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我是皇太子

龍騰世紀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疑兵之計(第五更) 文 / 十十

    不僅是劉馮,連抱住了劉馮,將手刀停留在劉馮脖子處幾寸距離的董蓋也是驚出了一身冷汗。!>

    剛才是抱著必死之心,即使是冒犯也要將劉馮擊昏。現在看來,若是剛才真這麼做了,他不就等於是必死了?

    正所謂自掘墳墓。

    幸好,幸好停了下來。

    董蓋的心中充滿了慶幸,而後董蓋鬆開了抱住劉馮的手,澀然道:「大將軍,是末將魯莽了。」

    「你這暴躁的脾氣要改改了。」劉馮深呼吸了一口氣,沒可奈何的說道。

    「諾。」

    董蓋沒有抱怨,乖乖的應諾道。

    「不知道大將軍想到了什麼計策,可以退敵?」緊接著,董蓋又很是好奇的問道。如今敵我雙方勢力差距很大,很難想像。

    有什麼辦法,能將那鮮卑騎兵給退走了。

    董蓋只說退走,因為董蓋已經沒有報希望,能將這二三萬的鮮卑騎兵給殺敗。那完全沒可能。

    不過,就算不是殺敗,而是退走,那也是非常的驚人了。至少,董蓋知道自己就算是想上七天八夜也是想不出來什麼辦法的。

    「很簡單,疑兵之計。」當著心腹愛將的面,也沒什麼好隱瞞的,劉馮張口說道。

    「疑兵之計?」董蓋露出了疑惑之色。

    所謂疑兵之計,就是疑惑敵人。使得敵人對己方的形勢,出現錯誤的判斷。想著,董蓋的面上漸漸的浮現出了興奮的神色。

    「可是要示敵以強?」緊接著,董蓋幾乎脫口而出道。|

    現在他們佔據弱勢,要想不戰而屈人之兵,就要讓來者判斷他們的兵力佔據多數,也就是顯得更加強大一點。

    想著,董蓋越來越覺得有道理,也越來有計劃了。他迫不及待的說道:「末將立刻去佈置。命親兵們列陣等待,而多豎起旗幟,長矛,放在山中。若隱若現,顯得伏兵眾多。讓來者知難而退。」

    這就是董蓋的計劃,示之以強。無中生有的敷衍出一支伏兵,讓來者知難而退。

    若是一般情況下,這樣的辦法,也是最好的。

    有很大的幾率,可以嚇退對方。不過,這個辦法與對方的智商,作風是息息相關的。

    比如說,智商低一點,性格魯莽的人,可能會莽撞形勢。智商高一點,疑心重的人,則會謹慎,甚至於不戰而退。

    還有各式各樣的可能。

    總而言之,這個辦法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依賴於對方,也就是把自己的性命,完全的交給了對方的判斷,這並不是劉馮的作風。

    而劉馮要做的,則是扭轉乾坤。以自身的局勢,配合謀略,將對方不管是智商高,疑心重的,或者是智商低,性格魯莽的人。

    有很大的幾率,都要離開。

    所以,董蓋的辦法,是不行的。

    於是,劉馮喝住了董蓋。

    「莫要如此。」

    「大將軍。」正是興奮無比的想要下去佈置呢,卻被劉馮喝住了,到這讓董蓋非常的疑惑,只見他回過頭來,不解的看著劉馮。

    「我們不能示強,而要示弱。」劉馮深呼吸了一口氣,說道。

    「示弱?那不就是讓敵人進攻嗎?」董蓋聞言失聲驚呼道。也難怪董蓋會失態了,這自己本身已經是很弱小了,害怕敵人進攻。

    這把自己佈置的更加弱小,豈不是讓敵人快點衝過來殺了自己嗎3f

    這實在是讓人費解。

    董蓋對劉馮忠心耿耿,更是信任非常。但是在這一刻,他對劉馮的提議,卻也忍不住有了一些疑惑。

    「那是正常的理解。但是有句話說的好,叫做否極泰來。我等示弱,在別人看來,未必就不是示強。」

    劉馮聞言微微一笑,說道。

    「這怎麼又從示弱,變成了示強了?」董蓋搞不懂了,滿頭都是霧水。

    「兵法雲,虛則實之,實則虛之。這個道理,很多人都知道,連鮮卑人也知道。我們若是示強,來者會以為我們是外強中乾。而若是我們示弱,來者反而可能認為我們是在示弱誘敵。」

    劉馮瞇起了眼睛,帶著那麼一分詭異,說道。

    「原來如此。」董蓋聞言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這個是虛虛實實之計,千變萬化,讓人搞不懂。

    看不看的破,就全看自己本事了。

    同時,董蓋也漸漸的明白了劉馮的意思。他們看似示弱,在敵人的眼睛裡,可能會是強大的表現。

    但問題是,如何讓敵人認為他們是強大的表現呢?

    「如何讓人相信?」不懂就問,董蓋很快就張口問道。

    「很簡單,前車之鑒。」劉馮哈哈一笑,爽快的回答道。

    什麼是畫龍點睛?什麼是畫龍點睛?這就是了。若不是強忍著,怕是董蓋要拍案叫絕了。

    剛才,他們說的示弱啊,示強啊,其實都是沒有實質意義的。因為他們就是底子薄,心虛。

    所以,才會示強,或是示弱。而一旦來者不被這煙霧彈給迷了眼睛,他們都難逃一死。

    但是有了劉馮這句話,那麼他們就有了九成可以渡過這個危機了。

    為什麼?就因為前車之鑒啊。

    想半年前,他們漢軍就是示弱了,匈奴人真敗,將五萬鮮卑鐵騎引入到了聲城。而後三軍齊齊殺出。

    整整五萬人,被包圍住,狠狠的殺了一通,一個不留。

    那一戰,整座聲城的城北,就被鮮血給染紅了。至今,都還有瀰漫著一股淡淡的血腥味。一些膽小的人,都不敢從那邊走過。

    而那一戰,也是影響了鮮卑人與漢人之間的勢力對比的重要一戰,正因為有了那一戰,鮮卑人才從上坡路走上了下坡路。

    而漢軍則是更強了。

    直接導致了今時今日,漢軍佔據上風,而鮮卑人已經促襟見肘了。眼見著很可能就要灰溜溜的退回了漠北了。

    因而,對於當日的那一戰,鮮卑人即是憤憤不平,又是驚懼失色。

    而當初那一戰,正是劉馮示弱,才導致的結果。而今照貓畫虎,示之以弱。鮮卑人既有前車之鑒,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安能不裹足不前?疑心頓生?

    妙,實在是妙啊。

    董蓋的心中讚不絕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