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血祭山河

龍騰世紀 第九百八十三章 賠償與審判(三) 文 / 驃騎

    可以說,歷史上的這次舊金山和會是美國單獨一手操縱的,其目的就是為了達到最終扶植日本,重新武裝日本這條看門狗的目的。%&*」;

    全新的中國人民重要政府同時聲明,「舊金山和約由於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準備、擬制和簽訂,中央人民政府認為是非法的、無效的,因而是絕對不能承認的。」

    極大地改善了日本戰後所處的不利地位,因而日本國會便非常痛快地批准了這個和約。與舊金山和約同樣給日本帶來好處的,即日本對於中日雙邊和約締結對象的選擇權。日本當時的首相吉田茂很興奮地宣佈:「日本現在有選擇媾和對手之權,對於如何行使此權,應考慮客觀環境,考慮中國情形以及其與日本將來之關係,不擬輕予決定。」

    言下之意即日本一定要充分利用這一權利謀取最大的益處。事後證明,吉田政府的確在這個問題上絞盡腦汁,大做文章,極盡陰險、奸詐之能事。

    為了等待時機,日本政府在與中國締和問題上採取了拖延的對策,但為了防止盟國指責它蓄意拖延,吉田政府煞費苦心地搞了一個民意測驗,讓日本國民就同北京還是台北締結和約表態,但得出的結果卻令人哭笑不得:支持與台北或北京締約的比例一模一樣,均為百分之三十八,而餘下的百分之二十四的國民則表示無所謂。%&*」;抗日之血祭山河983

    這樣吉田政府便以民意難辨,難以作出決斷為由,理直氣壯地拒不表態,靜觀事態的發展。而私下裡針對台灣急於與之締約的心理,不時散佈一些可能與北京締和的言論。

    但是,現在的所有情況與舊金山和會時完全的不同的,因為中國遠征軍成為了駐日本佔領軍的主體,美軍方面只有六個營的部隊和五個航空基地設在日本本土,其兵力無非都只是象徵性的,起監察作用,對於交換菲律賓的中國佔領軍要將菲律賓東南亞的島嶼歸還美英兩國,在這個問題上高飛意見不大,不過所屬油田因為被日本佔領,所以被高飛視為了賠償的一部分,開始在這個問題上拖延扯皮,在扯皮的同時大量的原油被運往國內。

    高飛在遠東組織開始礦產和石油,並開始擬定以二個集團軍的兵力清剿所謂東突厥斯塔運動的破壞分子基地,實際上兵鋒所指阿富汗,必須不惜以其代價打通通往中東的道路,對於世界的大油庫,崛起的中國怎麼能夠不分一杯羹,而要分這一杯羹,則需要必須保持一條通暢的道路,所以高飛決定如同美國人一樣,執行雙重標準,站在歷史和人道主義的高度去對阿富汗實施救援,對於襲擊國際救援隊的一切行徑給予徹底的清剿,對於游擊戰高飛有自己獨特的一套,更為主要的是其背後巨大的利益,阿富汗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多種礦產儲存地。

    只不過因為局勢動盪和交通不利無法開採,高飛組織史學家從所謂的唐漢史中找到了阿富汗、以及中東一部分自古就是中國領土的依據,本著國際主義減災精神,中國遠征軍的兩個集團軍向阿富汗挺進,後續的十七個國民政府的整編師也蓄勢待發,黑色的血液亦是黑色的黃金,現代工業的基礎。

    在移交東南亞印尼、新加坡、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之後,英國人發現日軍在投降之前竟然屠殺了印尼幾乎全部的人口,不足五萬名日本劊子手,在短短的九個月的時間內,面對中國遠征軍的隨時登陸,發瘋一般的屠殺印尼原住民,其數字超過納粹德國七年屠殺猶太人總和的數倍,印尼竟然只剩下了華裔,佔據人口百分之七十三的印尼土著被屠殺一空,最為可憐的是連人證都沒有找到,而這批日軍竟然在日本投降之後全數遣返回日本本土,加入了日本自衛防衛軍體系,在日本本土充當憲兵、秘密警察等角色,重複們在印尼幹過的活計。

    在高飛眼中,他必須趁著整體的國際格局尚未發生巨變之際,開始著手圍繞著一些列的領海、領土完成勘定邊界的諸多協定的簽署,日後維護這些協定的重要性自然是需要強大的武力作為依托,已經開始著手並且進展迅速的烈日計劃讓高飛非常欣慰,核武器是中國必須要擁有的武器,不過由於日本的投效為德國之戰增添了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因為歷史上德國是先於日本倒下的,也就證明的所謂先歐後亞於先亞後歐政策的不同基點。

    浴血鏖戰多年的德國人同樣因為看不到勝利而疲憊不堪,國內反對的聲音也頻繁傳出,希特勒的窮兵黷武死硬到底的態度讓很多德國國防軍的將軍難以接受,他們認為德國應該見好就收,畢竟德國不可能是全世界的對手,作為德國的盟國意大利的軍事實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而且,德國人意識到了如果大批的中國遠征軍進入蘇聯作戰的話,那麼蘇德戰場形勢就會發生逆轉,與日本人鏖戰多年的中國遠征軍可以說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最為難得的是其擁有一大批作戰經驗豐富的將領與官兵,以百萬為單位的新生力量將起到決定性的戰略逆轉,這一點德國人看得非常清楚,就連希特勒都知道要盡快結束蘇聯東線的作戰,而不是徹底的消滅斯拉夫人,因為膠著的東線上德國人根本無法集中起來對蘇軍的壓倒性的優勢,而戰術優勢的運用前提則是利用敵軍的失誤。

    德國人的技術裝備更新速度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快的,妄圖以技術優勢對抗盟國的數量優勢,可以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對於,增派不少於七個集團軍進入蘇聯境內參加對德的作戰,高飛與國民政府方面發生了一定的爭執,蔣介石認為中國青年軍主力應該響應同盟國的計劃主力進入蘇聯對德作戰,高飛則認為那純屬是扯淡之舉,先搞定自己門前的事情,在視情況和利益決定是否出兵,現在最大的籌碼握在自己手上,為何不加以利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