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我是皇太子

龍騰世紀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共尊漢室(第五更) 文 / 十十

    這二十八為勢力的使臣們,先感應到的自然是將軍們不加掩飾的氣勢,那一種強勢,那一種銳利如刀的氣勢,頓時讓人心驚肉跳。

    三國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一件事情。有一次外族人朝見魏王曹操,曹操自認為長相不怎麼樣,怕是有辱國體。

    於是讓大臣假扮自己穿上魏王的服侍,坐上王位,以接見外族使臣,而自己扮作侍衛,侍立在一旁。

    結果,那外族使臣評價說,魏王果然是氣度雍容,但是站在魏王旁邊的侍衛,卻是一位英雄。

    說的正是曹操。

    曹操即使假扮護衛,那也掩不住的一身氣勢。可見,一個人的氣勢,確實是可以判斷出一個人的能力,猛力。

    而在座的有十三位大漢朝的將軍,只有龐統一人為儒將,其餘十二位將軍全部都是一方猛將,此刻他們所散發出來的氣勢,當真是讓人心驚膽裂。

    至少這二十八個勢力的使臣們,真的是覺得心驚膽裂。這麼多有這麼厲害氣勢的將軍,漢朝,漢朝真的好強大。

    二十八個勢力的使臣們低下了頭,他們魁梧的身材,在這一刻沒有任何的作用,相反,低頭走過的樣子,顯得他們更加的渺小了。

    不過,這大廳也就幾步路而已。鄧芝很快就走完了,來到了劉馮面前,行禮道:「臣拜見大將軍。」

    「外臣拜見大將軍。」二十八個使臣們頓時心下一鬆,抬起頭來也對著劉馮行禮道。趁著這個功夫,這二十八人也稍稍的打量了一下劉馮。

    頓時,感覺到了更加的心驚。這是何等的雍容華貴,而且,外族人更加的敏感一些,他們在劉馮的雍容華貴同時,也感覺到了劉馮那隱藏在雍容華貴之下的銳利,一股不輸於廳內將軍們,甚至於隱隱超過的氣勢。

    這也是一種猛力,剛猛之力,銳利之力。證明在坐的這人,乃是剛猛非常的一人。只有如此人物,才能統帥這十餘位猛將啊。

    二十八個勢力的使臣們,無一人膽敢小視劉馮。

    「免禮。坐。」劉馮聞言淡淡的抬起手來,彷彿尋常時候接見大臣一般,說道。

    「諾。」

    鄧芝率眾應諾了一聲,而後請了二十八個勢力的使臣們分別落座,最後,他自己才跪坐在了屬於自己的位置上2c位列除龐統的諸將之上。

    而今劉馮手握天下兵權,王上大將軍長史,地位不低的。

    「俗話說的好,來者是客。若是門前冷清,無客無賓,難免顯得落魄。卿等來朝,孤卻也頗多歡喜。」

    劉馮以目光掃視了一眼大廳內二十八個勢力的使臣們,目光顯得尋常,但卻自有一股迫人的威勢。

    「我等能朝見大將軍,也是榮幸之至。」

    二十八個勢力的使臣們對視了一眼,而後齊齊舉拳說道。不僅說的是漢語,而且禮儀是漢人的,可謂做足的準備。

    「來者是客,自然要待之以客人的禮儀。」劉馮聞言點了點頭,而後對著鄧芝下令道:「起歌舞。」

    「諾。」鄧芝應諾了一聲,立刻下去召見去了。

    不久後,一隊樂師,一隊士卒走了進來。

    隨即,樂師坐在大廳兩旁,吹奏起了樂器,而士卒們橫矛喝殺,起了矛武。

    這一隊士卒同樣是取自於王上大將軍親兵,若說用形容,外邊的親兵們雖然肅殺之氣盈天,但其實已經內斂了。

    而這一隊的士卒,才是真正的殺氣比現。

    「殺。」

    一聲大喝,士卒們橫矛直刺,一片寒光閃閃之中,殺氣冷冽。劉馮與麾下的文武大臣們都神態如常,鎮定自若。

    但是二十八個勢力的使臣們才真正的知道了什麼是漢軍的精銳,只覺得一股森寒之氣撲面而來。

    即使他們穿的比較多,但仍然是擋不住。這不是一種真正的寒冷,而是一種凌冽殺氣所組成的寒冷啊,衣服是擋不住的。

    「殺。」

    橫矛直刺,挑,砍。矛的幾個動作,反反覆覆都是那樣。但是士卒們卻是連連吼殺,連連橫矛,彷彿正在殺戮一般,殺機越來越盛了。

    這使得二十八個勢力的使臣們,都是神色蒼白,有一些甚至流下了一些冷汗。

    其實這倒也不是劉馮刻意的安排,畢竟,劉馮作為大漢朝的儲君,也不屑於這些小道。而是涼州殘破,哪來的上好舞姬?

    即使有,也是不堪入目。總不能快馬去洛陽去調撥舞姬過來吧?最終,也只能用真正的軍武來湊合一下了。

    當然,劉馮自己覺得是沒問題,但是這顯然對於二十八個勢力的使臣們來說,刺激有些大了。

    最終,劉馮實在是看不過去了,也覺得稍許的不好意思,於中途拍案道:「好。」

    這一隊士卒們聞言立刻停了下來,朝著劉馮一禮。

    「幸苦了,下去領賞。」劉馮說道。

    「多謝大將軍。」士卒們應諾了一聲,昂首闊步的走了出去。

    而他們一走,似乎是四周的氣溫都為之回暖了,至少二十八個勢力的使臣們再一次感覺到了春天的到來了。

    「西北粗鄙,沒有上好的歌舞,只能以軍中士卒代之,若有得罪,還望卿等體諒。」劉馮開口說道。

    「不敢。」

    二十八個勢力的使臣們連忙說道。

    「卿等前來朝貢,確實讓人歡喜。不過,總不會沒有緣由,有事大可直說。」歌舞也欣賞完了,劉馮快人快語,直接說道。

    「羌族自取滅亡,實在是理所應當。只是不知道,大將軍對於西北,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心思?」

    二十八個勢力的使臣們面面相視了片刻,而後有一人率先舉拳問道。此人熊腰虎背,典型的西北漢子,但是與其餘使臣相比,卻多一些底氣的模樣。

    他開口說完之後,或許覺得自己太過直言了,臨了又補充了一句道:「外臣斗膽了。」

    「通報姓名。」劉馮沒有立刻回答,而是說道。

    「外臣失禮了。」這人聞言稍稍愣了愣,而後立刻說道。隨即,自我通報道:「外臣虎魄族,當光。」

    「嗯。」劉馮點了點頭,虎魄族乃是大族,比羌族還大上很多。可謂西北強族,有些底氣不奇怪。

    「卿等以為,漢軍兵鋒如何?」劉馮問道。

    「自是如同天威。」面對劉馮的問題,當光毫不猶豫,很是敬畏道。

    「而以你等所知,大漢朝又是什麼樣的邦國?」劉馮再問道。

    「自是禮儀之邦。」面對劉馮的這個問題,當光還是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好,禮儀之邦。」劉馮點了點頭,道了一聲好。而後,又說道:「既是禮儀之邦,那就是很有禮儀,講道理的。不過,孤這麼說,你們怕也不會心安。還是換一個說法吧。」

    「大漢朝已經是很大了,若是沒有人來挑釁,若是沒有人要對漢室舉起矛戈,要欺凌漢室。孤不會率領精兵,進行報復。一來,孤愛惜自己的將士。二來,天下如此之大,多達數百族,孤總不至於將天下大族殺個乾淨吧?」

    劉馮沉吟了片刻,而後開口說道。

    頓時,包括當光在內的二十八個勢力的使臣們都是心中一定,確實若說劉馮說什麼禮儀之邦,不會隨便開戰,那是不可信的。

    從劉馮的這一股兵勢就可以看出,太強太強了,如此銳利的兵勢,誰都會選擇動彈一下的。

    但是劉馮換了個說法,他沒有開疆闢土夷滅數百族的本事,這兵勢也只是自衛而已。這就可信很多了。

    「大將軍放心,漢室強盛,如同天威。我等豈敢冒犯。」當光心下一定,但面上卻是極為謙卑的說道。

    「不敢冒犯。」其餘二十八個勢力的使臣們也紛紛說道。

    「好了,孤回答了你們的問題,你們也應該放心了。而孤也有條件,你們聽聽。」劉馮卻沒有多說其餘,反而說道。

    「請大將軍示下。」還是當光舉拳說道。

    「孤打算重開絲綢之路,孤要你們保證,大漢朝的商人在你們的領土上,受到一定的尊重。若是有消息傳來,說大漢朝的商人被你們劫殺,那孤的兵鋒,就會再次出動。」劉馮不輕不重的說道。

    但是語氣之森然,卻是讓大廳內本已經定下心的使臣們,再一次心驚肉跳了起來。

    商人。漢人商人充滿了冒險精神,截殺了一批還有一批,那可是肥羊。若是如這一位大將軍示下的,以後豈不是沒了商人可殺了?

    但是使臣也沒有猶豫,因為強權,就是道理。

    「大將軍放心,我等在此可與大將軍盟誓,甚至尊崇大將軍,不,大漢天子為大漢天單于,作為臣屬,自然也不會冒犯大漢商人。」

    當光連忙說道,充滿了謙卑。

    「對,我等願意尊崇大漢天子為天單于,永世效忠。」這個提議乃是當光提出的,但是卻獲得了使臣們的贊同,他們紛紛說道。

    「這就不必了。」他們本以為劉馮會欣然接受,但卻沒想到,劉馮卻是微微一笑,說道。正當他們愕然的時候,劉馮再次說道:「什麼大漢天單于,孤沒有什麼興趣。什麼世世代代,孤也不相信。孤只相信手中的兵權,若是後人爭氣,這一條絲綢之路自然得以維持,若是後人不爭氣,那也就罷了。」

    說到這裡,劉馮抬起頭再次掃視了一眼使臣們,說道:「不過,終孤這一世,這絲綢之路,就會永遠暢通,卿等不必疑慮。」

    「諾。」

    不慕虛名,只尊強權。這是何等的霸氣,當光等使臣們再一次凜然,應諾道。

    「好了,孤相信,從今以後,這西北始終會太太平平的。」劉馮微微一笑,說道。而後,劉馮又想起了一件事,一指龐統說道:「當然,若是你們有事,孤若是能幫得上忙,也會幫忙。這一位是孤的鎮西大將軍,護西北將軍龐統。可以直接尋他。」

    「諾。」

    當光等使臣們再次應諾了一聲,沒有絲毫的意見。

    「正事說完了,開宴。」

    劉馮微微一笑,對鄧芝說道。

    「諾。」

    鄧芝應諾了一聲,再一次下去了。很快,酒菜上案。這一次不似剛才的歌舞,乃是西北的佳餚。

    氣氛也寬鬆了很多。

    這一次朝見時候,談話的內容其實也簡單。不過,影響卻是深遠的。

    首先是絲綢之路再次開通,它成為了大漢朝的一道富裕之門,源源不斷的供應大漢朝的國庫。

    第二,雖然二十八個勢力的使臣共尊漢室為大漢天單于被劉馮拒絕,但是劉馮的道理,強權。

    在無形之中,還是成了霸主。

    從此後,西北這二十八個勢力擰成一團,與漢室和睦相處,並且年年朝貢。

    西北,再無一人膽敢欺凌漢室,欺壓漢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