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希濂清楚,日軍的戰術是將中國登陸部隊引入他們預設的戰場,所以之前只有勤王隊,忠勇隊這些部隊反覆逆襲衝殺,中國遠征軍進展也非常迅速,但是進入了日軍預設的戰場之後,部隊進攻速度開始減緩,傷亡開始增大,原來預計三十天結束的戰鬥,現在看來至少需要二個月以上的時間,而且美軍方面還要加大空襲支援的力度,沖繩島的複雜地形構造也確實讓宋希濂非常無可奈何。i^
沖繩島因其在日本本土防禦中的重要的戰略位置,為譽為日本的國門,因此沖繩島登陸戰就被稱作破門之戰,中國遠征軍集中了十二師的兵力對島上的日軍完成了分割包圍,但是想徹底的殲滅那些已經陷入瘋狂的日軍,中國遠征軍登陸部隊還需要一公尺以公尺的推進,日軍的抵抗是瘋狂和頑強的,甚至頑強到了讓中國遠征軍官兵不可思議的地步,相對暫時陷入平靜的東線蘇德戰場,對日本本土的破門之戰顯得尤為重要。
只要攻下衝繩島,盟軍方面就等於擁有的一個巨大的跳板,按高飛與尼米茲商議的最終戰役決戰意圖,以戰略轟炸為主,不分民用與軍用設施,意圖在消滅日本人的抵抗意志,並且在本州、四國、北海道同時登陸,對日軍似乎集中重兵的九州採取狂轟濫炸的戰術,消耗日軍囤積在九州的主要兵力和物資,對本州、北海道、四國之日本實施大掃蕩,對於一切敢於抵抗之武裝,全部就地殲滅。%&*";
為了縮短整個戰役的進程,可以說中國遠征軍需要調動駐東南亞戰區主力,駐緬甸、安南駐軍,駐雲南的二個師也要徵調,山地步兵第一集群的五個師又二個旅也要投入作戰,加之宋希濂的兩棲陸戰集群的十二個師又四個旅,累計投入四十二個師又九個旅的兵力,對日本本土實施全面登陸作戰。
現在日本的敗亡只不過是時間問題了,美國方面與中國政府方面的態度是統一的,那就是有必要加快戰役的進度,因為蘇德戰場的反覆拉鋸已經讓蘇聯方面出現了巨大的危機,兵員的補充,武器裝備的消耗都讓蘇軍有些措手不及,雖然從中國遠東可以運輸美援物資,但是蘇軍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失血過多,德軍的近千萬的主力部隊全部壓在東線上,蘇軍頂著巨大的壓力不斷的進行反攻、反攻,意圖在消耗德軍的有生力量,但是德國人是拉著七個僕從國與近百萬的蘇聯偽軍在同蘇軍作戰。
斯大林緊急請求中國遠征軍歐洲軍進入蘇聯作戰,並且不遲與1945年初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大家都非常清楚,那就等於是要在英國集結兵力於法國腹地登陸,這絕對堪稱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最大的冒險,而且在登陸之前,盟軍的戰略轟炸部隊需要摧毀德軍在法國建造的軍械工廠和化學工廠等等戰略工業目標,並且奪取沿海地區的部分主動制空權,而且還要集中同盟國幾乎全部的海空力量,所以必須在半年之內結束對日本的作戰,使得日本徹底退出軸心國戰圈,為此,美國方面參謀長聯席會議認為如果要快速的結束這場戰爭,那麼就必須以最猛烈的火力打擊日本本土的一切目標,以殺傷摧毀日本人最終的抵抗意識作為戰役打擊目標。
沖繩島的激戰讓日軍不斷的徒勞的派出所謂的神風特工隊和回天魚雷奮勇隊,但是日軍的尤其是陸海軍飛行員的素質越來越差,基本都很難突破美軍的空中攔截網,而出擊被擊傷的大和號真的前往了吳海進行臨時休整,看來日本海軍內部還是捨不得大和號這艘巨艦,日本海軍方面認為如果來不及完成檢修,就讓大和號擱淺在船閘之中,底艙全部注滿水,當做固定的炮台使用。
日本海軍大和號返回吳海維修的消息也讓高飛長長的鬆了口氣,只要其行駛回吳海自己就有辦法,使用大規模的轟炸先讓日本人雞犬不寧,然後在實施奪艦計劃,將日本人視為珍寶的巨艦放在未來自己家門口的海軍軍官學校當戰利品,還有比這個更能顯示軍威的嗎?顯然沒有。
但是沖繩島之戰也讓高飛意識到了日軍日後的抵抗很可能越來越激烈,此戰中國遠征軍宋希濂所部擁有絕對優勢兵力,同盟國方面掌握了制海權和制空權,選擇了有利的登陸點,但是登陸部隊太過依賴火力,戰術過於呆板,畏懼夜戰、近戰和步兵強行攻堅,沒有發揚以往中國遠征軍單兵作戰能力強,不等不靠的頑強作風。
而日軍利用坑道和反斜面陣地,抵消中國援軍登陸部隊的火力優勢和美軍提供的空中優勢,以近戰火力和小分隊夜間出擊,頑強戰鬥達五十餘天之久,並且日本本土以神風自殺飛機為主擊毀、擊傷大量美海軍艦艇,不過日軍方面也因為其的陸海軍及其航空兵行動不協調,並放棄了灘頭作戰的大好機會。
可以說此番作戰也開始暴露了中國遠征軍的一些問題,一些師、旅、團級指揮官對戰爭的殘酷性認識不足,一味的速勝心理必須在短時間內得到改正,中國遠征軍不惜巨大的代價,攻佔了沖繩群島,就是為了打開了日本本土的西南門戶,取得了進攻日本本土的海空基地,為在日本本土登陸作戰創造了有利條件。
可以說在短短五十天之內,美軍海空軍在沖繩群島諸島上建立起了多達十一個,能夠起飛b29d超級空中堡壘重型轟炸機的大型機場,形成了航空基地網,進駐了大量的航空兵力,不僅可以有效地阻截日軍來襲的飛機,而且還可以起飛轟炸日本本土的中心地帶,進一步加強對日本本土的戰略轟炸,並且從諸島上起飛的炮艇機給予了沖繩攻堅的中國遠征軍強而有力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