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大唐西寧王

龍騰世紀 第10章 先發制人 文 / 樓枯

    警三營是在豐安東北七十里外望山鎮的地方民團基礎上組建的,統軍校尉張金彪和營中主要軍官都是李通舊部。兩日前張金彪接到李通的一封親筆信,要其整備兵馬準備攔截從豐安方向潰逃來的怛達人。張金彪絲毫不敢大意,一連三日夜不卸甲守在營寨中,兩名典軍校尉則分赴防地的東西兩翼督導備戰。通往漠北草原的各個關隘都嚴陣以待,準備迎頭痛擊怛達潰兵。

    「大哥有消息了。」典軍校尉謝橫匆匆而入,謝橫原是望山民團的總教頭,望山的大戶,民團被改編為警三營後,楊昊本意要他出任統軍校尉。謝橫以資望不足為由,堅持不肯就任。張金彪來望山後與他一見如故,二人結拜成了兄弟。

    「來了多少人?」張金彪急切地問。

    「一共就二十來人,個個狼狽不堪,看來是吃了大敗仗。」謝橫端起張金彪的茶碗猛灌了幾口。張金彪無心計較這些,急忙又問:「他們朝哪個關口來的?咱們的人能攔得住嗎?」

    「攔是肯定能攔得住,只是……」謝橫欲言又止。張金彪忙打發了幾個侍從出去。

    「快說,究竟怎麼啦。」張金彪聽到能攔得住李少卿,已經是心花怒放。自己由糧草官出任統軍校尉,底下不服的人可不少。拿住了李少卿那無疑是大功一件,看他們還能說什麼?

    「李少卿身邊有個女子,是使署裡的女書辦名叫淺水清。大哥,有這個人在,我看咱們還是不要攔了。」

    淺水清之名,張金彪何止是聽過?據說自己能出任警三營的統軍校尉還虧了這個淺水清呢。自己由隊正轉任糧草官已有十年,十年之間未帶過一兵一卒。李通提議自己出任警三營統軍校尉時,底下反對聲一片。

    淺水清跟楊昊說自己雖然帶兵經歷欠缺,但熟悉漠北各族風俗習性,善於與各族打交道。警三營畢竟是二線的警備軍,戰備任務並不重。只要實心用事,統軍經驗稍有欠缺也可以當好家。

    傳聞是否屬實,張金彪不敢妄言。但自從這個女人進了防禦使署做了書辦後,她和楊昊之間緋聞就一直不斷。張金彪究竟是讀過幾年書的人,無心去管這些是是非非。但他心裡也清楚這個女人現在就是李少卿的護身符。她會保佑李少卿平安無事的。

    張金彪心頭的狂喜突然消失的無影無蹤,他沉思良久,問謝橫:「你怎麼看?」

    謝橫知道何去何從張金彪心裡已經有了主張,但他是個直性子從來是心裡想什麼就說什麼。

    「抓不到李少卿固然有過,但還會有人幫我們求情。倘若要是傷了淺水清,到時真的會死無葬身之地。」

    張金彪哈哈一笑,道:「兄弟此言正和我意,就按你說的辦。要殺頭,殺我一個人的,絕對不會連累兄弟你的。」

    ————————

    楊昊子夜時分才趕到望山鎮。

    豐安城外一戰,雖然全殲歸義軍主力,但自己的三個營也損失殆盡,豹營傷亡三百人,烈火營、旌旗營各自損失了三分之二,已經處於癱瘓狀態。楊昊留下旌旗營餘部打掃戰場,收治傷兵,自己率豹營和烈火營餘部三百多人輕裝來追李少卿。

    在望山鎮南二十里,楊昊與九娘關的鐵鐺營兩哨人馬會合。

    張金彪率眾迎出十里地,楊昊問及李少卿行蹤。張金彪跪地請罪,楊昊怒道:「放虎歸山,後患無窮。貽誤軍機,罪當處斬!」張金彪連聲請罪。

    如謝橫所料,程克領和豹營統軍校尉姜濤都站出來為張金彪求情。程克領道:「陣前斬將於軍不利,北上追敵,正要用人。肯請將軍饒他一命,讓他戴罪立功。」姜濤則勸:「張校尉熟知塞北各族風俗人情,由他引領事半功倍。」

    楊昊怒喝道:「若不是眾人求情,我定不相饒!暫革去張金彪統軍校尉之職,由謝橫代理統軍。張金彪隨程克領、姜濤一同渡河追擊李少卿,若是拿不回他的人頭,我便拿你的人頭來頂。」張金彪諾諾而退。

    當下,楊昊任程克領為主將、姜濤為副將,率豹營、鐵鐺營兩哨、警三營一哨四百餘人渡河追擊李少卿。楊昊自己則帶著烈火營殘部趕往冰巖谷。

    十天前,楊昊由小長安秘密趕到永豐,除了逼張延年表態倒曾,還為部署北伐林中部。

    曾重陽到豐州後,借肅清王守澄餘黨為名大肆清洗楊昊舊部,西寧軍一片混亂。十二營之首虎營的骨幹全部被清洗,最後竟被逼反叛。豐州營被污稱反叛,官兵損失殆盡,連番號也被曾重陽撤銷。其他各營也不同程度地受到重創。同僚相互攻訐,朋友相互猜疑,軍紀廢弛,人心渙散,戰場上用鮮血換來的袍澤之情蕩然無存。不倒掉曾重陽,豐州和西寧軍便會毀於一旦。

    張延年早有倒曾之心,但他素來行事謹慎,又自覺力量不足,所以採取了守晦觀望的態度。一見楊昊回到豐州,他便立即轉變態度,宣佈扶楊倒曾。永豐、豐州軍政民早已厭惡了曾重陽的亂政,紛紛表示擁護楊昊回豐州主政。被金風營扣留的張虎臣則下令豐州各級官署立即結束清肅,為死難者平冤昭雪。

    曾重陽的倒台已成定局,豐州的內亂即將平息。但外部的威脅卻悄然而至。據關索搜集的情報得知,林中部首領小齊金想借豐州內亂之機,率軍南下,一雪八月豐州之敗,此外他也想借此軍功保住自己搖搖欲墜的汗位。

    曾重陽、小齊金、李少卿,三者孰輕孰重,誰先誰後。楊昊認為曾重陽在豐州倒行逆施,已經失盡人心,倒台只是時間問題。李少卿雖然重兵盤踞豐安,但此人並無遠大志向,歸義軍軍紀敗壞,擾民已深,出手驅逐他並不算難。而林中部已成豐州死敵,小齊金才是豐州最兇惡的敵人。

    林中部分散在陰山南部和西部,共有十八個族姓,大姓過萬人,小姓數百人。小齊金和蠻勒都姓齊覓爾,原本是林中部最大的姓,但豐州之敗後,齊覓爾實力大損,其他各姓漸漸生出不臣之心。剛剛統一的林中部又站在了分裂崩潰的邊緣。曾重陽的到來讓小齊金看到了東山再起的希望,趁西寧軍內亂之機率兵南下拿下豐州,不僅可以一雪前恥,還可以重新樹立自己的威望,穩住首領之位。林中部就可以避免再次陷入分裂、混戰的深淵。

    倘若等小齊金集合十八姓力量起兵南下,則豐州危矣。楊昊認為只有在小齊金尚未動手前發動先發制人的打擊,才能一勞永逸地解除豐州北部邊患。為此,楊昊責成駐守永豐的驍騎營、鋒矢營、曉風營和從小長安秘密北上的飛虎營及破浪營一部,分兵四路渡河攻擊林中部。

    持反對意見的人如張延年認為,所謂林中部將趁豐州內亂南下只不過是關索根據所得情報做出的一種推測,倘若情報有誤,而貿然發動攻擊,則很有可能激怒小齊金,促成林中部十八姓團結一心舉兵南下。到那時,前有大軍壓境,後有曾重陽、李少卿捅刀,豐州恐怕就真的要拱手送人了。

    此外,西寧軍經過清肅已實力大損,渡河之後能不能打敗林中部,還是一個問號。倘若失敗,則連翻盤的本錢的都沒有了。張延年主張先集中精力解決內亂,休養生息後再出兵討伐林中部。

    張延年向以老成謹慎而聞名,他的這番話曾讓楊昊猶豫了很久。權衡再三之後,楊昊決定不用張延年之計,兵發陰山,集中主力擊潰林中部,再解決內亂的同時一勞永逸地解決豐州的北部邊患。這雖然是一步險棋,但這個險值得去冒。

    戰事的進展幾乎和楊昊預想的一模一樣,林中部十八姓之間矛盾重重。豐州之戰後,與齊覓爾同為林中三大姓的汨羅吐和蠻猛穆勒,各自糾集了一批追隨者開始逼宮。小齊金因為箭傷正臥床養病,聽聞二姓要攻擊牙帳,一時惱恨成怒,大叫了一聲後傷口迸裂,性命幾乎不保。

    蠻勒向回鶻王庭求救,在彰信可汗特使的斡旋下,三姓和解,但小齊金已威信掃地。各部之間重啟戰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當以樸恩俊為主將的西寧軍渡河北上時,陰山之南已經打成了一鍋粥,除了傳統的三強姓,血戰中又崛起了兩個姓:荼羅或、新林。

    新林族漢化程度較深,自上三代起首領便改姓了林。族長林羅虎幼年時曾遊歷江南各地,對大唐的風土文物推崇備至。他得知西寧軍渡河北上,便派其子林漢烈去見唐軍主將樸恩俊。

    林漢烈痛述了三強姓對自己族人的欺凌,表示願意出兵幫助唐軍收復陰山之南,條件是希望得到齊覓爾的幾塊牧場,並允許新林自治。樸恩俊要其起兵幫助自己攻佔小齊金牙帳,以此表明忠心。林漢烈表示同意。新林族一千騎兵為前鋒,西寧軍四營為主力,浩浩蕩蕩殺入小齊金的牙帳,小齊金妻妾老母大臣親信三百餘人被俘。小齊金因此前被彰信可汗的特使帶回回鶻王庭養病,才逃脫一劫。

    蠻勒率齊覓爾族餘部退往陰山之北,重新歸附回鶻王庭。牙帳被毀,林中部名義上的首領也不存在了,三大強族為爭奪首領寶座,展開了激烈的角逐。樸恩俊在新林族的幫助下,打敗勢力最強大的汨羅吐族,收復了陰山之南的全部失地。

    蠻猛穆勒族被新林族擊敗,餘部退往陰山之北,荼羅或則退守故地陰山之西的莫馬川。樸恩俊收編鐵面機勒殘部,編成鐵面營,作為自己攻打荼羅或族的主力。

    楊昊在冰巖谷接見了新林族族長林羅虎,借欽差大臣的名義將其任命為新設立的陰山縣縣令。將原小齊金的幾處牧場撥給新林族使用,免其族三年賦稅,資助糧食五千石給其過冬。同時抽調飛虎營、驍騎營、鋒矢營、鐵面營會同新林族一千騎兵,出兵西進攻打荼羅或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