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御前會議最終達成協議之後的一個月即派遣主力第五師團在中村明人中將指揮下迅速越過邊界,在海軍的有力馳援下進攻越南,法國印度支那殖民地軍和法國外籍兵團進行了一系列的抵抗,但是無奈日軍援兵不斷,法軍全面潰敗,這也使得日本人看到了兩線夾擊中國的美好憧憬。
日本人因為長期陷入中國戰場,為了切斷援華補給線,而佔領法屬印度支那,為了解決即將崩潰的經濟,而決定向北方和南方同時下手,結果導致美英荷的聯合經濟制裁,和鋼鐵石油禁運,日本人為了解決一個麻煩,而製造了一個更大的麻煩,為了解決這個更大的麻煩,而賭上了國運,日本人似乎在日本近代的歷次戰爭中,無不是賭國運的戰爭,這就是家窮人醜的問題所在。
法國的投降和英國遠征軍的全軍覆沒可以說帶給了世界幾大的震撼,尤其是德日意三國簽署軸心國協約,日軍快速入侵法屬印度支那,讓美國對日本人自由貿易政策也開始發生變化,廢鋼鐵、航空發動機、橡膠等都被列入禁運清單,而且禁運清單似乎還有越來越擴大的趨勢。
一直在美國進行貸款聯繫的宋子文將一個非常驚人的消息傳回了國內,那就是美國政府準備向英國以及中國同時提供軍事貸款和援助,而這一法案近一周之內就要在國會通過,這個消息使得宋子文萬分的振奮,同時也為孤獨抵抗中的中國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歷史已經發生了不可預計的巨變所以蝴蝶效應導致了美國的租借法案的提前面世,再次之前美國、英國、法國聯手對中國實施武器軍事禁運的時代徹底的結束了。
不過租借法案的通過與否還是一個未知數,宋子文要做的就是為中國爭取更大的援助份額,絕對不能讓催死掙扎的英國人拿走太多,中國的軍人和民眾都在流血,而在此之前他們流出的鮮血一半是由美國的鋼鐵所造成的,但是現在中國人又一次發揮了善於忘記仇恨的性格,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國際政治上永遠沒有所謂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消息傳回國內,高飛也是一度十分高興並且緊張,高興的是歷史終於出現了有利中國的走勢,英國遠征軍的全軍覆沒對於英國人的打擊可謂非常之大,要清楚歷史上英國遠征軍撤回本土的三十餘萬部隊是將來在北非抵抗隆美爾軍團和反攻法國諾曼底的主力,現在這些主力煙消雲散了,全部老老實實的蹲在德國人的戰俘營,馬上要被發配去奧地利和捷克的兵工廠、礦山為第三帝國添磚加瓦。
更為嚴峻的問題是英國人缺乏訓練有素的軍隊?英國陸軍缺乏戰鬥意志和作戰經驗,這一點與美軍並沒什麼區別,美國人則還要加上一個海軍,英倫三島的婦女甚至兒童都被緊急武裝起來了,她們被告知在德軍登陸之後如何使用步槍去抗擊敵人。
英國人缺乏訓練有素的部隊,所以只能從殖民地抽調,但是緬甸、印度英國人並沒有什麼得力的軍隊,英國不同於法國擁有強而有力的外籍兵團制度,大英帝國的殖民地部隊是按照治安警察模式訓練的,戰鬥力基本等於是零。
高飛記得歷史上的租借法案始於1941年3月11日生效,為美國國會第1776號法案,授權美國總統售賣、轉移、交換、租賃、借出、或交付任何防衛物資,予美國總統認為與美國國防有至關重要之國家政府。租借法案改變了原來軍事物資需要現金交易的慣例,亦改變了美國作為中立國的實際存在意義。
這個法案最初授權總統借出不多於十三億美元的物資,而歷史上羅斯福總統在1941年10月即以此案向英國提供超過十億美元援助,在法案通過之前,美國已在1940年透過與英國達成的基地租用協議,向英國及加拿大提供驅逐艦,以換取使用英國在西半球的基地。
美國國會通過向反法西斯國家提供援助的重要法案,主要是因為第二次全面世界大戰的爆發使美國日益受在歐洲到納粹德國侵略擴張的威脅,而在亞洲則受到了日本的威脅,德國入侵西歐後,羅斯福政府就開始著手為了美國自身的安全和防禦,並擴大勢力範圍,確立戰後世界中美國的領導地位,決定加強對處境困難、財政拮据的英國的援助。
而日本出兵法屬印度支那的舉動讓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戰略分析師們確認日軍將有可能橫掃東南亞,這個戰略分析觀點嚇壞了美國人,菲律賓對於美國的意義就等於印度對英國人的意義一樣,於是羅斯福政府也毫不示弱的宣佈中國與英國同樣適用於租借法案,並以此為基礎準備向中國和英國提供租借武器和物資。
羅斯福總統發表講話,美國必須成為民主國家的兵工廠!1940年12月10日,美國政府參、眾兩院通過的《租借法案》經羅斯福簽署後正式生效,法案授權總統可以以出售、交換、轉讓和租借的形式向被認為其防禦對美國安全具有重大意義的國家提供武器、軍用物資、糧食等任何軍需品。
可以說這一天是讓全體中國人民歡欣鼓舞的一天,因為這一天徹底結束了孤獨的中國孤獨的抵抗的歷史,也正式的表明了美國政府的立場和態度,更是中國與美國整體戰略關係轉變的開始。
高飛非常清楚的意識到該法案的通過等於是埋葬了席捲美國幾十年的中立法,是美國由孤立主義走向參戰的決定性重要一步,但是中國政府當家的大佬們能否正確的認識到這點?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所得必將付出這是永恆的定律。
高飛聽聞美國方面要求向中國派遣高級軍事參謀團,並且同樣要求中國派遣高級軍事聯絡圖前往美國,頓時精神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