵哥們」美國總統羅斯福,強烈要求澳大利亞把正從非洲調回本土的1個師改道仰光增援緬甸戰區的防禦,但遭到澳大利亞的嚴詞拒絕,理由是其本土已受到日軍威脅岌岌可危,根本無力他顧。無奈之下,老奸巨滑的丘吉爾便又急忙轉向中國求援,企圖借中國的軍事力量為其充當「冤大頭」。而中國go-vern-ment為維護國際反法西斯大局,也為保持滇緬公路的暢通,以便運進外援物資支持長期抗戰,便同意派兵入緬作戰。

    1942年2月21日,日軍2個師團一舉突破英軍在米鄰河和錫唐河的防禦,打得英印軍第17師只剩下3000人棄城而逃。3月6日,日軍對仰光形成合圍,英軍戰區司令亞歷山大上將被迫下令撤出仰光。3月8日,日軍進佔仰光,在得到2個師團增援後又兵分三路向曼德勒推進,迅速合圍了當地的英國守軍。為解英軍之圍,3月上旬,中**隊第5、第6、第66三個軍組成遠征軍從雲南保山、大理等地出發進入緬甸,緊急進抵東芝、東吁和臘戌地區抵禦日軍的進攻。3月下旬,中國遠征軍第5軍先頭第200師與進攻東吁的日軍展開激戰,以集束手榴彈、汽油瓶與日軍坦克進行搏鬥,雙方激戰達12天之久。日軍在中**隊的迎頭痛擊下死傷慘重,自我承認遭受「進入南洋作戰以來最慘重的損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