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我是皇太子

龍騰世紀 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十五路大軍 文 / 十十

    太陽上升,溫度漸漸的升高。%&*";

    此刻,信都城中心,刺史府,大廳內。

    劉馮跪坐在上首座上,其下是鄧芝。

    「趙卿那邊可有消息?」劉馮問道。

    「回稟大將軍,趙將軍等已經修養完畢了,目前正從界橋出發,趕來信都。」鄧芝回答道。

    卻是劉馮等的已經不耐煩了,開始詢問趙雲等人的動向了。

    「八路大軍,能戰之兵,還剩下多少?」聽到趙雲已經出發了,劉馮的臉上露出了滿意之色,但緊接著又問道。

    「能戰之士,只餘下三萬八千。」鄧芝苦笑了一聲,說道。

    頓時,劉馮的心就像是被針紮了一下,很疼,疼疼。八路大軍,本該由四萬八千人,而現在只剩下了三萬八千人。

    這界橋之戰,損失的兵力,就足有一萬啊。

    雖然說,袁紹也損失了三萬兵力,更多一些。但是在劉馮的心中,即使是袁紹的十萬雄兵,也比不上漢軍的一萬大軍啊。

    這讓劉馮如何的不心痛?

    「袁紹。」劉馮冷冷的吐出了這兩個字,神色說不出的冷厲。

    不過,現在的劉馮還真是不能拿袁紹怎麼樣。

    七萬精兵,雄城鄴城。

    想著,劉馮不由思索了起來。

    袁紹以三萬精兵鎮守界橋,就讓他損失了一萬兵力。而現在有七萬雄兵,雄城鄴城,更加難以對付。

    而他現在的兵力,卻未免稀薄了一些。

    陳光的軍隊不行,戰鬥力差了很多,不能上戰場,注定是要鎮守信都的。那麼剩下的就鄧芝的六千兵力,以及趙雲等八人的三萬八千兵力。

    算起來,只有四萬四千兵力,遠遠的不夠。

    他還需要更多的兵力,投入到這一場戰爭之中。i^

    「張燕呢?在什麼地方?」劉馮張口問道。

    「回稟大將軍,目前張燕還在壺關鎮守,不過他已經準備好了出戰的準備了,隨時可以支援大將軍。」

    鄧芝回答道。

    「好,命令張燕出兵魏郡。攻克魏郡之後,在魏郡等待與孤匯合。」劉馮聞言露出了滿意之色,說道。

    「諾。」

    鄧芝應諾道。

    隨著張燕的加入,劉馮的兵力就已經恢復了很多了,到達了五萬人。但是還是遠遠不夠。

    「董承,徐庶,甘寧等人五路精兵也該動動了,命令他們出河內,進取朝歌郡,待孤率領大軍到達鄴城後,他們再行與孤匯合。」

    劉馮深呼吸了一口氣,下令道。

    「諾。」

    鄧芝再次應諾了一聲。

    「下去傳令吧。」劉馮說道。

    鄧芝聞言起身朝著劉馮一拜,而後走了出去。

    鄧芝走出去之後,劉馮開始了盤算。有了張燕,他的兵力就可以達到五萬人,再加上董承等五路大軍,他的兵力就可以到達八萬人。

    在人數上佔據了上風,但是袁紹畢竟有城池。

    這麼一盤算,劉馮的心中有信心能夠鬥贏袁紹。但是怎麼說呢,劉馮卻對於己方的傷亡沒有信心。

    因為劉馮知道,要想攻破鄴城,就必須付出代價,就像是強攻界橋一樣。

    但劉馮又能如何呢?難道遇到硬骨頭,就放棄了嗎?

    把袁紹給弄死,乃是劉馮心中的一個執念。就衝著這個,劉馮就要不惜一切代價,將鄴城給破了。

    將袁紹給砍頭了,將袁氏的人殺個一乾二淨。

    「等著。」

    想著,劉馮的心中戾氣驚人,眼中厲色迫人,他狠狠的吐出了兩個字。

    死期不遠了,等著吧。

    等待,又是等待。

    直到三日後,趙雲,馬超,閻行,龐德,鄧艾,張遼,張頜,董蓋等八位將軍,率領八路大軍到達了鄴城之後,劉馮等待才結束了。

    這一日,魚肚泛白,鄴城城中還很清冷。

    但是南城門外,卻是一片人氣沸騰。

    一位位士卒披甲持矛,氣勢驚人,他們足足有四萬四千人,組成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名叫漢軍。

    大軍的最前方,立著一桿帥旗,帥旗上,繡著一個斗大的「漢」字,旗幟迎風飄舞,威嚴浩浩。

    旗下,劉馮策馬而立。他的前方,則是陳光。

    「大將軍,讓末將也出征吧。」此刻,陳光非常的熱血,請求出戰。

    「鎮守信都,就是最大的功勳。」劉馮婉拒了陳光的請求,說道。

    最終,陳光沒有出征,在信都城中鎮守。而劉馮則沐浴在「漢」字帥旗下,率領九位將軍,九支大軍,緩緩的朝著南方鄴城而去。

    魏郡。

    這一郡處在信都與鄴城之間,治所是在魏城。而這魏城距離鄴城,只有五百里的距離。

    這座城池,本也是大城,乃是趙國重要的城池。但是而今袁紹已經無力它顧了,不可能分開兵力,被漢軍逐一擊破。

    因而,這一座城池中,沒有一個守軍。

    張燕奉了劉馮的命令,率兵出壺關之後,很簡單的就將魏城給攻破了。

    這一日,天色在中午時分,魏城北城門洞開,張燕率領了麾下的六千精兵,齊齊聚集,向北等待。

    不久後,一支大軍出現在了張燕等人的實現內,其中最耀目的,就是最前方的那一桿「漢」字帥旗了。

    威嚴,肅穆。

    「大將軍。」

    張燕知道這是大軍殺到了,那旗下就有大將軍。於是,張燕策馬而出,來到了旗下,果然見到了劉馮,於是,下馬拜見道。

    「入軍,隨孤向南取鄴城。」對於張燕,劉馮沒有見過幾次,但是劉馮很信任張燕的領兵能力。

    而張燕也沒有辜負劉馮的期望,在袁紹的進攻下,保住了壺關。因而,劉馮對於張燕很客氣,和顏悅色道。

    「諾。」

    張燕應諾了一聲,將麾下六千人,併入了漢軍之中。

    如此,漢軍的就足足有十位將軍,五萬大軍了。

    匯合了張燕之後,漢軍一路南下,終於到達了鄴城了。

    鄴城,乃是一座大城,極大的城池。高大,偉岸等等形容詞,也不能形容鄴城的壯觀。

    這一座城池,當真是被袁紹加強到了一個讓人發指的地步了。

    望著這一座城池,就算是許多漢軍士卒的眼中都露出了震撼,只有劉馮以及將軍們的眼中,蘊含的是信心。

    他們有信心,拿下這座城池。

    而就在漢軍到達鄴城的時候,南方也有一路漢軍緩緩朝著劉馮等人匯合。

    「徐」,「甘」,「董」。其中旗號,最熟悉的就是這三面了。

    而這一支大軍,足有五路大軍。

    徐庶的漢武卒,甘寧的精兵,以及董承所轄的三路騎兵,總共三萬精兵。

    可以預見,這兩支軍隊匯合,是何等的壯觀。

    十五路大軍,八萬精兵。匯聚了而今劉馮麾下,大半的名將。

    徐庶,甘寧,董承,趙雲,馬超,閻行,龐德,董蓋,張遼,張頜,鄧芝,鄧艾,張燕等等。

    劉馮就不信,這樣的陣容,還破不了鄴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