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我是皇太子

龍騰世紀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驚恐 文 / 十十

    清晨,魚肚翻白。

    晉陽城池於一抹白光之中,顯得非常的雄壯。

    此刻,城池上仍然有許多士卒在駐紮,巡邏,他們已經連續警戒了一個時辰了,都有些睏意。

    顯得無精打采。

    即使士卒再強壯,那也是人啊,疲累還是不可避免的。

    「咦,漢軍大營怎麼空了。」

    就在這時,陽光漸漸升起,遠處漢軍大營,顯露出了端倪。有個士卒一撇之下,發出了一聲驚咦。

    頓時,這一聲驚咦聲引起了許多士卒的注意。他們也紛紛把目光投向了南方,頓時也都震動非常。

    只見本來營帳林立,充滿了一種肅殺之氣的漢軍大營,此刻已經只剩下了外圍的圍欄,以及鹿角,壕溝等等防禦工事。

    內部的營帳已經完全的消失了。

    就在士卒們震動不已的時候,一員城門校尉也聽到了消息,匆匆的走上了城頭。也向南望去,這一望之下,頓時大驚失色。

    士卒們為了漢軍大營的消失而震動不已,但是也僅此而已了。但是城門校尉畢竟不同,他至少有些見識,才能。

    知道這是最不可以想像的情況。

    要知道,漢軍是什麼軍隊?那是一支幾乎天下公認,天下無敵的鐵軍。就算是曹魏大軍,若想野戰取勝。

    除非是在狹路相逢,又有漢軍一倍以上的兵力,才可以死拼漢軍,否則只有敗亡一途。在加上其統帥兵權的王上大將軍劉馮,那可是一個狠角色。

    剛硬的過分。

    一般情況下,不會如此悄無聲息的退兵。即使如此,那現在卻留下了一座空營,可以想像,其中必有陰謀。

    論實力,現在并州一方佔據上風。最怕的不是硬拚,而是陰謀啊。

    「快,快去稟報刺史大人。」

    城門校尉在大驚失色之後,立刻連聲大叫道。

    「諾。」

    左右應諾了一聲,立刻下了城池,快馬前往刺史府稟報高幹去了。

    在這道消息到達的時候,高幹才剛剛起床,洗漱了一下,正打算用膳。聽到這個消息後,高幹頓時沒了用膳的心情了,召見了麾下的謀臣荀方,大將沈雄商議於大廳內商議。

    「漢軍離開了,是不是劉馮接到了河東被圍困的消息,而勒兵返還河東去了?」

    高幹深呼吸了一口氣,問道。

    剛才高幹多少還沒精神,但是此刻卻是精神無比了,更顯得有些緊張。

    「肯定是了。我就說了,劉馮不過是虛晃一槍而已。他根本就是虛張聲勢,出兵平天下是假,凝聚人心是真。」

    沈雄對此非常的樂觀,不屑道。

    就在前些日,他們猜測過,認為劉馮出兵不過是為了那天下正統,為了那國無二君的道理,而不得不選擇與四國爭鋒相對。

    到了如今局勢,劉馮也肯定是選擇了穩妥的辦法了。不會急於進攻的。

    「或許正是如此。」

    荀方深呼吸了一口氣,說道。

    「若是如此,我們的計策豈不是真的要失敗了?」高幹聞言不僅沒有消除緊張,反而更見緊張了。

    前文有言,四國目前軟實力不足,潛在勢力如人口,繁華,根本比不上漢室,於是想要速戰速決。

    正好與漢室需要發展,積蓄實力相反。

    因此最見不得的,就是漢軍求穩妥了。這一次,程昱謀略,以河東郡吸引劉馮北上,而後又佔據河東,切斷劉馮歸路。

    將劉馮擊殺於并州,乃是四國唯一的一次機會,若是失敗了,怕是漢室真的不好搞定了。

    高幹是袁紹的外甥,本身存在與袁紹息息相關,自然是緊張的。

    「不如我們勒兵向南,追殺劉馮?」沈雄躍躍欲試道。

    「兵法雲,歸軍勿追。我看還是快快派人稟報程昱先生,讓他想辦法拖延漢軍。」荀方卻是搖了搖頭,說道。

    「噠噠噠。」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

    緊接著,一名親兵走了進來,稟報道:「報刺史大人,前方消息,河內失守。」

    「什麼?」

    高幹發出了一聲驚呼。

    這河內的地理位置相當的重要,對於趙國來說,失去河內,乃是重大損失。這一刻,不僅是高幹,連荀方,沈雄都是面色大變。

    「是誰幹的?」高幹連連的呼吸了幾口氣,問道。

    「是董承,徐庶。」

    親兵回答道。

    「董承?徐庶?他們不是勒兵在東郡,與曹操廝殺嗎?」高幹眉頭深鎖,說道。

    「怕是擺脫了魏軍,向北攻入河內了。」荀方沉吟了片刻,張口說道。

    「噠噠噠。」

    就在高幹,荀方,沈雄三人為河內的時候,而震驚不已的時候。又一陣腳步聲響起,隨即又衝入了另一名親兵。

    「報將軍,其城縣令稟報,說是發現漢軍,往壺關而去。」

    親兵進入大廳後,稟報道。

    「什麼?」

    這一次,高幹,荀方,沈雄三人齊齊發出了一聲驚呼,神色劇烈震動了起來。

    這兩個消息,若是一個個的來,頂多是讓他們震動而已,但是現在一起來,那就是天崩地裂的轟鳴巨響了。

    若是河內失手,對於趙國只不過一個損失而已。壺關失手,更是無關緊要。難道,劉馮還想孤軍鎮守壺關不成?

    他哪來的糧食?

    但是現在的情況,卻是兩個一起來。

    壺關依托上黨,再加上張燕的軍隊,地盤作為配合,補給。劉馮的大軍可以長期駐紮,駐守壺關切斷并州與趙國的聯繫。

    而河內可以與箕關相連,以一郡之地,補給箕關。也可以長期駐守。而這兩條路,正是并州與趙國聯繫的兩條路。

    當然,不是唯一的兩條路。并州仍然可以向雁門郡,出關在繞圈子與趙國聯繫。

    但那是遠路,要途經無數的外族部落,根本做不到押運糧食的問題。這樣一來,并州就成了一座巨大的牢籠。

    也就是說,并州成了一塊飛地了。他們,或許被漢室大軍,以源源不斷的兵力,消耗死在并州。

    并州若是失守,那他們一干人等?按照劉馮的報復手段,他們連投降的機會怕是都沒有啊。

    這如何不讓高幹,荀方,沈雄為之震動。乃至於驚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