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帝國海權

正文 第124章 無限的軌道 文 / 星光破裂

    1893年世界上最盛大的一件事自然是5月1的芝加哥世博會開幕了,這個在美國舉行的盛事,德國人自然要去參加。

    約亨當然也要在這次世博會上推銷自己的產品,bmw的各個型號的汽車自然要去世博會上亮相。

    隨著bmw的名聲越來越響,並且4s店的銷售網絡在西歐也已經基本鋪開,汽車已經成為了德國一項新興的強勢產業。

    而極盡奢華的bmw-daimlerds1雖然銷量不高,除了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德**火巨頭克虜伯這樣的一些頂級大土豪消費了一些外,其他的一般土豪依然對其敬而遠之,不過這不妨礙bmw在汽車市場上那極高的聲譽。

    在邁巴赫的不斷努力下,最新的直列4缸汽油機就已經可以提供超過40馬力的動力。有了強勁的動力,本茨很快利用這種發動機打造出了世界第一輛公共汽車,而戴姆勒則打造出了世界第一輛卡車。

    公共汽車和卡車的發明人依然沒有因為約亨的影響而改變,只不過時間分別提前了2年和3年,而車輛的性能也提高了。

    加長的車廂,前上後下的雙車門,對面式的20個座椅,公共汽車的出現讓城市化進程日益加速的德國交通體系開始了一場變革,在約亨的推動下,德國的幾個人口眾多的大城市開始進行用公共汽車代替公共馬車,建設更完善的城市公交網絡的試運行。

    而卡車的出現對於正在進行大規模基礎建設,對材料運輸能力有著極大需求的德國是比公共汽車更為重要的發明。卡車的運載能力面對馬車的巨大優勢很快就讓這種車輛在市場上有了一席之地。

    而卡車的價值不止於此,其在軍事用途上的價值不亞於鐵路的戰略價值。凡爾登戰役中法軍在一周內用3900輛卡車運輸了19萬士兵2.5萬噸物資,對戰爭的進程造了巨大影響。

    而施利芬的旋轉門的失敗也有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低下的運輸效率和緩慢的部隊運動能力的拖累。

    所以卡車也是約亨重點的關注對象,作為表率,約亨名下的企業率先開始將自己的運輸工具全面換成新誕生的卡車。

    當然,限制兩種車輛迅速普及的依然是價格,不過汽車的效率優勢慢慢會體現出來,對此需要的是時間和耐心,而這種耐心,約亨有。

    隨著汽車需求量的上升,對輪胎工藝的提升也就成了極為迫切的需求,炭黑橡膠和棉質簾布層被約亨提出來後開始在汽車輪胎上得到應用。

    汽車的發展趨勢也讓橡膠的價格開始提升,不過好在德屬喀麥隆是個生產橡膠的好地方,雖然在以後的總產量上不如東南亞的橡膠生產大國,但是每公頃產膠1200千克的平均產量在未來可是遠高於馬來西亞的700千克和印度尼西的400千克。

    自從汽車一炮打響後,知道未來橡膠需求量巨大的約亨就開始在喀麥隆建設橡膠種植園。引進了產膠量最高南美的三葉橡膠後,喀麥隆的橡膠種植業也隨著汽車業的發展而不斷壯大。

    石油製品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高。美國、喀麥隆、尼日利亞的石油公司的產能也在逐步提升,煉油廠的規模也是越來越大。

    一個汽車市場帶動的巨大利益鏈條正在逐漸成型。

    歐洲市場較強的消費能力和德國本土的需求量讓bmw原本年產一萬輛的產量開始捉襟見肘,擴大產能,將公共汽車和卡車這種主要注重運載能力的車輛的生產分離出去成為了bmw的下一步主要工作。

    同樣有著巨大消費能力的北美卻因為運輸成本導致價格無法下降。為了能夠在美國搶佔市場,bmw決定在美國建設分廠,而這次世博會也是bmw大舉進攻美國的前奏。兩種新車型自然也要去參展。

    不過還有一個新玩意也要送到芝加哥去湊個熱鬧。

    約亨在奧格斯堡機械製造廠看到這個準備送到美國去的新玩意,一台履帶式汽油機拖拉機。

    狄塞爾之前製作出的臥式單缸四沖程8馬力柴油機,這種玩意已經可以用來用於小塊田地耕作的手扶拖拉機了。不過由於約亨的推動下,德國的新興農業容克們進行聯合的大規模農莊對農業機械的需求是更大型化的東西。

    所以手扶拖拉機的市場不會很大,約亨也就沒有提出要製造這種玩意。而之後研製成功的直列4缸柴油機不過輸出20馬力,也就比5年前邁巴赫拿出來的4缸汽油機多了4馬力,但是在重量上卻重了近一倍。僅有的優勢也就是更大的扭矩和更低的燃料消耗了。

    所以這種東西約亨認為就算投放市場估計也沒什麼優勢,因此阻止了奧格斯堡機械製造廠將這笨重玩意裝上拖拉機的打算。

    無奈之下的狄塞爾也只好繼續努力提升柴油機的輸出功率,不過現在看來至少沒個一兩年恐怕是拿不出比較靠譜的產品的了。

    不過拖拉機還是要造的,德國農業產業化的進步在持續,對於生產機械的需求也在增加,蒸汽拖拉機這種坑爹玩意極低的工作效率根本不能滿足需求。

    不但要在其工作中不斷的給鍋爐添煤加柴,而且極低的燃燒效率讓其提供的馬力還不足以攜帶能讓自己工作一天的燃煤或者木柴。

    想像一下蒸汽拖拉機在工作時還要別人不斷往上面搬運燃料的可笑場景就知道這玩意有多不靠譜了。

    為了讓那些進行合作,將農業產業化的容克們更加積極的投身工業化農業的大潮中,合適的農業生產機械是必不可少的。

    於是當初16馬力的直列4缸汽油機被裝上了拖拉機,並且取得了成功。效率下、笨重的蒸汽拖拉機迅速被淘汰,現在在德國的田間地頭都能看到拖拉機吞吐著青煙的景象。

    汽油機拖拉機的普及開始讓德國農業的生產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往需要大量人力才能完成的工作被強勁的機械動力輕鬆完成。那些抱怨年輕人不願留在田地裡工作的容克貴族們開始正視當初皇儲殿下所提出的機械耕作所帶來的便利。

    使用機械有讓耕作的效率更有保障了,畢竟人力耕作的效率是變化的,機械則基本沒有這個問題。加上將自己的產業與別人聯合起來,進行集中耕作的容克們發現面積越大,機械所展現出的效果越好,農作物產量更高,生產成本反而更低。

    於是逐利的容克們開始走向了產業聯合的道路,用機械代替人力的他們可以省下大筆的僱傭勞動力的投入。而這導致了大量農村人口失去了工作,被從土地上解放了出來。

    這下就算是願意留在田地裡的年輕人也不得不前往城市尋找新的工作。這更加洶湧的推動了城市化的進程,現在德國大規模基建才能將攤子鋪的如此之大也得益於此,要是在以往可沒有這麼多的勞動力可以用。

    城市化的推進、工業生產力的上升、技術工人的增加甚至軍隊動員能力的提高都將大幅提高德國的戰爭潛力。

    因此在看到一系列好處後,政府就開始出台一系列關於農用機械運用的相關政策,通過各種優惠政策來提高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汽油拖拉機很快就成為德國最普及的農用機械。

    不過對於這種拖拉機約亨其實是不滿意的。汽油機雖然在輸出功率和功重比上有極大的優勢,但是燃料利用率相對較低,勢必會造成農業生產成本的增加。而且對於田地裡的工作,扭矩較低的汽油機也不是非常適合需要「勁大」的工作。

    更重要的是,也許是受早期蒸汽拖拉機的影響,這台拖拉機有著巨大寬闊的硬質輪胎以增大接地面積,降低壓強,不僅顯得十分笨重也效果有限。

    這也沒辦法,雖然充氣輪胎的技術進步了,但是對於在田間工作的拖拉機來說,充氣輪胎還是太嬌貴,糟糕的行駛狀況讓輪胎的磨損極為嚴重,棉質簾布的強度不足導致往往比胎面本身更早老化。

    而且汽車輪胎的溝紋過於淺細,胎寬也不足,拖拉機在輪胎氣不足時反而比氣很足時的軟地行駛性能更好,大尺寸高強度低壓輪胎又一時半會拿不出。

    因此沒辦法之下只能使用這種老辦法,所以,約亨提出了自己一直想要的設計,履帶式行走機構。

    而現在,奧格斯堡機械製造廠拿出了第一台實物。

    雖然現在只是銷接在一起的簡單鐵板,但是這依然是一個真正的「無限軌道」。負重輪和車體剛性連接,如果在路況糟糕的地方行駛對駕駛員來說絕對不是一個愉快的經歷。

    但是就是看著這個簡陋的玩意,約亨心潮澎湃。

    1906年美國霍爾特公司製造了第一台履帶式汽油機拖拉機,很快成為了當時最成功的拖拉機,當然這並不是約亨所在意的。

    讓約亨激動的時後來成為了世界上第一輛坦克「小遊民」的參考樣車是美國布勞克履帶式拖拉機,而之後法國的聖沙蒙和施耐德坦克乾脆直接使用了霍爾特拖拉機的履帶。

    有了拖拉機,坦克還遠嗎?

    其實還是挺遠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