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棄後,再愛朕一次!

《》章 節目錄 驚見景王3 文 / 慕安

    此時的熠彤一襲紫色紗裙,臉上蒙著紫色面紗,擋住了那些疤痕,現在看她,儼然跟平時無異,反而更多了一份神秘之美,而這,正是畫師想要的意境。

    還是若霜先上前去,豪氣的將腳伸到湖邊踢了踢船頭,嘴裡嘀咕著,「你這船結不結實,怎麼看著如此鬆動,若是我們到湖中央,這船塌了可怎麼才好?」

    畫師聞言輕鬆的笑出聲來,繼而給若霜一個讓她安心的眼神,「姑娘大可放心,這船隨我一起在這湖上游了幾年了,結實的很,再說,若是這船真的不爭氣在湖中央塌了,我水性不錯,要救上你們兩個,還是游刃有餘的。」

    熠彤看著若霜還是有些不信任的他的模樣,將她從湖的邊沿拉回來了些,對她小聲商量道,「反正今天你我都沒什麼事兒,這麼好的天氣,就當去游遊湖吧。」

    良辰美景,風和日麗,倘若還有一人在湖中為自己畫肖像,也算是一件美事。

    二人踏上了畫師的畫舫,畫師將桌椅移開,讓熠彤坐在船頭,自己則坐在靠後些的位置,只輕輕將船槳動了幾下,船就向湖中緩緩移去,今天的風向剛好,他不用划槳,船便會順著水波漸漸向湖中移去。

    若霜則閒來無事,去舫中四處轉轉,看看這位畫師掛在四周的畫作。

    船愈行愈遠,不一會兒就遠離了岸邊,熠彤坐在船頭,百般無聊之時只能看著湖中的風景,那就是方纔那畫師所作畫中的景色,她以前從未注意到這裡,反而是自己真正的身處畫中時,才會細細的看這般美景,雖不似錦夜昭為她所造的望彤台那般宏利壯觀,但身處湖中,熠彤難得的感受到一股能令人靜下心來的微風,風吹動了她落在耳側的幾縷髮絲,又是一陣意境之美。

    不知過了許久,熠彤百般無聊的看著湖面上的風景,只見湖面上寧靜的飄著幾隻遊船,熠彤看到,離她最近的一隻遊船上,一對恩愛的戀人在船頭吹著湖面上的微風,女子親暱的挽著男子的手,頭靠在男子的肩膀上,只是靜靜的靠著,男子扶著她的肩膀,二人背對著熠彤,好似一對熱戀中的戀人。

    看著他們的背影,熠彤不禁有些羨慕了,她也想讓錦夜昭時時刻刻都陪在她身邊,與這對戀人一樣,一起泛舟遊湖,一起敞開心扉說說心裡話,可是這樣的日子,她如何才能等到。

    怪只怪,她愛上了一個除了銀子以外什麼都不能給她的人,怪只怪,他是皇上,是整個北燕最大的主人,他成天想的不是邊疆動.亂該如何平息,就是江南水災該如何調解,不知有多少百姓的溫飽,榮辱,甚至生死緊繫於他的手中,他抽不開身陪她,他無法拋開這一切的使命與責任。

    想到此處,熠彤不由得輕歎一聲,看著那對戀人,眼中的羨慕之意又增加了一分。

    只見那對戀人聊到興處,男子將身邊的女子緊緊擁入懷中,似是聽到了什麼好聽的情話,女子笑的動人,就是那種,身處於幸福中由心而發的笑容,男子背對著熠彤,熠彤看不清他的容貌,看見如此稱心的一幕,本是見高興的事情,可當熠彤看見與那男子相擁的女子容貌時,著實一陣驚訝。

    與此同時,畫師正好勾下了畫中熠彤的最後一根飄逸的髮絲,將畫從桌上拿起,放在一個最適合眼睛觀看的角度,細細觀察之後,露出一個豁然的笑容,看著手中的畫作,不由得一陣點頭,「這可算得上是我生平畫作中最好的一副。」

    若霜聞言,收回在畫舫中四處觀看的目光,臉上閃過一絲期待的神情,走到畫師身邊,在看到這副熠彤的畫像後,眸光一亮,接著便是抑制不住的讚歎聲,只見畫中的熠彤側坐在船頭,一襲紫色拖地長裙,面上蒙著面紗有一種若隱若現的神秘之美,她的目光望著湖中的遠方,眼神流露出的不知是羨慕還是惋惜,這種夾雜著諸多複雜情緒的眼神被畫師勾勒的如此之妙,方纔這畫師畫的湖面之色已是不錯的美景,將熠彤畫與其中,她身後湖中之景瞬間成了陪襯,若霜佩服了這畫師的畫技,心中頓時對他暗生敬意。

    妙筆生花,說的就是如此巧手吧。

    而此刻的哪裡哪裡還顧的上那麼多,看著對面船頭的二人,不由得瞇起眼睛,試圖將那女子的面容看的更清楚些,她方才模糊的看到,對面坐在船頭與那男子相擁的那個女子,好像是張惜月,張貴妃!

    熠彤在再次仔細的看了許久後,確定了那女子真的是張惜月,臉色慌張,不由得一陣手忙腳亂,立馬沖船艙中喊出了若霜,「若霜!你快過來。」

    見熠彤如此慌張,像是看見了什麼讓人驚恐的畫面,若霜收回看畫的目光,即刻向艙外走去。

    熠彤指了指對面船頭那一對深情相擁的男女,若霜順著她所指的方向看去,那對男女衣著華貴不似尋常百姓,此刻正相擁著,女子滿臉的幸福之色,閉起眼睛享受此刻的美好,好似忘卻了一切,多麼美好的畫面,多麼動人的場景,可這一幕在熠彤與若霜二人眼中,一切都不同了

    若霜也認出了那個正對著她們的女子是張惜月無疑,與熠彤對視一眼,滿臉的不可置信。

    此時,張惜月似是享受夠了如此美好時刻,緩緩睜開了眼睛,無意間看到了對面的畫舫,此刻,畫舫的船頭看站著兩名素衣女子,正帶著滿臉的震驚看著自己,張惜月不禁細看了那兩名女子的面容,待看清後,倏地一下離開了男子的懷抱,瞪大了眼睛,似是看到了什麼讓人無比恐懼的畫面。

    出於本能反應,男子也順著她的視線回頭,看到了對面畫舫中站著的二人,那是兩個身材嬌小的女人,他並不認識她們,繼而又回頭帶著疑惑的眼神看著張惜月,他不明白兩個女人何以讓他的月兒顯露出如此恐懼之色。

    突然,張惜月從愣神中倏地反應過來,慌忙拉起男子的手,二人越過艙外的簾子,鑽入船艙中。

    若霜的臉色亦是煞白,在看到張惜月二人如鼠竄入那船艙內後,也慌忙拉起熠彤的手,走到畫師的畫舫中,不顧畫師看著她們如此慌張而有些茫然的神色,若霜將熠彤按坐在畫舫中的椅子上,神情有些焦急,「方纔我們看到那個,可真的是張貴妃?」

    還是有些不可置信,若霜再問了一遍她心中困惑的問題,而熠彤,與她一樣亦是煞白了臉色,「應該不會錯,若只有我一人看到,也許是看錯了,但我們二人看到的是一樣的,怎會錯的了。」

    聞言,若霜心下更是確定了自己所看到的,隨即低頭沉思片刻,想到了什麼後皺起了眉頭,看向熠彤,一派認真嚴肅之色,「皇上此時應該在宣政殿上早朝,不可能來此,所以我們方才看到與她相擁的男人不是皇上!」

    熠彤聞言又是一驚,抬頭嚴肅的問若霜,「你可看清方纔那個男子是誰了?」

    回想起方才張貴妃與男子驚慌逃竄進船艙的前一刻,張貴妃眼神呆愣的看著自己與熠彤二人,而那男子,亦是順著她的目光回頭看了一眼,就是那一眼,若霜仔細的回憶當時的場景,在腦中描繪出那個男子的面容,許久,若霜好似回憶起了什麼,在腦中將那個男子的面容與記憶中那個男子重疊。

    「若我沒有看錯的話,那是景王爺。」若霜將心中重疊的那個影子與熠彤全盤托出,二人之間,沒有什麼顧忌。

    —————————————分割線———————————————

    另一邊,張惜月與景王二人匆匆跑進船艙中後,景王對張惜月這突然的一系列動作困惑不已,「月兒,你到底看到了什麼,為何這一會兒如此慌張。」

    「你可知道方纔我們對面畫舫中的那兩個女子是誰?」張惜月依然是驚魂未定,說話間都有些語無倫次了,收到景王不知所謂而詢問的眼神後,張惜月才悻悻開口,「是錦夫人和尹貴人,現今皇上最*那錦熠彤,她知道我們的事,一定會回宮稟告皇上的,怎麼辦怎麼辦」

    後宮中再如何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張貴妃,遇到此等事情,亦是不能再如以往般從容了,從方才看到熠彤與若霜二人後,驚慌的神情從未從她臉上散去,此事此刻,與景王說話的聲音都帶著一絲顫抖。

    在後宮,與人私通是大罪,死一萬次都不足惜,何況與自己私通之人還是皇家人,張惜月不敢想像,若皇上知道了此事會如何,這片湖算是宮中最冷清的地方,除了幾艘與他們一樣的遊船以外,鮮少有人會到這裡,她從來沒有想過,她們做的如此隱秘之事會有敗露的一天,她自知這是重罪,縱使她有父親在朝中為她撐腰,縱使她有太后在後宮為她謀策,此事若被皇上,朝中官員或是其他嬪妃知道,不管自己如何位高權重,都會被人打倒在地,永遠也翻不了身。

    她還未享受夠眼前男子的*愛,還不想現在就被處死,她還沒有為父親做點什麼,不想在他為自己出謀劃策多年眼看就要有所行動之時拖累了他,後宮嬪妃與人私通,那是抄家滅門的重罪,她一人何以擔當的起

    "月兒,別慌,現在我們需要冷靜。"景王摟過張惜月的肩膀,讓她安靜的躺在自己懷中,可還是抑制不住她因為恐懼而瑟瑟發抖的身體,縱使有了這個懷抱也還是撫不平她心中的恐懼,「告訴我,除了她們二人,可還有其他人看見我們了?」

    張惜月在腦中回憶了片刻,便與他回應道,「沒有。」

    「那麼月兒你聽著。」景王將張惜月從她懷中拉出,手依然摟著她的肩膀,認真的看著她的眼睛,「她們千不該萬不該,不該看到我們這個秘密,既然已經無法挽回,那我們只能,一不做二不休,讓她們永遠的閉嘴。」

    「你你是說,在這裡,殺了她們?」張惜月聽到景王的話後又是渾身一顫,話說的更加磕磕絆絆,她雖然入宮有不少的年頭了,手中的冤魂已是不計其數,可將那些女人統統殺掉豈是她之所願,如果可以,她不願意手上再沾上一些血腥。

    景王緊緊盯著她的眼睛,眼中是無比的堅決,「我們已經無路可退了。」

    他自然知道其中的厲害之處,也知道他們一直犯的都是宮中滅門之大罪,倘若真的讓那兩個女子回到宮中,與錦夜昭稟報了此事,他們不會有好日子過,縱使錦夜昭不在乎,也難堵朝中官員天下百姓悠悠眾口,必然會將他們遊街示眾,然後在刑場斬首示眾,所以,這兩個女人,不能任她們回到宮中。

    「可是,這裡離宮中這麼近,我們在這裡殺了她們二人,會不會生出什麼事端?」張惜月看著景王眼中閃過的狠戾之色,還是有一絲顧慮。

    「月兒,你要知道,此時若不殺了她們,待她們回到宮中,將此事告於皇上,我們會落得一個怎樣的結果。你不殺她,她必將反過來殺你,我們已經走到了這一步,不能再留下後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