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明官途

卷六 潛龍出海 第一百七十章 重出江湖 文 / 高月

    第一百七十章重出江湖

    在明初,軍政與軍令兩項大權,分別由兵部和大都督府執掌,洪武十三年,大都督府與丞相府一同被取消,代之以左、右、中、前、後五軍都督府,其中中軍都督府管轄中都和河南,各軍都督府的最高長官為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下設都督同知、都督僉事若干人,都督同知從一品,都督僉事正二品,這些人都駐京師,由一些有爵位的武將擔任,事實上明朝的軍制很大程度上效仿唐制,五軍都督府就相當於唐朝十六衛,和唐朝的衛大將軍一樣,平時並沒有什麼權力,由朝廷養著,待有戰事時則領兵出征,戰罷,兵歸衛所,將歸五軍府。

    李維正的副都督名字雖然好聽,但實際上在五軍都督府的職位並不高,都督的真正副職是同知,而副都督不過是同知的副職,因五軍都督府本身地位高的緣故,他這個副職的副職也是從三品銜,但也和其他一幫大小都督一樣,都是閒職,沒事去點個卯,坐在辦公室裡喝喝茶、聊聊天,越是顯得游手好閒,朱元璋也就越喜歡。

    李維正知道他被朱元璋安排這個閒職的真正用意所在,一是低調,他這個職務就相當於後世某某民主黨派辦公室副主任一樣,估計他在這個職務上干到退休,很多人也不會知道;其次是有時間,有時間替朱允炆出謀劃策,甚至幫他暗箭傷人,總之,他做的事情就是方孝孺、黃子澄等大儒不肖為,並嗤之以鼻的小人伎倆。

    幫助朱允炆上位也是李維正的既定策略之一,一方面固然是出於對朱標的報恩,另一方面則是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他李維正豈能放過幾乎將他置於死地的秦王和詹徽,借朱允炆的手便是最好的策略,但這些都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他需要朱允炆這個跳板。

    一般而言,接到聖旨的第二天他便要上路,特殊情況可以除外,李維正就是有特殊情況,他還沒有回門呢!他可是在一天娶了三個老婆,不回門誰能饒得了他?

    回門是婚後第三天,回門的規矩是不能在娘家過夜,早去晚歸,也無非是接受葉家人好吃好喝招待一番,再向葉家人開幾張空頭支票,將來他發達後會如何如何,沒有什麼值得大書特書,一個過場而已,巧的是回門後第二天葉夫人便要返回京城,李維正則要回京赴任,兩家人正好合為一路,一同進京了。

    從去年的九月被貶,到今年四月上任,整整相隔了半年,京城繁華依舊,熙熙攘攘,人來人往,展示著一種蓬勃向上的精神,李維正騎在馬上,十分感慨地望著這座大明的政治及經濟中心,想起去年他離開京城時是何等倉惶、悲涼,沒有一個人來送來他,可當他再次踏上京城土地時,他竟有一種隔世之感,六個月的時間,就彷彿過去了六年。

    李維正一家人用了五輛馬車,滿載著她們的嫁妝和其他各種物品,葉夫人不放心家中情況,便先走一步回府了,只有他們一家人的車隊在大街上緩緩前行,紫童自從進城起便在觀察丈夫的神情,見他眼睛裡充滿了複雜的神色,待他走到馬車旁,紫童便拉開車簾悄悄問他道:「大郎,再回京城,你很是感慨吧!」

    李維正點了點頭,笑道:「一般人被貶黜復出,至少也要兩三年,可我只要半年,還是比較幸運。」

    「有什麼幸運的,哪天惹了皇帝不高興,又得被殺頭,那時可就沒有人救你了,依我看,還不如在鄉下養養雞、種種田過得愜意。」說話的是倩倩,她對殺人不眨眼的朱元璋沒有一點好感,對大哥再次為官,她心中充滿了憂慮,她見葉蘇童笑而不言,便用手拍她一下道:「你別光傻笑,你也說說看,你是希望大郎在鄉下種田,還是出來做官?」

    蘇童看了一眼李維正便笑道:「作為女人當然希望自己的男人能平平安安,可是自古只有庸人才無志向,他們只會滿足於口腹之慾和聲色之樂,而大凡有點思想的男人都會想著做一番事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每一有抱負的男人的夢想,我希望大郎能夠走出家門,去奮鬥自己的事業,成功了,我們也能分享大郎的榮耀。」

    「那失敗了呢?」倩倩冷笑一聲,反駁她道:「如果失敗了,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命運,還有孩子們的命運,那種悲慘的下場,你能體會得到嗎?」

    「好了,你們不要爭了。」紫童打斷了她們的爭論,指著前方道:「已經到家了,我們還是想想怎麼收拾東西吧!這麼多東西,我真發愁往哪裡放?」

    說到放東西,一句話提醒了李維正,他連忙道:「我正要和你們商量呢!我們家人口也多,將來還有孩子,我打算再買一棟大宅,你們覺得如何?」

    買宅可是大事,幾個女人便說要商量一下再定,馬車很快到了家門,他們這半年不住在京城,京城的房子一直交給管家夫婦照看,平時也沒有什麼事,定期打掃一下房間,再照顧花草樹木,李維正在幾天前便已派家人先進京告訴了管家夫婦,因此當他們到來時,房間已經收拾好了,窗簾、床單、被褥都已漿洗乾淨,一切都收拾得妥妥帖帖,而且下人們都在,唯一遺憾的是李維正的親兵們在他被免職後都各自回了軍營,在他身邊只剩下十三郎一人。

    眾人一齊動手將馬車上的東西都搬進了府內,紫童姐妹以及瑤姬都去收拾東西去了,倩倩卻悄悄把李維正拉到一旁肅然說道:「大哥,有件事我要提醒你一下。」

    李維正見她一臉鄭重,便笑著問道:「什麼事?」

    「我想問問你,我們這個家到底誰做主,是紫童還是蘇童?如果你不早點把這件大事確定下來,以後她們姐妹在一起相處會很尷尬。」

    倩倩說到了點子上,這件事確實很重要,雖然蘇童是正妻,但她進門晚,而且紫童又是她親姐姐,大了她五歲,如果讓蘇童做主,親情上接受不了,李維正的感情上也接受不了,不過這個問題葉老太太已經替他解決了,在他們喝合巹酒的時候,葉老太太便說過,對內紫童為長,對外蘇童是妻,也就是說家裡的事情還是紫童說了算,但接待客人或者陪李維正赴宴什麼的,則是由蘇童出面,這也是葉家的意見,其實家務事誰做主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將來,如果紫童和蘇童都生了兒子,那誰的兒子為嫡?按理應該是蘇童,不過這件事李維正也沒有考慮,將來的事或許能順其自然。

    關鍵是眼前,儘管葉家已經提出紫童主內,蘇童主外,但最後還得由李維正做出正式決定,畢竟他才是這個家的男主人,李維正沉吟一下便對倩倩道:「這件事我已經給蘇童暗示過了,讓她凡事讓著一點姐姐,她是聰明女子,應該明白我的意思。」

    「那好,安排房間之事,大哥就去和大姐商量吧!這是當務之急。」

    李維正點了點頭,便來到了紫童的房間,紫童正在收拾兩個女兒的一堆小衣服,見丈夫進來便笑道:「轉眼她們倆就兩歲了,嬰兒時的小衣服我一件也捨不得扔掉,等以後她們長大了,我再拿出來慢慢回憶。」

    李維正走上前笑道:「那你準備讓她們倆住哪裡?樓上可只有三間房。」

    「這個,我和妹妹以及瑤姬剛剛商量過了,樓上四間屋子,正好我們四個女人一人一間,兩個小傢伙平時就和我睡,等你這個大傢伙來的時候,就讓乳娘帶她們到樓下睡。」

    「等等!」李維正打斷了她的話,驚訝地問道:「樓上有一間可是我的書房,你們莫不是想把我趕走吧!」

    紫童嘻嘻一笑,摟住丈夫的脖子親了他的臉一下道:「可以把樓下兩間堆放雜物的房間收拾出來,委屈你一下,把你的書房移到下面去,我在樓下給你收拾兩間屋子,一間書房,另一間是你休息的地方,反正馬上要買新房,你就暫時委屈一下吧!」

    李維正無可奈何,只得接受了安排,他又問道:「你們同意了我買新房麼?」

    紫童嫣然一笑道:「房子當然要買,畢竟將來蘇童有了孩子,瑤姬有了孩子後,家裡就顯得擁擠了,我建議最好去城外買一處莊園,地方寬大不說,還能種種菜、騎騎馬,給孩子們一個玩耍處,咱們城裡的房子也不賣,偶然來住一住,你覺得如何?」

    「好!就聽你的,明天我就去找房子。」

    安排完家裡的事,李維正見天色還早,便準備去東宮拜祭太子,就在這時,家人來報,外面有客人找,李維正一怔,他剛剛才到京城,誰的消息會這麼快?

    他走出大門,只見門外站著一個中年人,卻正是他最早來京城時認識的常升,常升見他出來,便拱手笑道:「李大人,恭喜新婚!」

    「常太保好快的消息。」李維正笑著走上前,拱手施禮道:「既然來了,常太保就快請屋裡詳談。」

    常升是前太子朱標的舅子,也就是朱允炆的舅舅,是太子黨的核心人物,他的到來自然和朱允炆有關,常升微微一笑,便隨李維正進了小客房,二人分賓主落坐,常升立刻道:「李大人不妨猜一猜,我怎麼會知道你進京?」

    李維正略一思索便笑道:「常太保豪爽仗義,朋友遍天下,不用說,這必然是五軍都督府的人告訴了你我的事,我說得可對?」

    常升撫掌笑道:「李大人只猜對一半,實不相瞞,我便是中軍都督府同知,我當然知道你要來。」

    「原來如此。」李維正也忍不住笑了起來,他連忙起身躬身施禮道:「原來常大人就是我的頂頭上司,我失禮了。」

    常升擺了擺手道:「李大人就不用客氣了,大家左右都是閒職,我也沒有什麼事情吩咐你。」

    這時,倩倩端著茶盤進來給他們上了茶,常升一直注視著倩倩的背影,待她出去,常升便急忙問道:「我聽說允炆對你的一個妹子頗有情義,可就是她嗎?」

    李維正卻淡淡一笑道:「這只是一個傳聞,常太保不用當真,小王爺因常去買鉛筆,便和我這個妹子比較談得來,並沒有其他的關係,常大人可別以誤傳誤,被有心人抓住把柄。」

    常升默默地點了點頭,他明白李維正的意思,現在朱允炆也想繼承父志,入主東宮,而秦王朱樉氣勢咄咄逼人,如果被他抓住此事做文章,問題可就嚴重了,不過常升並不知道倩倩就是洪武十八年郭恆案的主角郭恆的女兒,否則他會驚得跳起來,他又沉思了一下便道:「李大人,我就直說了,我今天來找你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得到你的一個明確答覆,你究竟支持誰?」

    李維正警惕地瞥了他一眼,不露聲色問道:「常太保聽到什麼消息了嗎?」

    常升點了點頭道:「我們都知道前些天你新婚大喜,是燕王親自給你做的證婚人,現在已經有一種說法,說你拋棄了太子的恩德,轉而投奔燕王了,雖然這只是一種傳言,但燕王參加你的婚禮確實是真,這件事我們得問清楚了。」

    李維正暗暗歎息一聲,不用說,這一定是燕王自己對外宣揚,不出他的所料,燕王參加他的婚禮是別有用心,他笑了笑便道:「燕王參加我的婚禮就說明我投奔燕王了嗎?我在鳳陽臨淮縣,燕王卻在北平,常太保認為燕王會為一個被貶黜的小小指揮使而跋涉三千里跑來參加婚禮嗎?如果是這樣的話,他的屬下們可會服氣?再說燕王是奉旨來參加太子殿下的出殯,以他的謹慎,會把喪事和喜事放在一起嗎?常太保,我實話告訴你,他不過是正好路過鳳陽,同來參加我婚禮的也不是他一人,寧王殿下也來了,還做的我了司儀,那是不是說我也投靠了寧王殿下呢?」

    李維正分析得十分透徹,常升心裡明白了,他立刻起身道:「我這就去給小王爺說,不能中了別人的反間之計,李大人,我先告辭了。」

    李維正也站起身,誠懇地說道:「請常太保轉告小王爺,我李維正是恩怨分明之人,太子對我有救命之恩,無論如何,我都一定會助他的兒子登上東宮的寶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