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置之死地的反撲也大大的超出了陳誠的預料,這也是日本人在中國戰場上進行的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玉碎作戰,在最初的混亂之後,陳誠察覺到了這是日本人最後的瘋狂,亦投入了第五軍、第八軍、第十軍、第十一軍、第十八軍、第七十四軍等部隊,對日軍反擊的部隊實施兩翼包抄,中央集中突破的戰術,以轟炸配合重炮、坦克,給予日軍迎頭痛擊,失去了指揮系統又缺乏彈藥物資補給的日軍第五方面軍的玉碎攻擊只維持到幾個小時的勢頭,隨即便陷入了徹底的崩潰,日軍憲兵開始有計劃的屠殺傷員和,焚燬重要文件,被包圍的頭山林的日軍第五方面軍司令部的二千餘名官兵使用手榴彈互炸自盡。|
這對於普通部隊來說是多麼的奢侈的行徑,前線的官兵反擊連子彈都不充裕,恐怕也只有司令部才能享受用手榴彈互炸自殺的待遇了,日軍第五方面軍近萬被擊潰的部隊跑得漫山遍野都是,中國官兵如同搜山抓兔子一般,樹洞裡、石頭縫中、山崖下、甚至廁所的茅坑裡面都能找到勇武萬分的大日帝國皇軍的身影。
高飛則集中優兵力與火力對谷壽夫所部實施圍殲,谷壽夫的關東軍突擊集群早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在虎頭要塞與中國青年軍硬憾二十餘天,雙方都遭到了較大的傷亡,這是中國青年軍自組建以來前所未有過的損失,高飛也不得不再次對日軍重視起來,日軍只有供給充足,指揮得法的話,還是非常有戰鬥力的,正如現在進行的分割包圍,日軍的殘部在山林丘陵之間不斷的進行頑抗,給清剿部隊帶來很大的麻煩,不過一切已經是塵埃落定了,日本關東軍從中國領土上的敗亡已經成為定局。!>
高飛為了進攻遠東與日軍決戰儲備了大量的彈藥與物資,結果適得其反,在自己家門口與日本人拼了個頭破血流,雖然打得日本人哭爹叫娘,但是高飛自己清楚,他的日子也不太好過,中朝有漫長的邊境線,日軍關東軍至少有八十餘萬部隊和大量的難民湧入朝鮮,朝鮮大多是窮鄉僻壤之地,如果不加強守備,日軍很可能會竄過來給自己添亂。
仗打到這個份上,不僅僅是自己人困馬乏,就連陳誠的東路集群也是熬得快要燈枯油盡了,連續長達半年多的作戰讓部隊極為疲勞,部隊急需全面的休整,而且高飛在計劃如果將陳誠趕走,東北與遠東這一畝三分地上面,高飛不想任何人染指,但是如果趕走陳誠,這似乎是一個極大的難題。
高飛沒想出具體的好辦法,但是日本人卻給了他一份見面禮,1943年8月25日軍,何應欽、顧祝同指揮的進攻上海的七個軍的部隊遭遇了日軍的頑強抵抗,雖然中美聯合空軍全力支援,但是苦戰一周部隊不但傷亡慘重,而且未能前進一步,反而第六十九軍還把自己的攻擊出發陣地給丟了,震怒萬分的蔣介石在法辦作戰不利的相關人員之後,才突然發覺,自己的精銳部隊似乎全部投入到了東北?
在抽調中國青年軍還是陳誠所部的問題上,蔣介石也猶豫再三,畢竟下一步是向遠東進軍,雖然與蘇聯人方面達成了歸還領土的協議,但是蘇聯人會不會履行這還是一個未知數,最為關鍵的是陳誠中規中矩很可能搞不過蘇聯人,必須要有高飛這樣匪氣十足的將領在前面撐著,萬一出了問題自己在出面收拾,而且現在的中國青年軍已經有些尾大之勢態,也是時候該對高飛所部進行削弱的時候了。
不過蔣介石考慮的卻非常多,削弱高飛中國青年軍所部會不會激化其與中央的矛盾?被人視為狡兔死、走狗烹,蔣介石非常在意自己的名聲,在這方面他自己也知道需要謹慎,更為重要的是美國方面明確提出中國青年軍主力在進攻日本本土之後,未來將用於歐洲戰場作戰,這是同盟國方面既定的協議,而且現在東北的建設也離不開高飛,換任何人插手都難民的上下其手,更為主要的是也沒辦法從美國人哪裡拉來更多的援建和援助。
蔣介石顧惜自己的聲譽不肯對高飛實施削弱政策最為主要的擔憂是來自同盟國方面,而且蔣介石連續提拔了杜聿明、蔣經國擔任中國青年軍副總司令官,不過這兩位司令官並不在一線作戰部隊,更不在長春的中國青年軍總司令部,而在南京的聯勤司令部。
在這方面蔣介石考慮的非常周全,畢竟日後的主要作戰都集中在了遠東與未來登陸日本本土,高飛這個中國青年軍總司令官身兼中國遠征軍司令官自然無瑕顧及國內,這樣的話兩位副總司令就能名正言順的擔負起指揮責任,高飛作為中國遠征軍司令官專司國外遠征軍作戰,等戰後部隊分批回國在解甲歸田也是來得及的,所以蔣介石認為不要急於一時之功。
而高飛方面則沒想到蔣介石竟然如此的體貼,將陳誠的東路集群只留下了一個第五軍,其餘部隊全部抽調回了關內,雖然陳誠非常不高興,但是命令就是命令,而且是如此突如其來的命令,都以為此番高飛的好運要到頭的人們也是大跌眼鏡?沒人清楚蔣介石到底是如何考慮的,但是中國青年軍如日中天的聲望和軍威已經到了難以制衡的階段。
不過高飛顯然沒有考慮那麼多,高飛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部隊的休整和東北的建設與研發上面,現在對於高飛來說時間就是一切,m4e3a8雖然是謝爾曼系列最終的型號,但是這玩意拿到歐洲戰場上去就是一盤菜,面對黑豹、虎式根本不佔據任何優勢,尤其是德軍新裝備的豹h型新式坦克。
但是,部隊的休整歸休整,高飛命令沈英雄立即組織三個軍的部隊進入遠東,以最快速度抵達中蘇協定中的邊界線,開始設防構築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