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我是皇太子

龍騰世紀 第一千零九章大將軍 加官進爵(第一更) 文 / 十十

    驕陽破曉,萬里金光。

    大地上,一座城池傲然於天地間,城池不僅高大雄偉,且有九座城門,皆是偉岸異常。這就是大漢帝都,洛陽城。

    此刻時間沒到,城池仍然關閉,城池上士卒林立,神色肅然。城池下,有無數的百姓等待入城。

    「打開城門。」

    過了片刻後,有一城門校尉來到了前沿,下令道,與此同時,其餘九座城門,也同時有人下令。

    「吱呀」一聲,九座城門同時洞開,無數百姓逐一進入城池,非常的井然有序。

    自皇太子,王上大將軍劉馮上表天子劉協還都洛陽,並招荊楚無數百姓,以及百官豪強進入洛陽,洛陽城之繁華,即是天下第一。

    這樣的一幕,每天都會上演。

    不過,今日卻稍顯不同。因為此刻城中心,皇宮,德陽殿內,君臣之間,正舉行一場朝會。

    德陽殿,乃是皇宮正殿,朝會之地。因此,儘管因為目前國家處在戰亂,以劉協,劉馮為首的漢室,提倡節儉。

    皇宮內的佈置比較寒酸,但是德陽殿卻不再其列。畢竟,國家門面啊。

    德陽殿不僅佔地面積極廣,而且以百年以上的巨木作為支撐,下邊樸著地板,中間是過道,兩側文武百官之位。

    上邊立著一座屏風,上邊雕刻著一尊麒麟,屏風前即是御座,一切的一切都顯得堂皇大氣。

    此刻,天子劉協身著冕冠,冕服,跪坐在御座上,整個人散發著君臨天下的皇者之氣,司空伏完,司徒荀彧,尚書令蔣琬,以及九卿,百官則分坐在兩旁。

    不管是天子劉協,還是三公九卿文武百官都是喜氣洋洋。

    無他,蓋因為劉馮殺了郭圖,降了張遼,陳本,解了虎牢之圍,以及曹操,袁紹相繼退兵的消息,已經傳來了。

    朝中才智之士極多,因此大家都知道,天下局勢又發生了變化,漢室的一切走上了正軌了,朝中君臣又怎麼會不歡喜呢?

    「陛下,今次天下賊寇四起,鍾繇,馬騰,韓遂等兵向潼關,劉璋起於益州,孫策在荊南,袁紹,曹操兵叩虎牢,許縣。天下震動,漢室飄搖。而大將軍以天縱之資,率領群將,逐一破之。此乃力挽狂瀾,大振聲勢。群將用命,天子當賜,此天下之本也,臣認為,兩位軍師,各路將軍,宜記錄功勳,加官進爵。」

    三公之一,當朝國丈,司空伏完乃是朝中第一人,此刻,伏完走出座位,對著劉協一拜,建議道。

    「陛下,伏司空所議,天下之正也。臣復議。」

    司徒荀彧聞言起身,下拜道。

    「臣也復議。」

    隨即是尚書令,九卿,但百官紛紛下拜,稱復議。

    「好,著司空伏完,司徒荀彧,尚書令蔣琬三人,記錄功勳,此戰功臣,一律加官賜爵。」

    就如同伏完說的一樣,記錄功勳,而後進行賞賜,也是一位明君的基本作風,對於群臣的建議,劉協非常爽快的答應了。

    「諾。」

    司空伏完,司徒荀彧,尚書令蔣琬三人單獨出列,下拜道。

    「論功勳,群將自然該賞賜。然有一事,朕的心中卻頗為不痛快。」剛才劉協還非常爽快答應了下來,但下一刻,卻是晴轉多雲,口氣略顯不爽道。

    「敢問陛下有何事不痛快?臣等願意為陛下分憂。」

    伏完,荀彧,蔣琬等人沒有想到劉協會這樣說,對視了一眼,而後由伏完出列,問道。

    「此戰敗賊寇,居功當以王上大將軍劉馮為最,群將次之。而今群將皆有賞賜,卻少了朕的大將軍,朕心中不痛快。」

    劉協聞言本嚴肅的眼神頓時露出了一抹笑容,說道。

    「這。」

    劉協再一次為難住了群臣了,如說剛才伏完,荀彧,蔣琬三人只是隱晦的對視了一眼,那麼現在三人就是光明正大的面面相視,露出了一臉為難的表情。

    不說伏完,荀彧,蔣琬這三位朝中份量最重的重臣,其餘九卿,百官等也都露出了這樣的表情。

    實在是太詭異了。

    按照劉馮現在的地位,還用得著賜予嗎?說句不好聽的話,待劉協百年之後,這整個天下都是劉馮的,飛龍在天的皇帝,不就是最頂點嗎。

    掌握天下,集生殺大權於一身。現在怎麼賞賜?

    但是劉協的口氣,卻又不能不分辨一下,這是為了自己兒子叫冤的口氣啊,豈能違背?

    於是,伏完,荀彧,蔣琬三人面面相識了片刻之後,荀彧,蔣琬又把目光集中在了伏完的臉上。

    關鍵時刻,還是要國丈上才行。

    「咳,陛下,皇太子已經受封為王上大將軍,掌握天下殺伐,已經是權勢日隆,實在是賞無可賞了。」

    伏完見此只得硬著頭皮,進言道。

    「誰說賞無可賞?」劉協聞言頗不爽,說道。

    「請陛下示下。」這下,伏完知道了劉協早已經有了準備了,與荀彧,蔣琬對視了一眼後,伏完順勢道。

    「不知卿等以為,皇太子之位如何3f」劉協見伏完上道,頗為滿意,臉上多雲轉晴,問道。

    「國之儲君,位在諸侯王之上。」伏完不假思索,說道。

    「正如司空所言,國之儲君,位在諸侯王之上。然司空可知,而今天下,反賊眾多。如曹操者,建立魏國,自造九錫,公冕用十旒,出入乘坐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小小反賊,排場卻比朕的皇太子還要大。這讓皇太子如何自處?」

    劉協深呼吸了一口氣,說道。所謂的旒,就是冕冠上邊的珠串。天子十二旒,皇太子十旒,諸侯王九旒,諸侯七旒。

    曹操建立魏國,想自稱天子,但又威望,勢力不足,於是用了十旒。

    「那陛下以為?」劉協說道現在,伏完已經漸漸明白了過來,他再次與荀彧,蔣琬,以及身後的群臣們對視了一眼,沒有反對,而是再次順勢說道。

    「先帝之後,董卓,曹操之亂,漢室傾頹,全賴皇太子起兵新野,振興漢室。朕以其能征善戰,於是策封為王上大將軍。而今王上大將軍以雷霆之勢,與天下群賊為敵,進皆催克之。其功,可蓋天,不遜於孝光武皇帝,可書成文章,上稟明祖宗,下通達天下。並賜予九錫,金根車,駕六馬,配十二旒,設五時副車,卿等以為如何?」

    劉協一字一句的說完,而後緩緩的掃視了一眼殿內群臣,一派肅然。

    而此刻群臣卻已經寂靜無聲,殿內落針可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