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大唐西寧王

龍騰世紀 第55章 馬上翻臉 文 / 樓枯

    關索頗費了一番口舌才將晴兒三人勸了回來,走到書房大門口三個人發生了分歧,小魚環臂胸前靠著廊簷下的木柱不肯進屋。呂芮進了內書房,但只站在門口,和楊昊保持了長長的一段距離。只有晴兒一人站到了公案前。

    楊昊起身離座,強作笑顏道:「請三位夫人來是有事相求。」一邊說著一邊走到門口,抓住了呂芮的手臂,手上微微一用力,呂芮趕忙往裡走。楊昊又出門去把小魚強拖了進來。晴兒道:「你就不要賣關子了,有什麼話直說吧。」

    楊昊道:「昨夜宜春公主殿下到了豐安,天太晚就沒安排你們去接駕。按朝廷規制你們應該去覲見侍奉才是。」

    小魚冷笑道:「那您可抬舉我們了,我們算什麼?既無朝廷的冊封,又無名無分的,我們去了算什麼?」呂芮附和道:「說的是,丟了我們的臉倒無所謂,壞了你的面子可不得了。」

    楊昊敲了敲桌子道:「這叫什麼話呢,我是豐州主官,你們是我的妻子,你們不去,該誰去?什麼誥命不誥命的,將來給你們討一個便是。」

    晴兒見他這話說的有點過頭,一旁提醒道:「能不能冊封為誥命,朝廷自有典章可循,可不是你說有就能有的。你莫在這亂許願,到時候做不到平白丟了面子。再有,我聽說宜春公主殿下脾氣不算好,萬一她計較這些,怪我們衝撞了她,可怎麼得了。」

    楊昊焦躁起來,敲著桌子以不容置疑的口氣說道:「休要囉唆,叫你們去,去便是。」小魚冷笑問晴兒、呂芮道:「你們可都聽到了,話可是他自己說的,出了簍子可別往我們身上推。」晴兒還有些猶豫不決,呂芮扯了她一把:「他都發話了,你還猶豫什麼,走吧。」

    三人唧唧咕咕出了門,關索淡然一笑,問楊昊:「怎麼,你打算把她豁出去了?」

    楊昊恨恨地說道:「我幫她本是出於一番好意,誰知……」後半截話他沒說,歎了一口氣道:「我原本以為,她也就是脾氣大些,人的心腸並不算壞。真是沒想到,世易時移,人心就都變了。」

    關索道:「我早說過楊開死在豐州這筆賬她遲早是要算的。女人要是恨上某個人來,可是比男人狠毒的多。她們真的會不顧一切來報復你。」又問楊昊:「下一步咱們該怎麼打算?」

    「她這麼做,無非是要把使團被襲的髒水潑到我身上,借天子之手來殺我。可惜……」楊昊輕蔑地冷笑了一聲,目視留園方向,「放出風聲去,就說她去靈州的途中被馬匪襲擊,混亂之中她與大隊走散了,幸虧遇到我們的巡邏隊,這才撿回一條命。外面不安全,她便暫到奉安居住,我正在設法將她送回。」

    關索道:「看來也只能這樣了,我即刻就去辦。」關索正要走,又被楊昊叫住:「告訴穆蘭青和張呈,我要讓整個長安都知道她在豐安,平安無事。」

    楊昊又把黃奕涼叫來,當面交代道:「你去曲澤部找阿斯爾密,一是把先前答應給他的工匠技師帶過去,二是和他商議一下在朔方邊境搞些小動作,規模不要太大,能牽制朔方出兵北上即可。他若是做的好,我將來虧待不了他。」

    黃奕涼問:「若阿斯爾密提出要賀蘭山西的那塊草地,我怎麼回復他?」

    賀蘭山西南角有塊草場名叫大禹川,原來是曲澤部草場,後被回鶻人佔據。回鶻兵敗鄱陽谷後,這塊草場被楊昊奪去,因為距離豐州太遠,大禹川一直未得好好利用。阿斯爾密一直想得到這塊草場,只是實力所限,一直未能如願以償。

    楊昊沉吟片刻道:「必要時可以答應給他。」黃奕涼領命而去。

    李晴到豐安的第四天,蕭明月從長安披星戴月地趕了過來。蕭明月這次來不僅是代表大總管的驛使,也是正兒八經的欽差特使。

    李晴途遇馬匪落難豐安的傳言已經傳遍了整個長安城,而豐安方面卻無任何動靜。郭太后幾次向李昂詢問李晴的下落,李昂心焦如焚,便派出蕭明月為欽差特使到豐安來查勘。

    蕭明月責問楊昊:「公主到了豐安,為何不八百里加急奏報朝廷?你這麼做是要落人口舌的!」楊昊辯道:「這真是天大的冤枉,殿下到豐安的第二天我便具折陳奏,這會兒奏折應該在通往京城的路上了吧。」

    蕭明月驚道:「你這是什麼意思,從豐安到長安,八百里加急不過就是一天一夜的路程,因何我離京時還未得你的奏報?」

    楊昊笑道:「蕭兄弄錯了,我的奏報先要到靈州,再轉長安的。你忘了,豐州可是朔方鎮下屬州縣,豈可越級上奏?」蕭明月一時被他噎住,這番混蛋無比的場面話也虧他能說的出來。豐州確實隸屬朔方,州縣有事自然先往道報,再由道轉呈朝廷,這是規制,說到哪都是能拿上桌面說的。你可以說他做法有所不妥,但不能說人家有錯。在其他州縣此舉足可讓刺史丟官罷職,但楊昊卻不用擔心這些,他的豐州刺史是自己掙的,也只有自己能罷免自己。

    蕭明月道:「事已至此,多數也無益,我只問你,下一步打算怎麼辦?」楊昊道:「公主在豐州避難,我自然該照顧好,至於去留,唯上意是從。」

    「此話當真?」

    「欽差面前,豈敢有假。」

    「那好,你隨我一起去見公主,何去何從由殿下定奪。」

    楊昊陪著蕭明月到留園見李晴時,晴兒、小魚、呂芮三人和張伯中、凌彤、李通妻子正說說笑笑往外走,每個人的手上都捧著一個錦盒,看樣子還沉甸甸。眾人跟楊昊見了禮後,楊昊就問:「看諸位喜氣洋洋的,可是得了公主殿下的賞賜。」凌夫人笑道:「大人猜的可真準,公主殿下每人賞了我們一件寶物,這個可要帶回家去好好供起來才行。」

    楊昊又問晴兒:「怎麼早就回來,殿下那誰來侍奉?」

    晴兒答:「殿下很中意孟嫂子和韜吟姑娘,見我們閒著就讓我們回來了。」

    呂芮見了蕭明月就問:「蕭大人是來接公主鑾駕回京的麼?」蕭明月含混地笑了笑。楊昊責道:「不該打聽的不要打聽。得了寶物還不回家收著去。」

    李晴見蕭明月趕來,心情似乎不錯,蕭明月轉達了郭太后和李昂的關切慰問,又直接問李晴:「殿下是要回京,還是趕去朔方完婚?」

    李晴幽幽一歎道:「按理說出了這等事本宮應該即刻還京向陛下和太皇太后稟明一切。可是真回去了又能怎麼樣呢,不過是讓太皇太后徒增煩惱罷了。不回去了,直接去朔方吧。」蕭明月又問:「那殿下是等送親使團來接,還是讓楊刺史一路護送去朔方?」

    李晴問楊昊:「這邊地並不太平,你有把握把本宮平安送到朔方去嗎?」楊昊答:「臣肝腦塗地,以死報效。」李晴聞言寒了臉,頗為不悅地說道:「本宮問你是否有把握護送,不要張嘴就是死呀活的,聽著不吉利。」楊昊正色答道:「臣知罪,只要殿下願聽臣安排,臣定能將殿下平安送到朔方。」

    李晴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那就辛苦楊刺史了。」

    楊昊把張伯中從中受降城調回豐安坐鎮,又將豐州軍政事務做一安排後,由水師營調大型艦船六艘沿河西進,再轉南下,鋒矢營與烈火營夾河而行一路保護。船過九連山後,因前方河道水流落差太大不能行船。眾人只得棄船步行,為防止馬匪和賀蘭山東麓一些遊牧民族劫道生事,楊昊命大軍沿河內側而行。

    王崇文早已接到豐州的移文,李晴南下途中每到一地都會派出信使告知朔方的迎親使團。出了豐州,一連三天三夜,都是漫漫黃沙道,空寂的草原和人煙幾乎斷絕的戈壁。又走了兩天,才漸漸見到城鎮,但多是軍鎮,定居的百姓少之又少。這裡百姓生活之貧困有些觸目驚心,近一半的百姓每天喝兩頓稀粥度日,一個個餓的皮包骨頭。

    蕭明月歎道:「可憐朔方百姓竟如此窮困,我先前以為夏綏、麟州那一帶百姓已經是天下最窮困的了,可是跟朔方一比,簡直可算得上是戶戶小康之家了。」又問楊昊:「豐州百姓還有這麼餓肚子的嗎?」

    楊昊道:「神都長安尚且不能免除,又遑論豐州?不過似這麼窮困的,倒是少見的很。」楊昊望著那地勢平坦河渠縱橫的曠野,十分不解道:「這麼好的地理,百姓因何如此貧困。都說王使帥是位仁政愛民的好官,為何他治下的百姓卻如此潦倒?」

    烏海城是朔方的北大門,也是朔方北部最大的軍鎮。王崇文派出的迎親使謝搏之、樓鶴顏已先一天趕到烏海佈置準備。樓鶴顏帶來了朔方牙軍精銳八千人。楊昊的烈火營和鋒矢營則被要求停駐在烏海北十四里的一片草原上。楊昊只能帶上百名內寺坊衛兵護送李晴進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