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

第一卷 第七百四十六章 華燈 文 / 曉風

    「香案可設,這不成問題,不過起身跪下,請恕我無禮了。i^」張守仁皺眉道:「我現在患了足疾,不要說起立下跪,便是行走也是無法的事了……」

    「既然如此,請太保接旨吧……」

    候少監無奈,也不敢和張守仁有什麼爭執,只得環顧左右,想等有了香案再說。

    「什麼香案臭案,咱們太保立功無數,坐著接一張旨也不成?」

    王柱是個粗豪漢子,性格和李灼然簡直是冰火九重天,見候少監還在猶豫,便是大步上前,伸手便接了那明黃旨意,然後轉身大步向前,遞給了張守仁。

    這樣的舉措,自有明二百餘年下來,怕也真的是頭一回了。

    造反啊,大膽啊,狂悖啊……這樣的指責的話語在一群京師來客腦海中盤旋了半天,最終還是沒有哪個傻子叫出聲來……

    人家就是真造反又是如何?眼前奪旨這將軍,身高怕不有八丈,一身鐵甲,粗大的右手上滿是練刀練劍弄出來的繭子……這些人雖然自己無甚本事,眼光還是很毒的……不要說身後校場上還有那麼多兵馬,就眼前這個一個大漢,一柄劍一個人,搞定自己這十來個人恐怕還是很輕鬆的吧……

    當下不要說爭執喝罵,便是老老實實站著,也是壓力山大啊……

    「哦,我知道了。」

    張守仁坐在椅中,隨隨便便的將旨意看了,笑道:「請上使回去吧,上復皇上,就說俺遵旨就是了。」

    「太保肯遵旨,這太好了……不知道山東鎮何時出兵,皇爺要立等回信的。」

    候少監出京時,心急如焚的崇禎再三再四的吩咐,叫他催促山東鎮盡快出兵,不要耽擱,河南那邊的戰事是真的耽擱不起。

    「本太保身患足疾,這不是急的事情,上復皇上,等我足疾痊癒之後,便立刻出兵。」

    「好……」

    候少監這才知道,人家就是這麼當面耍弄自己,順帶也耍弄了皇帝!

    他心中感覺一陣悲涼,也很吃驚,大明皇帝已經御權十三年眼看要到第十四年,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毫無失德之處,吃的儉樸之極,用度也是能省則省……他已經是宮中老人,五十二歲的人了,萬曆年間的事他已經正值壯年,雖然他這一生沒有當上太監,但地位在宮中並不能算低……內宮監也是一個實權部門,太監之下就是少監,換在外朝的話,就算是為官當到侍郎了。i^

    到這樣地步的宦官,心志智慧和運氣缺一不可,當然,也有一定的忠誠。

    候少監想起宮中歲月,想起萬曆年間天下太平皇權獨大的輝煌過往,一時間,心中無限酸楚。他不敢做太激烈的表示,只是委婉道:「軍情如火,聖心十分憂慮,太保大將軍受恩深重,難道就不想報答聖恩嗎?」

    「聖恩……」張守仁並沒有如候少監盼望的那樣顯露出一點感動的表情,只淡淡的道:「君恩似海,容臣緩報吧。」

    說罷,竟是從容起身,手中持著那道旨意,踱入後堂去了。

    「我等告辭。」

    候少監眼中顯露出強烈的怨毒色彩,他心中已經認定張守仁不僅是跋扈不臣的武夫,還是一個巨奸,是曹操般的人物。

    「不知道皇上當初看中了此人什麼地方,竟是將他提到如此高位!」

    「如此罔顧聖恩,實在不當人子。」

    「我等回京後,當然據實稟報。」

    「這樣沒人性的太保大將軍,真是我大明的悲哀。」

    十幾個天子家奴氣性也是真的不小,出門之外,忍不住小聲議論,只是看到校場上的甲士之後,議論的聲響才小了下去,此行倒霉不順已經是注定了,他們聚集在一起,小聲商量了一陣,然後索性就是翻身上馬,往著濟南北門的方向疾馳而去了。

    這夥人,不打算留在城中了,他們要直接出城,在城外打尖休息,然後用最快的速度,趕回京城。

    他們都是從京師出來,已經深深明白,濟南這裡發生的變化,影響也是不小,萬一處置不利,恐怕會是比河南戰場更麻煩的地方!

    ……

    「如果我不是親身從河南回來,我也會覺得大將軍是一個沒品的武夫的。」

    這樣的話,也就是林文遠敢說……京城來人走了之後,張守仁又從後堂出來,神色之間,也是有隱藏不住的疲憊。

    無論如何,崇禎對他有私恩,用這樣蹩腳的理由和囂張跋扈的態度,毫無疑問是在打崇禎的臉,左一巴掌右一耳光,打的辟里啪啦直響。

    這件事後,對崇禎的形象和大明的氣運會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而張守仁,當然是有意為之。

    大明沒救了!

    最少,在崇禎手中的大明是沒救的!

    「私恩是私恩啊……」張守仁畢竟已經不再是當年的他,他很快從沒有必要的低沉情緒中恢復出來,對著林文遠笑道:「三年之後,我會報答皇帝的私恩,不過,叫我拿私恩影響到國運和國事,那也是絕無可能。」

    「在這件事上,我毫無疑問支持大將軍。」林文遠難得嚴肅起來:「宗室親藩,太監,軍隊,文官,士紳,一個個都在吸血,而皇上毫無辦法,處置乖張,老實說,從來不以民間疾苦為念,所謂聖君,不過是文官替皇上營造的一張遮羞布罷了。」

    「我等也是支持大將軍。」

    在浮山來說,這樣的決定也是一個艱難時刻,忠君和愛國在大明其實是一體的,而國家和民族的概念反而不是那麼的清楚……國與君,怎麼分開,很多人也不明白。

    在這個時刻,張守仁邁出了自己最要緊的一步,在場的人,對此也唯有支持而已!

    「孫良棟這廝也聰明了。」張守仁微笑道:「河南事出,他已經寫信來,說是皇帝派欽差來宣調我們,萬不可出兵。」

    「張世福也有信來,也是和孫良棟一樣的意見。」

    「曲瑞也是如此。」

    張守仁看向眾人,笑道:「無論何事,只要我浮山上下同心,那也就沒有什麼了不起了!」

    ……

    天色剛黑時,濟南城成了一座到處閃亮著光彩的華燈之城。現在的濟南,市政建設到了外人難以想像的地步,城門處和幾條主幹道全部有了高挑入雲的煤油燈,燈罩是透明的玻璃所製成,燈芯和油都經過改良和特製,所以燈光特別的明亮。

    在東牌樓附近,這種高大的,一根燈柱上有五六個玻璃燈柱每隔五六十步就是一座,整個三里多長的長街上,到處都是明亮的燈光,從府前街到這裡,三條主要的幹道和五六條支道上都是被照映的十分明亮……濟南城有十幾個坊,每個坊的坊門處也是有高大的明亮入雲的燈火,每日都是將半個城市照的通明雪亮。

    每天晚上,都有不少喜歡讀本,湊在燈火下頭讀書。

    不過這樣的情形沒有維持太久的時間,城中按距離修了幾個讀書館,也是用的這種玻璃燈,每個館都是可容納數百人一起讀書,這個善政,當然不是純粹為了儒學,書館中儒家的經義恰恰是翻動最少的……除了那些還對應試中舉有興趣的書獃子,在這裡翻動最多的就是浮山商務印書館所出的唐人的志怪和宋明的話本小說。

    都是用雕版精心印了,很多口口相傳的評書也是印的十分精緻,不少讀書人看了之後,委實感覺怪異。

    這年頭,就只有百分之五的人識字,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是文盲,很多秀才也買不起來獲得學習的機會……抄書在大明還是一項職業,畢竟刊印刻版的書籍數量太少,還是抄書比較方便。

    結果在濟南這兒,大量的讀書館同時有掃盲班的作用,不僅有掃盲的教材,還有這些很吸引人的向善,在中國向來是不愁沒有人來看書的,如果在東西牌樓和府前街一帶的高處向下眺望,便可以看見大量的人群在圖書館中進出,換了別的城市,除了酒樓妓館和少量的達官貴人之家,哪裡還有可能看到如此的情形!

    除了圖書館,還有茶館等公眾場所到了晚間也一樣熱鬧,在城市中心,還打算分別建幾個戲院……在張守仁心中,這個城市的一切都將由他一手改變,當然,是變的更加美好。

    在這樣的夜色之中,人人臉上都帶著歡愉和微笑,但在人群之中,也是有一個面容姣好的少女,穿著箭裝,在幾個青衣奴僕的簇擁之下,怒氣沖沖的縱馬疾馳著。

    過不多時,在一幢府邸的大門前,少女翻身下馬,手中的馬鞭都忘了丟下,從大門處急匆匆的往府邸內宅趕去,等到了一幢被盛開的梅花圍攏住的精舍書房外時,看到燭火掩映下有一個戴著帕頭的青年男子正倚窗讀書,少女咬了咬嘴唇,將書房門猛然一推,提著馬鞭便是衝了進去。

    書房中燈火燦然,十分明亮,面容靚麗的朱九妮對著半躺在竹椅之中,蓋著一條毛毯正讀書的朱恩賞怒氣沖沖的叫道:「大哥,你怎麼還有精神在這裡看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