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浴血大兵

《》第一卷 第五百五十八章 文 / 秋一秋

    張鐵成在為羅師長、黃旅長們介紹外面的情況和南南、京京的事跡兩位會日語的女兵杜冰和張月波聽到李衛東以記者的身份質問日軍啞口無言時興奮不已。李衛東和她們用日語聊了幾句。

    梁重把胡曉棠稱為本家妹妹介紹給了大家,並講述了李衛華主持刑場婚禮的經過,當然後面的胡曉棠勇留骨血的事情沒有講。汪雨涵、胡雪蓮和圍過來的女兵們都落下了眼淚。

    孩子們喝完水吃過飯後便都恢復了活潑,到處亂跑著。女兵們在為孩子們登記分組,每人帶一組。最後統計出來:男孩81人,女孩38人。最小的是4歲半的阿敬,最大的12歲。孩子們的衣兜裡都有寫著自己名字和父母名字的紙條,有幾個孩子的紙條上還寫著住址和外地的親屬。

    李衛東找到了那個和爸爸玩找媽媽遊戲的阿敬,抱了他一會兒,和他輕聲地說:「阿敬,這裡好多人都是你的媽媽……叔叔過幾天會來看你的。」

    李衛東向軍官們告辭:「這百多名孩子就交給你們了,等合適的時候我們再把他們轉到安全區的國際紅十字會去。今天我們會盡力去幫助城外的六萬同胞,阻止草鞋峽大屠殺。」

    羅師長低沉地說:「歷史會記住我們的抗爭的。你們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有需要我們的時候就回來調遣。」

    這回六人組又加上了汪雨涵和胡雪蓮,正準備出發時,胡曉棠在旁帶著哭腔說:「哥……你不管我了嗎?」梁重看著李衛東,李衛東微笑了下說:「莉莉你們在黛玉園是不是缺個管家啊?」胡雪蓮一把拉過胡曉棠推在汪雨涵身上,三姐妹摟在一起,梁重笑了,大家都笑了。

    正當大家向洞口走的時候,經常在最後關頭拿定主意的胡曉棠卻站住了。她揚著俊秀的臉和梁重說:「哥,我不該走。我要留下來照顧這些孩子。我是和他們一批逃出來的,而且你們救我出來就是因為我是教師我能照顧他們……我怎麼能走呢!」

    李衛東、李衛華和大家都停下腳步默默地看著胡曉棠,李衛東發話:「好吧,曉棠,這裡也很安全,你就和這裡的哥哥姐姐們統管這些孩子。注意帶好那個阿敬。」梁重也感動地說:「曉棠,你放心吧,哥會常來看你。你,你要注意身體啊。」

    從此以後胡曉棠的一生基本上和這119個孩子聯繫在一起。她後來在南南、京京的幫助下通過國際紅十字會陸續把這些孤兒都帶到了國外,他們在國外組成了一個大家庭,叫棠家族,全體成員都叫曉棠為棠姐,外人一直以為曉棠是他們的堂姐,還有人以為他們的棠家族是唐家族。

    幾十年後這個已發展到近千人的棠家族一直非常團結,在國外華人圈裡一直很低調很神秘又很有成就,他們所有的大小家庭都有幾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每年的12月18日所有16歲以上的人都深居家中一天,還有所有的生意都與日本沒關係,再就是所有人的家中都供奉著一隻款式一樣的精緻木盒,裡面是外人不知的草鞋峽血土……他們現在資助和擁戴的領導者叫衛華梁,不用說大家也會知道他是胡曉棠的兒子,至於他的名字裡含著三個人的名字大家也會猜到的。

    夜色中,南京城裡依然大火熊熊,兩輛車義無反顧,又開進了黑暗中。

    晨曦中下起了小雪,寒風凜冽。又是新的一天開始,也又是一場磨難的繼續。

    12月18日的凌晨,一輛吉普車從八字山開上了虎踞北路,吉普車上還是李衛華指路,張鐵成開車,李衛東帶著汪雨涵和胡雪蓮坐在後座。洪彬開的卡車緊隨其後,副駕座上坐著羅維漢和梁重。

    吉普車裡李衛東思索著說:「下午兩點松井要在明故宮的飛機場搞忠烈祭,這是阻止今天晚上草鞋峽大屠殺的最後一個機會了。」

    李衛華道:「我們要想辦法讓松井知道這件事,繼續給他壓力。只是他知道了會不會下令停止屠殺。」

    李衛東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賭博了。因為松井雖然也鼓吹通過強力打壓讓華夏人屈服,但他的強力打壓是想在強大的軍事打擊下,結合推行日本的文化和日本的社會制度來強加於我們令華夏臣服,他和朝香宮的全部毀滅是有區別的。而且松井出身於日本武士家族,作為一個真正的日本武士,是不屑於奸.*燒掠,也不會對婦孺下手的。哪怕對手的劍掉了都要等他重新拾起劍後繼續戰鬥。再一個就是他一定會在思考這場災難的歷史責任問題。」

    張鐵成看了下李衛東說:「恐怕南南不能再亮相了吧。那個籐田看來盯上你了。」

    李衛東點著頭說:「是啊,在這批軍官面前我們幾人今天都不該亮相了。剛才我試了下那兩個女兵,她們日語說得還行,但怕不會處理問題別害了她們。我看昨天也有女記者在場的。」

    胡雪蓮接話道:「可惜我不會日語。」李衛華聽罷猛回頭說:「南南,我們還有一個合適的人選啊。」胡雪蓮馬上叫道:「閔雅如?」

    李衛東眼睛一亮:「對啊,沒想起來這個『淑女』呀。好,我們先去朝天宮妙玉齋。」

    李衛華在用鑰匙打開妙玉齋的石門時,裡面居然沒有值班站崗的,靜悄悄的一點動靜都沒有。李衛東和大家都嚇了一跳,可別出事了。汪雨涵和胡雪蓮在前面顫抖著聲音輕聲喊著:「小曼——!雅如——!」

    裡面很快有了應答,閔雅如和小曼衣衫不整地跑了出來。閔雅如一看京京和南南都在,馬上就隱到煤油燈的死角整理服裝和儀容。

    李衛華在批評小曼,以後不管白天黑夜不許不安值班的了。小曼說:「是雅如姐說,有你們保護我們呢。我們是安全的,就不讓我們排班。其實每天都是她自己值班。」

    閔雅如這時過來嘴裡說著:「都怪我不好,不過你們都兩天不來看我們……也不怎麼好。」

    這時很多女生都起來了,那種看到家裡人的親切和尋求保護的依人感讓張鐵成、梁重和羅維漢深覺愧疚。

    李衛華把閔雅如拉到李衛東身前問道:「你日語到底怎麼樣,讓南南考考你。」

    李衛東也沒有客氣什麼,就和閔雅如用日語聊了起來。說了幾句後閔雅如用日語問南南:「考我.日語做什麼,不會是讓我和你們一樣裝鬼子兵吧?」

    李衛東還用日語說:「雅如,你的日語看來還夠用,要注意敬語的用法,別用太多了反倒不地道。我是想讓你今天裝扮成記者,在他們的忠烈祭的活動上給松井石根送個信。」

    一聽是這麼回事,閔雅如脫口說出了漢語:「好啊,我原來的志向就是當個記者,本來上大學考的是新聞系,就因為我老爸讓我繼承什麼建築世家才放棄的。」說著,她瞪了一眼李衛華。

    李衛華聽到這兒疑惑地問:「你的父親……閔……啊!是不是南京大華建築事務所的所長閔雄老先生?」

    閔雅如笑了下:「就知道你認識我父親,你們是一路人,拿建築當生命。把我也拉到這條路上來了。」

    李衛華肅然起敬地對李衛東說:「雅如的父親是華夏首屈一指的建築大師閔雄,他的作品遍佈大江南北,而且他還有幾家建築公司,其中的聯合閔記營造廠和華蓋復記建築公司都很有實力,現在松井住的首都飯店就是閔雄老師的大手筆。」

    李衛華馬上又關切地問道:「那閔老先生呢?他……」

    閔雅如神色釋然:「家父和我家人早被zf派到重慶去建陪都了。我因為走得晚,沒弄到車票就留下來了。」

    李衛華也鬆了口氣:「這幾天我一直想去你家看看呢,閔老先生是我的恩師啊。」

    閔雅如一歪頭:「京京你去過我家?」

    李衛華笑道:「不止一次去過呢,但從沒遇見過閔老爺子的大小姐你,只有一次,我正和你爸爸在書房談話,你用鋼琴聲催你爸爸趕走客人。呵,有這事吧。」

    「啊,那天晚上是你呀,人家過生日.你就賴著不走。你走後我爸爸還說什麼後生可畏……」

    汪雨涵在旁接話說:「京京,快點和南南商量正事啊。」

    李衛東笑了下說:「那我們馬上出發,雅如跟我們走,先去黛玉園,我得趕快給松井寫封信。」

    李衛華忙又讓汪雨涵再選一人當副隊長,和小曼一起管理妙玉齋。

    汪雨涵這一選,倒是找出了6名醫生和12名護士,胡雪蓮和她們一一上前相識,都怪上次相處時間太短沒來得及相認同行。還是由閔雅如在醫生裡指定了年齡稍長點的女醫生肖明當副隊長。她在最後一個走出洞口時,還一直依依不捨地囑咐著肖明和小曼。

    兩輛車載著九名金陵男女向安全區而去。剛到上海路和漢中路的十字路口,看到前面一台小汽車飛駛過來停在路口,從車上被推下來三名女孩,一名女孩摔倒在地,然後那車揚長而去。那三個女孩相攜著在夜色裡不知向哪個方向走。張鐵成忙把車停在三女孩身邊,那三個女孩一看又是日本人開的車,都驚恐地緊緊摟膝蹲在了地上。

    李衛華忙回頭示意汪雨涵下去看看,汪雨涵馬上下了車,接著胡雪蓮和閔雅如也跳了下來。三個女孩一看她們便都放聲哭了起來,一個姓邵的女孩哭述起來,原來她們是基督教青年會行政秘書處的工作人員,藏身在陸軍大學的收容所,昨天快到晚上的時候被日軍拉了出來,然後被拖到國府路的日軍宿營地,遭到30多名日本士兵*,一直被蹂躪到現在才放回來。如果她們要不是有美國基督教青年會的身份恐怕連命都保不住了。

    卡車上的李衛東看到遠處有一隊日軍巡邏兵向這裡走來,馬上讓大家上車,六個女孩迅速擠進吉普車。李衛華領車一直開到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門前,汪雨涵送那三個女孩跑了進去。

    過了一會兒汪雨涵跑了回來,氣憤地說:「日本兵一直在打這裡的主意,昨天晚上的時候強迫我們學院的全體職員在門口站排站了一個多小時,有個軍官還把魏特琳老師出具的另外一支日本部隊開具的此難民收容所已被搜查過的證明撕掉了,然後他們分出一部分人趁機從後院翻牆進來拖走了11名女生。」

    梁重用拳頭砸了一下車座:「這幫獸兵!一到晚上就出來找女人。」

    九人回到了黛玉園,閔雅如舉著煤油燈到處轉著,沒來過的洪彬和羅維漢也為黛玉園的設計連連稱奇。汪雨涵和胡雪蓮忙著把前一天做的粥給大家熱上。

    閔雅如轉了一圈後回來,對李衛華說:「看來這黛玉園的設計也是出自大師的手筆了,對稱工整,舒放自如,很有現代意識,和我爸爸設計的首都飯店風格接近呢。」

    李衛華忙說:「那怎麼能比呢,小小的防空洞,小巫見大巫都談不上。首都飯店四年前竣工時我才剛上路,不過我每年都去看看,尋找些靈感,每次都有所獲,如果不是戰爭,我一定也會是一個出色的設計師。」

    李衛華說到這裡,突然靈光一閃,一把拉過李衛東說:「南南,我突然想到,我們可以不用去日軍忠烈祭的現場,那現場在明故宮西南面的那個飛機場,一馬平川的,一定是戒備森嚴的,連掩護的人都沒地兒藏。我們莫不如在上午松井未走時去首都飯店,早點和他接觸!日程表上說上午十點在首都飯店有個新聞發佈會,下午兩點是忠烈祭。我和雅如對首都飯店都很熟悉。」

    閔雅如一聽也說:「是啊,那裡每個角落我都知道,而且那裡還有一個上下貫通的夾層暗室,父親說過一般人不知道的,你也不知道吧?」

    李衛華笑了:「恩師都曾領我進入過暗室,其實原來是按電梯井設計的,現在是個小儲藏間,只是外人看不出來而已。」

    李衛東激動地說:「這個方案可行!原來我擔心進入樓裡遇到情況不好脫身,不像隨大流參加室外的活動相對容易些,也就沒太往這上想。如果你們熟悉地形就又當別論了。那就你們倆進去,在新聞發佈會上把材料遞給松井,提前半天讓他知道情況。我們在外面接應。如果有什麼意外你們就躲入暗室,等松井走後你們再出來。就這麼辦!」

    話音剛落,城外幕府山方向傳來激烈的槍聲,大家都靜了下來凝細聽著。羅維漢自語道:「是譚明艷少校發起了暴動,他不會等死的。」

    這一陣槍聲果然是譚明艷少校的行動,大屠殺的頭一天夜裡,有個四川軍官到處聯絡敢拚命的人,他告訴我們不能等死,寧死也要拼一次。下半夜他和幾個人把廠捨的牆點著了,那牆壁都是用竹子建的,只是外面抹上了泥。當時火一起,我們這個廠捨的人就都衝了出去,那個四川軍官組織一些人又去燒別的廠捨,當時連燒帶推的有五、六個廠捨的人都衝了出來,只是可惜我們走錯了路,都跳下廠捨外面的一條又寬又深的水溝,以為游出了溝就可以了,沒想到出了溝卻是一堵絕壁,大家就傻了眼。這時日軍的輕重機槍就掃了過來,血把溝裡的水都染紅了,沒有當場打死的又被押回了其他的場捨,當時的廠捨裡擠成了人罐頭一樣。

    那個四川軍官根本就沒有跑,一直在燒廠捨,我們又被關在一個廠捨。他還在鼓勵大家拚命,他說馬上就要把我們拉到草鞋峽集體殺掉,要我們在路過老虎山時暴動。可當時人都麻木了,再加上剛才的失敗沒有人理會他。甚至還有人質問他:你怎麼知道日本人的行動?當時急的他要自殺……

    李衛東們聽著槍聲從稀到密,又從密到稀,他們不知道俘虜營的廠捨裡發生了什麼,但他們知道很有可能是譚明艷少校領導的行動。

    李衛東知道,雖然俘虜人數眾多,但都是六天沒吃飯了,而且手無寸鐵,大部分又是市民,這個群體在一個大隊一千多全副武裝日軍的嚴密看守下,再加上外圍又有整個65聯隊的監視,無疑是弱勢的,逃脫的幾率很小。

    最後槍聲很快就停息了,李衛東向大家堅定地說:「人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努力。值得敬重的不是成功的結果,而是成功過程的努力!」說罷他從身背的圖囊中拿出那份厚厚的名單,在第898章、警備森嚴,正門院前停著一溜小汽車。一樓大廳裡坐著不少等著參加新聞發佈會的記者,一些軍官也在準備陪同參加下午的日軍忠烈祭活動,為攻佔南京戰死傷的一萬八千餘名日軍祭奠。籐田純一特務長在審視著現場人員不敢再有閃失,華中方面軍副參謀長武籐章在門前忙著調車安排人員。

    中山北路上,離首都飯店越近轎車越多。洪彬看到前面有一台日本轎車,裡面坐著兩個日軍軍官。洪彬扭過頭來和李衛東商量說:「我們能不能換一台車,這台吉普車是國.軍的車,鬼子有時是認車不認人的。」

    李衛東點點頭道:「沒錯,我早有此意,那說做就做,你追個尾,先別下車讓他們過來,我倆一人一個把他們『請』到我們車裡,京京和雅如這時你們要快點下車騰地方,馬上去他們的車裡。然後我去開前面的車,洪彬你把吉普車開到梁重的卡車那裡,再過來找我們。清楚了吧。」

    話音剛落車「光」地頓了一下與前面的車撞上了,力度適中,無傷大雅。兩車都停下了但洪彬沒動,一直等前面車上開車的中尉和乘車的少佐罵罵咧咧地走過來。然後洪彬和李衛東一起下車笑著連摟帶抱地打著招呼,李衛華和後面的閔雅如急忙下了車敞著車門向前面車走去。中尉和少佐慍怒地應付著洪彬和李衛東奇怪的親熱。

    轉眼間少佐和中尉被洪彬和李衛東在說笑摟抱中「請」進了後座,軟綿綿地坐在那裡。周圍不時走過的日軍沒看出半點不妥。

    李衛東迅速掏出了少佐的證件,原來是上海派遣軍司令部的副官。後面上來車了,鳴著喇叭。李衛東忙跑向前車,熟練地開走,洪彬仍然開著吉普車調頭而去。閔雅如捫著胸口說:「你們怎麼像玩遊戲一樣,我的小心臟都要跳出來了。」

    說話間車拐進飯店大院,李衛東一眼就看到了忙在正門的武籐章,還有一排衛兵,隱約看到籐田也在門裡。問李衛華:「正門不好進,武籐章和籐田在。還有別的入口嗎?」

    李衛華答道:「背面還有後門,我們繞過去進後院。」轎車在李衛華指引下輕車熟路好像就像駐在樓裡的自家車一樣,順著主樓輕盈地繞過去,後院門口四個站崗的日軍看到是司令部的車只掃了一眼便放行,洪彬一把輪流暢地把車停到後院的小停車場。李衛華把****摘下放在車上和閔雅如互相看了一眼,兩人點點頭從容下車從後門進入主樓大廳。此時剛好十點正。

    一進大廳,熱浪撲面,人聲鼎沸。日軍軍官們三兩成群,坐著的,站著的,遍佈大廳,一片黃色將校呢。只有側廳的咖啡廳裡,有十幾個沒穿軍裝的人,在圍著一個日軍大佐吵嚷著。

    李衛華和閔雅如一看便知,沒穿軍裝的就是記者群了,便奔那裡走去。殊不知,從他們一進大廳,就被籐田的眼睛緊緊盯住了。

    與記者們越走越近,閔雅如注意聽著他們說話的內容。基本上都是說的日語,裡面偶爾也有英語的發問聲。

    「武籐章先生,為什麼松井司令官要取消今天早晨的新聞發佈會?」

    「可否解釋昨晚松井先生為什麼在宴席上拂袖而去的原因嗎?」

    「請問何時公佈華中方面軍下一步的進軍方向?」

    「昨天夫子廟誤射皇軍的真相調查出來沒有?」

    「請問有關百人斬劈殺的軍人和平民數字是否統計出來了?」

    ……

    武籐章手忙腳亂、應接不暇地對付著眾多記者的提問,所有問題他一概推托,說下次新聞發佈會會給大家滿意的答覆。

    閔雅如擠在記者群裡聽了一會兒,把小手舉了起來。

    武籐章一看,這麼多不禮貌的記者只有這一位很尊重的舉手,而且相貌端莊,氣質典雅,忙指著閔雅如讓她說話。

    「武籐章先生,可否通報一下,我想單獨見見松井司令官先生。」閔雅如說起日語來很溫柔,聲音不大但很清晰,在場的每個人不管在說話還是沒說話的都靜了下來,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她。武籐章也張著嘴不知如何回答閔雅如,這不是開玩笑嘛,剛取消了新聞發佈會,怎麼可能還能見記者?還是單獨約見!

    只聽閔雅如不慌不忙地說:「這樣,武籐章先生,我寫三個字,拜託您轉交松井先生看一下,或許他看了後會見我的。」說著她掏出採訪本行雲流水般寫了三個字,撕下那頁折了一下遞給武籐章。

    武籐章接過紙條根本就沒想打開,帶著不容置疑的口氣說:「對不起這位小姐,你應該知道這是不可能的。」說到這兒他無意中看到了那三個字,馬上住口了,眼睛不相信似地又看了一遍,又看了看閔雅如,閔雅如回以不卑不亢的微笑。武籐章舉著紙條飛快地退後,跑向樓梯。

    各路記者都詫異地看著這一幕,都在猜想著是哪三個字會有這麼大的魔力,讓華中方面軍副參謀長如此失態。

    要想知道閔雅如寫的哪三個字,得從下半夜他們在黛玉園的準備談起。

    在李衛東要大家進行五個小時的準備後,大家幫著閔雅如設計服裝,準備採訪本,照相機,又進行了詳細的分工和各種突發情況的處理方案。然後李衛東要求大家抓緊休息多睡一會,保持充沛的精力。但閔雅如一定要李衛東和李衛華講講松井這個人,她說雖然不是什麼正常的採訪,但畢竟也是她採訪的第一人,要盡量瞭解被採訪者的背景。

    李衛東讚道:「雅如做事這麼認真,實乃做事之根本。好的,就我所知道的,簡單講講松井之人。」汪雨涵和胡雪蓮也圍過來注意聽著。

    李衛東說起來:「松井今年剛滿60歲,是日本名古屋市人,出身日本傳統的武士家族。他是日本陸士第九期學員……」

    閔雅如手一舉:「停,什麼叫日本陸士?」

    梁重在一旁解釋道:「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簡稱。」

    閔雅如手縮回:「繼續。」

    李衛東笑了笑接著說:「他後來進入日本陸大學習……」他看了一眼閔雅如,閔雅如繃著臉說:「知道了,就是日本陸軍大學吧。」大家一齊笑了起來。

    李衛東這回講了下去:「松井石根是個行伍之人,他長期在日本軍隊機關供職,曾參與日俄戰爭,後任參謀本部華夏班學員,當過奉天特務機關長,關東軍司令部參謀、駐華武官等職。1933年任日本駐台灣軍司令官,官至大將,1934年轉入預備役。他前後駐華13年,被日本軍界稱為『華夏通』,所以這次上海戰事一起,便把他從預備役請出來擔任司令官。他是一個頑固的想侵佔華夏的軍國主義分子,但行事與其它日本人有分別,不知是他更陰險還是怎樣。

    「你們聽啊,知道嗎,他居然和孫先生是好朋友,曾響應孫中山在日本提出的「大亞細亞主義」,也曾支持孫先生的gm。1933年在日本參與發起大亞細亞協會,還當了會長,當然他的大亞細亞和國父的不同了,是從日本的角度大亞細亞的。

    「還有,他在1928年關東軍製造皇姑屯事件炸死奉系軍閥張作霖時,曾主張嚴懲背後策劃人、關東軍的河本大作,不過他是想擺脫輿論針對關東軍的抗議。

    「再有,他在去年曾到我國廣東、廣西兩地,與胡漢民、陳濟棠、李宗仁、白崇禧等人會談,然後還來了南京與蔣委員長、何應欽和張群等人接觸。算不算他在做知已知彼的準備呢。

    「這次上海的三個月戰事就是他親自指揮的,而南京的戰事由日本天皇任命了他的叔叔朝香宮鳩彥指揮,松井因患有嚴重的肺結核,經常發燒,一直在蘇州養病了。最近因為日軍在12號炸沉了美國『帕奈』號炮艦,他正面臨國內外很大壓力。」

    李衛東又告訴閔雅如:「還有一個背景你要知道,松井應該算是我的妻舅。」

    李衛東說:「我一個屬下,一直在查我其中一位妻子的身世。」

    閔雅如問道:「原來你是李衛東將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