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明官途

卷六 潛龍出海 第二百七十五章 深遠佈局 文 / 高月

    第二百七十五章深遠佈局

    李維正的逼宮彷彿一塊破冰之石,在朝廷中掀起了巨大的波瀾,偏偏就在這時,宮中傳來消息,皇上病倒了,在病榻上皇上傳下了旨意,加封李維正為兵部尚書,原兵部尚書齊泰改任禮部尚書,緊接著李維正進宮謝恩,此時的朝廷上下皆無心朝務,眼看大明王朝面臨著巨大的格局變動,每一個人都在為大明,也為自己的前途而焦慮不安。

    朱允炆真的是病倒了,這個年輕的皇帝再也承受不住巨大的壓力,近兩年的煎熬和焦慮所引發的各種病症都在這時接踵而來,病榻上,朱允炆面若金紙,沒有一絲血色,儘管他已經病得很重了,但他還是強打精神接見李維正,他憂慮大明江山,他必須要把這個闖進房內的虎安穩住了。

    而李維正此時又把剛剛露出的利爪又收了回去,他是個知道進退的人,他知道此時不是他發威的時候了,若逼得太狠,會引起朝臣們的強烈反彈,那是莽夫所為,相比之下,他更喜歡玩溫水煮青蛙的手段,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一切,而眼下,他要讓朱允炆和朝臣們明白,他李維正其實不是軍閥強權,他之所以在朝堂上發狠,完全是被黃子澄所逼。

    「陛下,這是臣在高麗所得一支萬年人參,已經成人形,獻與陛下,希望陛下早日康復。」

    李維正恭恭敬敬地把一支玉盒放在朱允炆身旁的小桌前,誠懇地說道:「請陛下寬心,臣正是因為忠誠於大明,才會憤怒李景隆兵敗,臣請陛下罷免黃子澄和李景隆,也是要給大明將士們一個交代,否則這件事會嚴重傷害到陛下在軍中的威望,或許臣有過激之處,還請陛下聖明寬恕。」

    「李愛卿不用解釋了,朕心裡明白。」

    朱允炆氣息微弱地說道:「其實朕也是想罷免他們二人,但朕一直下不了這個狠心,今天是李愛卿終於讓朕下了這個決心,朕一點也不怪你。」

    李維正點點頭又道:「陛下,臣這段時間一直在考慮如何對付燕王,不知陛下願不願意聽一聽臣的拙見?」

    朱允炆微微一笑便道:「朕怎麼會不願意聽呢?李愛卿講就是了。」

    「謝陛下!」李維正沉吟一下便道:「首先對付燕王不能著急,燕王不是藍玉,他為謀反已經準備了很多年,李景隆之敗就是急於求成的結果,臣考慮用三年的時間來慢慢削平燕王,軍事上就不必說了,目前盛庸山東、鄧戩在四川、高巍在湖廣、平安在河南,這些大將都能獨擋一面,有他們在,燕王是難以渡過黃河,但臣心裡也明白,如果真是打三年,沒有強大的國力支持是不可能辦到,所以江浙、湖廣、四川這些富庶之地朝廷最好能夠直接控制,以增加國庫稅賦。」

    說起增加國庫稅賦,朱允炆忽然插口道:「李愛卿,朕想重新啟用葉天明,此人極善理財,而且務實能幹,不知李愛卿是否同意?」

    李維正謙虛地笑了笑道:「臣只是兵部尚書,不能插手吏部之事,陛下自決,不必問臣。」

    「那好吧!朕明白了,請愛卿繼續說下去。」

    「其實臣也沒什麼好說了,臣想提兩個建議,希望陛下能夠同意,一是開放海禁,給沿海漁民一條生路,其次是開放言禁,希望我大明能繼承唐宋遺風,不以言獲罪,臣允許高麗民間辦報,以開啟民智,頗有啟示,臣也知道陛下是開明君主,一定會贊成臣的意見,臣願意輔佐陛下,將建文新政實實在在地延續下去。」

    病榻上的朱允炆不由愣住了,他萬萬沒有想到李維正這種大軍閥居然會支持他的新政,而且比他更務實,這一瞬間朱允炆有點恍惚了,他竟產生一種錯覺,李維正似乎不是獨裁攬權的野心家,而是他新政的堅決支持者,這時他又聽李維正道:「陛下,臣也承認罷免黃子澄是有臣的一點私心,臣和他矛盾極深,他不能容臣,臣也不能容他,不過國事不能為私情所亂,臣推薦黃子澄為河南布政使,讓他能為陛下繼續效力。」

    李維正這句話讓朱允炆喜出望外,虛弱無神地眼睛裡竟然閃過了一絲光彩,道:「李愛卿這句話可當真?」

    李維城鄭重地點了點頭,「臣絕不敢欺君。」

    李維正推薦黃子澄為河南布政使一事就彷彿是一劑最強烈的迷幻藥,年輕而缺乏政治經驗的朱允炆終於被錯覺蒙住了眼睛,他欣然點頭道:「朕萬萬沒有想到李都督居然也支持朕的新政,讓朕欣慰之極,愛卿建議開放海禁是為民謀利,這就是朕的一貫宗旨,朕完全贊成,第二個建議不以言獲罪,這也是朕登基後所倡導的朝政風氣,朕也絕對贊成,至於允許民間辦報一事,朕瞭解不多,不過朕知道這是宋風遺存,可以嘗試,開海禁和辦報紙兩件事朕就交給愛卿全權負責。」

    李維正跪下謝恩道:「朕願盡心竭力輔佐陛下!」

    此時的朱允炆已經完全被已經收回利爪的李維正迷惑住了,他精神也好了很多,又笑道:「朕現在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很多事情需要彼此溝通,才能真正瞭解到問題的真相,比如黃子澄反覆對朕說,李愛卿會阻撓反對朕的新政,朕便信以為真,沒想到其實不是這麼回事,朕確實要多和李愛卿多交流溝通才對。」

    李維正也慚愧地道:「陛下說得對,其實臣今天來也是想向陛下說明一事,蜀王和張翼確實是臣所殺,只是臣怕陛下責怪,才隱瞞了真相,實際上臣完全是為了陛下才殺了他們,臣如果早點告訴陛下真相,也不至於發生早朝的不愉快。」

    「為了朕殺他們?」朱允炆一愣,他連忙問道:「愛卿能不能說明白一點,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李維正歎了一口氣道:「臣在和張翼商量削蜀王藩時,遭到了張翼的堅決反對,當天晚上,張翼便派人向蜀王報信了,臣就懷疑張翼在漢中時已經和蜀王結盟了,他要擁立蜀王,因為臣帶進四川的兵力不多,又和藍玉打了一場惡戰,損失慘重,而張翼擁有二十萬大軍,一旦發難,後果不堪設想,當臣得知張翼秘密去德陽會晤了蜀王,便先下了手,只是因為這件事臣沒有證據,所以不敢說實話,結果天下都以為臣是為了私奪張翼之兵,讓臣背了惡名,要知道張翼的二十萬大軍臣部署在了河南一線,是為抵禦燕軍南下,這何談一個私字?」

    說完,李維正長長的歎了口氣,從懷中掏出了張翼的虎符,放在朱允炆面前,「這就是調動那二十萬大軍的虎符,陛下可以隨時調動這支軍隊,這是朝廷之軍,臣完璧歸趙,以示臣的清白。」

    朱允炆有些感動了,他拿起了面前的虎符,看了半晌,他點了點頭道:「朕不會讓愛卿背惡名,朕會正式向天下宣佈,削蜀王藩。」

    「臣謝陛下厚恩!」

    李維正恭恭敬敬磕了一個頭,又道:「另外,為了更有效地對付燕軍,臣建議成立一個臨時軍務參議堂,專門討論協調對燕軍的作戰事宜,由兵部主導,朝廷六部和各個職能部門派主事級別的官員參與,這樣有什麼困難可以當面提出來,可以防止各部之間推諉扯皮,以利於大家眾志成城對抗燕軍,陛下以為如何?」

    朱允炆沉思了片刻,便道:「朕准了!」

    李維正和朱允炆之間的一番深談,似乎有了實質性的效果,當然,朱允炆病體依舊,沒有什麼明顯起色,但他和李維正會晤之後,卻發出一連串的旨意,重新啟用葉天明為戶部右侍郎,任命黃子澄為河南布政使;正式下旨開放海禁,並宣佈大明王朝從此不以言獲罪,允許民間辦報、正式削蜀王藩和剝奪張翼的爵位等等一系列重大事宜。

    這幾件事儼如重磅炸彈般在朝野上下引發了強烈的反響,尤其是不以言獲罪,這是宋朝才有的開明制度,竟然在大明王朝重新出現了,這令剛剛經歷了朱元璋強權壓制後的士人們無不歡呼雀躍,紛紛相約,共飲一醉。

    由於這條措施是與開放海禁同時頒布,而人人都知道開放海禁必然是李維正的決定,由此許多人都猜測,『不以言獲罪』或許就是李維正提出來的。

    就彷彿要解釋這件事情一樣,李維正又正式宣佈了不以言獲罪的前提,那就是不得在公開場合攻擊和用言語羞辱皇帝陛下,這就更加證實了這條重大措施是皇上和李維正共同決定,也正是這件事徹底扭轉了李維正在士人心目中的軍閥形象。

    另外,正式削蜀王藩和剝奪張翼的爵位兩件事連在一起,便使人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關鍵,他們二人被殺恐怕是和削藩有關,看來其實是李維正奉旨行事。

    但還有一條消息卻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那就是成立臨時軍務參議堂,由各部各寺派主事以上級別的官員參加,由兵部主導,協調對燕軍的作戰事宜,這份奏折也是李維正所提出,但朱允炆在批准這份奏折時卻發現到了一個細微的變化,和李維正當時和他說起的時候相比,奏折上似乎多了『以上』兩個字,由各部各寺派主事以上級別的官員參加,不過心情愉快的朱允炆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這件事他也沒有和『不以言獲罪』地重大決策並列,而是作為一個普通的政令發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