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惡漢

第二卷 第三一零章 躁動的心之石韜 文 / 庚新

    第三一零章躁動的心之石韜

    盧植等人,還真的是高看了董俷。

    以董俷的目光而言,那可能看的那麼深遠?如果是在中原,或許可以根據演義裡面的一些情節推算,可在這西域,董俷所做的,只可能是兵來將擋,水來土填。

    成立鄉學、縣學,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應付將來所面臨的局面。

    而之所以重組太學,則是出自蔡邕的主意。目前立足西域的人,都是董俷的班底。

    將來總要求個出身。

    可是董俷的人馬,大都是出身粗鄙的莽夫,能識文斷字的人,還真沒幾個。

    既要照顧這些人的子弟,又要和普通人區分開來,那就只能組建太學來分別授課。

    至於更深層次的東西,董俷沒有想過,也想不出來。

    按照劃分,董俷所謂的鄉學,就和他上一世記憶中的小學一樣。而縣學,就等同於初中。反正教授的東西又不一樣,只要能處理一些繁瑣的小事,就已經足夠了。

    ******

    襄陽鹿門山。

    悠揚的琴聲在空中飄杳,恰如仙樂。

    潺潺溪水,從茅屋繞過,如同玉帶環腰。那溪水的奔流聲,格外的悅耳,和仙樂相和,勾勒出一派寧謐的氣氛。鳥兒停止了鳴唱,在枝頭蹲坐,靜靜的側耳聆聽。

    茅廬廊下,一個少年跪坐木榻,修長的十指,輕輕撫弄琴弦。

    一旁,有一個青銅小鼎,裡面燃放著松香。伴隨裊裊青煙,縈繞在少年的身畔。

    在少年身後,端坐著一個老者。

    手捻鬍鬚,雙目閉合,輕輕的點著頭,陶醉在那美妙的音律當中。

    「老師,老師……」

    一陣呼喊聲,驚擾了正在欣賞的老者。

    琴聲也嘎然而止,少年微微一蹙眉,晶瑩如玉一般的面頰上,流露出了不快之色。

    老者也睜開了眼。

    廬屋外,一個青年大步流星的衝了進來。

    臉上帶著極為興奮的表情,「老師,西域有消息了,西域有消息了……武功侯已經攻陷了車師後部,而且還消滅了卑陸國,奪回了高昌壁,實乃我漢室六十年來未有的大捷啊!」

    老者臉色一暗,沉吟許久後,輕聲道:「想必又是一番殺戮啊!」

    說罷,他站起來,輕聲道:「亮兒,你的琴藝又有增長,假以時日,定能超越為師。」

    少年也隨之起身,躬身道:「卻是老師教導得當,學生才能有此進步。」

    這你一言我一語之間,卻把青年晾在了一旁。

    老者轉身進了內室,沒有再說什麼話語。那少年跪坐下來,擦拭古琴,看了一眼青年之後,突然冷笑一聲道:「元直大哥,董俷如今不過是喪家之犬,即便是在西域打了幾個勝仗,又能如何?依我看,也不過是苟延殘喘,你何必掛念在心中。」

    青年聞聽,勃然大怒。

    「諸葛亮,你休要胡說八道。武功侯是天下第一等的英雄,若非你等宵小暗算,天下又怎會如此混亂。孟子說:天將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虧你還是讀聖賢書的人,卻連這淺顯的道理都看不出來,他日武功侯,定能重返中原。」

    少年冷笑道:「回來又如何?等到他回來的時候,天下怎會有他立足之地?還不如呆在西域老老實實,說不定能多活幾年。不過遲早,他終究是是逃不脫一死。」

    青年不再辯解,只是大笑三聲,轉身離去。

    少年也沒有再說下去,進了廬屋。

    青年,正是徐庶。

    轉眼間,已經在鹿門山學藝六年,當年和他們一同求學的崔州平和孟公威也都已經各自離去。

    而徐庶和石韜,仍在孜孜不倦的學習。

    其實,生活還不是老樣子?

    唯一的變化,就是幾年前諸葛瑾的弟弟被送到了鹿門山,拜師在龐德公的門下。

    說起來也真的是奇怪。

    諸葛瑾超級崇拜董俷,可是諸葛亮卻好像對董俷一點好感都沒有。

    相反,時常會冷言冷語的諷刺一番,偏又生的牙尖嘴利,徐庶還真不是他的對手。

    反倒是石韜,經常和諸葛亮斗的面紅耳赤。

    徐庶知道,其實出身於世族家庭的諸葛亮,還有崔州平孟公威兩人,對他和石韜沒什麼好感。究其原因,這三人都是嚴格的站在士的立場上說話,對董俷自然不會有什麼好言語。而龐德公,在大多數時候,對他們的分歧也都是保持著沉默。

    也許,老師在後悔吧!

    徐庶知道,龐德公對董家的不滿,是從董卓入京開始。

    而後對雒陽大族的歷次打擊,更是觸動了龐德公心中的底線。

    雖然龐德公對董俷依舊是很欣賞,但是在大方向上面,始終都站在世族的一方。

    另外一方面,董俷在朔方的殺戮,也讓龐德公很不滿意。

    畢竟在龐德公看來,董俷此舉,有違仁恕之道,殺戮過多的話,才遭致今日的報應。

    原本滿腔喜悅,如今卻是有些失落。

    徐庶開始討厭這個地方,有好幾次,甚至動了想要離開這鹿門山的念頭。

    回到住所,就看見石韜正坐在一顆古槐樹下,正搖頭晃腦的誦讀著韓非子的說難。

    歎了口氣,徐庶在石韜對面坐下。

    「元直,怎地這麼不開心?莫非又和那小不點吵架了不成?」

    「我才懶得吵……只是覺得呆在這裡,有些不太如意。董大哥在西域辛苦打拼,我等卻只能旁觀,幫不上一點忙。說實話,有時候我倒是羨慕子瑜大哥,想必他現在在西域,一定是非常的開心吧。」

    石韜聞聽,眼睛不由得一亮。

    「可是武功侯又有消息傳來?」

    「嗯,我今日去襄陽(荊州治所),聽人說董大哥兵分三路,已經佔領了天山兩麓不少的地方。原本想和老師討論一下,哪知老師不冷不熱的,還被那小不點刺了一頓……想起來就生氣,那小不點又有什麼資格,卻敢對董大哥品頭論足呢?」

    石韜猶豫了一句,「誰讓他是琅琊諸葛家族的人呢?」

    這一句話,卻道破了一切。

    徐庶聞聽,又是一聲長長的歎息……

    「對了,我還聽說,董大哥在西域搞出了一些新鮮玩意兒。」

    「哦?」

    「董大哥組建了太學,而後有成立了鄉學和縣學。據說,只要年紀夠了,不論出身,都可以免費就學。廣元,這方面你比較精通,卻和我說道說道,有什麼奧妙?」

    石韜聞聽之下,先是一怔。

    然後又詳細的詢問了關於鄉學、縣學的事情。

    徐庶也只是道聽途說,如何能把這兩學之奧妙說的清楚?只能依照著聽到的,大致講述了一遍。

    「按照你所說的,鄉學五年之後,若能通過測試,就可以在縣學繼續就讀?」

    「我聽那人的話,似乎就是這個意思。」

    「也就是說,縣學較之鄉學的等級,要高出一籌……而後又有太學……慢著慢著,這裡面好像有玄機。」

    徐庶聞聽,不禁愕然。

    「玄機?這裡面能有什麼玄機?」

    石韜沉吟半晌之後,突然鼓掌大笑,「我明白了……元直,你還記得當初武功侯和我們說過的科舉之事嗎?以太學為誘餌,以鄉學和縣學為基礎……恩,應該就是如此。」

    徐庶不傻,馬上就明白了石韜言語中的意思。

    「你是說,董大哥要搞科舉嗎?」

    石韜站起來,走到門口,向外看了一眼之後,轉回身坐下,輕聲道:「那有那麼容易,科舉一起,世族將難以繼續壟斷朝綱。西域雖然沒什麼世族,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追隨武功侯前往西域的人,勢必會成為新生世族。武功侯,這是在鋪路。」

    「鋪路?」

    「設立太學,應該是為了安撫麾下將士;按照你說的,進入太學需有人舉薦,那麼這個舉薦人,就如同世族的存在一般。可實際上呢,武功侯卻是悄然把舉薦的作用淡化……畢竟現在進入太學,想要出人頭地,還需要時間。與此同時,武功侯設立鄉學縣學,卻等於把基礎打好。一旦時機成熟,武功侯就可以行科舉之事了。」

    徐庶閉上眼睛,沉思半晌,把石韜的這番話消化掉。

    許久之後,他突然笑了起來,「我好像明白了……也就是說,到時候董大哥開科取士的時候,即便是有人反對,也不需要擔心無人可用,好似太師在世時的狀況。」

    「正是……治理天下,需士人相助。可一旦士人無法威脅到董大哥的時候,為了各自的利益,子嗣的前程,最終還是會加入其中。如此一來,開科取士,水到渠成。」

    所謂科舉,就是一個概念。

    如果盧植他們知道有這麼一個概念,自然可以如石韜一般的進行大膽推測。

    只可惜,到現在為止,這個科舉的概念董俷只對石韜和徐庶說過,這也就讓盧植等人,無從著手。

    有些時候,一個觀念的領先,就等同於領先了百步,千步。

    董俷沒有考慮太多,可是自有人會為他考慮。當然這先決條件就是,那個人知道那個概念。

    二人在屋中輕聲的交談,石韜也越來越激動。

    就在這時候,卻見一童子走進來,輕聲道:「二位師兄,老師讓你們過去,有事相談。」

    徐庶和石韜一怔,相視一眼後,卻不明白龐德公找他二人有什麼事情。

    當下起身,「請回稟老師,我二人馬上過去。」

    通知點頭,轉身離去。

    徐庶和石韜收拾了一下房間裡的物品,懷著滿腹的疑問,朝著龐德公的書房走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