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血祭山河

龍騰世紀 第六百三十八章 意志的較量(三) 文 / 驃騎

    在近代歷史上殺中國人最多,佔據中國土地最多的是俄國人,而且實施的全部是滅絕性的屠殺,搶掠中國最多的是美英法等國,出賣中國利益最多的還是蘇、美、英,日本人的暴行更多的可能在於地域之間,同樣屬於東方國家,而且日本人的文化文明起源於中國,徒弟轉身弒師在中國人眼中是大逆不道天理所不容,而且日本人竟然在首都南京實施了駭人聽聞的大屠殺,所以中國人的仇日情結才會蔓延,中日兩國的仇恨的解決途徑只有一條,讓中國佔領軍在東京進行一次規模更大的大屠殺,或者乾脆讓日本實現一億玉碎。

    不過日本人的一億玉碎是很難達到的,因為其中包括了朝鮮與台灣的一千多萬人口,另外在歷史上日本人投降,朝鮮有大約十萬忠勇的「國民」自殺成仁,竟然比日本本土的還多,也難怪三十多萬朝鮮人給日本人效忠充當侵略先鋒,在中國大地上肆意燒殺奸搶掠,幾乎五名日本兵之中,就混有一個朝鮮日軍。

    而在第十八師團之中還有二個大隊的朝鮮日軍大隊,相比南京戰役時第六師團所轄的第四十七聯隊半數士兵為朝鮮日軍,也證明日軍急速的擴軍也使得部隊的戰鬥力在急劇下降。

    在連續對同古發起全面進攻之後的第三天,大本營責成軍部向南方軍下達了昭和裕仁天皇下達的奮勇戰詔書,在日本陸軍的歷史上奮勇戰詔書並不是輕易能夠下達給軍或師團一級部隊的,大多是下達給方面軍或者總軍,也多是以一種命令的結構下達的,在淞滬作戰之後的南京攻略中,裕仁天皇就曾經下達過奮勇戰的詔書,在進攻南昌戰役中,也下達了奮勇戰詔書,在普通的日軍官兵看來天皇是天照大神在人間執政的體現,所以天皇陛下下達的奮勇戰詔書都是神的旨意,必然得到上天的庇佑,

    不過顯然在南昌攻略中,岡村寧次指揮的第十一軍並未得到所謂天照大神的庇護,被中**隊殺了個屍橫遍野,導致了全面戰爭爆發以來日軍的第一次大慘敗,用高飛的話說天照那個老人妖在中國這片地上不怎麼好使。

    為了加強攻擊,飯田祥二郎命令各師團長直接接管聯隊長的指揮權,各師團長必須親臨作戰第一線,第十八師團師團長牟田口廉也親抵一線指揮步兵第五十五聯隊,並且從其他兩個步兵聯隊抽調三個步兵大隊補充第五十五聯隊,牟田口廉也直接命令大澤明將聯隊主力全部投入攻擊,大澤明先是一愣,猶豫了一下懇切道:「閣下!由於地形的限制,我軍每次進攻只能投入至多二個步兵中隊而已,不要說整個聯隊的主力,一個大隊的兵力是無論如何展不開的!」

    如果換做平時,牟田口廉也會認真考慮並採納大澤明的建議,但是裕仁天皇的「奮勇戰」詔書已經下達,雖然飯田祥二郎司令官的作戰計劃得到了參謀本部的批准,但是顯然同古的鏖戰讓遠在東京並不瞭解戰況的裕仁天皇有些感到不耐煩了,或許在戰略決戰上來看中國遠征軍算不上什麼對手,但是在戰術上作為日軍師團、軍一級的指揮官,對於中國遠征軍有一種非常謹慎的對待。

    中國遠征軍不但在裝備上不同於普通中**隊,連同戰術、戰鬥意志等哥哥方面也不同於普通的中國部隊,一旦輕視這個對手,那麼所付出的代價恐怕就是難以想像的,就如同參謀本部與大本營至今對南昌之戰都是百思不得其解,參謀本部的參謀們不是反省錯誤和失誤,而是強調非客觀事實,強調基層官兵作戰不夠英勇,攻擊意志決心不夠堅決,實際上那些坐在辦工桌前沒見過大口徑榴彈殺傷空爆彈的參謀軍官們,是很難想像意志在肆意橫飛的彈片之中絲毫起不到任何一絲作用。

    飯田祥二郎的戰術是以同古作為引誘中**密支那守軍增援的誘餌,簡單的說就是一種變相的圍點打援。

    但是,在東南亞作戰的順利與巨大的戰果,以及入侵遠東攝取大片大片廣闊的土地,已經使得日軍的戰略決策層的大佬們頭腦極度過熱了,尤其是作為首相、陸相、對滿事務總裁的東條英機來說,巨大的成攻讓他又一種藐視一切的感覺。

    在巴丹近十五萬美菲聯軍投降,在新加坡八萬英軍投降,在香港一萬餘英軍投降,在馬來、泰國等等之地,帝國皇軍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所過之地無論美英荷各**隊皆紛紛落馬俯首,唯獨在緬甸一地陷入苦戰。

    實際上裕仁天皇非常難以理解既然英國人都向印度敗退而去,中國遠征軍為何而來?保衛他們僅存的國際交通線?整個東南亞已經進入帝國掌握,區區一個緬甸還能翻天不成?

    切斷中國所有對外的交通線已經成為了帝國總體戰略之中的一個重要的戰略環節,孤立中國已經成為必然,原本準備以二個師團輕取的緬甸,結果投入了七個師團又四個旅團反而陷入了空前的激戰之中,這反而讓裕仁天皇感到十分的迷惑不解?

    尤其是近衛第一師團與第四師團再度增援緬甸,導致了緬甸作戰的兵力甚至超過了南方軍在東南亞作戰的總兵力?一度裕仁天皇想撤換第十五軍指揮官飯田祥二郎,但是緬甸方面已經發生了一次師團級指揮官臨陣換將的事件,所以只好收回的命令。

    不過,這絲毫不影響奮勇戰詔書的下達,在皇命之前,普通士兵的生命已經變得無關緊要的東西了,關鍵在於如何盡快的拿下同古城這最難啃的一塊骨頭,有了殲滅重慶方面最為精銳的主力青年軍,並且切斷中國對外的最後一條援助路線,可以作為大日本帝國此番東南亞作戰階段性勝利結束的標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