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洪荒之國術縱橫

正文 第七十二章 :華胥氏未婚先孕 文 / 憂傷的刺蝟

    卻說人族之中,有一部落,名為風兗,其族長生有一女,因出生在華胥山之上,便被喚作華胥。華胥勤勞勇敢且美麗大方,正是眾多男子追求的對象。

    風兗部落有一雷澤,相傳澤中有妖獸出沒,部落眾人均不敢入。

    一日,華胥外出,突然想去看看澤中的風景,便瞞著眾人跑進了雷澤,只見澤中鳥語花香,風景秀麗,華胥卻是玩的痛快異常。

    忽然,華胥發現雷澤旁邊有一個特別大的腳印,好奇之下,便用她的雙足丈量這個巨大的腳印。

    回來當晚,華胥便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一老者手托一個嬰孩兒遞到自己手中,口中說道:「天皇降世,姑娘當好生教導!」。

    華胥夢中便認出這老者與聖師廟中的人祖有巢氏頗為相像,心中卻認為一切不過是巧合罷了,可過了一個來月,華胥發現自己竟然真的已經懷孕了。

    華胥大驚,趕忙跑去告訴了父親風兗。這時的人族大多知道仙人的存在,風兗更是曾經得到過仙人的指點,見識自是不凡。

    風兗聽了華胥的敘述,沉吟片刻,卻是開口道:「此事以為父看來,分明是天降福緣於你。非但不是壞事,還將有大利於我族。你且安心,將來自有分曉。」

    華胥聽父親如此說了,便也安下心來。只是華胥這次懷胎,卻甚是古怪。人族自女媧造人之後,都是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就算有例外,也不過是前後幾天的事,但是華胥這一懷胎,轉眼便已過了十年。

    發生此事後,族人漸漸有些害怕,懷疑華胥所懷的乃是妖怪,就連其父風袞都有些動搖,要華胥把孩子打掉。

    華胥心中不忍,死活不肯將孩子打掉。族人無奈,最後只得將華胥安排到部落外的小河邊,為其搭了間茅屋,任其自生自滅。

    華胥自己孤身一人生活,且身懷六甲,族中人又不准她在部落周圍採食,一時間變的孤苦伶仃,回憶往事時常痛聲哭泣。

    這一日,華胥又在哭泣中睡去,卻再次在夢境中見到了那位老者,只見那老者走進自己的屋子,問自己道:「姑娘啊,既然人們都懷疑你懷的是妖怪,你為什麼還要堅持呢?」

    「我不管他是妖怪還是神仙,我只知道她是我的孩子!」華胥堅定道。

    「你難道不後悔嗎?」老者繼續問道。

    「有一些吧!不過我相信慢慢會習慣的!」華胥感慨道。

    「哈哈哈……,姑娘啊!你肚子裡懷著的乃是人族的天皇,這些磨難卻是上天給你的考驗,從明天起,便會有神獸為你送來食物,你苦盡甘來的時候就要到了。」老者說完便轉身出了草屋。

    華胥一驚之下從夢中醒來,見是做夢又暗自垂淚,突然發現屋中草堆上放著數枚果子,忙撿起來吃了。

    那果子一下肚便有一股熱氣從肚內升起,迅速的貫穿全身,華胥馬上就不餓了。華胥知是有神人相助,忙向四方跪拜。

    第二日果然有只神獸馱著食物從山中走出,眾人見之大懼,趕忙向四方逃竄,卻見那異獸來到華胥房前將食物放下,不停地吼叫。

    華胥在屋中聽到族人驚恐的叫聲,心中不由的大為驚懼,突然又聽見一種從未聽過的獸吼聲傳來,知道是老者所說的神獸來了,忙從屋中走出。

    只見屋前正伏著一隻麋身,牛尾,狼蹄,身披鱗甲,頭上長角的神獸,那神獸身前有數枚果子,華胥便將果子撿起來吃掉,那神獸見華胥將食物吃掉便轉身走入了山林之中。如此數日,華胥懷子十多年不生且有異獸送食之事傳遍了周圍數十部落。

    這日,有一長者從遠方趕來,看到這神獸後便對眾人道:「這神獸名叫麒麟,乃是仁獸,是聖師賜給人族三祖的坐騎,如此神獸給華胥送食,恐怕風兗部落要出一位大能了。」

    眾人大驚之下連忙將華胥請出,請求華胥的原諒,華胥也知族人只是恐懼便原諒了族人。數日後,向眾人解釋麒麟的長者率領自己的部落加入了風兗部落。消息傳出後,周圍的部落都跑來加入了風兗部落,以求日後的平安。

    如此又過了一年,華胥終於誕下一男嬰,部落中長者為其取名為庖犧,有巢氏適時出現,順利的收下庖犧為門下弟子。

    既是天定人皇,必有其過人之處,小庖犧卻是生而能言,出生不到半年就能奔跑跳躍。兩年後有巢便開始正式教導庖犧,卻是從不教其修煉之法,只教其人族的發展之道。

    十幾年轉眼而過,小庖犧也長大成人,在有巢的精心培養下,庖犧展現出超凡的一面,才華橫溢,勇猛無比,不管是智慧還是武勇都是部落第一人!

    庖犧心懷部落發展,關心族人安危,見族人經常都打不夠部落生存必須的食物。在與野獸的戰鬥中,遇到那些大型的獸類時,還時常有人重傷致死,便一個人開始琢磨,想找出一個更安全的方法來。但庖犧畢竟年齡幼小,閱歷不足,雖苦苦思索,卻總是找不到好的辦法。

    一日,庖犧來問有巢:「師傅,我人族捕獵之時常常出力甚大卻又無所收穫,往往還有族人因與大型猛獸搏鬥而重傷致死,庖犧心中不忍,卻苦思無解,特來問師傅可有良策?」

    有巢聞言指了指窗前的蛛網道:「你不妨觀察一下蜘蛛是如何捕獵的。」

    庖犧聞言便坐在地上,仔細的觀察起屋頂的蛛網,良久,突然大叫道:「縱橫交錯,經緯分明,原來如此!」

    庖犧思量明白,便趕忙辭別了有巢,卻是招來族人,讓他們砍來籐蔓,編織成網,以後打獵的時候就先用大網

    把獵物圍住,然後斬殺,又用網去河中捕魚。這樣一來,隨著人們對工具的熟練度不斷提高,傷亡也越來越小,部落中的食物也一天天充足起來。

    由於食物充足,庖犧便讓人們將捕獲的幼獸圈養起來,等它們長大後再來食用,為了和野獸區別起來,就把這些幼獸叫做家畜。慢慢的,馬、牛、羊、豬、狗、雞這六種動物由於性情溫和,被人們逐漸重視起來,在當時眾多的野獸中脫穎而出,被稱為六畜。

    又過了幾年,伏羲十八歲時,風袞逝世了,於是伏羲成為了風袞部落的領袖,開始全力發展部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