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大唐西寧王

龍騰世紀 第35章 七龍奪珠之首戰不利 文 / 樓枯

    中受降城有內八景外八景之稱,西山上的「梵鍾暮鼓」位列外八景之首,夕陽西下時,坐於半山腰的繡花亭上,遙聞城西蓮花寺的鐘聲和城樓上的鼓聲,遠望滔滔黃河水東流,確實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這一切性情散淡的王奔並不陌生,楊昊和石雄卻都是第一次見到。石雄性情曠達,見到這番景致,忍不住望著群山長嘯了一聲,回聲陣陣,久久不絕。楊昊也跟著喊了一嗓子,他本是一個內斂好靜的人,這一嗓子喊的完全是隨性而為。喊完之後,楊昊覺得心中一陣暢快,與石雄間的心距無形間就拉近了許多。

    開成元年八月,在豐州城外,楊昊曾暗助石雄脫險。對此,石雄銘記在心,時時刻刻在想著找機會報答。因此當楊昊提議三家在繡花亭會面時,石雄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下來。不光如此,他和自己的四位結拜兄弟,常松林、張華陽、萬濤、穆敏中一同趕來參加會議,拿出了十足的誠意。

    王奔如約而來,除了熊林岱,他的身後還跟著天德軍的一干老將,這些老將們原本都已卸甲歸田,因這場內亂,才又聽從王奔的召喚重新披掛上陣。所謂老將出馬一個頂倆。老將軍們雖然久疏戰陣,身體也不及壯年,但聲望和資歷擺在那,披甲往那一站就像豎起了一桿大旗,頓時應著雲集。

    三人都是第一次見面,卻是一見投緣,沒說幾句話就都有故友重逢的感覺,心中沒了隔膜,話就好說的多了,加之此前楊昊已經結盟的要義告知二人,三人不說閒話直進主題。

    王奔提議三家訂立一份密約,實行軍事互保,一家遭第三者侵犯,另外兩家有義務以全部兵力、財力、物力進行援助。楊昊與石雄都表示同意。熊林岱拿出自己連夜草擬的協議,楊昊交曲清泉與關索審讀,石雄交常松林等四人審讀。

    楊昊道:「文字上的事且讓他們慢慢去推敲,咱們三人先商議一下刀槍上的事。河東劉德三率軍夜渡黃河,已屯兵城東。兩位兄長可有退敵妙計?」

    王奔道:「劉德三乃河東名將,絕不在董八成之下,以我之見,各部宜憑險據守,做節節抵抗。劉德三遠道而來,軍糧必然不多,耗上個十天半個月,他軍中無糧自然潰敗。」

    石雄道:「我也久聞劉德三之名,與這樣的強手對陣,一味防守未必是良策,以弟愚見還是主動出擊,中受降城四周皆山地,咱們憑借山勢與他游鬥,河東步軍多騎兵少,帶著他在山裡轉兩圈,把肥的拖瘦,瘦的拖死,等他疲憊不堪時再回過頭來一口咬死他。」

    王奔聽了不置一詞,卻問楊昊:「楊兄以為如何?」

    楊昊沉吟道:「劉德三智勇雙全,兵多將廣,正面與其對陣只怕都不是他對手。而憑險據守節節抵抗,雖說可以消其軍力磨其鬥志,但不免陷入各自為政孤軍奮戰的窘境。劉德三可憑借兵力優勢將我們各個擊破。石兄之法雖然高妙,但劉德若不進山追擊,而是緊守營寨與我相持又將如何?他缺糧我也缺糧,萬一耗他不過,豈非不戰而敗?」

    王奔笑道:「似楊兄這麼說,咱們乾脆歸降他算了,又何必再議呢?」三人都哈哈一笑。

    楊昊也笑道:「我絕無此意,以我的意思不如施行堅壁清野之計,收縮兵力防守幾處大寨,耗其兵力,消磨其意志。而將主力隱藏於山谷之中,待其疲憊再尋機破之。這恰如布下一個鐵籠陣,讓劉德三這頭猛獸撞進來,讓他處處碰壁卻咬不到人,時間一久他不累死也要餓死。」

    二人聞言齊聲讚好,鑒於王奔兵力最弱,楊昊便將沿河東進的金風營、飛虎營撥與王奔指揮,王奔則將王麟所部交楊昊指揮。三人議定,集中兵力防守呼延谷、回樂寨、黑羊谷、新城和白水狐所建的三寨。再加上城南的黃河,恰如一個鐵籠一般正好將中受降城圍在中心。

    主意已定,王奔便下令向楊昊部調運糧草,楊昊則就近將糧草運往石雄軍營,三人這一調配,各自都擁有半月之糧。

    密約的草案終於敲定,三人都在合約上簽字用印。楊昊提議道:「我三人既如此肝膽相照,何不結拜為兄弟。他日生死於共,禍福同當呢。」王奔和石雄也有此意,於是就在繡花亭設下香案,三人拈香而拜,結為異性兄弟。敘年齡,王奔最張,石雄次之,楊昊最小。

    三人剛剛拜完時,恰巧山下西城樓上暮鼓敲響,此時夕陽西墜將最後一抹霞光灑在山南如帶的黃河上,美中不足的是蓮花寺已經毀於戰火,再也聽不到梵鐘的聲響了。

    就在三人繡花亭結義的時候,劉德三的密使也到了城中。白水狐早已通過曲處機與河東暗結同盟,只是他未按照曲處機的安排一步步走下去,這才引起了劉德三的不滿。不過不滿歸不滿,盟友的關係還是要維繫。劉德三的特使以居高臨下的姿勢告訴白水狐:緊守城池,無令不得出城浪戰,且在這段時間內不得騷擾城中百姓,否則不用王奔他們動手,他將親自率軍破城討伐。白水狐對劉德三的傲慢十分惱火,卻也無可奈何。身處絕境,除了劉德三還有誰能救自己呢。

    劉德三在接洽白水狐的同時,又派人找到了的馬躍,讓他為自己籌措五日糧草。並負責運過黃河。他明確地告訴馬躍,若能辦成此事,他將幫其在白水狐為節度使的天德軍中安排一席之地,其中包括讓馬躍出任天德軍副使並在河南十三縣保持自己獨立的勢力。若是把事情把砸了,劉德三將派軍清剿馬躍餘部,讓他連馬匪盜賊也做不成。

    勢窮力孤的馬躍不得不低頭答應,籌措兩萬人五天的軍糧是件苦差事,但只要豁出命去也不難辦成;只是要將這些糧草運過黃河,在馬躍看來除非有奇跡發生,否則絕難完成。

    按照計劃楊昊的主力將防守呼延谷、黑羊谷以及白水狐設立的西寨。三處中只有黑羊谷在楊昊手裡,其餘兩處要靠自己去奪取,不過這並不算難事。白水狐主力已經進城,兩地都很空虛。鐵鐺營和警一營用了半個晚上就拿下了呼延谷,俘獲守軍三百多人。余聯萬和吳波漢兩人連夜督促士卒和俘虜修固城牆,準備迎擊劉德三部。

    在攻打呼延谷的同時王麟部攻破了白水狐的北寨,稍後一點驍騎營攻佔了西寨。而南寨則被張華陽、萬濤攻破。各寨都忙著加固工事、休整軍械。

    這樣,在議定防守的各據點中。楊昊負責防守黑羊谷、呼延谷和西寨,王麟駐守回樂寨和北寨,石雄防守新城和南寨。各點按照大小和地形進行了兵力、軍械、糧草的調配。兵力最少的是南寨,只有八百多人,兵力最多的是呼延谷,駐守了兩個營兩千多人。糧草則集中在呼延谷、回樂寨和新城三地。

    劉德三不愧為一代名將,用兵奇詭莫測高深。他一出手便是將兩萬人中的六成,約一萬二千人砸向了呼延谷。打了楊昊一個措手不及。同時他以偏師襲擾新城和南寨,牽制石雄主力。劉德三親自趕到呼延谷下坐鎮,以兩千人為一組,每日六組不間斷攻打呼延谷南關。

    呼延谷只堅持了一天便告陷落,余聯萬重傷,警一營損失殆盡。若非兩側山高林密,幾乎有全軍覆沒之虞。劉德三打破呼延谷後立即揮師西進,他棄北寨、西寨、回樂寨於不顧,直接攻入了黑羊谷。楊昊猝不及防,首戰即敗,只堅守了半天便棄寨向西退卻。西寨同時宣告陷落。

    王麟見勢不妙主動放棄北寨,將兵力集中在回樂寨防守。河東悍將張越率軍三千攻打回樂寨,原以為手到擒來的事,不想卻碰了一個老大的釘子,不光部屬損折過半,自己也做了俘虜。好在他夠精靈,瞞過了身份,並趁亂逃了出來。

    楊昊被劉德三手下大將於沖沖追的透不過氣來,不得已只得將驍騎營化整為零,分散撤入牟那山中。劉德三抓住戰機急為於沖沖增調三千人,撒開漫天大網漫山遍野地搜捕楊昊。楊昊敗績的同時,石雄主動出擊攻破了劉德三的三處營寨,殺敵千人,繳獲部分軍糧,器械。但小勝掩蓋不了大敗。在劉德三暴風驟雨的攻勢下,楊昊精心策劃的鐵籠戰法顯得幼稚又可笑。

    但戰事並沒有結束,原本並不被重視的王麟卻大放異彩,繼打的張越落花流水後,他又一連擊敗了劉德三帳下的三員虎將:烏赤贊、隋臥虎、楊天華,最後逼得劉德三不得不調於沖衝回師圍攻回樂寨。

    於沖沖集中四千「鐵盾甲」,以八十人一排,共計五十列,沿著回樂寨寨南的平地氣勢洶洶地推過去。所謂「鐵盾甲」就是重甲步兵,軍士身披重甲,一手持槍一手持方盾。進攻時,以隊列行進,不論箭飛如雨,還是刀砍斧劈,軍士們連眉頭也不皺一下。

    在「鐵盾甲」進攻的同時,劉德三又調來了長弓陣助戰。河東軍所用的長弓是在靺鞨人的長弓基礎上改造而來的。比唐軍配發制式弓要大一號長三分之一,射程則延長五十丈左右,缺點是精準度不高,不過人多可以彌補這種缺陷。河東軍的長弓陣,每陣有兩百五十人,這其中包括兩百名弓箭手和五十名給箭手。弓箭手又分為兩組,每組每輪發箭一百支,兩組間交替的時間短到可以忽略。

    河東軍只有八個長弓陣,其中六個歸屬劉德三指揮。劉德三出動了四個長弓陣,倒不是他吝嗇,而是回樂寨太小,用不了那麼多人。箭如雨點般砸向回樂寨,首輪發射便造成了至少兩百人傷亡。在用弓箭壓制敵人的同時,「鐵盾甲」轟隆隆啟動逼向了寨門。直到「鐵盾甲」前鋒砍開營門,弓箭手才停止射擊。

    這種毫釐之間的功夫,才最見功夫。

    此後的事情變得平淡而寡味,王麟和少爺兵的豪情壯志被冰冷的「鐵盾甲」無情地碾碎。王麟只得率殘部逃向北面山區,劉德三的兩支騎兵早已埋伏在左右。王麟剛一出寨,兩軍便猶如雙峰貫耳一般,狠狠地砸在了王麟腦門上。王麟和他的少爺兵在距離營地四里外的一塊坡地上全軍覆沒。

    王麟、王增和四百五十名士卒被俘,其他人全部戰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