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我是皇太子

龍騰世紀 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昭姬歸漢(第三更) 文 / 十十

    當這女子說完後,鄧芝心中已經是怒火翻滾了。

    是了,當年董卓死後,洛陽就亂了。匈奴曾經乘機出兵過。蔡邕那是一位知名海內,德高望重的人物。

    他的女兒,居然被劫持到了匈奴。

    而且,當初亂的很厲害,應該是不止蔡琰一人被劫持來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匈奴為奴為婢呢。一想到那樣的一幕,鄧芝的心中如何能不怒火翻滾?

    不過,鄧芝畢竟也是冷靜之輩,很快就冷靜了下來,應為現在的漢室,需要匈奴的力量。

    不可露出太多的敵意,否則怕是要壞了大事。

    還是那句話,待天下平定,再向匈奴人算總賬。

    「來人,傳我的命令,將蔡小姐接入來這單于府內。」鄧芝冷靜了下來之後,神色看不出喜怒,只是朝著廳外大喊了一句。

    「諾。」

    門外的匈奴勇士們聞言不敢怠慢,立刻應諾了一聲,並下去傳令去了。

    「多謝長史大人。」

    蔡琰的侍女聞言立刻狂喜了起來,不住的下拜道。

    「身為漢臣,又在匈奴。為民做主,理所應該,不必言謝。」鄧芝聞言卻是擺了擺手,說道。

    說不出的真誠。

    侍女聽了之後,頓時紅了雙目。真是好官啊,大漢朝已經多少年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好官了。

    侍女在河套,是邊境。雖然聽說了漢室的強大,但卻從來沒有感覺到過那一份強大所帶來的溫暖。

    但是此時此刻,她從鄧芝的身上感覺到了這一份溫暖了。

    濃烈到不可思議的溫暖。|

    鄧芝一位大臣,而這女子不過侍女,按照道理來說,二人根本不會有什麼共同話題。但是鄧芝卻有用到侍女的地方。

    因為,從侍女的口中,鄧芝才能瞭解到目前朔方城中,漢人的生存狀況。

    因而接下來的大廳內,並沒有陷入沉默。鄧芝開口詢問朔方,以及匈奴的狀況。而這侍女也是知無不言,將鄧芝希望瞭解到的情報,大體都說了出來。

    這對於鄧芝來說,非常的有用處。

    而時間就在這個過程中一點一滴的流逝了,而外邊卻也因為蔡琰的事情,掀起了不少的波瀾。

    因為蔡琰的身份不簡單,被匈奴擄掠過來後,就成了左賢王王妃了。身份相當的尊崇。

    不過,這股波瀾最終還是平息了下來。一來,匈奴人對於女人,就相當於對待財富。只要有價值,女人是可以放棄的。

    另一方面,漢軍太強大了。目前的匈奴人又是要緊跟漢軍的腳步,搶奪鮮卑人的財物。如何決斷,就不用多說了。

    於刃兒在遲疑了片刻之後,就派人將蔡琰帶到了單于府內。

    單于府外,一隊匈奴勇士們簇擁著一輛馬車,緩緩的靠近,最終停在了府門前。隨即,一位女子走下了馬車。

    這女子就是蔡琰,按照年紀,蔡琰應該有三十多歲了。但是她的皮膚卻彷彿少女一般嬌嫩,俊俏的臉上沒有留下哪怕是一丁點歲月的痕跡。

    相反,隨著歲月的流逝,使得她更加風韻了起來。

    當然,人無完人。而蔡琰身上的缺憾,則是她那一雙眼睛,那是一雙飽經風霜,足以讓人心碎的眼睛。

    蔡琰立足在單于府門前,有些恍惚。而後,發出了一聲幽幽的歎息聲。

    「不想,居然有今日。」

    「不想,漢室居然強橫至此。」

    身處匈奴十餘年,卻沒有一次機會,能夠讓她返回漢室。本以為會老死匈奴,剋死異鄉。

    卻不想十餘年後,撥雲見日,她居然有這樣的一天,可以返回家鄉了。

    這是蔡琰道出了「不想,居然有今日。」的原因。

    至於後一句,「不想,漢室居然強橫至此。」也是有原因的。蔡琰是一個命運坎坷的女人,她經歷了戰亂。

    她的父親於帝都被王允所殺,甚至於她本身也在帝都洛陽,被匈奴人劫掠到了河套。那時候戰亂不斷,連帝都都被匈奴人給劫掠了。

    這是何等的虛弱。

    而今不過十餘年而已,但是一介漢臣,節臣,居然就能逼迫匈奴左賢王於刃兒就範,讓她可以回歸漢室。

    這是何等的強大。

    蔡琰為此而感慨,乃至於有些不可置信。短短的十餘年時間,短短的十餘年時間。那一位高高在上,光芒萬丈的皇太子,王上大將軍是如何做到的?

    蔡琰覺得有生之年,從未有一次像今日一般的震撼,今日一般的恍惚。

    當真是前所未有的感覺。

    「父親,女兒終於可以回去,為您掃墓了。」終於,蔡琰收起了震撼,一行清淚落下,順著臉龐,滴在了地上。

    回家掃墓,這是蔡琰一生的願望啊。

    隨即,蔡琰伸出手用袖子擦拭了淚水,鎮定了一下神色,邁著堅定的步伐,走了進去。進入了單于府,到達了大廳外。

    於大廳外停頓了片刻後,蔡琰走了進去。

    「陳留蔡氏,見過長史鄧大人。」進入大廳後,蔡琰抬頭稍稍打量了一下,見上首座上的鄧芝,漢臣打扮,又手持節杖。身份已經表明無誤,不由立刻行禮道。

    「夫人多禮了。」

    鄧芝沒有怠慢,親自起身來到了蔡琰的身前,伸出雙手虛扶起了蔡琰,說道。而後,鄧芝更是誠懇道:「昔日在下幼童之時,夫人之父,蔡大人已經海內聞名,令在下敬仰不已。而今得見夫人,當真是不勝歡喜。」

    「父親亡故多年。人言,人亡如燈滅。而今,鄧大人卻顧念父親之名,而搭救賤妾。大人德行,賤妾欽佩,亦不勝感激。」

    蔡琰聞言感激不已,也道出了這番肺腑之言。

    「之所以人亡燈滅,後事淒涼。蓋因為國家戰亂,而人心不古之言也。而今漢室,有天子坐鎮九州,威懾寰宇。大將軍執掌兵權,征討八荒。國內,尊禮儀,崇孝道。美矣。而夫人之父,為一代大儒。相信不僅是在下見夫人而憐惜,天子,大將軍也必是如此。」鄧芝聞言卻是笑著說道。

    「聞大人之言,讓賤妾心生嚮往。」

    蔡琰聞言露出了嚮往之色,說道。

    那坐天子御座,威懾歡愉的天子。那執掌兵權,征討八荒的王上大將軍,是何等人物?而在這一對蓋世父子的治理下,漢室又是何等的美好。

    一切的一切都讓蔡琰嚮往。

    「必不會讓夫人失望。」鄧芝笑道。

    於國家大事之中,能搭救蔡琰這樣的名門之女。鄧芝覺得很有意義,不過,鄧芝也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於是,在與蔡琰交談了一會兒後。鄧芝就分出了自己的一半護衛,並命匈奴人出兵三百,將蔡琰送去了南方了。

    而後,鄧芝又投入到了計劃的製作當中去了。

    波及整個草原的戰爭,要開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