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國內的幾大獎項對待姜成都是十分的「酷」,無論是最高的華表獎,還是金雞百花,亦或是大學生電影節,基本上就沒他的事。從最初的《長生不老》到去年的《重返18歲》,一共三部電影,卻連一個提名都沒有!
這在國內是很罕見的,因為姜成的電影不是不優秀。事實證明,他的電影可是有口皆碑,票房紀錄連創新高,乃是十足的好電影,沒理由什麼獎都得不到。
當然,這麼說可能有點矯情。畢竟得不得獎、有沒有提名不是你一個電影製作人說了算的,是要看那些獎項幕後評委們的意思。國家一年上映那麼多的電影,有好的有壞的,電影票房高不見得就是好電影,能拿獎;電影票房差的也不見得就是爛電影,得不到獎。
可要知道的是,姜成的那幾部電影,票房可不是一般的高,最低的也是處女作的《長生不老》,那也有內地9200萬人民幣,全球2500萬美元的票房成績。按照慣例的,能取得這樣驚艷成績的電影,就算拍得再爛,也要許給其幾個獎項以示鼓勵。
更不要說,姜成的電影本身質量過硬。《長生不老》是一部披著「科幻片」外衣的皮的文藝片,《歌舞青春》和《重返18歲》雖然都是商業片,但也都蘊含一定的文藝性。特別是《重返18歲》,接著輕喜劇的外衣,裡面隱晦的凸顯了一些社會現實問題,文藝性十足,自然有足夠的資格取得各種獎項。
但事實的結果卻是——依舊是一個獎項也沒有。
這就很不正常了。
此前,就算是李桉的那部在國外風光無限,回國卻灰頭土臉的《臥虎藏龍》,那也是得了幾個安慰獎的。可到姜成這裡,就啥也沒有了,還有理嗎?
可能有人會說,人李桉是名滿世界的大導演,你姜成是嗎?
事實的確如此,論名氣、地位,姜成比李桉還差得遠,這待遇自然不可能一樣。可還有一件事要擺明了的,那就是李桉是台灣人,雖然一個中國叫了許久,但兩岸問題拿到世界上都是一筆糊塗賬。李桉在國外參加那些電影節評獎時,國籍一般也標明是「中國台灣」,而不是「中國」。所以他的成績國人與有榮焉,但要說以他為豪,那就沒幾個人了。
可姜成不一樣,雖然他是在台灣生人的,但國籍卻是明確的「中國」,他的成績,國人應該是引以為榮、為傲才對。但現在的結果卻恰恰相反,這裡面就很有問題了。
對於此,姜成自然有自己的看法。在他看來,無非就是兩個原因罷了。
第一,就是資歷問題,他的年紀過輕,實在不能服眾。可能這個問題在全世界哪個國家都有,但在中國尤為嚴重。只因我國的歷史實在太過悠久,傳承下來的那套東西也是精華糟粕都有。這些年雖然總說批判式的傳承發揚,但是好的沒繼承多少,破爛的卻基本都學下來了。
從古自今,無論什麼場合都是論資排輩現象嚴重,有好事一般都是「立長」,而非「立賢」。這就導致年老沒能力的賴在上面不走,年輕的有能力的想上去卻又沒位置上去。每次看國內的那些頒獎大會都很沒意思,基本都是之前內定好了的,沒什麼驚喜的「派發」,得獎人也都是那些「老資格」。年輕人?再等兩年吧!
第二,無非就是利益糾紛了。此前已經說過,國內的娛樂市場都是類似「股份制」的利益分配,一部影視作品一般會有好幾家投資商,還會找很多贊助商,盈虧都由一夥人一起承擔。分薄了利益,卻也平攤了風險。「有錢大家賺,有難一起當,吃獨食是要不得的」,亦是我國流傳下來的「傳統」。所以一直以來,雖然這件事沒有成為明文規定,卻也是圈裡眾所周知的「常識」,一種隱性的規定。
可啥規定到姜成這兒都不好使了,基本頂峰創業至今,所製作的影視作品大部分都是自己全額投資,此後自然也是盈虧自理。承擔所有的風險,也拿走所有的錢。
一開始也沒人在乎他,都以為他不過小打小鬧。只是令人驚訝的是,姜成他第一部電影就取得了了不得的成績,此後又一發不可收拾,無論電影、電視劇都是大賣,那自然就引人眼紅了。
但姜成是個有名的「鐵公雞」,別說投資了,就算贊助商他都不要。這樣不懂規矩的傢伙,自然要被好好修理,所以也就有了此前《歌舞青春》影評被人惡意抹黑的事件,就是一些人想教訓教訓他這個「吃獨食」的。好在姜成早有準備,用國外的影評將這件惡**件化解了,此後也沒有人再敢在這方面做文章。
只是他有法子讓那些人吃個啞巴虧,人家也有手段繼續噁心你。那便是影響國內幾大獎項、電影節的幕後評委們,讓他們將姜成擋在獎項門外,不讓他能拿大獎。只拿票房卻沒有獎項傍身的大導演是不被承認的,哪怕他拍的電影再精彩也沒有用。
一次兩次還好,可要是每次都這樣,自己的電影拍的很棒卻不被主流獎項承認,那人遲早會瘋的。他們就是想用這種方法逼迫姜成讓步,已達到將那個隱性規矩繼續貫徹下去的目的。
不過姜成性子也執拗,人家既然不承認他,他又何苦繼續去討好?他姜大少爺可不是一個喜歡被人要挾的主。
你不是說我的電影沒有藝術內涵,都是純粹的商業片嘛!好,那我就拍一部真正的純粹的商業片讓你們看看。
你不是說我不愛國,寫出來的劇本都拿給外國人嗎?好,這回我就自己拍。
你不是說我不懂規矩,總吃獨食嗎?好,那我這次就來一個合資片,只是我這個「不愛國」的,自然不會找國內的影視公司,要找也會是好萊塢的電影公司。
至於之後我怎麼用這部電影撈錢,你們就管不著了。
於是,在這樣的心理作用下,《決勝21點》誕生了。而「好萊塢+姜成」兩個重量級的標籤的標注下,這部電影自然表現出了十足的爆發力。
之前早八點,在張藝謀他們到來前,昨晚《決勝21點》的首映成績便來到了姜成的面前:國內一晚上1736萬元!
表明了的橫掃之勢,又是一個驚人的首映成績,只在當年的「神作」《泰坦尼克號》之下(首映1800萬,1998年),超過了國內其他所有的電影!
按照這個趨勢,這部電影未來的總票房很可能超越張藝謀的《英雄》。至於能否干翻《泰坦尼克號》,還有待明後的票房走勢。
而且聽說捷報不只是在國內,雖然這個票房成績還沒有傳過來,但經過瞭解,昨晚《決勝21點》在北美、港澳台、韓國、日本以及東南亞等地的影院上座率和之後的影評也都很是不錯,想來這個票房成績也不會差了。
算上這些海外票房,姜成這次很有可能再次超越自我,想來《歌舞青春》那個全球2.18億美元的成績有很大幾率被超越。畢竟這部電影上的「好萊塢商業片」的痕跡很重,而影片又是那樣的精彩,所以這個成績……就讓大家拭目以待吧。
這樣的情勢下,那些頑固們自然有了反應,不過姜成來說不再是個壞消息了。陳凱歌、張藝謀的寥寥幾句話,就反映了一個信號:國內主流導演圈以及電影評委們開始接受他了,想來他下部電影就絕對能在各大獎項上有所斬獲了。
想明白這些的姜成自感不勝唏噓:這都第四部電影了,終於被肯定了,不容易啊!
而能讓國內那些頑固派們妥協,他也算是個人物了。
不過這事說起來也是那些老傢伙們的麻煩,本來嘛,將姜成這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擋在國內各大獎項門外以求讓他屈服就是一個臭到不能再臭的主意。尤其是在台灣金馬獎和香港金像獎接連對姜成大開綠燈的映襯下,就更顯得他們有問題了。
只是要讓他們先低頭那就太難了,他們也得找一個台階下,這次《決勝21點》無疑就是一個很好的台階。
這部電影票房會很高,這是所有看過這部電影的導演以及影評人士的共識。但關鍵的是,這部電影不是一部國產片。雖然是中美合資的,但還是在好萊塢拍的,講的雖然是華裔的傳奇,但那也是在國外發生的事,裡面也就寥寥幾個東方面孔,說成是好萊塢電影更妥當一些。
可這樣一部電影,卻要在國內大肆收刮票,將其他國內電影全都「打翻在地」。偏偏因為姜成的緣故,他們沒法用手段壓下這部電影的票房,因為那會被人說成是「惡意打壓國內輕壯導演」。而姜成此時的人氣可是不低,無時無刻不再有人關注,而這部電影又不像是李桉那部《臥虎藏龍》一樣可以在劇情上做文章。這部電影的劇情簡單而精彩,觀者一目瞭然,好壞一句可辨。
你說用「賭片」這個片類型說事,說他的電影容易教會人賭博?
那就更可笑了!
要知道,這部電影此前可是通過了廣電審核的,人家廣電的各位大佬都沒提出異議,你此刻提出來,不是質疑人家大佬們的權威嗎?
而且這部電影一看就知道,明著似乎是在說賭博的事,但暗裡卻是告誡世人不要參與賭博。看看mit-21-team的下場就知道了,橫掃全美各大賭場,但最後卻被勒令不得再進入賭場。人家那麼牛的人最後都不得不屈從於現實,其他人還能有什麼僥倖?
姜成是用這部電影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如果他不被國內承認,那他大不了就去國外拍片,反正以他的才華到哪裡都會受歡迎,沒必要在國內忍受悶氣。
沒看他的那部《入殮師》在國內劇本沒通過審核,他就跑去台灣拍了那部電影。人家門路有的是,才不會受人威脅。
可擺在那些老頑固們面前的就兩條路,一是妥協;二是堅持己見,眼睜睜的看到姜成這個人才跑到國外拍片,替人家賺錢得榮譽,還要背上「惡意逼迫青年導演」的惡名,被國人慘罵。
你說,他們應該選哪一個?
當然,妥協也不是沒有好名聲,他們完全可以說是為了保護「國內優秀青年導演」,破例而已。那樣不但洗刷了自己身上的污點,反而讓姜成坐蠟。
不過姜成有自己的應對措施,而且馬上就要施展。
與「三大天王」簡單交談了幾句,明瞭了國內各大獎項對自己放寬了限制,姜成心情大好,一時間自是賓主盡歡。
半晌,姜成忽然向他們問道:「張老師、馮哥,聽說你們目前都沒有什麼新作計劃,我這現在卻是正好有幾個劇本,不知你們可有興趣?」
說的時候,姜成絕對相信自己會笑的很「神秘」,因為那幾部劇本可是他惡趣味下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