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我是皇太子

龍騰世紀 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河東攻防第一更) 文 / 十十

    「壺關堅固,河北第一雄關。關隘守將韓關更是趙國名將,麾下五千精兵。即使是十萬大軍攻之,怕是也要三五日時間。而漢軍不過三萬精兵而已。斷無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攻破壺關,這是漢軍的詭計,亂我軍心而已。」

    「壺關堅固,河北第一雄關。關隘守將韓關更是趙國名將,麾下五千精兵。即使是十萬大軍攻之,怕是也要三五日時間。而漢軍不過三萬精兵而已。斷無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攻破壺關,這是漢軍的詭計,亂我軍心而已。」

    「……。」

    「噠噠噠。」

    片刻後,魏國,燕國攻城的軍隊之中,出現了無數跨坐戰馬的騎士,他們仰天高呼,說這是漢軍的陰謀。

    在此前,魏國,燕國大軍的氣勢,已經下降到了最低點了。即使再強悍的軍隊,也難以抵抗後路被斷的那種恐懼。

    而隨著無數騎士們跨馬高呼,說這完全是漢軍的陰謀。卻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魏國,燕國的軍隊穩定了下來。

    並且開始了簡單的思考。

    是了。壺關,那可是河北第一雄關。守將韓關沒聽說過,但是五千精兵,肯定是強悍的。

    有這樣的雄關,有這種數量的精兵。漢軍能短期內攻破壺關3f這其中肯定是有貓膩的。

    「原來是這樣,漢軍可惡。」

    「原來漢軍之中不僅是劉馮詭計多端,連這河東郡守也是。」

    「無恥之尤。」

    而隨著思考的持續,無數無數的魏國,燕國的士卒們恍然大悟,紛紛破口大罵了一聲。並繼續進攻。

    此刻,天色已經完全的黑了下來,二國的士卒們舉起了火把,進行連夜攻城。

    「殺。」

    一聲吼殺聲衝霄,在程昱的手段下,恢復了幾分氣勢的二**隊,對於安邑城發動了猛烈的攻擊。

    「大漢威武,戰無不勝。」

    但論氣勢,城池上的漢軍守卒卻要強過二國大軍,只見無數無數的守卒們高吼著大漢威武,或彎弓放箭,或是拋下滾石,圓木,對二國大軍進行阻擊。

    這是一場慘烈,血腥的廝殺,雙方各不相讓,氣勢都很高昂。即使黑夜也阻擋不了他們啊。

    旗鼓相當,完全的旗鼓相當。

    神話,這完全又是一種神話。這城中的漢軍,不過是六千屯田兵,以及以漢室,劉馮的號召力,調動了四五千精壯所組成的一萬雜牌軍而已。

    雖然仗有雄城,但也有難以遮掩的虛弱。但就是這樣一支虛弱的軍隊,卻抵擋住了魏國,燕國八萬精兵的猛烈進攻。

    並且堅持了數日的時間,到現在都能殺個旗鼓相當。這不是神話又是什麼?

    而這段神話的締造者,就是劉馮,劉巴。劉馮以大軍攻克壺關,斷了并州的後路,這是鋪墊。

    而劉巴以其智慧,煽動士卒,提升士氣,進行抵抗,這是結果。

    可以說,這一段神話的造就,離不開這二人之中的任何一個人。

    這一段神話,絕對是輝煌的。也足以列入史冊,但是另一方面,劉巴又知道,單憑這一點,卻是完全不夠的。

    實力的差距,那是不能用士氣來彌補的。魏國,燕國的八萬精兵,那是強大的實力,而城中一萬雜兵,那是虛弱的代名詞。

    而且隨著戰爭的持續,這餓一萬雜兵也以一個驚人的速度消減。他們能依靠這高昂的士氣堅持數日,但又能堅持幾個數日呢?

    若是沒有別的手段,河東還是保不住的。而這完全是不符合劉巴此刻的意志。此刻的劉巴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那就是保住河東,保住漢軍的退路。使得漢軍立於不敗之地,讓漢軍獲得并州。

    「立刻派人去城中高呼,讓全城百姓集中在城東軍營內。」劉巴沉吟了片刻之後,緩緩的呼出了一口氣,而後下令道。

    「諾。」

    左右應諾了一聲,立刻去佈置去了。

    「大將軍啊,您就是命世之英。我堅信,亂世會終結在您的手中。」下達了命令之後,劉巴抬起了頭,望向了壺關的方向,心中暗道。

    「噠噠噠。」

    另一方面,隨著劉巴的,命令被下達了。無數無數的騎兵,駕馭戰馬,在清脆狂亂的馬蹄聲中,馳騁在城中。

    「郡守大人有令,全城百姓往城東軍營集合。」

    「郡守大人有令,全城百姓往城東軍營集合。」

    「……。」

    在馳騁的同時,騎兵們高喊出了劉巴的命令。

    安邑,乃是河東郡的郡城。而河東郡,又是目前天下,少有的大郡。足有人口二三十萬。

    這安邑城中,足有四五萬的人口。此刻,無數的百姓們,都在聆聽著廝殺聲,對未來充滿了迷茫。

    戰爭,到底會怎麼樣。魏國,燕國的軍隊如此的凶悍,入城後,會不會被屠城。這是百姓們迷茫,恐懼的原因。

    而劉巴作為郡守的時間固然短暫,但是劉巴非常的有能力,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了一些威望。

    因為迷茫,恐懼,又對於劉巴的幾分信任,無數的百姓們在聽到了騎兵的吼話之後,紛紛打開了房門,走了出來。

    「吱呀。」

    「吱呀。」

    只聽見一個個開門聲響起,無數無數的百姓們,攜老扶幼的走了出來。這些都是很尋常的面孔,只是普通的百姓而已。

    「廝殺聲越發的慘烈了,怕是安邑城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了。這一次,老夫又要送孩兒了。」

    一位年過半百的老者,歎息了一聲,老淚縱橫道。

    這老者有些見識,知道此刻局勢危險,怕是郡守大人號召城中百姓往城東軍營而去,乃是要讓精壯們去守城了。

    所以,這老者才說,老夫又要送孩兒了。而為什麼是這又字呢?因為這老者有五個兒子,其中一個被袁紹徵召了,目前下落不明。

    又一個被曾經的河內太守張揚徵召了,目前身亡了。

    還有一個被高幹徵召了,也早就戰死了。目前還剩下兩個幼子,一個二十五歲,一個二十歲。

    怕是這一次也難以保住了。

    但是老者在歎息了一聲,老淚縱橫了片刻之後,抹掉了眼淚,毅然帶著孩兒們去了城東軍營。

    因為老者知道,只要亂世持續,他的孩兒一個也保不住。反而,若是幫助漢室穩定天下,則他的孫兒,能安享太平。

    而現在,正是關鍵時刻了。

    【作者題外話】:第一更送上,今天也盡量的更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