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我是皇太子

龍騰世紀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孫策使臣到(第二更) 文 / 十十

    就在劉璋的目光下,前方的隊伍停了下來。不久後,從馬車上下來一人,此人年歲不大不過二三十罷了,但卻自有一股清奇氣度。

    宛若君子,卓爾不群,讓人驚歎。

    「尚書郎劉大人。」劉璋心中驚歎了一聲,而後率先上前,行禮道。

    「大王。」此人正是劉巴,他終於過了白水關,到達了這成都。他見劉璋率先行禮,心下一動,面上卻是不顯,而是含笑還禮道。

    「大人名傳海內,今日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二人見禮後,劉璋更是細細打量了劉巴一番,越發驚歎不已。

    「臣不過朝中一尋常之輩,大王言重了。」面對劉璋的讚歎,劉巴顯得謙虛非常,說道。

    「哈哈哈,大人謙虛了。」劉璋聞言大笑道。心下頗為艷羨劉馮,論兵勢劉馮強盛,天下首屈一指。論麾下猛將,更是多如雲彩。論謀臣,名臣,也是極多。如劉巴這般官職雖然小,也年輕,但是名氣,能力出眾的也多。

    不羨慕也不行啊。

    「劉大人遠來,一路辛苦。」這時,劉璋旁邊的張松上前說道。

    「這位是?」劉巴聞言抬頭看向張松,張松長相頗為奇異,又是先開口,其實劉巴心中已經知道是誰了,但仍然不動聲色的問道。

    「此是麾下別駕,張松,張永年。」劉璋聞言笑著介紹道。

    「張別駕。」劉巴先是行了一禮,而後才笑著說道:「張別駕言重了。為朝廷奔波,即是職責所在,也是樂在心中,何來辛苦。」

    「劉大人盡忠職守,真乃良臣。」張松讚歎道。

    隨即,張松又與劉巴說了幾句話,這才停下。而後,劉璋才繼續為劉巴介紹了法正,吳懿,孟達等人。

    直到劉璋麾下的一桿文武大臣,劉巴都認識之後,才結束了。

    劉巴才智極高,一輪介紹下來,心中就有了一些隱約的猜測。而後,他笑著問劉璋道:「聽說大王麾下,黃權,鄭度皆是蜀中智者,而張任,嚴顏皆是猛烈之將。為何,今日不見此等豪傑?」

    劉璋本想忽略掉,但聽了劉巴提起,不由面色尷尬道:「大人來的不佳,孤王麾下這四位俊傑都是感染了風寒,在家養病。」

    「原來如此。」劉巴聞言更加確定了心中猜測,知道了目前在場的怕是或對漢室有好感,或乾脆是牆頭草之類的人物。

    而嚴顏,張任,黃權,鄭度等人就該是劉璋的死臣了。隨即,劉巴有見到了劉璋尷尬,於是笑著說道:「此次乃是奉命而來,不宜多做耽擱。還請大王帶路,引臣入宮中,宣讀天子詔令。」

    「諾。」劉璋聞言嚴肅了一下神色,應諾了一聲。而後,親自請了劉巴上車馬,與群臣返還了蜀王宮。

    不久後,一行人到達了王宮,並進入了大殿。劉璋王者,自然坐在王座上,劉巴天使,地位也高,只次於劉璋,其餘張松等大臣們,以地位高低跪坐在兩側。

    「此次前來,天子並未下達詔書。只是口述而已,大王且聽。」坐好之後,劉巴立刻進入正題,說道。

    「大人請說。」劉璋立刻鄭重的說道。

    「漢室不幸,自黃巾以來,殘破不堪。幸得皇叔祖焉,皇叔蜀王劉璋坐鎮益州,保全一方。父子二人功效可書,為漢英宗。特賜金三千,錢一億,以策功勳。」

    劉巴深呼吸了一口氣,宣讀出了劉協的口令。

    劉璋聞言心中極為激動,皇叔,竟然是口稱皇叔了,顯然那一位天子正如張松所料,有留他一個體面的心思,這如何不讓劉璋激動?

    「臣謝恩。」激動了片刻後,劉璋深呼吸了一口氣,下拜道。

    「蜀中山川險阻,賞賜之物運送不易。而今尚在洛陽,緩緩而來。還請大王不要介懷。」當劉璋謝恩之後,劉巴笑著說道。

    「不敢。」劉璋聞言連稱不敢。

    「雖然天子詔書已經宣讀完畢了,但是大人到達蜀中,道路險阻,可休息幾日,再行返還洛陽。」

    隨即,劉璋有極體貼道。

    「多謝大王體諒。」事到如今,劉巴自然是想多留幾日,觀察一下蜀中的情勢,很是爽快的行禮道。

    「哈哈哈。」

    劉璋大笑。

    而後,劉璋於王宮大殿內設宴,蜀中群臣陪坐,以款待劉巴。就在次日,劉璋的這個舉動就傳遍了整個成都,並迅速的向四周擴散了。

    頓時引起了一陣轟動,雖然劉璋的佈置已經非常明顯了,但是當真正事情發生的時候,還是不可避免的轟動啊。

    因為這可能標誌著益州這一處經由劉焉,劉璋父子統治的一方基業,要拱手讓人了。

    心懷漢室的人歡喜,貪生怕死的人歡喜,忠貞不二的人則是痛心疾首。但是不管如何,情勢似乎定下來了。

    無力回天了。

    於是,益州震動。不過,這天下一盤棋,並不是劉協,劉馮一對父子在下棋,還有其餘群雄數人。

    而且,能在漢室的兵勢存留下來的,一個個全部或是驍勇善戰,或是勢力強大的諸侯。劉協,劉馮父子以目前威勢,打算拉攏劉璋投降。

    而對於關東的這些諸侯來說,自然是想要拉攏劉璋繼續抗衡漢室的。就在數日後,孫策使臣也經過了蜀中邊境,而且這使臣還是孫策麾下重臣,諸葛瑾是也。

    消息傳入成都。

    劉璋聽說後,自然是有了一點點動搖。於是,急召別駕張松前來蜀王宮中商議。

    蜀王宮,偏殿內。劉璋跪坐在王座上,神色多少有些猶豫。他猶豫了一下,張口對著下方的張松說道:「而今漢室使臣到了,孤王也盡了地主之誼,表示了臣服。但是偏偏孫策的使臣也到了,說句難聽的話,孤心中又有些動搖了。永年以為?」

    「大王,臨大事切忌搖擺不定。而今漢室示好,已經是極難得了。若是進入漢室,大王可保全餘生。若是接見孫策使臣,搖擺不定。讓天子,皇太子得知了,必定會大怒,而後大動干戈的。」

    對於劉璋的耳根子軟,張松只能心下苦笑了一聲。面上,則是極力勸諫道。

    「謬論也。」

    就在這時,一聲厲喝響起。不久後,鄭度,黃權,嚴顏,張任等人走了進來。為首的鄭度,面色通紅,眼神凌厲。

    顯然,剛才那一聲厲喝,乃是出自他之口。

    「爾等還有面目來見孤王?」劉璋見到這四人頓時臉色沉了下來,說道。上一次,他召見群臣迎接劉巴,這四人卻是稱病不出,著實讓劉璋記恨。

    「若不來,則讓奸賊誤了大王了。不得不來。」面對劉璋的責問,鄭度先是橫了一眼張松,而後深呼吸了一口氣,斷然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