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欲伐不從命以一天下,袁,曹,孫,何先?」劉協說話的時候,劉馮跪坐在側,張口補充了一句。
「陛下,大將軍。」
隨著劉協,劉馮父子的開口,頓時有人響應。只見司徒荀彧深呼吸了一口氣,舉拳對著劉協,劉馮拜了一聲。
而後,又說道:「彼雖逆寇,然皆是當世雄傑。袁紹四世三公,名望雄厚。曹操有權謀,孫策有勇悍,公孫度更有能力。而今,又南北相連,似為一條大龍。攻其頭,尾,則中腹必救。攻其中腹,更是首尾相救。此不可速除,當前宜聚斂兵馬,更召壯士,以壯聲勢。而後除之。」
荀彧不愧王佐才,性沉穩。一雙眼睛不曾被憤慨所蒙蔽,反而非常清澈,認為當務之急,宜緩緩圖之。
「荀司徒所言有理。」太僕諸葛亮也出言道,緊接著,又舉拳向劉協,劉馮道:「今漢室雖強,然雍涼殘破,巴蜀,交州又是新得,不能併力。當前宜先文後武。」
荀彧,諸葛亮,皆非百里之才,乃萬里雄才,更兼智謀深遠,知韜略,懂兵勢。二人的一番沉穩之言,非常的得人心。
就是練賈詡,劉巴,鄧芝,劉曄,蔣琬等人也是贊同不已,雖然漢室與魏室注定水火不容,但目前不宜動兵
認為當務之急是整頓內部,而不是對外廝殺。
「諸位大人識得大事,懂韜略,吾輩不及。然此刻之言,卻不敢苟同。」重臣們的一番沉穩之言,卻讓將軍們坐不住了。
董蓋性剛強,當即舉拳,朝著荀彧,諸葛亮等人說道。
「董將軍且說。」雖然董蓋說的不太客氣,但是董蓋年少,又忠心耿耿,而且荀彧等人也是大度,沒有計較。荀彧更是有長者之風,抬手說道。
「漢室雄壯,即使未得涼州,雍州,益州,交州,亦能與天下群雄廝殺,不落下風。而今新得四州,戶口數百萬,披甲十萬。何謂不能戰焉。」
董蓋非常的不服氣,環顧四周,而後對著荀彧深深的行了一禮,說道。
「正是,大將軍自起兵以來,皆以弱敵強。而今雄壯,天下據有半壁,為何反不如前也?」
趙雲沉穩,但武將氣更濃一些,此刻也是蠢蠢欲動,欲隨天子命動,討伐不臣,於是舉拳環顧四周,贊同了董蓋的話。
「論雄傑,袁紹,孫策,曹操,公孫度皆是一時雄俊無疑,然陛下天子,大將軍命世才,更遠超彼輩。起兵征討,必定大破無疑。」
馬超雄俊,也是蠢蠢欲動,環顧四周,舉拳說道。
餘下張遼,閻行,龐德等人也是贊同出兵,並道出了一番熱血沸騰的言論,蠢蠢欲動,不可止。
「諸位將軍當知,天下爭雄,非是兒戲。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用兵之道,先勝後戰,料敵論將,故舉無遺策。而今漢室待興,三五年間,必定強盛。到時候,披甲五十萬,可一舉平定天下。若現在廝殺,怕是勝負也就在五五之間。前後差距如此之大,諸位將軍當三思。」
面對將軍們的蠢蠢欲動,尚書劉巴對曰。
「劉尚書此言差矣,有道是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兩雄相遇,必有一死,此時難道非勇者勝呼?兵法又雲,士氣之道,一而盛,盛而衰,衰而歇。此刻不出兵,難道待士氣耗盡,才行出兵呼?」
龐德忍不住張口說道,一席話擲地有聲,鏗鏘作響,殺氣非常。
正如天下局勢一般,漢室與魏室水火不容,必有一死。而正殿內,求穩的文臣們,以及求戰心切的將軍們,也如同這水火一般,發生了激烈的碰撞。
更加讓人頭痛的是,在座的不管是文武,都熟讀韜略,懂得兵法,說話引經據典,非常的雄俊,讓人無從反駁。
雙方交鋒,彷彿是一場慘烈的廝殺,爭鋒相對,殺氣四溢。
劉馮見此有些自傲,但也有一些無奈。
自傲的就是,這幫俊傑一個個如同龍鳳,得一可立足亂世,得三可鼎足一方,而今麾下,居然有十餘人。
當真也足以自傲了。
但無奈的卻是,針鋒相對,一時間讓人好不苦惱。此刻,劉馮也不由想起了歷史上,孫權的那種無奈了。
官渡之戰前,曹操北蕩河北,南平荊楚,披甲百萬南下。一時間,江東震恐,文臣請降,武將請戰。
那種時候,怕是孫權如同耳邊綻雷,嗡嗡作響吧。雖然說,現在文臣並不是請降,而是求穩,不是不戰,而是三五年後再戰。
但是滿腔堅定之心,卻是一樣的。
與他現在的無奈,很是相似。
而且,再這麼爭論下去,怕是沒有什麼結果。武將求戰,文臣求穩,這是立場問題啊。現在,需要一錘定音。
於是,劉馮深呼吸了一口氣,張口說道:「司徒等所言甚是,而今漢室還在興盛。新得之雍涼,巴蜀,交州,還未盡其力。若是盡力,怕是漢室強盛,難以匹敵。然。」
劉馮先是對荀彧等人表示了贊同,但是在此卻是一頓,而後話鋒一轉道:「然,曹操雄俊,豈不知若漢室順平,強盛,則難以匹敵呼?孤料以曹操與群寇相會那一日,也即是出兵之日。兵法雲,得先機而勝,先發制人,後發則受制於人。孤雖然佈局天下,東有驃騎大將軍董承,南有鎮南大將軍魯肅,西北有鎮西大將軍龐統,西南有安漢將軍法正,皆一時雄俊。然,此可萬全呼?若一人出錯,則滿盤皆輸。是以,孤認為當前局勢,當先發制人。出兵勢在必行,不必縱論。」
說到這裡,劉馮的神色非常剛硬,有一種乾綱獨斷之霸道。
而後,劉馮環首四顧,謂群臣道:「孫,曹,袁,公孫四人,南北相連,攻曹操則袁紹,孫策救。不可行,當攻其首尾,也就是孫策,袁紹,不知眾卿可為孤定計?」
「這。」
當務之急,該是先文後武。群臣沒料到,劉馮居然也是急於出兵,掃平天下。頓時,有些為難。
不過,群臣與劉馮也是相處日久,知道這一位大將軍任性的性格,若是阻擋怕是不成,還不若順從,盡量謀劃吧。
於是,遲疑了片刻之後,荀彧舉拳說道:「袁紹弱,孫策強。」
一句話,足矣。柿子先拿軟的捏。
「好,三月一日,即是出兵之日。到時候,孤集結六路精兵,向北攻打并州,入河北。命驃騎大將軍董承,鎮軍將軍徐庶,率領甘寧,徐庶,陳本等將,出七路精兵,佯攻東郡,牽制曹操。」
「命安漢將軍法正,率領將軍王威,李嚴,孟達,孟獲,吳懿等人,出六路精兵,順江而下,進兵荊南。鎮南大將軍魯肅,率領將軍黃忠,黃祖,趙累,出四路精兵,南下公安。牽制孫策。以一天下。」
劉馮充滿了威儀的聲音響起。
「諾。」
頓時,剛才是還分歧無比的群臣,眾將們是如何雄俊,如何的有道理,如何的有戰略,但是隨著劉馮發話,這德陽殿內,只剩下了一個聲音。
那就是群臣應諾之聲。
應了這聲後,群臣苦思,該怎麼出策。而眾將亢奮,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大戰在即,卿等當各司其職,莫要懈怠。退下吧。」隨即,劉馮又說道。
「諾。」
群臣應諾了一聲,告退離開了。
「父皇,一天下的時候到了。」群臣離開之後,劉馮回過頭,笑著對劉協說道。此刻,劉馮的一雙眼睛之中,儘是神采,驚艷。
「嗯。」
劉協點了點頭,眼中也有亢奮流轉。
在一天下面前,父子二人,熱血沸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