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超級科技強國

龍騰世紀 第二百四十九章 蘇聯的恥辱與憤怒 文 / 捕魚者

    收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1月的莫斯科,冰天雪地,路上的行人小心翼翼地捂著圍巾或戴著口罩,行色匆匆,偶有一隊佩戴紅色袖章的內務部隊路過,行人紛紛讓步,心裡暗道,又是哪裡出現了反革命分子,這些內務士兵們總是穿梭在這個城市,今天逮捕這個,明天逮捕那個,今天的是一位政府職員,明天可能就是一名大將。

    大清洗已經過去了,但逮捕並沒有結束,尤其是當前線傳回來戰敗的消息後,當恰克圖地區遭到中國人空前轟炸的消息傳到莫斯科時,又有許多人遭罪了,各部門都有被逮捕的。

    然而信奉布爾什維克的人們似乎沒有想像中的憤怒,反而有一種微弱的解脫感。

    「該死的,總算是找到了一些事情,可以轉移他們的注意力了。」

    是的,政府的注意力被成功轉移了,而人民則認為,小小的中國,對強大的蘇聯起不了什麼致命的影響,只是為政府找到了一些事情做,讓他們把對人民,對內的高壓政策,放到中國人身上去就好了。

    也有黨員帶領人們遊行,抗議中國的侵略,而隨即又有政府高官,一名高居副國防委員的大將,出面申明,將會對中國的侵略進行最強烈的反擊。

    然而,蘇聯政府迅速封鎖了消息,除了莫斯科等幾大城市外,專政下的蘇聯人民,並沒有得到太多的消息,消息依然在緩慢地擴散著,而得到消息的莫斯科人民,則在觀望著,等待政府的決定。

    政府遲遲沒有作出決定,那名出面申明的副國防委員則遭到了斯大林同志的嚴厲訓斥,當然,隨即便是全面的消息封鎖。

    「斯大林同志,鐵木辛哥同志和梅列茨科夫同志來了。」

    莫斯科,克里姆林宮,侍衛官在斯大林處理政務的大廳外,小聲地報告道。

    「貝利亞,我不希望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故意洩露消息的人以反革命罪論處。」

    斯大林揮揮手,剛才對貝利亞的一通訓斥讓他的憤怒稍稍緩解,聽到侍衛官的報告,才意識到還有更麻煩的事情要處理,「進來。」

    又對接替葉若夫的內務部副部長貝利亞說,「你的情報等一下和他們一起向我匯報。」

    被訓斥了半天,手中拿著一大把情報報告的貝利亞,還沒有來得及說話。

    進來的正是蘇聯大將鐵木辛哥和大將梅列茨科夫,前者是在『曼尼拉事件』後,負責指揮蘇聯大軍入侵芬蘭的將領,後者則是新任蘇聯工農紅軍總參謀長。

    整個曼尼拉事件只比『呼代裡河事件』早了一個月不到,斯大林雄心壯志,才敢於在兩個方向挑釁其他國家。

    然而,正是這樣的兩線佈局,在中國人憤然還擊,給予斯大林遠超預期的痛打狂揍時,整個蘇聯才顯得如此被動。

    「斯大林同志!」

    「梅列茨科夫同志,芬蘭方向的事情,進展怎麼樣。」

    斯大林雖然剛剛才看完了芬蘭方向的情況,但依舊問道。這種情況下,如果作為負責人的鐵木辛哥如果還不如手下的參謀們知道各方面情況的話,將遭遇他空前的怒火。

    鐵木辛哥再次敬了一個禮,隨即走到一側牆壁上的世界地圖前,指著芬蘭的位置,說道,「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完成,大批的坦克,飛機,以及重炮集群都已經基本部署到位,列寧格勒方向也準備完畢,預計半個月後,也就是2月上旬能夠按照原定計劃,25個師,共計49萬紅軍將對芬蘭軍隊發起總攻,預計只需要四到五個月時間,我們就能迫使芬蘭屈服,從而達到預期作戰效果。」

    這是一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自從支援西班牙內戰以後,國內戰爭不算,與德國人瓜分波蘭後,這是又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按照『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芬蘭將是屬於蘇聯的一份『午餐』。

    49萬紅軍,1100多架各式戰機,880多輛坦克,3000多門大炮,將構成對芬蘭人的絕對優勢。

    「嗯。」斯大林不置可否地點點頭,隨即做怒道,「昨天,中國人在恰克圖方向,對偉大的蘇聯發起了可恥的偷襲,四個邊境機場損失極其慘重,800多架飛機,近1100名飛行員成為了中國人侵略的犧牲品,四個機場被炸成了廢墟。

    強大的蘇聯從未遭受過這樣的恥辱,我們要立即準備反擊。全面的反擊。」

    鐵木辛哥和梅列茨科夫來之前就預計到了斯大林的怒火,但沒想到他居然要求立即發起全面進攻,這,是不現實的。

    鐵木辛哥正想說話,斯大林又轉向了貝利亞,「你把情報都講一下,方便他們作出判斷。」

    貝利亞敬禮,隨即打開手上的情報文件夾,開始念起這些情報來。

    「1939年12月26日,在蒙古的情報人員發現中**隊有大規模調動的跡象,不日,中國人的一個中國機械化步兵師與三個步兵師北上,隨後,西伯利亞軍區一個bt17坦克師與中國的半坦克師發生交戰,我方失利。」

    「1939年12月28日,在內蒙古綏遠的情報人員發現中**隊有大規模調動,至少有一個坦克師的部隊從綏遠北上,趕赴中蘇邊境。我軍同期有三個步兵師,兩個坦克師,兩個空軍師支援抵達邊境。由於中**隊通過綏遠—庫倫之鐵路行動,調動速度比我們快,提前爆發的這場邊境戰爭,讓準備不足的我軍陷入了被動。」

    「1939年1月11日,我情報人員發現中國空軍在蒙古的數個空軍基地有異常的起飛降落,後,情報部門判斷為中國人的戰備訓練,對此失去了戒備,隨即,中國空軍秘密聚集到庫倫一線,通過庫倫機場,對我前線機場實施了黎明時分的突然毀滅性轟炸。在之前,由於中國人準備隱秘,單純地調動空軍,我們沒有得到任何中國人可能進行大規模空襲的情報。」

    「1939年1月15日,中國國防部部長蔡鍔親自召開重大新聞發佈會,向近百名記者公開了大量的證據,宣佈蘇聯對中國發起侵略戰爭,中國進行了有效反擊。

    同日,中國國務委員,最高權利委員會副委員長,卸任的國務院總理,中國的第二號權力人物,孫長慶會見日本代表團,明確提出中日雙方在遠東地區擁有更廣泛的合作空間,並明確表示支持日本增加在朝鮮的駐軍人數。

    同日,中國政務院總理周國來約見德國駐華大使、美國駐華大使,就中蘇關係,中蘇邊境戰爭等問題進行了意見交換,中國人試圖獲取德國和美國人的支持,並達成了某種意向性的協議。」

    「1939年1月下旬,中國新疆兵團,東北警備區兩地部隊精銳向中蘇邊境大規模調動。同時,據信有至少一個中國坦克軍,數個機械化師,近10個步兵師,數個空軍師調入了蒙古境內。在蒙古境內,靠近我邊境方向,中國人正在緊急修建數個大型機場,預計到2月份就能基本投入使用。」

    「昨日,德國政府向我們重申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神聖不可侵犯,但是美國人卻明確表示,一旦中蘇爆發戰爭,影響了中美貿易,將對美蘇間的貿易進行制裁。」

    情報的匯總成一個沉甸甸的事實,中國人正在準備和蘇聯展開一場大戰。

    貝利亞說完,斯大林放下手中的大煙斗,說道,「中國人剛剛宣佈擴軍100萬,數個邊境警備區進入戰備狀態,並召見我們大使,抗議我們的侵略,中國表示,如果我們繼續擴大戰爭規模,中國將不惜全力與我們在多個方向上開戰。」

    貝利亞心裡微微一驚,大多數情報回國,都會先到自己這裡,可現在看來,斯大林或許還有另外的秘密部門。

    「我們做好與中國人全面開戰的準備了嗎?」

    斯大林向總參謀長和回國述職的鐵木辛哥問道。

    鐵木辛哥:「斯大林,如果與中國人開戰,那麼我們將面臨至少兩線作戰,甚至可能是三線作戰。按照情報來看,東南亞地區已經很難滿足貪婪的日本人,他們近四百萬規模的陸軍,一旦得到中國人的默許,超過四分之三隨時可以投入遠東地區。遠東和西伯利亞的資源,早已讓日本垂涎。

    而且,一旦中蘇戰爭全面爆發,芬蘭方向的戰爭問題不大,但德國人卻很可能採取行動。」

    「鐵木辛哥同志,我們簽訂有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貝利亞反對道。

    「貝利亞同志,條約從來都是拿來撕毀的,想讓德國人遵守條約的前提是,蘇聯在西線的數百萬大軍,一動不動地待在那裡,而一旦他們被調去了中蘇戰場,我以自己的軍銜保證,德國人一定會加快侵略蘇聯的步伐。」鐵木辛哥是少有敢於在斯大林面前直言的人之一,他進一步說道,「斯大林同志,雖然我不是特別清楚中國人的軍隊力量,但是,至少在中國人看來,這是一場由我們挑起來的邊境戰爭,雖然他們採取了可恥的反偷襲,但是,一旦中蘇全面開戰,我們至少將投入數百萬的部隊與中國人開戰。或許還不夠,以他們的人口和工業規模,經濟規模,至少能夠武裝起上千萬的部隊。如果再加上日本人,我們將面對蝗蟲一樣的中日大軍,他們將試圖最貪婪地搶走整個西伯利亞,整個遠東。」

    斯大林沉思良久,不慍地說道,「收起你的那套德國威脅論,他們不敢向我們發起進攻,除非我們主動進攻他們,芬蘭才是你應該關心的。即便中蘇交戰,芬蘭方面也將確保勝利。梅列茨科夫同志,你的意見呢。」

    梅列茨科夫敬禮說道,「斯大林同志,中蘇方面一直不是我們的防禦或進攻重心。我們在新疆方向,遠東方向,甚至是蒙古方向,都沒有做好全面戰爭的準備。雖然中國人可恥地偷襲了我們,但是,他們的交通比我們更方便,在多個方向都可以快速地發起進攻。他們的精銳部隊,有一半都佈置在北部,必要時,在一個月內,他們能動員至少200萬人投入戰爭。

    而我們至少也要半年才能投入200萬人參戰。第一批的參戰部隊,不會超過120萬人。

    最關鍵的是,從這場邊境戰爭暴露出來很多問題,我們在飛機、坦克方面已經處於劣勢,或許是從德國或者美國方面得到的技術,中國人的飛機和坦克性能極其出色,一旦中國人在邊境集結超過1000輛坦克,超過1000架飛機,我們大約,大約要準備兩倍的數量,才能確保平衡。

    而且,西伯利亞最寒冷的寒冬即將來臨,中國境內的氣候則要好很多,我們面臨嚴峻的氣候困難。」

    如果不是剛剛得到過情報部門和軍事專家關於中國人新式武器的評論,還有前線回來的詳細戰報,斯大林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相信這些數據的。

    「最重要的不是戰爭如何進行,而是戰爭對於蘇聯有什麼好處。我基本同意鐵木辛哥同志的意見,如果我們與中國人開戰,那麼,很可能德國人會改變對我們的戰略。如果不調動歐洲的部隊,我們只有進行大規模的擴軍。」

    梅列茨科夫很清楚,芬蘭的問題和蒙古的問題是一樣,不同的是,芬蘭人沒有中國那麼龐大的國土,沒有那麼強勢的經濟,政府和軍隊,如果時間提前二十年,全面下手,蒙古甚至是新疆,或者整個東北,都有可能成為蘇聯的囊中之物,但如今,這一切都顯得極其困難。

    究竟是下注在歐洲,還是全力去和中國人死戰,這是一件只有斯大林才能作出的決定。

    斯大林沉思良久,國家大事雖然不是很快就能下決定的,但是梅列茨科夫和鐵木辛哥的話還是說到了他心裡的一些擔憂。

    作為蘇維埃的最高領導人,他也許有些狂妄自大,目中無人,從不把芬蘭或者波蘭甚至是德國人放在眼裡,但如果倉促地和中國人爆發一場全面戰爭,而且是收益匱乏的全面戰爭,對蘇聯是不利的。

    斯大林甚至從未想過和中國人進行一場全面戰爭,哪怕是在中國最弱的時候,但如今,當全面戰爭的風險來臨是,如何取捨,卻需要仔細考慮了。

    「下午有一場國防會議,你們都準備一下,把剛才的話在會議上再說一次,看看其他元帥和將軍們是什麼看法。這是一場事關蘇聯命運的會議,我希望你們足夠重視。」

    漢京,中國元首辦公中心。

    羅峰正站在張蜀生的辦公室裡,向他匯報蘇聯的情況。

    相對於中國對蘇聯的情報滲透,蘇聯對中國的情報滲透就差很多,要知道,蘇聯沒把中國當一回事,中國卻把蘇聯當成注定的對手,雙方的重視程度不是一樣的。

    「西伯利亞和新疆,遠東的蘇軍都有大規模的調動跡象。恰克圖等數個機場也在進行緊急的修復工作,不過預計至少要2到3個月的時間,這些前線機場才能形成規模戰力,之前即便是大量修建野戰機場,配套的設施、油料供給也跟不上,而且,西伯利亞最寒冷的季節已經來臨,預計大規模的戰爭爆發,最遲也在大雪開始融化後。

    蘇聯國內正在進行高峰討論,眾多大將和元帥的意見不統一,絕大多數的人反對全面戰爭,認為進行一場邊境戰爭已經足夠了,看似獨裁的斯大林,其實個人很謹小慎微,優柔寡斷,他對歐洲方面一直念念不忘,很難短時間內下定決心和我們全面開戰。」羅峰簡單地講述了一下蘇聯方向的情況。

    張蜀生點點頭,他對於蘇聯人的反應有一定的預計,以斯大林的性格,轉而和中國全面開戰的幾率不到10%,而且,即便全面戰爭來臨,中國也有信心將它變成一場邊境戰爭,蘇聯休想長驅直入。

    全面成功或者全面失敗的局面,在中蘇之間,只可能是全面動員和全面入侵後,才可能出現的結果。

    「密切注意蘇聯的動靜吧,我預計這場邊境戰爭規模將擴大,甚至蔓延到遠東邊境或者新疆方向。如果我是斯大林,取得一場局部戰爭的勝利是最好。」

    這次偷襲蘇聯,雖然讓蘇聯的前線機場損失慘重,但遠沒有到讓蘇聯傷筋動骨,或者難以承受的地步。如果說到戰爭規模,後世的諾門坎戰役,比這場邊境戰爭一開始就大得多。然而,獲得勝利的蘇聯人,並沒有乘勝追擊日本人,甚至連後續的懲罰性動作都沒有,而是退回了國內,直到日本在中國東北的軍事力量降到最低,蘇聯人基本收拾完了歐洲的爛攤子後,百萬紅軍才揮師東北,說是支援中國,其實原因很複雜。這一系列的緣由,放到現在,也大致都是蘇聯人正面臨考慮的因素。

    讓羅峰下去後,張蜀生又翻開了桌上總參制定的對蘇作戰計劃。如果蘇聯人執意發起大規模的全面戰爭,或者全面入侵,那中國只有迎戰的份。

    如果只是一場邊境大規模戰爭,像後世諾門坎戰役一樣,中國將動用最少30萬到50萬人的部隊,最少1000架飛機,1100多輛坦克,近3000們大炮和蘇聯人的軍團對抗。這個數字視蘇聯人的部隊陣容,可以適當提高,確保戰爭不影響到國內,只在呼代裡——恰克圖一線或者邊境地區進行。

    而中國需要做的,就是防備蘇聯人的報復性轟炸,多個邊境機場將常年進入戰備狀態,對蘇方向的遠程警戒雷達不但要全天候開機,還要加強數量,防備被蘇聯偷襲。哪怕中蘇邊境幾百公里內,中國只有幾個大城市,但依然要採取重點防備,中國能想到突襲,蘇聯人也可能會以牙還牙。

    按照張蜀生的預計,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一場中等規模的邊境戰爭,以及長期性的邊境空戰。

    這將一定程度上損耗中國的實力,但無傷大雅,反而能夠採取車輪戰的辦法,長期地訓練大量的部隊,尤其是新兵,有足夠的敵人讓他們進行實戰訓練,同時也讓國人知道,世界不太平,國家正在打仗,集中民族力量進行經濟建設,同時以中蘇戰爭為借口大規模擴軍,遮蓋中國提高軍備的事實。

    「咚咚咚……」

    敲門聲響起,張蜀生回過神來,「進來。」

    「委員長,剛剛收到的情報,英法聯合向緬甸方向大規模增兵,兩個航母艦隊正在向新加坡駛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