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血祭山河

龍騰世紀 第二十九章 戰術訓練 文 / 驃騎

    高飛的手沿著南京的地圖在緩緩的滑動,南京的整個城區呈現多河流多山脈的少有的長江平原地區特色,城內中山陵紫金山中支的餘脈向西城緩緩延伸,形成了一條天然的屏障。

    南京城可供守軍固守的山峰多得幾乎數不勝數,在南京城太平門旁為富貴山,進城為小九華山、北極閣,繼續向西連接古長江沖積物堆成的下蜀黃土崗地,把南京城一分為二,形成了秦淮河水系和金川河水系的天然分水嶺。

    在城北還有獅子山,城西有馬鞍山,城南有石子崗,南京城四周可謂是群山環抱山巒疊起,從中山陵的紫金山、到岳飛設寨大破金兵的牛首山,再到橫欄城南縱向制高點的幕府山。

    國民政府在棲霞山、湯山、青龍山、黃龍山、方山、祖堂山、雲台山、老山、靈巖山、茅山、富貴山、九華山、北極閣山、清涼山、獅子山、雞籠山等聚散於市內各處的丘陵山峰所在之處都建設有一定的永備工事,配合野戰工事,可供守軍進行防禦,但是南京的正東方與西南方向亦也有寬達十一公里和二十一公里以上的平原缺口,而且其城主勢背水絕地。

    雖然,在總體戰略上南京城是個易攻難守之地,其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山多水多丘陵多的地貌特徵,但是如果選擇有力之部隊固守各個要點,以炮火做強有力之支援,南京也並非不可一戰,起碼能讓日軍付出極大代價,也可以爭取時間讓城內的民眾盡快撤離。

    不過高飛也十分清楚的意識到了,自己現在所謂的行徑就是「鹹吃蘿蔔,淡操心!」

    因為蔣委員長有一個指揮官或者統帥固有的癖好,不過蔣委員長的癖好程度比較嚴重而已,蔣委員長的這個癖好就是越過司令官或者軍團長、軍長直接去指揮其下屬的師一級部隊,後世將這些歸於蔣中正其人缺乏軍事戰略眼光。

    不過高飛卻非常理解蔣介石的初衷,國民政府自1911辛亥革命之後多路大帥、總理、總統你唱罷我登場,唯有蔣中正幾度下野亦能復出,經歷風雨可稱得上民國政府真真正正的不倒翁。

    蔣中正能夠成為不倒翁的主要原因,那就是其將政治與軍事作為一個整體,用政治來鞏固軍事,用軍事來維護政治,就是因為蔣介石將中國的一切看得太清楚了,所以他才總是願意採用自己的方式進行所謂的戰略戰術指揮。

    期間更是因為蔣介石直到軍隊的統治控制權並不在什麼司令官、軍團長之流的身上,這些人固然要放自己絕對放心有足夠忠誠度的人,但是選擇適當掌控作為**高級軍官組成部分基幹的師、旅級軍官才是重中之重,所以蔣介石總愛幹出一些讓前線指揮官敢怒不敢言的過格舉動。

    身為最高統帥怎知前沿變化莫測的戰場情況?所以蔣介石的這種以政治駕馭軍事,以軍事保衛其政治地位的方式等於束縛住了自己指揮官的手腳,或者是自拆自台,如果不是蔣介石對自己的失誤每次認識的比較清楚,對於下面的將領又比較有擔待的話,即便他曾經是黃埔校長,也亦早就成了孤家寡人了。

    高飛在積極備戰,方國忠的警衛隊與許厚德的第一分隊、大碗麵的第二分隊,加上滯留在大通口小眼鏡第三分隊,高飛所部的一百六十人可謂是加班加點的進行各種官兵們皆認為十分怪異的訓練,不過高飛此番召得都是精兵,大多是淞滬大戰死人堆裡爬出來的人,而且幾乎每人都能玩幾一手甚至幾手絕活。

    這些人可都不是傻子,高飛能夠在淞滬大戰的血肉磨坊羅店陣地上鏖戰半個多月還能生還?上過淞滬的人都知道羅店是個什麼地方,那是個連閻王爺去了都要心驚膽戰的地方,屍體幾乎沒有一具是囫圇的,說是十八層地獄也不過分。

    高飛能活下來一則是運氣,更多的則是經驗和膽識,老兵油子們都知道,在戰場之上越是怕死的人死得就越快。

    為了使部隊能夠更快的進入訓練狀態,適應巷戰的近距離作戰的需要,高飛決定將後世的cqb戰術進行簡單的編程,將其最為實用的部分用於部隊的訓練。

    實際上後世各國的特勤單位在執行上級下達的格殺、破壞、逮捕或拯救人質等任務時,使用室內近距離戰鬥這種戰術的機會越來越多的關係,所以各國特勤單位大多會將cqb戰術列為特勤人員的必修課程之一。

    在通常意義上所謂的cqb基本上包括各種近身格鬥技巧、槍械的配備、裝備佩帶、人員編組、戰鬥位置、火力配置、走位、隊形、通信及其他先進電子器材的應用等。由於各地的部隊風格、傳統、法律限制、道德觀念等主觀與客觀因素影響下,相對的各國的cqb教材及觀念也有一點差異,不過這些差異並不是高飛面臨的主要問題,他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觀念的問題,由於時代的差異與部隊裝備的差異,所以很多cqb戰術中的經典戰術與配合根本無法施展和進行必要的訓練。

    高飛在cqb戰術中斷章取義,截取自己所需要的戰術配合,進行反覆的熟練性與習慣性訓練,這些百戰生還的老兵都精得很,在一般的部隊老兵的命甚至比新來的軍官都值錢,高飛這樣全員百戰老兵的小部隊恐怕在擴編之後的教導總隊也沒有。

    例如,一般特勤單位會依任務特性將人員做適當的編組,如編製為攻擊、支援、狙擊、破壞、封鎖五個主要小組,另外有通訊等配合專業。

    高飛將攻擊組設定為整個執行cqb作戰的核心成員,可以說攻擊組也是決定任務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所以攻擊組大多是整個特勤單位的精銳所組成。以兩個為最小單位,以五個人為一個攻擊組最為合適,後世是依任務需要可同時出動數組攻擊組,而高飛的攻擊組則是要集中第五縱隊的全部精銳人員,負責替整個縱隊開路掃清障礙,而支援組負責攻擊組傷亡的替補、接手監控攻擊組佔領的區域,檢查敵軍是否全部被擊斃。

    在作戰裝具上面,高飛特製了二百套的帆布作戰背心,在其中負責重火力手的作戰背心中,高飛加入了前後兩塊重達十二公斤的鋼板,這種簡易的防彈背心說實話也不是一般人能夠穿得起來的。

    而且為了配合巷戰的需要,高飛通過軍統軍的沈醉,搞到了給行政院大員們用於打獵的溫切斯特雙筒獵槍,這批溫切斯特雙筒獵槍是國民政府重金從英國採購而來的,一直存放在軍政部物資供應局,而後中央軍事統計調查局成立,這批獵槍理所應當的被移交給了戴笠進行保管,最後被高飛發現的清單,才將這批蒙塵的獵槍取了出來,作為cqb戰術的應用,溫切斯特雙管獵槍是一種極大的火力補充,巨大的威力可以保證一發一發斃命,在適當的距離可以一彈傷多敵,致使敵人喪失戰鬥力。

    而對於第五縱隊所選出的狙擊手,高飛則抱以了厚望,因為狙擊手一向有戰術個人火炮的稱呼,第五縱隊的狙擊組由槍法如神而且經驗豐富的隊員擔任,其主要負責監視現場環境。

    在需要的時候隨時與攻擊組長及縱隊指揮官保持聯繫,以便由需要時立即作出火力支援及現場監控任務。

    第五縱隊通常會安排兩組以上的狙擊組佔領制高點,負責擔任現場狙擊的任務。每個狙擊組大多由兩人組成,一名是射手,負責狙擊,一名為副射手,負責掩護、警戒、射程等數據,以及射手的傷亡替補等。

    高飛給下屬第一、第二、第三分隊都是按照四十人進行的編制,就是為了讓其能夠分成八個五人戰術突擊小組,在適當的時候可以組建成四個大戰鬥組,每個大戰鬥組,配備二挺捷克造zb26輕機槍,二支毛瑟狙擊步槍,六支m1928湯姆遜衝鋒鎗,每名士兵配備一支m1932式毛瑟自動手槍,八枚德造二四式木柄god防禦手榴彈,每組額外配備一支溫切斯特雙管獵槍作為火力補充,另外每個大戰隊組攜帶一支反坦克步槍。

    警衛隊多攜帶二門六十毫米迫擊炮,高飛全部的準備都是為了做巷戰之用,縱隊內的老兵也都清楚,長官是這是準備在城內與小日本拚命了,上過戰場的人都清楚,炮彈橫飛,彈如飛蝗,任你身家顯赫,家財萬貫,一顆子彈也終結了你的小命,怕是沒有用,而且這些老兵身上那個不是倒欠著自己那些犧牲的弟兄們幾條人命?

    配合訓練的目的就是讓這些老兵習慣性的信賴和依靠自己的隊友,將自己的後背交給自己的隊友,這是一種長期戰鬥產生的默契與信任的行為,高飛對於自己的突擊訓練到底能夠有幾分成果也不敢肯定,不過在良好的伙食供應之下,身為縱隊長的高飛亦能叫出每個士兵的名字,籍貫,甚至知道家裡還有幾口人等等的情況,著雖然全部歸功於高飛的個人資料統計表的功勞,但是讓全體官兵感覺到非常的溫馨與可靠,所以官兵們對如此大強度的刻苦訓練也是毫無怨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