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太史慈率領十萬水師大軍東渡倭奴的時候,興和皇帝登基以來發動的最大一次遠征也終於吹響了號角。這次曠日持久、兵力驚人的向西征伐,也是大漢帝國延續一千多年間為數不多的幾次遠征,在帝國輝煌燦爛的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被後人們時常歌頌和傳揚。
為了這次偉大的遠征,大漢帝國整整準備了三年之久。雖然一年之前趙興還未正式登基,但秘密籌備翻越蔥嶺向西征伐的工作就從來沒有停止過。
趙興不停地從玉門關內遷移漢人前往西域,不停地將各方勢力投降的俘兵送往西域,不停地將張任、嚴顏、法正、曹仁、於禁等將領調往西域,不停地將獲得中原大戰勝利之後的騎兵調往西域……這一步步走下來,目的卻只有一個,那就是積蓄足夠的力量,一舉向西橫掃萬里如卷席!
趙興不是成吉思汗,但他想要超越成吉思汗。趙興不想學彎弓射大鳥的鐵木真,只會做個屠城的劊子手,卻不懂得建設和開拓,到了最後只剩亂糟糟一地雞毛。趙興如今有足夠的信心讓大漢帝國的鐵騎橫掃極西之地,讓那裡從此處處飄揚著大漢帝國的翔龍旗,直到千百年後,仍然屹立不倒,迎風招搖。
興和皇帝的強大信心來源於西征大軍的超級將帥和各軍將領。有關雲長、趙子龍、張文遠三人作為元帥,張郃、呂布等人為副帥,郭嘉、徐庶、龐統、陸遜、法正等人做軍師,馬超、張任、顏良、文丑、葉雄、龐德等人擔當開路先鋒,更有田豫、臧霸、曹仁、於禁、馬岱、馬休、慕容平等眾多得力的將領帳前聽用,趙興實在想不出來這天下還有哪裡可以阻擋西征大軍前進的步伐。
興和皇帝的強大信心還來源於西征大軍遠遠超越時代的作戰理念和各種先進的作戰裝備。用後世最偉大的戰略家太祖公的軍事戰略思想武裝起來的人民軍隊,被無數的事實證明那才是真正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天下第一強軍。雖然趙興不可能將太祖的所有軍事精髓都挪用到這個時空之中,但就目前大漢軍隊所學所用的戰略理念便已經足以獨步天下,領先同時期其他國家至少一千年。
卓越而強大的戰略思想,對於一個超級帝國而言,其重要性和長遠影響毋庸諱言,足以支撐這個國家在很長的一段歲月之中傲世自立、雄霸天下。在強大的軍事理論做基礎的前提下,如果再加上大漢帝國工程院院士們費盡心力打造出來的各種戰爭利器,加上大漢軍事學院培養出來的各級軍事指揮人才,趙興便更有理由相信自己的軍隊可以做到無敵於天下。
興和皇帝的強大信心更來源於蒸蒸日上的國內發展建設形勢和秘密籌集三年的巨額戰爭物資。自古以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想要支撐起東西兩面合計超過六十萬大軍的集團化軍事行動,同時還要保持國內數十萬大軍的日常運轉,如果沒有強大的國力作為支撐,趙興發動的這場東征西討足以將新興的帝國拖入無底深淵。
然而,被後世史學家異口同聲地稱讚為「千古第一帝」的興和皇帝,又豈能是窮兵黷武、好大喜功之人。對於如何支撐兩路大軍的東征西討,趙興早在十年之前便開始進行周密思考和反覆推演,得出的結論便是「忠誠強悍的軍隊、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再加上『以戰養戰』的理念,足以使得遠征大軍能夠長久地在外生存下去。」
當年攻益南路軍孤軍南下,從交趾登陸深入益州南部的戰例,便是趙興這種「以戰養戰」理論的最好實踐。事實證明,正確合理的民族政策是減少阻力,保持戰力的重要因素,如果運用的好,甚至可以從佔領之地徵召到土著士兵,進一步增強部隊的戰鬥力。
西域之地不僅廣袤無邊,而且遍佈凶險,如果遠征的將士們沒有足夠強大的戰鬥精神和矢志不渝的堅定信念,在遭遇重大困難和挫折時,很有可能會潰敗而回。讓關羽、趙雲和張遼三位既是狠人又是猛人的高級將領作為三路西征大軍的統帥,不僅可以極大地鼓舞士氣,而且也能保證各路軍隊絕對的忠誠。
後世蒙古鐵騎之所以能夠橫掃歐亞大陸卻沒有建立起真正橫跨歐亞大陸的帝國,最大的原因就在於錯誤的民族政策。以一種「一陣風」和「暴發戶」式的心態來治理被攻佔下來的領土,注定了結局只能是曇花一現,不能長久。
趙興給三路大軍分別設置了左右軍師,郭嘉、徐庶、龐統、陸遜、法正、沮授、田豫等高級謀士們,這些年來受到趙興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對待民族問題上不僅十分謹慎小心,而且都有一套十分厲害的手段。尤其是郭嘉、龐統、法正和田豫等人,那都是「坑爹」和「忽悠」的高手,無論走到哪裡,都能將所到之處的異族部落安撫的妥妥當當,替前方征戰的將士們免去後顧之憂。
更為強大的是,趙興專門讓太行書院這一官辦的「幹部學校」為此次西征儲備了超過一萬名的基層後備官吏,史稱「西進官員團」。只要大漢帝國的大軍打到哪裡,「西進官員團」便會將管理佔領之地的官員們輸送到哪裡,這樣便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穩定局面,甚至讓被佔領之地立即轉化成為大軍繼續前進的轉進基地。
趙興對於「西進官員團」的要求只有三點,那就是「允許宗教信仰延續,尊重當地部落習俗,實際掌握管理之權。」只要不涉及狂熱的宗教信仰,不踐踏異族的民族感情,在強大的武力威懾作為保證的前提下,西征大軍可能遭遇到的阻力至少被削減掉了七成。
等到大漢軍隊在各地駐守下來,對當地實現了有效佔領之後,自然會有源源不斷的中華文明從長安輸出,一路同化和「侵入」到極西之地,保證在數十上百年之後變成當地正統的先進文明。
趙興對於中華文明巨大的包容性和強大的同化能力那是深信不疑,只因為中華文明不僅僅是單向的輸出,更是雙向的互動和兼收並蓄。
從西征大軍正式開拔之日起,象徵著大漢帝國的翔龍旗幟便一路向西飄揚,許多被佔領之地的原始部族在經歷了最初的恐慌和無謂的抗爭之後,很快便歡天喜地的投入到了大漢帝國的懷抱。當然了,也有一些極為強大的民族攔住了關羽、趙雲和張遼前進的道路,然後便有那不為外族所知的「神武大將軍」炮扯開了嗓門大聲向著外族們怒吼道:「天下無敵的大漢帝國遠征軍來也,想要送死的趕緊過來!」
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