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洪荒之國術縱橫

正文 第六章 :朱厭傳道收佳徒 文 / 憂傷的刺蝟

    看著熟悉又陌生的武當山,朱厭亦是感觸頗多,身形一動,便出現在主峰天柱峰上,只見朱厭雙手結印,身軀放出億萬道光芒,瞬間籠罩住整個武當山。

    不到片刻光景,整個武當山好似發生了十二級地震一般,地動山搖起來,武當山上的奇花異草,珍禽異獸,就彷彿吃了補藥一般,發瘋似的生長起來。

    天柱峰上,一座金碧輝煌的大殿轟然落下,殿前高掛一塊牌匾,上書「無極」二字。

    大殿上空,祥雲繚繞,瑞氣千條,一團團煙霧籠罩其間,讓大殿看起來神秘異常。

    大殿下方,卻是一條險路,九曲十八彎,直通到山腳下,亦是雲遮霧繞,神秘異常。

    大殿前方,兩株參天古木迎風招展,卻正是十大靈根中的仙杏與芭蕉樹。

    大殿後面,一個巨大的花園依山而建,花園正中乃是一方池水,池中有蓮花搖曳,更有數十尾錦鯉在池中徜徉。

    池中央卻是一個小山峰,山峰上乃是一座小殿,上書一個「獸」字,此刻卻正有一隻肋生雙翅的紫色猛虎在殿內橫臥。

    無極殿左右,各有一座小殿陪襯,左面的匾額上寫一個「丹」字;右面的匾額上書一個「器」字。

    大殿的四周,卻是出現了三潭、九台、十石、十二洞、二十八澗、三十六巖、七十二峰等後世武當山的諸多名勝。

    走進大殿,便見整個大殿按九宮八卦陣建立,內有九百九十九根盤龍玉柱支撐住殿頂,四面牆壁上繪滿了奇珍異獸,正前方一架雲床凌空懸浮。

    做完這些,便見朱厭運起法力道:「吾乃武當山朱厭,今已證得大羅道果,百年後當為眾生靈講道,有緣者皆可前來聽講。」

    話音剛落,便見無數的珍禽異獸瘋狂的向無極殿跑來,更有無數植被將根須從土壤中抽出,仗著碩大的根須,一步萬丈地向天柱峰趕去。

    如此百年一到,武當山以天柱峰為中心,三潭、九泉、十石、十二洞、二十八澗、三十六巖、七十二峰皆是站滿了生靈。

    這時便聽句句大道真言從太極殿內傳出,「『道』之一字,通天徹地,驚鬼駭神。得之者,骨可換,壽可永,病可卻,體可健。失之者,如朝開暮落之花,晨生夕死之草。」

    「是以吾輩修道之人,孜孜以行善,殷殷以求道。富貴視若浮雲,功名看成夢幻。道成德備,雖貧猶樂。生於天地之間,必也行同天地。處乎風塵之間,必也超出風塵。」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

    隨著講道的深入,朱厭此時已是離地三尺,盤膝懸浮於雲床之上,頂上三花齊放,胸前五氣翻滾,週身祥雲繚繞。

    周圍眾生靈以無極殿為中心按照實力從強到弱的順序依次排開,此時俱都聽得如醉如癡,時而皺眉苦思,時而怒吼連連,時而搖頭擺尾,時而嚎啕大哭,當真是神態百出。

    如此講道百年,聽道的眾生靈大部分已開啟了靈智,其中數十位根腳不凡,福緣深厚者更是成功化形,但由於此時天道不全,倒也沒有化形劫雷降下。

    如此又過了百年,又有近千人成功化形。此時,朱厭突然停止了講道,對眾生靈緩緩道:「爾等退下吧!今後好自修持,仙道可期!」

    眾生靈雖意猶未盡,卻也知自身緣分淺薄,只得紛紛叩首四下散去。這時便見天空雲霞湧動,天光大開,一道百畝方圓的金色光柱從天而降,這卻是由於朱厭傳道有助於洪荒演化,天道這才降下功德獎勵。在吸收完功德之後,朱厭的道行卻是達到了大羅金仙中期,而國術修為更是達到了天沖巔峰,相當於道家的大羅金仙圓滿境界。

    待眾生靈散盡,卻仍有數百位已經化形的生靈久久不肯離去,反而對朱厭跪拜道:「我等願拜道長為師,終身侍奉道長左右!望道長收留!」

    朱厭聞言眉頭微皺,淡淡道:「貧道卻是尚未有收徒的打算,你等若是有心,便留在武當山修行,若有疑問,也可相互探討,若千年內有突破太乙金仙者,可為貧道親傳弟子。」

    眾生靈聞言大喜,卻是紛紛在天柱峰附近尋找安身之處,潛心修煉,以期早日突破太乙境界,拜入朱厭門下。

    待眾生靈退下後,卻見朱厭對著面前的虛空道:「道友如此藏頭露尾,可不是道德之輩所為!」此音方畢,便見面前的空間一陣抖動,卻是從空間中走出一個人來!

    望著面前突然出現的道人,朱厭的目光逐漸沉重了起來。雖然面前的老者看起來就像後世的鄰家老伯一樣平凡無奇,可朱厭卻根本無法感受到對方的修為境界,只是一個照面,朱厭已判定自己絕不是老者的對手。

    朱厭雖然心下驚駭,但面上卻故作輕鬆道:「貧道朱厭,不知道友尊姓大名,為何在此窺探在下?」

    面對朱厭的問話,那老道亦是輕施一禮道:「貧道乾坤,見過道友!」

    朱厭見狀趕忙閃到一旁,避過了這一禮,又趕忙雙掌合十回了一禮,這才緩緩道:「原來是乾坤道友!不知道友仙鄉何處,因何路過此地?」

    乾坤老祖聞言微微一笑道:「小友客氣了,貧道落腳在萬壽山五莊觀。此次乃是外出訪友途經此地,方才見道友道法精妙,這才忍不住降下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雲頭,又恐打擾道友傳道,這才隱在一旁。失禮之處,還請道友見諒!不過以在下看來,小友的道似乎尚未完善。」

    朱厭聞言不禁對乾坤老祖的眼光佩服萬分,自己方纔所講卻是以《道德經》為主,此經流傳到後世,確實是遺失了一部分,自己自穿越以來一直是閉門造車,能有如今的修為已經是天大的造化。

    看到眼前的乾坤老祖,哪有白白錯過的道理,於是靈機一動,深深向乾坤老祖鞠了一躬,這才緩緩道:「道友眼光確實不凡,貧道的道法確實尚未完善。貧道有些許疑惑一直困擾於心,不知道友能否為貧道解答一二!」

    乾坤老祖聞言緩緩道:「恕老朽無能,老朽所修道法與小友之道相差頗大,實在無能為力。不過鴻鈞的道倒是與小友有異曲同工之妙。待他日有緣,定要為小友好好引薦一番。」

    能夠向鴻鈞請教自然再好不過,不過朱厭知道這些不過是乾坤老祖的推托之詞,只得再次深施一禮道:「求道友成全!」

    乾坤老祖猶豫良久,這才緩緩道:「也罷!相遇即是有緣,貧道這裡有一卷神通名喚『斗轉乾坤』,今日我便把他傳授給你,至於能領悟多少,就看你的造化了!」說罷便吩咐朱厭坐好,講起道來。

    乾坤老祖此次傳道與朱厭傳道又有所不同,朱厭講道是為了幫眾生靈開啟靈智,聲勢是何等浩大;乾坤老祖傳道卻是把傳道的對象限制在了朱厭一人身上,天地間不見絲毫異象。

    只聽乾坤老祖緩緩道:「三千魔神,三千大道,條條可證混元,力量為皇,空間為帝,時間為王,五行為尊。殺戮、陰陽、造化並存……。混沌道孕,天地初開而道生。有物焉,悟道因。吾所知道,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也……」

    「乾坤者,天地也,斗轉乾坤者,改天換地也,乾坤法則即為空間法則。斗轉乾坤分兩個層次,第一層次要求較低,乃是取一件隨身之物,在上面刻畫法陣,祭煉乾坤陣勢,這陣勢包羅萬象,陣勢越多,威力越大,直到將所刻陣勢化為先天陣勢才算將第一層達到大成。」

    「第二層卻是要求較高,既要求施法者擁有強大的元神,又要求施法者有強大的肉身,欲要大成,必須擁有混沌魔神或者盤古血脈。但第二層一經大成,則一念起,乾坤變,以萬物為乾坤陣勢,改天換地,不在話下。下面,我先傳你第一層的陣勢,你需緊緊牢記。這些陣勢分為幻陣、困陣、殺陣、滅陣……」

    ……

    隨著講道的深入,朱厭逐漸沉迷其中,待醒來時,卻已經過了整整一千年,而乾坤老祖已是消失的無影無蹤!朱厭略一思考便明白,定是乾坤老祖不願再與自己糾纏,所以不告而別。

    待看到無極殿外靜靜跪著的三道身影,朱厭卻是恍然,千年之內竟只有三隻異獸達到太乙金仙境界!

    跪在最左邊的乃是一隻喚作獬豸的異獸,此獸化形後卻是一個身穿金袍的俊美青年;跪在中間的乃是一隻喚作白澤的異獸,此獸化形後卻是一個身穿白袍的儒書生;跪在右側的乃是一隻喚作畢方的神鳥,此鳥化形後卻是一隻身穿紅袍的俊美少年!

    三人千年修行,終於達到太乙金仙境界,此刻跪在殿外,再次請求拜朱厭為師。

    朱厭遵守誓言收三人為弟子,白澤為大弟子,傳授太極拳、太極劍;

    獬豸為二弟子,傳授形意拳,**槍;

    畢方為三弟子,傳授八卦掌,子母鴛鴦月;

    至於玄空、玄靈兩位童子,朱厭也不藏私,卻是傳授了太祖長拳與五郎八卦棍。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