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大唐西寧王

龍騰世紀 第14章 虎鬥群羊 文 / 樓枯

    張鷺似乎覺察到了什麼,李炎前前後後做過四屆大總管,雖然跟他正面接觸不多,但對他的為人多少還是有些瞭解的,此人沉著剛毅,滿腹韜略,做事謀定而後動。若是沒有把握,他是不會當著所有人的面公然讓自己下不來台的。何況張餚已經被他帶到了蘇州,這就足以說明李炎是有備而來的。

    奇怪了,一向不知天高地厚的兒子,此時卻顯得唯唯諾諾,他的目光在不停地躲著自己。張餚私自調動水師追擊李炎時自己並不知情,事後也沒有放在心上,畢竟這種事也不是第一次發生。對獨子張餚的胡作非為,張鷺已經心疲力竭,略顯得有些麻木了。

    當李炎點破此事時,張鷺心中自是無比震驚。憑著多年在官場中磨礪出來的經驗,張鷺已隱約嗅出此事絕非偶發事件。他雖是寶歷社的元老,但從來不黨不群。一個月前,前大總管李忱的親信、自己世交故友梁實寬秘密登門拜訪,梁實寬和一群忠於李忱的人搞了個小團伙,準備在蘇州無面會上發難,趁李炎立腳未穩之際,將他轟下台去。

    梁實寬想拉自己入伙,卻被張鷺婉推卻了。梁實寬用警告的語氣跟他說:「你不聽我的好言相勸,將來定會後悔莫及。」張鷺十分不以為然,他心裡既藏著一副坐山觀虎鬥的精明算盤,又為自己久不得志而洩憤:你們就折騰吧,把寶歷社這點家底全折騰完,大家來個卷堂大散。

    「這叫什麼世道?躺在家裡也會中箭。」張鷺憤懣地想,他追悔莫及,心裡充滿了悔恨、羞憤和委屈。等到他再看到張餚那唯唯諾諾的表情時,更是氣不打一處來:「畜生!你平日不是能的很嗎?這個節骨眼上你給老子裝什麼慫?」

    張鷺狠狠地推了張餚一下,自二兒子戰死,張鷺就把全副希望寄托在幼子張餚身上,可惜期望最終變成了失望,張餚除了混跡於青樓樂坊寫幾首濃詞艷句外,就是整天與人毆鬥,這三四年下來,傷在他手上的人命已經不下十條,哪一次又見他慫過?

    這裡面究竟發生的什麼變故,讓兒子煞那間像是變了一個人呢?

    「爹,兒子已經認罪了,您也招認了吧。」

    張餚這句沒頭沒腦的話恰似在張鷺滴血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張鷺錯愕地看著自己的兒子,要說他的唯唯諾諾是因為受脅迫所致的話,那這句話就直白無誤地告訴張鷺這是一個李炎設計好來整他的陰謀!

    「畜生,我打死你這個畜生!」

    神智混亂的張鷺脫下硬底布鞋來追打張餚,張餚麻溜地躲了出去。幾名執戟卻將張鷺死死地按在了地上。

    「我沒罪,我沒罪!是有人栽害我……」

    張鷺的話還沒說完,心口就被執戟的尖頭包銅皮靴狠狠地踢了一腳,疼的撕心裂肺。

    王哲取出一份便箋,向四周展示了一圈,高聲說道:「這是從張餚身上搜出的調兵手令,諸位看清楚了,上面的筆跡是出自何人之手。」這是一份調兵追擊李炎的手令,內容是:「速調艨艟十艘,追擊長安,殺之,勿誤。」長安就是李炎的代號。這份手令字跡雖然潦草,但仍有不少人作證說這筆跡確實是張鷺的。

    執戟將張鷺拖了出去,人證物證俱全,他的下半生將在暗無天日的大牢裡度過。沒有人敢為謀反者求情,大廳裡靜的令人窒息。

    「梁實寬。」

    「屬下在。」

    梁實寬就是蘇州無面會的主持人,從二品佩劍。

    「你可知罪?」

    「請大總管明示。」

    「一個月前,你到揚州密會張鷺,意欲何為?」

    「屬下……」梁實寬額頭上見了汗。

    「佩劍不出京」,這是刺馬營創立時就立下的規矩,佩劍出京必須手握聖旨,或者持有大總管的金令。梁實寬兩樣都沒有,他既不敢矯詔,也不敢撒謊說出京時手上有金令。金令的使用有詳細的記錄,記錄薄稱之為《金銀冊》,《金銀冊》由皇帝親信太監掌管,即使大總管也沒有權力擅自查看。

    「按規制你不能打我……」梁實寬未戰便已認輸。

    按例佩劍有罪將由皇帝親自審問,未定罪前,不得拘押上刑。

    「佩劍擅自出京者杖一百二十軍棍。法有明文,我為何打不得你?」李炎絲毫不讓。

    梁實寬頓時癱軟下來,慣例與法本來無所謂孰強孰弱,主要是看執法人傾向於哪一個。梁實寬自付自己挨不了一百二十棍,他把唯一的希望寄托於自己苦心經營的那個小圈子,希望他們此刻能挺身而出,為自己說句話。然而令他失望的是,當他向人群投去求助的目光時,眾人竟紛紛低頭迴避他的目光。梁實寬的心頓時就涼了。

    「哈哈哈……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梁實寬覺得張鷺束手就擒太過窩囊,自己就算死也要鬧出點響動來。於是他拍了拍後腦勺,擺出一副光棍像:「梁某的項上人頭就在這,有種望這招呼!」

    兩名執戟拖來一張條凳,扒下梁實寬的褲子,按結實了。兩條四稜水火棍,結結實實地招呼在了他的白屁股上。起先,梁實寬還能咬牙硬挺著,每一棍下去他都要叫一聲:「打的好!」

    二十棍下去,皮膚崩裂,疼的他滿臉是汗,不過此刻他還能咬牙挺一挺。打到五十棍時,梁實寬就只剩下往外出的氣了。剛滿六十棍,梁實寬便已魂飛魄散。

    執戟停下棍,用手探了探他的鼻息,又翻開眼瞼檢查一番,回報李炎:「犯員梁實寬已氣絕身亡,餘下棍杖是否打完?」

    李炎冷冰冰地說了聲:「打完,一棍都不能少。」

    有人滿面悲慼,有人眼含熱淚,有人搖頭歎息,也有人無動於衷,就是沒有人出言求情。

    一百五十棍打完,梁實秋的臀部已經血肉模糊,人肉碎末在水火棍的錘擊下四處飛濺。四周圍觀的人沒人敢動手,臉上手上都多多少少地沾了些人肉碎末。甚至連站在門口的楊昊也未能倖免,他的臉頰上被濺上了一滴,噁心的渾身發冷。

    就算是要揚刀立威,殺個張鷺也就罷了,為何還要當眾杖殺梁實寬?這未免太過了!特別是捶打屍體,這種做法簡直是令人髮指了。楊昊沒有想到,看似明朗陽光的李炎,內心卻是如此陰狠,想到自己今後不可避免地要跟他共事,楊昊禁不住打了個寒顫。

    一股冷氣驟然將他全身包裹起來,又從毛孔鑽入他的五臟六腑,冰冷著他的心肺,沒過多久,楊昊沸騰的熱血開始結冰,整個人從內到外再無一點熱氣了。

    梁實寬的屍體被拖了出去,因為地面上鋪著地毯,無法及時清洗血跡,幾個執戟就拿了幾條草袋墊在上面蓋住了血。眾人驚恐地看著這一切,沒有人知道下一個將會輪到誰。

    「楊昊。」

    李炎輕輕地一聲喚,在楊昊聽來卻如炸雷一般。震得耳鼓嗡嗡作響。

    「屬下在。」

    楊昊向前走了幾步,步伐還算穩健。落腳之處正是那幾條草袋。想到梁實寬那被打的稀爛的臀部,楊昊感到一陣噁心。

    廳中靜謐到了極點,所有的人都用一種同情的目光盯著楊昊,不知道迎接這個年輕人的又將是怎麼的命運。

    「楊昊自大和九年任職豐州以來,練軍,建廠,整吏治,興農商,成績斐然。開成元年他與孟博昌擊敗林中部,從回鶻人手裡收復了陰山之南的失地;同一年,他巧退歸義軍,解豐州百姓於倒懸;今年他三征天德軍,護住我大唐疆土不失於蠻族;擊敗天狼軍,揚大唐國威於北方。哦,本座還忘了一點,他還娶了室韋蠻黑部的公主,使得蠻黑五部與我大唐化干戈為玉帛,使邊地百姓免受戰亂之苦。前大總管離任前,曾囑咐說要嘉獎他,給他壓更重的擔子。本座深有同感,如此青年才俊,若不提拔重用,中興之計何時能成?因此,本座不但要給楊昊陞官,還要給他升大官。讓他手握重權為國效命。」

    李炎稍稍頓了一下,冷眼掃過眾人,還有躲閃的目光,但大部分人已經開始用熱切的目光注視著這位新任大總管了,他帶來了迥然於前任的清新空氣。

    「聖上口諭。」李炎肅色說道,廳中呼啦啦跪倒一片。

    「朕查楊昊志慮忠純,才堪可用,任事豐州以來,多有績功。今准李炎所請,擢升其為從二品佩劍,仍駐豐州。希其以國事為重,兢兢業業,勿失朕望。」,

    萬歲之聲響徹夜空,不同的人從上諭中聽出了不同的意思,但有幾點是大致相同的:一、楊昊能得到破格提拔,除了自身功勞,主要還是李炎的大力舉薦。這從「今准李炎所請,擢升……」一句中可以得出。二、楊昊從從五品橫刀躍升為從二品佩劍,是極其罕見的,這一方面表明李炎現在聖寵正隆,否則以李昂優柔寡斷的性格,他是斷不會同意一個不滿二十歲的少年躥升為佩劍的。另一方面李炎也在向外界傳達一個信息:只要忠於他,過去種種他可以既往不咎,只要實心做事就能得到他的賞識和重用。

    再加上對中立派張鷺和反對派梁實寬的無情打擊,李炎用實際行動向眾人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誠信歸附,既往不咎。實行辦事,恩賞不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